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副市長王紅:旅遊復甦是實現世界經濟復甦的重要標誌

2020-12-20 新京報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在京舉辦,本屆服貿會的主題為「全球服務,互惠共享」。服貿會期間,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主辦的「世界旅遊合作與發展大會」於9月5日舉行,主題為「重啟旅遊 再創繁榮」,旨在通過全球旅遊業界的交流與分享,展望旅遊業的前景,推動旅遊業的復甦。大會上,聯合會理事會執行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長王紅致辭。

聯合會理事會執行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長王紅

非常高興在世界旅遊合作與發展大會上與大家見面,共同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旅遊帶來的巨大影響,共同探討全球旅遊復甦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共同展望全球旅遊的未來。結合我本人的工作實際,主要分享以下幾個方面的觀點。

第一,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旅遊帶來巨大變化。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全球旅遊發展遭受重大的衝擊。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世界旅遊發展的走向。2000年至2020年二十年間,世界旅遊始終保持快速增長,特別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來,在全球經濟持續走低的情況下,世界旅遊始終保持5%以上的快速增長態勢,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這次疫情改變了世界旅遊持續增長的發展態勢,據有關方面統計,預計2020年全球國際遊客將減少約80%,全球旅遊業損失將超過1萬億美元。

其次,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世界旅遊的出行方式。這次疫情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模式,給近年來蓬勃發展的世界旅遊帶來深遠影響。旅遊曾是一個說走就走的心靈自由之旅,但進入疫情時期,不預約不旅遊成為常態,分散化、家庭化、定製化成為基本選擇。邊境管制使得跨境旅遊被按下暫停鍵,下半年,部分國家和地區嘗試開放邊境管制,有限度地重啟旅遊活動,但全球旅遊總體恢復水平只有去年同期的30%左右。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內戶外低密度旅遊有可能恢復較快,但國際團隊旅遊很難在短時間內全面恢復。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世界旅遊的管理模式。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還在蔓延,每天新增感染確診人數居高不下,新冠疫苗還未上市廣泛接種,人類同新冠病毒的鬥爭將有可能長期存在。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大規模傳播,各國政府採取了封閉邊境、限制出行、減少社交等防控措施,區域性公共衛生應急救援機制將普遍建立,邊境口岸個人健康信息安全檢查有可能長期存在。國際旅遊必須適應全球疫情防控的需要,加快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管理機制,在保證遊客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前提下,為疫情影響下的全球旅遊重啟繁榮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第二,實現全球旅遊復甦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世界旅遊是世界經濟復甦的風向標和發動機,率先實現旅遊業快速反彈,對拉動經濟增長,增進人文交流,減少社會貧困,促進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旅遊復甦是實現世界經濟復甦的重要標誌。2019年全球旅遊總人次超過123億人次,全球旅遊總收入達到5.8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6.6%,有序拉動全球旅遊業復甦發展,有利於促進全球消費,拉動全球經濟增長,減少因疫情影響給全球經濟帶來的損失。

其次,旅遊復甦是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的有利支撐。旅遊業是重要的民生產業,承載了全球10%的就業崗位。據有關機構研究分析,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50%以上的旅遊企業面臨倒閉,1.2億旅遊相關從業人員將因此失業。如果新冠肺炎疫情不能在短期內得到控制,全球旅遊業將會遭受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有序啟動全球旅遊復甦發展,有利於增加居民收入,減少貧困發生,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另外,旅遊復甦是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的關鍵環節。從各國疫情防控主要措施看,防止疫情擴散的關鍵是切斷疫情傳播的渠道,控制好旅遊流動對於防止疫情擴散至關重要。旅遊活動是國際流動的主要形式,在新冠肺炎疫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既要保證旅遊活動有序開展,又要防止疫情防控出現反彈,是各國政府及旅遊城市必須平衡的重大課題。

第三,堅持重啟與防控、合作與創新,共同推動全球旅遊復甦。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將與我們長期共存。重啟全球旅遊發展,必須充分考慮抗擊疫情的長期性,必須重視旅遊業對促進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樹立更加人性、更加健康,更加有序的發展理念,堅持疫情防控與旅遊重啟並重,儘早出臺系統性旅遊業復甦計劃,採取分級、分區、分時管理的辦法,加快構建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旅遊產業形態和管理模式,全面促進世界旅遊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首先,堅持生命優先,實現疫情防控與旅遊重啟雙輪驅動。旅遊活動必須以保證遊客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第一宗旨,堅持以人為本,做好健康管理。疫情防控得到基本控制的國家,可以採取先國內、後國際的方法,率先啟動國內旅遊,鼓勵發展鄉村旅遊、汽車旅遊等戶外低密度旅遊形式。國際旅遊應優先恢復國際交通運輸業,採取點對點,線對線的人員輸送方式,率先實現主要旅遊城市之間航空運輸的正常化,帶動旅遊城市住宿、餐飲、娛樂等相關產業逐步恢復,積極推廣預約旅遊制度,鼓勵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分散化、定製化、家庭化旅遊。郵輪的旅遊應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進一步完善郵輪等封閉旅遊空間內部功能設置,提高郵輪應對各種安全風險的能力。

其次,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抵禦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旅遊業的巨大衝擊。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倡導旅遊城市和旅遊企業,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共同抵禦新冠病毒這個全人類的共同敵人。我們倡導建立全球性危機應對情報共享機制,建立全球性安全信息資料庫和應對危機國際服務平臺,及時分享目的地、公共衛生、安全管理、旅遊產品和市場促進等相關信息,充分發揮各種社交媒體的傳播作用,迅速有效地傳遞透明、精準、權威的旅遊信息。

再次,強化政策支持。支持世界旅遊服務體系基本完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旅遊業帶來的巨大損失,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呼籲各國政府和旅遊城市,積極採取稅費減免,資金補貼、金融支持等救助政策,保護旅遊的產業鏈,充分調度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幫助旅遊企業渡過難關,積極建立並推廣非歧視性的個人健康信息檢索系統,做好數據安全管理,保護個人隱私,制定更加明確的出入境管理標準,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動態化、智能化、便捷化的邊境管控機制,倡導不同國家或旅遊城市之間積極開展雙向籤訂政策優化的試點,建立相互認可的疾病檢測信息,推出更多適應疫情防控需要的籤證管理措施。

最後,堅持創新驅動,以疫情防控為契機,推動世界旅遊迭代更新。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傳統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旅遊方式帶來深刻的影響,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鼓勵旅遊城市和旅遊企業,把握世界旅遊最新發展趨勢,充分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智能化等現代科技手段,積極探索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旅遊出行模式,危機應對模式和旅遊管理模式,改變大眾旅遊過分注重旅遊人次和群體規模等傳統的旅遊發展方式。

積極倡導與防控相適應的分散化、個性化、定製化、預約化旅遊出行模式。鼓勵採取共享經濟模式,有效改善旅遊基礎設施,加強小眾旅遊目的地和定製旅遊產品的開發。

總之,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是全球第一個以旅遊城市為主體的國際旅遊組織,秉承「旅遊讓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核心理念,致力於推動世界旅遊的合作與發展。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願意與其他國際旅遊組織一道,深入分析這次疫情給全球旅遊業帶來的巨大損失,積極謀劃世界旅遊合作發展,為全球旅遊儘快擺脫疫情影響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

新京報記者 曲筱藝

編輯 李錚 校對 趙琳

圖片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供圖

相關焦點

  •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理事會執行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長王紅:疫情防控...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理事會執行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長王紅作主旨發言 供圖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尹紅燕):9月5日,由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主辦的世界旅遊合作與發展大會正式開幕。大會主題為「重啟旅遊,再創繁榮」。
  • 維羅妮卡:中國致力於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是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
    把握世界經濟的「形」與「勢」,各方需要正確認識經濟全球化的「雙刃劍」屬性,推動實現經濟全球化進程再平衡,讓不同國家和群體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以新發展理念推動疫情後世界經濟「綠色復甦」。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國際財務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夏華聲表示,堅定維護自由貿易和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體制,一直是實現全球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基礎之一;重視全球合作分工以及自由貿易,才能真正釋放世界經濟發展潛力,對於各國加速經濟復甦至關重要。
  • 世界經濟從衰退走向復甦 三大因素影響復甦進程
    源於美國次貸危機的國際金融危機在2009年釀成了全球性經濟衰退。在經濟全球化不斷加深的背景下,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自應對。國際社會協調合作、共克時艱,新興經濟體率先走出衰退領跑全球經濟復甦。世界各國全力促進增長,推動平衡發展。目前,世界經濟出現積極變化。
  • 對世界經濟復甦具有決定性意義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傳遞出中國經濟發展清晰而鮮明的信號。海外人士認為,會議為明年經濟工作指明方向,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全球經濟受新冠疫情衝擊而深陷衰退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穩健運行將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 國際觀察:中國經濟復甦為世界經濟注入希望
    中國經濟復甦走在世界前沿穆迪在日前發布的最新《全球宏觀展望報告》中預測,今年全球GDP將萎縮4.6%。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也不樂觀,他們認為美國和歐洲將遭遇嚴重收縮,全球經濟復甦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據路透社7月27日報導,中國工業企業的利潤連續第二個月實現增長,且是一年多來最快的增長速度,這進一步顯示中國經濟從疫情中復甦的勢頭越發強勁。「中國工業利潤增長加快,經濟回暖信號強烈。」美國Business Insider稱,中國經濟形勢在疫情過去之後逐漸以「V字型」回暖,2020年第二季度環比上漲11%,「中國在經濟復甦上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 為世界經濟復甦發展創造更多機遇(和音)
    闊步行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的中國,必將不斷汲取繼續前進的磅礴力量,乘勢而上鑄就新的輝煌偉業,也必將不斷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全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中國明確提出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這也是向世界傳遞的提振信心的重要積極信號。
  • 巴西經濟學家:中國經濟穩步復甦有助世界經濟擺脫疫情影響
    巴西經濟學家:中國經濟穩步復甦有助世界經濟擺脫疫情影響 編輯:劉佳旎    來源:新華社    2020-07-17 23:51
  • 歐亞開發銀行預測哈薩克斯坦2021年底實現經濟復甦
    歐亞開發銀行預測哈薩克斯坦2021年底實現經濟復甦中新網努爾蘇丹11月27日電(記者 文龍傑)歐亞開發銀行和歐亞穩定發展基金首席經濟學家維諾庫洛夫當地時間26日出席媒體吹風會時表示,預計到2021年底,哈薩克斯坦經濟增速將恢復至危機前水平
  • 境外媒體:中國經濟有望實現快速復甦
    羅蘭貝格國際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的斯特凡·沙伊布勒在接受《經理人雜誌》記者採訪時說,封鎖6周後「生意就恢復了正常」,「德國最重要的銷售市場已經做到這一點」。德國一家大型汽車零配件供應商的高管說:「我們已經感覺到,現在的推動力來自中國。」波士頓諮詢公司合伙人尼古勞斯·朗列舉的一系列指標表明,中國經濟已在3月份實現V型快速復甦。即將到來的周末代表著中國即將迎來新的開始。
  • 廈門舉辦影視旅遊節 助力旅遊經濟市場復甦
    楊伏山 攝中新網廈門1月9日電 (記者 楊伏山)以「旅思明·影隨行」為主題的廈門思明第二屆影視旅遊節晚會,於1月8日晚舉行,透過「雲展播」「雲購物」「雲評選」等一系列活動,本屆影視旅遊節成功打造出一個富有區域性特色的影視旅遊IP,在福建省內眾多影旅IP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標誌性的新IP。
  • 加強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性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基於第二和第三季度經濟形勢略好於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報告小幅上調了世界經濟增長預測,同時強調全球經濟面臨的危機遠未結束。IMF認為,全球經濟復甦前景很可能是「漫長、不均衡且高度不確定的」。
  • 《經濟學人》刊文:世界經濟復甦極不均衡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近日刊文稱,分析人士預計,第三季度全球GDP將增長至少7%,但世界距離恢復正常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而行業和國家之間經濟復甦極不平衡。中國將是2020唯一實現增長的大型經濟體。
  • 義大利專家:中國在全球應對疫情挑戰和實現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世界經濟。在此背景下,各方期待即將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傳遞加強多邊合作的信息,推動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挑戰,助力世界經濟恢復增長。近日,義大利美第奇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副教授帕蘭蒂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維護多邊主義及推動國際合作的努力,為全球應對疫情挑戰和實現經濟復甦注入動力。
  • 世界經濟論壇報告呼籲各國為經濟復甦和轉型做好準備
    中新社柏林12月16日電 (記者 彭大偉)世界經濟論壇16日公布的特別版《全球競爭力報告》表示,那些數字經濟發達、社會保障健全和醫療體系有效的國家更有效地應對了新冠疫情的影響。報告呼籲各國打造更高效、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經濟體,以實現後疫情時期復甦。
  • 疫後武漢加速奔上經濟復甦「快車道」
    (中國減貧故事)疫後武漢加速奔上經濟復甦「快車道」  中新社武漢12月6日電 (記者 張芹)長沙網紅茶飲品牌「茶顏悅色」近日在武漢的門店正式營業,開業當日現場排起數百米長龍。武漢「解封」後,當地政府通過支付寶等平臺投放5億元(人民幣,下同)消費券,在刺激消費和經濟復甦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作為中國一度疫情最重、管控時間最長的城市,新冠肺炎疫情對武漢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巨大衝擊。進入疫後重振階段後,武漢經濟開始觸底反彈。從一季度GDP「下滑四成」到二季度「單季打平」,再到三季度「全面回升」,經濟總量重回全國城市前十,武漢正加速奔上經濟復甦「快車道」。
  • 世界應積極解讀中國崛起,攜手推進全球經濟復甦
    參與主旨演講的嘉賓普遍高度肯定了中國為抗擊新冠疫情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並表示世界應正視中心東移和中國的崛起,各國應攜手合作走出疫情影響,推進全球經濟復甦。  印尼前總統梅加瓦蒂:應以積極方式解讀中國崛起,推進世界復甦印度尼西亞前總統梅加瓦蒂通過視頻連線發表主旨演講。她說,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被迫適應新常態,世界各國應該以積極和建設性的方式解讀中國的崛起,攜手合作,實現經濟的復甦與全面的互助合作。
  • 經濟復甦迫在眉睫,我們該選擇什麼樣的道路?綠會代表分享綠色復甦...
    經濟復甦迫在眉睫,我們該選擇什麼樣的道路?此次會議就疫情過後如何實現經濟復甦與綠色發展的統一展開了討論。他闡述了丹麥在世界綠色發展中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雖然丹麥整個國家佔世界總碳排放量的比例只不過1%,但是丹麥在世界減排活動中卻表現的格外積極。丹麥政府曾在2019年承諾到2030年減少相比1990年70%的碳排放量並為此發起了氣候合作夥伴的倡議,邀請除了政府之外的各行各業的人為此目標積極貢獻解決辦法和方案。
  • 以綠色轉型 促全球經濟可持續復甦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今年全球最大的「黑天鵝」,在重創全球經濟的同時,也重塑了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規模將縮減4.9%。而隨著疫情得到階段性控制,各國開始重新思考供應鏈布局並制定相應的經濟刺激政策。如何走出經濟陰霾、實現快速復甦,成了政策制定者們面臨的共同課題。
  • 「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
    與會人士積極評價中國抗疫成就和經濟復甦步伐,呼籲各國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挑戰,表示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中國將為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實現穩步復甦。與會人士認為,中國為各國抗疫提供重要經驗,為維護全球經濟穩定發揮積極作用。各國應加強團結合作,共同應對疫情和經濟衰退等挑戰。
  • 「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動力」 ——訪沙烏地阿拉伯《祖國報》專欄作家...
    來源標題:「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動力」 ——訪沙烏地阿拉伯《祖國報》專欄作家賈邁勒 「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經濟實現正增長,提振了各國經濟復甦和發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