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武漢大學教五教學樓旁,校方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青年男子發生肢體衝突。今天凌晨,武漢市公安局珞珈山派出所回復記者稱,衝突起因系其中一名穿著類似和服的男子入校賞櫻,此事正在調查之中,「調查兩個重點,到底是唐裝還是和服,以及衝突的全過程。」
據一段1分34秒的視頻顯示,一名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青年男子和另一穿著休閒裝的青年男子,被四名校方保衛人員按在地上。兩人掙紮起身後,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很快又被保衛掀翻在地,接著他起身說:「我穿的是唐裝。」在其身旁,穿休閒裝的男子被保衛勒著脖子,保衛人員鬆手後,他倒地不起。
從目前披露的保安行為和警方回應看,男子穿的是不是和服,成了關鍵。似乎穿了和服就沒有權利進武大賞櫻。這在我看來,完全是偽命題。在不違反法律與公序良俗的前提下,遊客無論穿著何種服飾,只要是通過正常的渠道,都有權利進入武大賞櫻。
說到底,和服只是日本的傳統服裝,自身並不帶有其他色彩。在中國,和服也有一定的擁躉。這就和有日本人熱愛漢服、唐裝一樣,是民間文化交流的體現。個人審美不同,但審美無對錯。更何況,武大校內的櫻花本就與日本有著一段不解之緣。
我能理解這些保衛人員的情結與情緒,但穿著和服屬個人愛好與自由。如果這起事件的起因真是因為男子身著類似和服而被拒絕入內的話,那武大保衛人員阻攔已屬欠妥,打人則是更嚴重的問題,已涉嫌違法。
也有說法稱,兩名男子被攔是因為沒有按照武大規定提前預約。如果真如此,兩人確實理虧,保安阻攔是行使自身職責,但還是那句話,打人是不對的。
當事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自己穿的不是和服是唐裝,「我是中國人,武漢大學保衛人員也是中國人,中國人不能打中國人。」這句話只說出了一半的真相,打不打人不是以打人者與被打者的國籍、身份、關係等標籤論的,哪國人也不能隨便打別的國家的人。
不過,我們也應該就事論事,衝突應該是個別保衛人員囿於認知水平而作出的不當處置,既不代表武大的官方態度,也不是武大學生意志的體現。在衝突發生的時候,有武大學生拿著手機拍攝衝突畫面,並和保衛人員討論起櫻花從何而來。這些舉動,體現了武大學生的素質與涵養,值得肯定。
接下來,武大有必要加強對保衛人員管理與認知水平的提升,切莫因為個別人認知的偏差鬧了笑話,損害了武大自信、開放、包容的社會形象。當地警方在調查這起事件時,也應該避開「到底是唐裝還是和服」的誤區,依據衝突發生的原因及過程,釐清各方責任,避免摻雜其他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