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01
孩子小的時候總是容易犯一些錯誤,容易做一些衝動的事情,時常惹的父母憤怒不已,家長們對此也困擾不堪。孩子和別人打架的事情,也經常發生在日常的生活當中,考驗著我們的家長們。
02
強強這天回到家,一臉的淤青,膝蓋上的褲子也破了。媽媽心疼的問孩子,這是怎麼回事,孩子隨口一答:「沒事,走路沒注意看,摔了。」
媽媽並沒有相信強強的話,幫孩子簡單處理完傷口之後,冷靜的問孩子,到底是怎麼回事。平常強強並不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每次放學也是準時回家,不會在路上多逗留,但今天卻出了「意外」。強強媽媽覺得,這其中肯定不簡單。
果不其然,第二天媽媽就接到了老師的電話,說孩子在學校和別的同學起了衝突,對方家長要求和強強媽媽「聊一聊」。
到了學校,媽媽了解到,孩子因為被人嘲笑而受到打擊,本能回了一句嘴,但是對方仗著人多,不僅侮辱孩子還動了口,氣憤之下,孩子動了手,和對方打了起來。孩子媽媽蹲下來告訴孩子「其他小朋友嘲笑你是他們不對,但是咱們不能動手打人家」。
媽媽的這句話,讓原本在氣頭上的對方媽媽頓時啞口無言。
03
面對孩子打架,家長應該怎麼做?
1.先了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再做出定奪
不好的親子關係,往往是由於孩子和父母之間存在著沒有說開的誤會,才會使得雙方關係不好,沒有處理好孩子與人衝突的事情,非常容易影響親子關係。當孩子和別人打架的,父母一定要弄清楚原因,不能冤枉的孩子,但是也不可以委屈孩子,只有知道的事情是怎麼一回事,才好幫孩子解決這個問題。
2.衝動是魔鬼,不能讓情緒左右了行為
一些家長在聽到孩子打架了之後,都會覺得是對方錯了,孩子受了欺負,一定要為孩子討回公道。於是在學校各種鬧,見到對方家長後各種吵,這樣的行為對於解決孩子的問題,一點幫助都沒有。有的家長也會先罵孩子一頓,既是覺得孩子沒用被打,也是出於對孩子惹禍了的生氣。
當得知孩子打架了,家長們要控制住情緒,等自己的心情穩定下來了,再想想如何解決問題,如何教育孩子。
04
家長應該支持孩子打架嗎?很顯然,不應該。
小朋友在學校總會與人產生矛盾,引起衝突,如果每一次都用暴力來解決問題的話,那麼知識的學習就是無用的,孩子無法從生活經歷的一點一滴中吸取經驗教訓,得到成長。
孩子之所以會和別人打架,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孩子人際關係處理的不恰當,父母應該多讓孩子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用動手來解氣。
在這裡提醒大家,孩子與人衝突在所難免,我們應該看到孩子薄弱、做得不夠好的一方面,而不是和孩子一樣,用暴力的方式解決面對問題,這樣不僅對孩子沒有幫助,也失去了教育的目的。
您的孩子遇到過跟人發生矛盾的時候嗎?您是如何處理的?歡迎在評論區內留言參與討論。
我是小鴻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