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季 非遺集———民生•非遺進社區活動走進萬福生活廣場

2020-08-28 文化傳播活動

本次民生•非遺進社區活動是由河北區文化和旅遊局作為指導單位;河北區文化館、中國民生銀行天津分行主辦;河北區鐵東路街道辦事處、萬福生活廣場·北寧灣共同協辦。

7月31日下午,在萬福生活廣場·北寧灣一樓中庭舉辦了非遺進社區活動。活動現場邀請到津派麵塑、內畫鼻煙壺、草編柳編技藝、津派翟氏風箏製作技藝、鷹帽子製作技藝、北京風車、王氏熟梨糕、北京漆器、馬氏熬糖製作技藝、楊柳青木板年畫、曾氏津派盤扣技藝、顧記古法燻肉、天津茉莉花茶拼配工藝等共計14個項目的非遺傳承人攜作品參加。


活動現場

展賣現場有一位小姑娘駐足在哪畫鼻煙壺作品前很久,一直在靜靜地仔細觀看每個作品,還不時地與內畫鼻煙壺項目傳承人王老師交流,並表示想要跟王老師學習內畫;還有一位媽媽帶著四五歲的小女兒,走到熟梨糕攤位前,向小朋友介紹說,「這是媽媽小時候的零食,你要不要嘗一下?」小女孩兒連連點頭。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生命的記憶,是人類永恆的精神家園。它是社會發展進步的載體,凝結了民族智慧、體現著民族精神,在進行公民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養成社會規範、培育良好風尚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為增進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讓非遺傳承真正的做到「見人、見物、見生活」。 集中展示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傳承非遺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

活動的開展將進一步促進非遺文化的普及,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也為天津非遺、民俗文化領域各界人士的相互交流與洽談,挖掘民俗民間文化內涵、加快推進天津市非遺文化的探索融合與創新發展打造了平臺。

相關焦點

  • 「民生·非遺文化進社區」夜市活動落幕
    9月5日,由天津市河西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中國民生銀行天津分行和中冶·和悅匯共同協辦的「民生非遺市集」活動在中冶·和悅匯一樓開展。天津市河西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宋楊表示,非遺傳承就要「見人、見物、見生活」。
  • 民生銀行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分行舉辦「民生非遺進社區」主題活動
    為傳承中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激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情,同時展現中國民生銀行天津分行的精神風貌和社會責任感,提升民生銀行的影響力,9月26日下午,由生態城社會局的指導,天津自貿二級分行主辦的民生·非遺進社區活動在中新生態城天和新樂匯廣場順利舉行。民生銀行天津自貿二級分行行長劉敬波、零售部總經理田真及中新生態城支行行長班俏蒞臨指導,支行及社區支行全體員工共同參與。
  • 「民生·非遺文化進社區」夜市活動完美落幕
    9月5日下午,由天津市河西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中國民生銀行天津分行和中冶·和悅匯共同協辦的「民生非遺市集」活動在中冶和悅匯一樓開展。對於此次「民生·非遺文化進社區」活動,天津市河西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宋楊表示,河西區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著豐厚的歷史底蘊。非遺傳承就要「見人、見物、見生活」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利用好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繼承和發展天津優秀特色文化,促進文化傳承,弘揚民族精神,建設和諧天津,具有重要作用。
  • 「民生・非遺文化進社區」夜市活動落幕
    9月5日,由天津市河西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中國民生銀行天津分行和中冶·和悅匯共同協辦的「民生非遺市集」活動在中冶·和悅匯一樓開展。天津市河西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宋楊表示,非遺傳承就要「見人、見物、見生活」。
  • 「南開之夏」文化惠民演出,民生●非遺文化進社區活動熱力開啟
    「南開之夏」文化惠民演出 民生●非遺文化進社區夜市活動熱力開啟本次民生非遺進社區活動是由中國民生銀行天津分行和天津時尚新世界購物廣場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南開人民文化宮協辦的。活動現場活動現場邀請傳統手工製作技藝、傳統美食類特色非遺項目現場互動展賣,有津派麵塑、內畫鼻煙壺、鷹帽子製作技藝、
  • 非遺文化進社區活動之走進南開區萬興街三潭西裡社區
    本次民生非遺進社區活動是由中國民生銀行天津分行和萬興街三潭西裡社區共同主辦;南開人民文化宮協辦的。演出現場​ 8月14日下午,非遺文化進社區活動在南開區萬興街三潭西裡社區開展,現場邀請了南開文化宮的社團老師們現場演唱
  • 熊銀匠參加湖北省非遺「六進」活動暨襄陽北街非遺文創市集活動
    2020年9月24日下午17:00,湖北省非遺「六進」活動暨第十屆諸葛亮文化旅遊節襄陽北街非遺文創市集啟動活動在昭明臺廣場舉行。逛文創、看非遺、品美食、觀節目……隨著充滿古風韻味的非遺節目舞臺展演在襄陽市昭明臺廣場開演,湖北省非遺「六進」活動暨第十屆諸葛亮文化旅遊節襄陽北街非遺文創市集正式開市,來自湖北全省近百家非遺項目來到襄陽,為襄陽市民和遊客呈上一場精彩的非遺文化盛宴。
  •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非遺進社區展示活動
    為了做好中秋節、國慶節的文化宣傳活動,增強人民群眾保護非遺的意識,讓非遺走進社區,走進群眾,深入人心,9月22日由南開區王頂堤街道辦事處、南開區文化館、南開區文化遺產和旅遊服務中心聯合主辦,南開區王頂堤街保山南裡社區居委會承辦的「歡慶兩節曬幸福 文化非遺進保南『我們的節日——中秋節』非遺進社區展示活動」在保山南裡社區成功舉辦。
  • 青島市即墨區:非遺進社區 「鞭鼓」舞起來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6日訊 為豐富社區的文化生活,展現新時代文明實踐,提高社區居民對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青島市即墨區環秀街道佳源都市社區邀請即墨區舞蹈家協會開展「走進佳源都市社區,傳授非遺鞭鼓技藝」公益培訓。
  • 非遺進社區 「高冷」接地氣
    (常魁星 郝月霞)9月11日上午,北京市通州區定海園二裡社區與北京市通州區春曉心理社會工作事務所攜手開展了「非遺進社區,文化永傳承」活動,剪紙、毛猴、豆塑和麵塑藝術豐富了社區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區居民對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社區生根發芽傳承。
  • 非遺進社區:嶺南詠春拳「打入」沙面!
    為什麼說生活在沙面是幸福的事呢?今天,沙面街文化站結合沙面街 「四季廣場」文化活動特色文化品牌,積極配合區文化惠民工作,舉辦了一場「冬暖翠洲—2020年沙面街非遺(嶺南詠春拳)進社區文化惠民活動」。本次活動走進社區向街坊傳授詠春的技巧
  • 北京市通州區非遺文化傳承進社區
    本網訊(常魁星 郝月霞)9月11日上午,北京市通州區定海園二裡社區與北京市通州區春曉心理社會工作事務所攜手開展了「非遺進社區,文化永傳承」活動,剪紙、毛猴、豆塑和麵塑藝術豐富了社區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區居民對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
  • 非遺大師走進社區授藝
    長江日報訊(記者馮愛華)「非遺來自民間,也應回歸生活。」28日,「非遺在社區」活動在花樓水塔街前進社區啟動,65歲的漢繡傳承人王子怡走上講臺,從一朵牡丹花講到漢繡背後的文化傳承,居民們聽得入了迷。和她一樣,11個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將走進10個社區上課授藝。
  • 「非遺進社區」 譜寫文化新篇章
    2020年9月9日,科爾沁區文化館組織科爾沁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皮雕手工技藝傳承人白玉娟老師和鉤織家居傳承人李瑛娜老師走進東方社區,舉行了一場「非遺」手工公開課。本次培訓活動是全市非遺進校園、景區、社區(嘎查村)主題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2020年全市「非遺進社區」活動的第一場。
  • 「非遺在社區」荊州市沙市繩結技藝進社區 讓市民結緣非遺項目
    每次,帶著繩結作品進社區,沙市繩結技藝傳承人張群英都能收穫許多社區居民讚嘆。對繩結技藝走進蛇入山社區,張群英信心十足。當下,這種能鍛鍊動手能力的技藝十分受大眾歡迎,且應用廣泛,在日常生活中,小如繫鞋帶、結蝴蝶扣、吊花籃,大如運動員登山救援,繩結技藝都能有所使用。
  • 「非遺進軍營」活動走進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95784部隊
    2019年1月29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以下簡稱「省非遺中心」)組織策劃的「非遺進軍營」 活動,走進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95784部隊。 晚上七點半,演出活動正式開始。
  • 「薈文化 惠生活」煙臺大眾社區文化惠民節走進芝罘區進德社區
    ,精美的萊州毛筆、煙臺剪紙等非遺項目同樣綻放光彩,「薈文化 惠生活」——2020年煙臺大眾社區文化惠民節第五場在這裡舉行。「薈文化 惠生活」——2020年煙臺大眾社區文化惠民節第五場走進進德社區「薈文化 惠生活」—2020年煙臺大眾社區文化惠民節第五場走進進德社區「薈文化 惠生活」——2020年煙臺大眾社區文化惠民節第五場走進進德社區「薈文化 惠生活」——2020年煙臺大眾社區文化惠民節第五場暨「同心同行 助力創城」進德社區鄰裡節由煙臺市委網信辦、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
  • 「非遺在社區」走進蘇坡街道清源社區
    油紙傘、蜀繡、剪紙……8月25日下午,「非遺在社區」隆重走進青羊區蘇坡街道辦事處清源社區。在現場,各類非遺傳承人的表演吸引了眾多居民的圍觀,在這裡掀起了一場非遺熱。這也意味著,成都市「非遺在社區」試點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 貴州「非遺進景區」三大主題活動亮相中國丹寨非遺周
    10月17日至25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資源開發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重點活動——「非遺進景區」貴州站主題活動,在貴州丹寨萬達小鎮集中亮相。其中,展示貴州9地最具代表性非遺項目的「非遺驛站」和體現貴州世居民族傳統技藝類為主的「黔地守藝——貴州傳統工藝展」將在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期間連展9天。
  • 文化自信助力脫貧攻堅 濰坊市民俗博物館開展非遺進社區活動
    6月13日正值「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濰坊市民俗博物館聯合濰坊市扶貧辦、北海街道南湖社區舉行助力扶貧公益活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進社區公益活動,讓流動的博物館、鮮活的民俗走進社區,展示精彩的非遺技藝、體驗傳承優秀的民俗文化的同時,聚焦精準幫扶、助力脫貧攻堅,推動經濟社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