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之淵源,出處,故事,以及點的書法學問

2020-12-06 百家號

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之淵源,出處,故事,以及點的書法學問

"永字八法"對於沒有學過書法的人而言亦是耳熟能詳的有所而知,其淵源,出處,故事,包括形式技法對於很多學過書法的人而言,卻其實並不知之其祥。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永字八法」的歷史以及點的書法學問。

相傳王羲之天台山隨白雲先生修書練字三年,累睡池邊,夢中得仙翁賜字於掌心,即一個「永」字,從此得悟而書學大進,終成書聖之名。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而實際上王羲之將最基礎的筆畫練習歸咎於「永字八法」,由此專攻十五年,並作為家傳之書的基本技法。到了七世孫的智永處,永禪師將其傳授予一代大家的虞世南,然後書法歷史上偉大的理論家張懷瓘將其收之入冊,從此永字八法廣為傳播成為筆畫基礎練習的一門必修之課。

所謂無巧不成書,在天台山悟出筆法技法,人生自然的王羲之,下得天台即創作出中國書法歷史上的第一行書《蘭亭集序》。我們形容蘭亭的王書那是「如有神助」,而恰恰其下筆所書的第一個字就是「永」字。在中國不僅是書或畫,是在所有的藝術品中,《蘭亭序》是最具知名度和價值觀的,它的好是如何的好?怎麼樣的好?當然了,絕大部分人是說不出個所以然的,你所能說出蘭亭的多少,往往取決於你書學的高度。對於一個剛剛開始的學堂,我所呈現的第一幅字帖就是《蘭亭》,對於其諸多因素並不是一兩個小時能夠講完的。深研而入輔之以學,我們就從開始的「永」(永字八法即以此帖首字為範例)字開始,而「永」字之始為點入,這一個點其實我們都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去講去練,這個點是我們點入書門之睛筆也。

古人之書言其「永」點為「側」,即以側取勢,而就這個取勢所呈現的美感是尤其於中國哲學的道理,左點右勢和右點左勢;而這個點的自然之循是什麼,側之以鳥的翻然側飛是形容此字點最多的,而點在書法筆畫中是最多變化的,而基點古書而言亦多以「奔雷」「墜石」而做自然之例出;人之一生當昂首前行,充滿自信,大學者書家沈尹默先生釋此點為人生之「昂首」確切已然,而在此我想說的是「研字之基先從點,昂首自信入書門。」算是對初入書門者的寄語之言吧。一個點的書寫即以之哲學之理、自然之道、人生之行在其中,其實書法是怎樣的修身養性增學識,點即在此。

點的書法學問遠不止上所書,寫法也會根據不同的情況作以不同。如為求厚重的空中逆入之勢,然後迅捷的尖鋒入紙,順勢輕出等等。這個技法是隋碑的用筆技法,而這種提筆出鋒往往跟唐法中的頓挫回鋒使有別的,這是我會在教授過程中的不同對比的寫法來作對應,形成一種互補互知。歷史以來,國人對於隋這個短短的朝代都是比較忽略的,而我覺得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所以對於經史同樣有濃厚興趣的我,再研究隋朝歷史,在研究《心成頌》也在研究隋書法。我們現在所看的《蘭亭》實際是唐版,而隋在唐前為唐法而作啟,《蘭亭》為帖故以碑而對。

隋碑中點多以啟下一筆之勢,成連貫筆意,收筆出鋒常常與下筆落筆的方向相呼應,左右點、三點水、四點底、心字底這些寫法,我們可以參看一下圖二的隋《董美人墓誌》,顧盼生姿,生動而不呆滯。自然靈活卻能展現一種富有的姿態,這是隋碑的一個特點,如《董美人墓誌》的「玉」字一點就表現的十分明顯。那麼這樣的寫法,我們不妨看看隋帖,就以智永的《真書千字文》(楷書是唐中後期才出現的)為例吧。

修長的體式,挺拔勁健,收筆出鋒方圓兼有而不刻意所求,隨筆成型而不造作。這裡除了智永承襲先祖右軍之筆法外,還為之後的宋「尚意」提供了素材,這樣點的練習實際上就是由王字永點的千錘百鍊。對於點,還有一個功能就是「代」,用來做其它筆畫的替代,這個在行草書中是相當普遍的,而隋碑中就已經用有不少範例了。而點除了「代」外,也有著「被代」,我們看看隋碑的點代集圖,比較的一目了然。所以點是變通的,因此古書所云「作點之法,貴於變通」,而點之所習,為字所基,這就是點書的道理。

相關焦點

  • 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中,豎筆的歷史書法學問
    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中,豎筆的歷史書法學問大漢末年,國勢衰落,群雄四起,三國鼎立,文化圖強。文人墨客追求漢字俊美之趣,遂有楷變。然楷書之法,基於隸體,而棄隸之率性,融入剛勁之筆道。歷經三國兩晉,楷書之體既成。
  • 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中,撇和捺的歷史書法學問
    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中,撇和捺的歷史書法學問據傳東晉王義之學書, 專攻永字訣, 可通一切字。此法受到當時及後世的推崇,被視為教條。永字八法圖, 常見附在字帖書本裡, 教誨學生攬住它。數千年來人們一直強調,學習書法先從「永」字開始,先學習「永字八法」。今天小編和大家講一講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中,撇和捺的歷史書法學問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每每看到右軍永字之撇,往往會讓人想起這首李太白對王羲之的詩予。那份瀟灑不俗,盡脫凡塵、沈尹默先生言長撇如人生,當瀟灑出俗,不為名更不屑利,方得一份自得的安逸。
  • 書法之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法則。以「永」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正楷筆勢的方法: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不可順鋒平過;直筆為努,不宜過直 ,太挺直則木僵無力,而須直中見曲勢;鉤為趯(tì),駐鋒提筆,使力集於筆尖;仰橫為策,起筆同直劃,得力在劃末;長撇為掠,起筆同直劃,出鋒稍肥,力要送到;短撇為啄,落筆左出,快而峻利;捺筆為磔(zhé),逆鋒輕落,折鋒鋪毫緩行,收鋒重在含蓄。
  • 永字八法教學設計
    永字八法教學設計;導入語:剛才我們看的是《書法申遺片》,中國書法藝術淵源流長,博大精深,在2009年已經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書法已經走向世界,越來越被大家所喜愛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
    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的用筆法則。只聽空中隱隱約約的傳來一聲:「天台白雲……」看著老人走了之後,王羲之一看手心,原來是個永字,思考了一整夜,終於明白了,橫豎鉤點撇捺,方塊字的筆畫和架子結構,都體現在這個「永」字上了。白雲先生教授的真是好筆訣呀!此後,王羲之用了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他認為,這個字具備楷書的八法,寫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寫好。
  • 永字八法詳解及常見八病勢,掌握了「永字八法」才可以說懂書法
    在清代馮武編的一套比較完備的楷書技法理論集刊《書法正論》的八法解中如是說:「永字八法有八,曰側、勒、努、趯、策、掠、啄、磔;八法之勢又名曰怪石、玉案、鐵柱、蟹爪、虎牙、犀角、鳥啄、金刀……」。註:《書法正傳》是清馮武編的一套比較完備的楷書技法理論集刊。卷一至四為技法部分,包括:翰林要訣、書法三味、永字八法、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卷五到七為纂言及漢至元人論書,卷八九為:書家小傳、名跡源流;卷十為鈍吟書要,此本為和刊本。
  • 「永字八法」裡的六個書法密碼
    以上描述,更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學習書法藝術要回歸到生活經驗,感悟自然之理,頓悟天地之妙,去板滯,戒僵化,因時而變,與自然、天地、宇宙相通,成為書法藝術的有緣人。「永字八法」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幾種點畫的書寫方法,而更多的是從點畫開始的藝術感悟。五、「永字八法」透露筆法跡象筆法寓於筆勢之中。
  • 書法基本功丨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簡單的講就是毛筆書法中」側、勒、弩、趯、策、掠、啄、磔「的筆劃。也就是現代漢字中的」點、橫、豎、撇、捺、勾、挑、折「。是中國書法歷代書法名家書法理論精華的歸納總結,也是書法初學者必須要掌握的技法之一。
  • 「永字八法」為何被作為學習書法筆畫的基礎法則
    中國的書法包括筆法、字法和章法,在這三部分之中,以筆法為基礎。所謂筆法,就是筆劃之法。而「永自練書法」中的「永」字恰好有八畫,而且畫畫不同,集中了漢字楷書中幾乎所有的點畫形式。「永」字八畫,即「側(點)、勒(橫)、努(直)、趯(鉤)、策(向上斜書)、掠(撇)、啄(短撇)、磔(捺)」,由於「永」字包括了書法中八種最基本的筆畫,所以初學書法的人都會把「永」字作為學習書法筆畫的基礎法則。那麼,永字練書法產生於何時?是誰發明的?
  • 永字八法,一把進入書法大門的鑰匙
    五天過去了,米芾再次落筆時,連自己都驚呆了,這字跟以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別。2 書法必修課——永字八法對於初學者來說,雖然勤奮練習,卻不一定有章法。寫字沒有進步,往往是因為沒有仔細研究基礎筆畫。漢字中,有一個字包含了書法中所有基本筆畫。只要將它拆分,根據書寫要領的提示,便能領悟運筆的技巧。這就是——「永」字。書聖王羲之曾用幾年的時間,專門練習寫「永」字。因為它具備楷書的八法,只要寫好了「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寫好。
  • 「永字八法」——中國書法用筆的基本法則
    「永」字八法,是古代書法家練習楷書時運筆技法的代稱,也是中國書法用筆的基本法則。「永」 字涉及漢字中的八種基本筆畫:點、橫、豎、勾、仰橫(挑)、撇、短撇、捺,按各自的書寫筆勢分別以八字概括為:側、勒、弩、趯、策、掠、啄、磔。這八種筆畫是楷書的基本筆畫,每筆畫各有特色,而又互相呼應,一氣呵成。
  • 《書法問集》646、請教一下,書法中的「永字八法」是什麼?
    「永字八法」是一個廣為人知的書法基礎「知識點」。【「永字八法」是書法初學者必學,相傳來自智永和尚,但是範字來自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不是覺得有點繞口令,因為「永字八法」確確實實是後人歸納總結。「永字八法」 現在一般用在初學楷書的時候,書法老師一定會提及「永字八法」,下圖「永字八法」示範圖。看了上圖的示例,並不是那麼好懂。如果直接放大,拆開來說,那麼可能更加的難懂。
  • 書法筆法中被神化的「永字八法」,那些年我們一起寫過的「永」字
    包括如何落筆、行筆和收筆,書者的感情抒發及其造意,在運筆中或提或按、或輕或重、或左或右、或行或留、或緩或急,使點畫的筆跡中能流露出萬象之美,並構成一個有骨有肉、有生命力的書體形象。談到筆法,人們總要提到「永字八法」。即把「永」字拆成八個基本部分,分別代表八種筆法,想以此概括一切漢字的筆法,並作為書法用筆的楷模。
  • 書法:什麼是「永字八法」?什麼是「提按」?什麼是「臨摹」?
    永字八法我們先不考慮漢字的起源,它是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就現在的漢字來講,其實是由一些筆畫通過不同排列組合形成的,而這些筆畫,在書法上可以用一個「永」字來代表。從書法角度講,「永」這個字可以分析出八個筆畫,所以被稱為「永字八法」。
  • 永字八法
    以上描述,更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學習書法藝術要回歸到生活經驗,感悟自然之理,頓悟天地之妙,去板滯,戒僵化,因時而變,與自然、天地、宇宙相通,成為書法藝術的有緣人。「永字八法」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幾種點畫的書寫方法,而更多的是從點畫開始的藝術感悟。五、「永字八法」透露筆法跡象筆法寓於筆勢之中。
  • 學會這「永字八法」,才是書法成功的關鍵
    這裡說的「永字八法」皆符合我們上邊所說到的自然之態,即:側、勒、努、趯、策、掠、啄、磔「永」字八法側王羲之《黃庭經》「六」字與「翻飛之鳥「點」最能體現一個字的精神狀態」貫穿,先急後緩,然後收勢,可見,此「勒勢」古法,貫穿了整個書法史。
  • 書法解密之「楷書」,熟練掌握「永字八法」,融會貫通之上篇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前面的文章關於楷書的基本知識,大家都了解了,今天就學習一下楷書的基本筆畫,分上下兩篇講一下「永字八法」八種基本筆畫:漢字是由橫、豎、撇、捺、鉤、折、點、提八種筆畫組成的。要想寫好漢字,必先練習筆畫。
  • 書法大家房弘毅,楷書撰寫《永字八法》筆勢險絕筋骨遒勁,好字帖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永字八法是歐體楷書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理論基石,是學習書法用筆的技法指導,就目前的各大書法家在簡述楷書時,都會把永字八法作為一個講解楷書的必要工具,可想而知這套永字八法的筆法技巧對書法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用字八法並不是大家傳述的那麼神聖,永子八法只是說的八種筆勢,寫字的筆法基礎。
  • 永字八法是什麼 永字八法圖解
    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法則。以「永」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正楷筆勢的方法: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不可順鋒平過;直筆為努,不宜過直,太挺直則木僵無力,而須直中見曲勢;鉤為趯(tì),駐鋒提筆,使力集於筆尖;仰橫為策,起筆同直劃,得力在劃末;長撇為掠。
  • 書法中還有一出名筆法,那就是「永字八法」,你可知?
    中國的書法包括筆法、字法和章法。在這三部分之中,以筆法為基礎。 所謂筆法,就是筆劃之法。而「永字練書法」中的「永」字恰好有八畫,而且畫畫不同,集中了漢字楷書中所有的點畫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