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會南京」這個梗是怎麼來的,南京到底和安徽有何淵源?

2020-12-21 國史拾遺

南京這座城市在中國歷史上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凡是中華大地出現南北對峙的情況之時,南京通常都是作為南方政權的首都(可能南宋是僅有的例外),所以其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和價值,南京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到現在,南京也是中國實力相當強悍的一座城市。

不過南京一直有一個極為尷尬的情況,就是它雖然是江蘇省會,但在江蘇省內的認同度卻不算高,當然,江蘇我們是知道的,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全省十三個地級市每個實力都很強,南京在這個地方佔據絕對優勢不太可能,這可以理解。

然而問題是,南京和隔壁安徽的關係則有些緊密,以至於很多人都在玩「安徽省會南京」,南京又稱「徽京」這個梗,比如說南京都市圈吧,它的規劃就是以現在的南京市為核心,以淮安、揚州、鎮江、滁州、蕪湖、馬鞍山、宣城八個城市為主體,看看,安徽佔了一半。

其實南京和安徽的緊密聯繫還真不是虛的,這其實涉及相當的歷史淵源,咱先說說江蘇這個省吧,在文化上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恐怕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江南水鄉吧,有個「蘇」嘛,這其實反映的是「吳文化」,因為江浙吳文化區長期以來在經濟和文化上的領先地位,大家「先入為主」就這麼想。

南京都市圈帶了一堆安徽夥伴

但其實江蘇是個文化很多元的省份,總體可以說是以徐州為中心的中原文化,以南京為中心的江淮文化和以蘇州為中心的吳文化三個文化區組成的,而南京這江淮老大的地位,本來就和安徽這些地方是連在一起的,那問題又來了,那南京是怎麼分到江蘇的呢?

這就複雜了,且聽我慢慢到來吧,南京的都城史是從三國時期開始的,229年,孫權稱帝建立東吳,將都城從武昌遷至有「鐘山龍盤,石頭虎踞」之稱的建業,開啟了南京的都城史,後來東晉及其後續的南朝都城也都在南京。

隋唐之時,中國再度大一統,這個時候作為之前南方政權的中心,南京自然會被打壓,比如唐朝,其江南東道政府駐地就是在蘇州,南京直接成了一個潤州管個一個縣,但地理上的優勢使南京的經濟、文化不斷發展強大,所以後來南唐政權的都城還是南京。

到了宋朝,北宋雖然沒了幽雲十六州,但也勉強算是完成了漢地基本統一,宋朝在這個地方的行政區劃是這樣的:傳統意義上的江南(蘇南浙北),北宋設置的是兩浙路,治所是越州,後來是杭州;南京呢?南京是叫江寧府,但不屬於兩浙路,人家屬於江南東路,江南東路管哪裡呢?宣州,徽州、池州等地都歸其管(宋朝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管轄的州府頻繁變化,比如江西北部很多州一開始也是江南東路在管,但後來成了江南西路的)。

嗯?徽州,宣州?這麼眼熟?對的,就是現在南京都市圈的小夥伴,看來人家「徽京」真是實至名歸!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建炎南渡,宋高宗改江寧府為建康府,建康一度定為南宋首都,1138年宋高宗正式定都臨安(杭州)後,改為江南東路首府,設為陪都並設行宮,建康雖然並非南宋行在,但終南宋一代一直是南宋的軍事最前線。

重點說一下元朝,這是中國行省制的開端,元朝的南京是叫集慶路,屬於江浙行省,元朝的行政區劃是非常粗糙的,江浙行省很大,長江以南之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福建全省江西東北部及上海。統有杭州路等三十路,江陰州等二十一州及松江府一府都是它的,這個的省會是杭州路(南宋舊都),集慶路地位也很高,經濟發達,是江南諸道行御史臺治所。

到了明朝,行政區劃終於精細了,元朝這粗糙的劃分得到改進,比如江西行省分成了江西和廣東兩個布政使司,不過江浙行省這裡非常複雜,浙江省有了,福建省有了,但是明朝初期定都南京,所以定了一個很大的首都直轄區(南直隸),這個地方包括現在的江蘇、安徽兩省和上海一市,此地橫跨江淮,可謂曠古未有,即使是後來遷都北京,南京也保留了陪都地位,所以事實上南京成了整個南直隸地區的中心!

但是清朝沒有保留南京的陪都地位,南直隸改成了江南省,但是啊,統治中心在北京的清政府怎麼可能容許南方出現這麼大一個省,所以江南分省勢在必行,那怎麼切割呢?可以南北切割(有淮河或者長江這麼一個天然分界線),但後來選擇的是東西切割,於是就有了安徽和江蘇兩個省。

註:清代江南地區行政區劃很亂,順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布政使分為左、右兩位,分駐江寧府、蘇州府。右布政使轄寧、鎮、蘇、松、常,左布政使轄餘下地方。然這兩位布政使仍冠以「江南」頭銜,所以不可能認為江南分省。康熙五年(1666年)五月,裁鳳廬巡撫,所屬廬州、鳳陽2府,滁、和2個州歸併安徽巡撫管理;淮安府、揚州府2府及徐州隸屬江南右布政使司。此時左、右兩布政使轄境已經和現在安徽、江蘇兩省十分接近。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從江寧府遷往安慶府。同時,江蘇布政使一分為二——江寧布政使(駐江寧府 )和江蘇布政使(駐蘇州府)。江蘇省境內形成了一巡撫兩布政的格局。不過,從清朝中期開始,巡撫逐步取代了布政使成為一省之長,所以江蘇內部分兩個布政的情況並不被認為是「分省」,畢竟名義上還有「江蘇巡撫」統轄坐鎮。至此江蘇、安徽兩省官僚體系完全定型(但清代文獻中仍然會出現「江南省」)。

這種豎著劈開的方法就導致了現在這個局面,江蘇一省橫跨南北文化區,而南京成了省會,但為什麼當年江南不橫著切呢?這其實是考慮一個均勢,橫著切那江南精華區都連在一起了,而且文化相近,一省之內便於整合,不利於集權。但是,行政區劃是變了,地緣規律沒變了,所以安徽鄰近南京的幾個地級市,和南京的關係仍然相當緊密。

相關焦點

  • 南京被戲稱為「徽京」?歷史上南京真的當過安徽省會
    南京是江蘇省的省會。在眾多網友心目中,它還有一個外號,叫「徽京」。意思是「安徽的省會」。許多安徽網友這樣戲稱南京,是藉此調侃安徽的「霸都」(合肥);許多江蘇網友也這樣戲稱南京,是藉此調侃南京遠離江蘇中心,影響力更多是安徽。
  • 南京為什麼會被戲稱為「安徽省會」?
    除了地理位置相近之外,南京身上到底有哪些特質,讓它成為江蘇和安徽兩省的「省會」?一、我們曾是一家人元朝時,省這個地方行政機構開始在全國推廣,從此成為定製。元朝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採取犬牙交錯的原則,將許多自然、人文和社會環境差異極大的地區拼成一個省。
  • 在南京,安徽人真的很強大
    1995年,南京市2%人口抽樣調查中,安徽佔了南京流動人口省外來源的60.5%。如今,安徽每年向外輸出的千萬人口中,有四分之一選擇來到南京。很多人感嘆南京的安徽人怎麼這麼多?當然是因為……南京和安徽離得近唄!
  • 為什麼南京被戲稱「徽京」,歷史上確實兼職安徽省會100年
    江湖行走常聽說這樣一句話,馬鞍山是南京的,南京是安徽的,網絡上也常有人調侃南京是安徽省會,稱之為「徽京」,難道僅僅是因為在南京的安徽人比較多嗎?其實,在歷史上南京不僅是江蘇的省會,也當了安徽省會很長時間。
  • 為什麼許多人調侃南京是安徽的省會
    為什麼許多人調侃南京是安徽的省會   截止2017年05月14日,南京高鐵直達安徽10個地級市,跟省內包括合肥的11個地級市通高鐵。
  • 江蘇省會南京的地理位置為什麼會在安徽腹地?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眾所周知,古代安徽與江蘇在明朝是同一省,稱作南直隸,也是明朝最繁榮富庶最發達的地區。直到清朝初期仍舊連在一起,稱作江南省。南京素有「徽京」之稱,一來是因為歷史淵源,二來因為地理原因;第三也是因為南京對安徽的影響力非常大。
  • 安徽和江蘇:中國的「雙胞胎省」|江淮|蘇州|南京|安慶_網易訂閱
    直到乾隆二十五年 (公元1760年) ,安徽布政司才遷到安慶——在此之前, 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安徽事實上的省會都是江寧,也就是今南京 。  —— 安徽與江蘇,實在有太多共同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兩省的省會合肥、南京,同屬江淮官話區。
  • 明明是安徽人 為何總喜歡說自己是南京人?| 左右視頻
    也就是說,當時並沒有安徽省和江蘇省的說法,安徽和江蘇原本就是同一個省,名叫江南省。 直到清康熙帝時才設立安徽省,但就是在安徽省成立之初,省會仍然被定在南京。因此,剛分開兩百多年的安徽和南京,難免藕斷絲連。一些安徽人說自己是南京人,亦或是蘇州或揚州人,大約是祖籍的緣故。
  • 南京和蘇州,哪座城市說的是正宗江蘇話?網友:南京說的是安徽話
    說到江蘇這兩個字,其實就是古代江寧府和蘇州府的合稱,江寧府就是現在的南京,蘇州府便是如今的蘇州,可見在江蘇省內南京和蘇州自古以來都是核心城市,不過去過兩座城市的遊客都知道,雖然兩座城市同屬江蘇,但是說的完全是兩種方言,那麼在江蘇,南京和蘇州到底哪座城市的方言,才是正宗的江蘇話呢?
  • 為什麼南京被稱為「徽京」?不僅僅是一個梗
    南京,六朝古都、人傑地靈、江蘇省省會、中國新一線城市,就是這個集萬千寵愛為一身的風水寶地,卻被同省其他兄弟城市戲稱為「徽京」,意思就是「安徽的省會」。這是怎麼回事呢?
  • 今天在南京,安徽人多還是蘇北人多
    因此,南京甚至被戲稱為「徽京」。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來分析:首先,翻開地理地圖來看,南京的位置在江蘇省難免有些尷尬。說蘇南吧,好像不是那麼南。位置又太靠西,到安徽馬鞍山市20公裡(都可以說是無縫對接了),到合肥也不過160公裡。到徐州、連雲港則遠至三百多公裡。
  • 安徽東向 南京西進,「南京西」崛起 發現長三角一體化「C位」擔當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安徽向東、南京向西,有一個交匯點便在滁州。置身於千年大變革大發展的時代潮流中,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一點。 一江之隔、地緣相親的滁州與南京更是順勢而為。近年來,寧滁一體化飛速發展,成為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具體而微的一個縮影。 受益的不止一地,也不止一面。隨之而來的,還有區域板塊價值的重塑,南京西作為價值高地的潛能正在釋放。
  • 江蘇最尷尬城市,到省會南京的話,要先坐火車去安徽逛一圈
    一般說來能做為省會的城市,交通上一定是很發達且便利的,比方說在火車或者高鐵上。今天就給大家聊聊我國最令人尷尬的一個城市,如果想要去南京這個城市的話,那必需是先要乘坐火車到安徽省裡兜個圈再回來才能到,這個城市就在江蘇省,你能猜到是哪個城市了嗎?
  • 安徽唯一的一個都市圈,是「對抗」南京的一把「利器」
    大家好,各位小夥伴,我們又見面了,和大家一起聊一下還是非常那不錯的,近期小編又去旅遊了,看了不少的風景,增加了不少的知識,最近你們有沒有出去旅遊呢?如果出去了的話,記得回來和小編說一下哦,分享一下你的旅途經歷,話不多說,開始我們今天的旅途吧!
  • 江蘇這座城市「最為尷尬」,要去省會南京的話,要先到安徽繞個圈
    說到省會,交通非常方便,當然不用擔心,但也是有例外,比如江蘇省的這座城市,最為尷尬,要去省會南京的話,就要坐火車到先到安徽繞個圈。這是怎麼的一回事?這個城市就是江蘇省的連雲港,連雲港的位置怎麼說呢?說好也不是,說不好也不是,只能說它是不走尋常路了,非常有自己的性格,連雲港位於江蘇省的東北部,連雲港經淮安,揚州去南京當然是最近的了,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出來了。
  • 為什麼南京的高校都熱衷於到安徽建校區?
    近年來,南京高校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這就是它們紛紛跑到安徽省建校區,這也引起了很多爭論。眾所周知,江蘇省內蘇南和蘇北差異很大,在科教方面也是如此。除了徐州的中國礦業大學,蘇北再無可圈可點的高校。南京高校們不將校區建在本省,反而為鄰省做「嫁衣」,讓很多網友感到不解。
  • 安徽位置最優勢的大城市,15分鐘達到南京,將來會歸入南京經濟圈
    也許很多人不太了解安徽滁州詩歌。我們州是六朝和北京的一個地區,自古以來就佔據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坐高鐵到南京只要15分鐘,坐火車不到半小時。因為這個位置,人們也被稱為南京的後援。    而且滁州在南京的一小時經濟圈,不僅在距離上有優勢,還可以從南京搭順風車,實現更好的發展。此外,南京的許多資源與滁州共享,例如在教育和醫療領域。網友表示:滁州的南京未來將直轄。
  • 六朝古都竟然真的做過安徽省會
    說到六朝古都,大家都知道是江蘇省省會南京,也知道安徽省會是合肥,但大家知道南京歷史上做過安徽省省會嗎。近年來由於南京發展輻射偏向安徽,而且經濟總量不如本省的蘇州,在網上總被大家戲謔為徽京,但其實南京確實在歷史上做過一段時間安徽省省會。
  • 誇南京勸江蘇!安徽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我們來看看是怎麼「誇」南京的吧(小編通過加工總結而來,想看原文的可以進前面放的傳送門),之所以誇字帶個引號是因為這些都是事實:1,2020年,低調多年的南京,第一次成為中國主要城市中的增長冠軍。去年底,南京公布的實有人口1031.22萬。這個數據對於南京來說,已經接近飽和了。想要南京繼續發揮基本盤的作用,要不擴容,要不給政策發展都市圈一體化。
  • 長三角「江浙滬」不喜歡帶安徽,為何「蘇皖」卻帶著安徽
    類似的問題,安徽省是長三角的一員,人們提起長三角卻不喜歡帶上安徽,而江蘇跟安徽卻經常出現在一起,被人們稱作是「蘇皖」,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若是安徽省也能像浙江那樣,人們提起「江浙滬」的時候,有可能會自覺把安徽叫上,也就是「江浙滬皖」。其實不加上安徽更多的原因是歷史習慣問題,人們稱「江浙滬」習慣了,也覺得非常順口,再加上安徽總覺得怪怪的,所以便不把安徽放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