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為什麼會被戲稱為「安徽省會」?

2020-12-10 懂球帝官方

南京與安徽

作者:羊洋洋   編輯:Thomas

省會是一個省的政府所在地,全省的行政中心,理應具有帶動和輻射全省的作用。在中國,有的省會卻會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產生一些特別的稱謂,如江蘇省的省會南京,在一些安徽人眼裡還有另一個身份——「徽京」。

▲南京三面被安徽包圍

南京地處江蘇省的西南角,三面被安徽省包圍。由於地理位置緊靠安徽,南京成為了許多安徽外出務工人員的首選之地 。有句玩笑話說:「安徽人要是罷工一天,南京將會癱瘓」。除了地理位置相近之外,南京身上到底有哪些特質,讓它成為江蘇和安徽兩省的「省會」?

一、我們曾是一家人

元朝時,省這個地方行政機構開始在全國推廣,從此成為定製。元朝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採取犬牙交錯的原則,將許多自然、人文和社會環境差異極大的地區拼成一個省。

▲元朝行省示意圖

而在當時,處於長江中下遊的江南已經是中國最富饒的地區之一,有「蘇湖熟,天下足」的美譽。而僅一江之隔的江北因長期戰亂發展就相對落後,而且南北雙方的風俗習慣也不相同。

為了控制江南,元朝將江南與相對落後的江北合併在一起,組成了「河南江北行省」。河南指的是黃河以南,江北指的是長江以北。在這個範圍內,現在的河南、湖北、安徽和江蘇長江以北的地區都屬於河南江北行省。

▲河南江北行省大致介於長江和黃淮河之間

元朝因自北方來,而南方又是新佔領的土地,在省的治理上奉行「以北治南」的原則,最終將河南江北行省的省會定在了開封。

明朝代元而立。為了繼續削弱地方的權力,加強中央的控制力,明朝將元朝的行省分成了三部分,簡單說就是將省長的財權、軍權和行政權分給了三個人來掌握,其中,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地方的行政。在明朝,承宣布政使司俗稱為行省。

在明朝的行政區劃中,除了行省還有兩個特殊的地方,南京和北京。南京是明朝剛建立後設立的都城,為了突出國都的地位,明朝在南京設立應天府,直接歸中央管轄。

另外,中央的權力也需要維護,需要有個地方徵稅、徵兵,於是明朝將南京城以及其周邊的17府統一划歸為中央管轄。這18府統稱為南直隸,現在的江蘇、安徽和上海都屬於南直隸。

▲明朝南直隸範圍

1644年,清軍入關,基本沿襲了明朝兩直隸和十三布政使司的地方設置。南京在明朝有著開國之都的特殊地位,但對於清朝來說也就只是一個繁榮的大城市。

所以,1645年清朝將南直隸改為江南省,管轄的範圍基本和明朝一致。清朝在每個省設巡撫,管轄該省行政事務,巡撫相當於現在的省長。一般一個省就一個巡撫,但江南省卻是個例外。


▲清朝初年的江南省

江南省是全國最富裕的省。據記載在清朝初期,江南省一省的稅收就佔到全國的三分之一。熟知的徽商和揚州鹽商都在江南省的轄區內。

但如此富裕的省兩極分化卻也十分嚴重。佔江南省面積大約十分之一的蘇南等地極其富有,但佔有江南省絕大部分的蘇北和皖北地區由於黃河奪淮入海,經常發生洪澇而導致人們背井離鄉,經濟發展水平落後。

▲經濟重心逐漸南移,江南地區成為了中國最富饒的地區之一。而在安徽省內,長江沿岸的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也相對皖北地區高

面對江南省這個「巨無霸」,皇帝自然不放心,再加上東南地區還有明朝的遺老遺少作亂,清朝一開始就在江南省設了三個巡撫,對江南省分而治之,這個時候蘇南和蘇北就被分成兩部分。

▲江南省的淮河流域歷史上戰亂不斷,經濟發展水平長期落後於江南地區,因此造成了江南省內巨大的貧富差距

其中,江寧巡撫管轄現在的蘇南和上海,辦公地點設在南京;鳳陽巡撫管轄現在的蘇北和皖北地區,辦公地點鳳陽;安廬巡撫管轄現在的皖南地區,辦公地點安慶。

安慶地處長江下遊,皖河和長江交匯在此交匯。在依靠河運的年代,安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素有「萬裡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稱。

同時,它又被看作金陵城(南京)的西大門,因而清朝的安廬巡撫的治所設在了這裡。這個時候,皖南地區因為地理位置比較接近南京和蘇州一帶,皖南與蘇南的交流較為方面,因此也比較富庶。

後來隨著清朝在全國統治的穩固,清朝又將各省的轄區重新進行了劃分。其中富裕的江南省又是皇帝關注的重點。


▲圖中紅色的為江南右布政使的轄區,也是江寧巡撫的轄區。綠色的是鳳陽巡撫的轄區,藍色的部分是安徽巡撫(一開始叫安廬巡撫)的轄區;其中綠色和藍色合起來屬於江南左布政使管理

江寧巡撫轄區(蘇南)最有錢,如果該地再有充足人口,那造反的條件就具備了。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 1661年順治皇帝又將江南省分割成兩部分,東稱「江南右布政使司」,管理現在蘇南一帶,辦公地點在蘇州;西稱「江南左布政使司」,管轄現在的蘇北和安徽大部,布政使的辦公地點卻在南京。這個布政使在清朝管轄一個省的民政,相當於常務副省長。

康熙皇帝即位後,繼續對地方進行改革,將「江南右布政使司」改為「江蘇布政使司」,繼續在蘇州辦公;「江南左布政使司」改為「安徽布政使司」,還是在南京辦公。

另外,還設立了江寧布政使司,管轄現在的蘇北地區。江蘇取江寧、蘇州二府首字而來,而安徽取安慶、徽州二府首字而來。江蘇省和安徽省的名字自此產生。

▲圖中紅色和粉色屬於江蘇巡撫管轄,藍色屬於安徽巡撫管轄

從1667年一直到1760年,安徽巡撫(省長)在安慶辦公,安徽布政使(管理民政的副省長)在南京辦公。兩省專管教育的副省長,共用一個,辦公地點在南京。可以說南京給安徽當了接近一百年的「副省會」。

在安徽和江蘇同省這幾百年裡,因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都在南方,江南省的人才見識了江南的繁華後,大都會流向江南。即使不去江南,大多數也去了當時相對發達皖南的安慶蕪湖等地。很少有人願意留在蘇北皖北等相對落後的地區。

南京和安徽在幾百年的長期交流中,他們的語言和飲食變得十分相似。

▲圖中區域為江淮官話分布圖

南京的方言,稱為南京官話,屬於江淮官話的一種。作為六朝古都以及明朝國都的南京對周圍的影響巨大,南京官話深深影響了周圍的鎮江、蕪湖、馬鞍山等地。安徽其他地方因也是處於江淮地區,主要的流行語也是江淮官話。可以說南京和安徽在語言上是同音同源。

說的話差別不大,南京和皖東南地區的飲食也極其相似。南京菜作為蘇派菜的一種,隨著古代南京的影響,它向西一直蔓延到江西的九江地區。南京和安徽的這些共同經歷,讓兩者從骨子裡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在裡面。

二、交通、經濟與機會南京更有優勢

南京和安徽不僅曾經是一家人,從地理位置上看,南京離安徽更近。南京位於江蘇省的西南角,南面、西面和北面這三個方向都是安徽省的城市。

▲與南京距離最近的兩個地級市都在安徽

可以說,南京是深入了安徽的腹地。儘管南京作為江蘇的省會,但離南京最近的地級市卻在安徽。馬鞍山市和南京市區距離五十公裡左右,開車走高速半個小時,坐高鐵僅僅15分鐘。

▲南京和周邊地級市位置圖

南京和安徽不僅距離近,交通還極其的便利。我國南北重要交通幹線——京滬線,連接了南京和安徽的皖北、皖東等城市。作為東西黃金水道,長江水運連接了南京和安徽的皖南。

南京作為一個繁盛了千年的大都市,和安徽省會合肥相比也有著明顯的優勢。合肥成為安徽省會的時間比較短。安徽省會曾長期在長江沿岸的安慶,新中國剛成立後,出於戰略考慮,合肥作為安徽省會的地位才被穩固下來。

▲合肥作為省會,並不像臨近的武漢、南京一樣位於長江沿岸,但在省內位置相對居中。合肥和南京的直線距離非常短,高鐵最快僅需52分鐘

當時的合肥是一個僅僅有幾萬人的小縣城,和長江沿岸的安慶、蕪湖等城市比起來,合肥的經濟實力並不具有太大優勢。儘管合肥有著地處皖中的良好地理位置,但當初它限於自身實力不夠,一開始對於安徽周邊城市帶動比較小,對於省內民眾來說,提供的就業機會也比較少。

近些年儘管合肥發展十分迅速,尤其是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讓合肥成為近十年省會中發展最快的,但是和離自己最近的省會城市—南京(兩者相距160公裡)一比,還是差距明顯。2019年合肥的GDP為9000多億元,而南京則達到了1.4萬多億元。

作為歷史上的政治重鎮,南京有著比合肥更便利的交通,更發達的經濟,更多的就業機會,很多安徽人將南京作為實現夢想的第一站。

三、合作共贏相互成就

南京是一個無可爭議的大城市,但作為省會,它在江蘇的地位較為尷尬。江蘇省內有「內鬥」的傳統,南京在地理位置上算是屬於蘇南,但是蘇州、無錫屬於」吳文化」,而南京不是。

經濟上,蘇州、無錫等發達地區離上海近,近代以來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受上海的輻射比南京強得多。因此,南京在省內更多的作用是輻射到了蘇北地區,蘇北地區和南京都屬於江淮方言區,文化上兩地更為接近。然而尷尬的是,南京與蘇北之間的交通不便,動車車次依舊很少。

南京在江蘇碰到的尷尬,在和安徽交往的時候都不存在。除了國家修築的鐵路讓南京和安徽綁在一起之外,南京自己規劃修建的地鐵已經到了安徽的門口。在未來南京規劃要建成的八條城際鐵路中,其中有四條到安徽。

▲南京的地鐵和城際鐵路未來都將會直接通往安徽

安徽人乘著便利的交通來到南京,很多安徽人骨子裡敢拼敢闖的精神讓他們在家門口的南京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小到遍布南京街巷的安慶餛飩、淮南牛肉湯、炒飯等安徽小吃,大到世界五百強的南京的雨潤集團、金箔集團等很多都和安徽人有關。

▲長三角主要城市流動人口來源地

到如今,安徽每年向外輸出的千萬務工人口中,不少把南京作為首選目的地。這些人在實現自己夢想的時候,也在成就著南京的繁華。

在很多安徽人的眼裡,南京就是安徽的「省會」。在南京新街口逛街、鼓樓醫院看病、祿口機場坐飛機的人中隨處可見安徽人。如今,長三角已全面擴容到安徽全省,安徽和近鄰南京的聯繫將會越來越緊密,兩地的人員、物資交流也會越來越頻繁,相互成就、合作共贏。

▲安徽省+南京市地圖

相關焦點

  • 南京被戲稱為「徽京」?歷史上南京真的當過安徽省會
    南京是江蘇省的省會。在眾多網友心目中,它還有一個外號,叫「徽京」。意思是「安徽的省會」。許多安徽網友這樣戲稱南京,是藉此調侃安徽的「霸都」(合肥);許多江蘇網友也這樣戲稱南京,是藉此調侃南京遠離江蘇中心,影響力更多是安徽。
  • 為什麼南京被戲稱「徽京」,歷史上確實兼職安徽省會100年
    江湖行走常聽說這樣一句話,馬鞍山是南京的,南京是安徽的,網絡上也常有人調侃南京是安徽省會,稱之為「徽京」,難道僅僅是因為在南京的安徽人比較多嗎?其實,在歷史上南京不僅是江蘇的省會,也當了安徽省會很長時間。
  • 為什麼許多人調侃南京是安徽的省會
    為什麼許多人調侃南京是安徽的省會   截止2017年05月14日,南京高鐵直達安徽10個地級市,跟省內包括合肥的11個地級市通高鐵。
  • 「安徽省會南京」這個梗是怎麼來的,南京到底和安徽有何淵源?
    然而問題是,南京和隔壁安徽的關係則有些緊密,以至於很多人都在玩「安徽省會南京」,南京又稱「徽京」這個梗,比如說南京都市圈吧,它的規劃就是以現在的南京市為核心,以淮安、揚州、鎮江、滁州、蕪湖、馬鞍山、宣城八個城市為主體,看看,安徽佔了一半。
  • 為什麼安徽人感嘆好像選錯了省會?合肥在省內的地位也太尷尬了
    為什麼說安徽好像選錯了省會?文/郭峰(書房記專欄作家)西安、武漢、成都、廣州、太原等城市都是天然的省會,但安徽省會合肥處境比較尷尬,疑似選錯了。明朝時,安徽和江蘇是一個省,叫南直隸,因為是朱元璋老家,地位很高。滿人入關後,把南直隸改為江南省,省會依然是南京。但這個江南省讓滿人很不放心,為什麼呢?
  • 為什麼南京的高校都熱衷於到安徽建校區?
    南京審計大學大量南京高校都去了一個地方,即安徽滁州市。滁州市的滁寧高教科創城,是第一個在安徽布局的南京大學城,是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水平的大學城。南京高校的湧入,讓滁州的科教實力超過了很多省會和計劃單列市。從相關報導中我們可以看到,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等校紛紛在滁州建設校區,且為校本部編制。河海大學、南京審計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在滁州均有辦學項目,南工大、中國礦大、南理工等校均在滁州建設國家大學科技園。
  • 「合肥」安徽省省會,歷史文化不如安慶,為什麼會選合肥作為省會
    安徽省的省會經過多次變更,現如今確定合肥為安徽省的省會,要論位置合肥為皖之中,確實比安慶要好,可是經濟、文化、交通可沒有安慶那麼突出,為什麼最後會棄安慶而選合肥呢?合,兼併天下之意。肥,海納百川之實。清代乾隆二十五年到民國二十六年,安慶一直是安徽省省會和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抗日戰爭中,長江流域是日軍侵略的主要目標之一,在南京淪陷之後,日軍經過了數月的準備,發起了向武漢方向的進攻。武漢會戰中,安慶淪陷,不過在此之前,為了躲避日軍的鋒芒,安徽省政府遷往金寨。
  • 今天在南京,安徽人多還是蘇北人多
    今天走在南京街頭,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的口音,這既是南京包容大氣的象徵,也是南京令人著迷的一面。在眾多的口音中,安徽口音具有較高的辨識度。甚是有人說,今天在南京,安徽人佔了四層,甚至遠大於來自蘇北區域的群眾。叫個計程車,發現開車師傅是安徽的,坐車小白領也是安徽的。
  • 蘇州園林甲天下,六朝古都是南京,但是為什麼江蘇省省會是南京呢
    在我國有幾個省特別有意思,說起這幾個省的省會會先讓人猶豫一下,比如山東的省會是濟南還是青島?福建的省會是福州還是廈門?這其中就有一個省——江蘇省,網友朋友們,你們在說到江蘇省省會的時候,會想到哪個城市呢?蘇州還是南京?
  • 為什麼南京被稱為「徽京」?不僅僅是一個梗
    南京,六朝古都、人傑地靈、江蘇省省會、中國新一線城市,就是這個集萬千寵愛為一身的風水寶地,卻被同省其他兄弟城市戲稱為「徽京」,意思就是「安徽的省會」。這是怎麼回事呢?
  • 清代江蘇為什麼會有兩個省會?
    在現代中國人的認知裡,一省僅有一個省會,即省級行政機關駐地。然而,當我們翻閱清代行政區劃的史料時,卻發現不少資料直言清代江蘇有兩個省會:一為江寧(南京),一為蘇州。如《欽定大清一統志》稱蘇州府「與江寧並為省會」,郭沫若版《中國史稿地圖集》和新出版的《江蘇建置志》也將江寧與蘇州並尊。《江蘇建置志》的清代配圖將江寧、蘇州同標為省會。
  • 六朝古都竟然真的做過安徽省會
    說到六朝古都,大家都知道是江蘇省省會南京,也知道安徽省會是合肥,但大家知道南京歷史上做過安徽省省會嗎。近年來由於南京發展輻射偏向安徽,而且經濟總量不如本省的蘇州,在網上總被大家戲謔為徽京,但其實南京確實在歷史上做過一段時間安徽省省會。
  • 在南京,安徽人真的很強大
    清順治年間為了打壓南京的地位,安徽省被劈了出來,但新出生的安徽一時定不了省會,寄治江寧府近百年,直到乾隆二十五年省會定在安慶,才終於和南京告了別。而現在,南京地鐵一連幾條線都可勁往安徽方向修。一般人會覺得這是南京老大哥對安徽經濟的支持,但實際上是南京帶動安徽,安徽支持南京。南京作為江蘇省會,省內城市卻總跟著上海走,蘇南被上海的經濟光環籠罩。
  • 江蘇最尷尬城市,到省會南京的話,要先坐火車去安徽逛一圈
    一般說來能做為省會的城市,交通上一定是很發達且便利的,比方說在火車或者高鐵上。今天就給大家聊聊我國最令人尷尬的一個城市,如果想要去南京這個城市的話,那必需是先要乘坐火車到安徽省裡兜個圈再回來才能到,這個城市就在江蘇省,你能猜到是哪個城市了嗎?
  • 安徽=安慶+徽州,如今混成有「安」無「徽」,省會還被合肥搶走!
    比如福建之稱「八閩」,廣西之稱「八桂」,湖南之稱「三湘」,陝西之稱「三秦」,還有安徽之稱「八皖」等等。 安徽省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瀕江近海,內擁長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區經濟輻射。地勢由平原、丘陵、山地構成;地跨淮河、長江、錢塘江三大水系。安徽簡稱「皖」,為什麼又可稱為「八皖」呢?這還得要從安徽的建省史說起。
  • 江蘇省會南京的地理位置為什麼會在安徽腹地?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眾所周知,古代安徽與江蘇在明朝是同一省,稱作南直隸,也是明朝最繁榮富庶最發達的地區。直到清朝初期仍舊連在一起,稱作江南省。南京素有「徽京」之稱,一來是因為歷史淵源,二來因為地理原因;第三也是因為南京對安徽的影響力非常大。
  • 蘇州:提醒南京,除了浙江杭州,東部沿海省份無一省會是經濟第一
    蘇州:提醒南京,除了浙江杭州,東部沿海省份無一省會是經濟第一!一種觀點認為,如果江蘇模式真的優越,為何全國幾乎沒一個省搞什麼均衡模式,學習江蘇?哪怕廣東浙江都在確立省會為唯一的絕對核心地位?
  • 七十多多年前是安徽省會,如今已沉入水底
    我國由於歷史非常悠久,各大省份的城市結構也是風雲變化,君不見曾經橫掃中原的開封府,如今已如落西山;君不見當年稱霸燕趙大地的保定府,當下也只能屈居石家莊之下;君不見我們安徽當年叱吒風雲的老大哥安慶府,當年與重慶、武漢、上海、南京齊名,現在排行榜上也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可見風雲變化無常
  • 安徽位置最優勢的大城市,15分鐘達到南京,將來會歸入南京經濟圈
    2021-01-10 12:12:30 來源: 楠楠聊車 舉報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安徽最尷尬的城市
  • 安徽哪些城市做過安徽省的省會城市,6000多萬安徽人都知道嗎
    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安徽首任都督兼民政長是同盟會員柏文蔚。民國二年(1913年)7月二次革命,安徽宣布獨立,反對袁世凱。失敗後柏文蔚流亡日本,袁世凱命倪嗣衝為安徽都督兼民政長。倪嗣衝都皖8年。此時,安徽省省會城市為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