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自駕遊來到西山風景區的林屋洞,他位於太湖中的第一大島西山島的東側,被道教譽為「第九洞天」,據說還是徐霞客出遊的第一站。洞內看到的是太湖石而不是一般溶洞所擁有的鐘乳石。
林屋洞是一個國家級的4A級風景旅遊區,位於西山鎮東北部,在林屋山西部。洞口石壁上鐫刻著"天下第九洞天"、"林屋洞"、"仙府"、"靈威丈人的大禹素書處"等大字。據《雲笈七籤》等道教經典記載,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所居,林屋洞為第九洞天,一稱"左神幽虛之天",別稱"天后別宮"。
這個景點最大的看點就是這個天然的石灰巖溶洞,由太湖水衝積而成,深數百米。傳說大禹治水時曾駐此。因幽邃奇絕,號稱"天下第九洞天"。
夏天洞裡面很涼快,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裡面的石頭經過湖水的衝刷,變得奇形怪狀,加上燈光的點綴變得比較夢幻般的感覺,帶來很大的視角觀賞感。
林屋洞也是古代道教活動的重要場所,自漢以來,便不斷有道教高士隱居於此。洞內"立石成林,頂平如屋",景觀奇幻,極富神話色彩。山頂有"曲巖"小石林、觀梅臺等。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要經歷多少歲月的衝刷才能形成如此大的溶洞。林屋洞,不僅以石多、澗多、泉多、橋多而聞名,更是西山觀賞梅花的最佳去處。每年正月,登高可觀"林屋梅海"。 初春時節,西山萬畝梅林,競相怒放,白如花、金如銀,叢香果裡,暗香浮動。登上駕扶閣,但見太湖煙波浩淼,湖光山色,孤帆遠影,八百裡太湖浩浩蕩蕩,氣象萬千。
洞中道路複雜,錯亂交替,一不小心還真會迷路。整個洞的母體是石灰紀的石灰巖,它的形成時間距今約3億年左右。而林屋洞的洞齡至少也有2.5億年了,並且至今還在發展之中,所以它是研究太湖流域地質科學的重要活材料。
山上有一座道觀,名叫三清閣,是道家修行場所,供奉道教神仙,最高層第三層中央的大鐘可敲響。在上面除了乘涼以外,也可以拍到西山島上的一些景色,真是登高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