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門9女陣亡9座大墓,自籌10萬發掘解開謎團

2021-02-07 古史雜貨鋪

「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吧,是遼軍與北宋軍對陣的故事。

這事發生在哪裡呢?傳天門陣的戰場就在今山東濟寧境內。

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門9女陣亡9座大墓,自籌10萬發掘解開謎團

濟寧的「一天門」街,即為穆桂英破陣處。天門陣依「奇門遁甲」擺設,這裡是第一道門。破陣時,身著六甲的穆桂英意外早產一個男孩,就是北宋名將楊文廣。

這事真的假的?當地人都說是真的。何以為證?過去濟寧城北郊的肖王莊一帶,有9個高大的土堆,當地人稱為「九米堌堆」,就是穆桂英當年破陣時留下的。

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門9女陣亡9座大墓,自籌10萬發掘解開謎團

穆桂英港版劇照

當時,遼軍統帥白天祖率領的遼軍,攻佔了今濟寧任城,在一天門附近擺下天門陣,只等楊家將奪城時自投羅網,一網打盡。白天祖毒計被女將穆桂英認破,她並不急於攻城,而是採取「圍城打援」戰術,將遼軍圍在城中,切斷其糧草供應。

為了迷惑遼軍,穆桂英動員士兵在城北營地,連夜築起九個堌堆,偽裝成軍糧米倉。

白天祖一看,楊家將兵多糧足,怕了,遂慌忙突圍撤兵。

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門9女陣亡9座大墓,自籌10萬發掘解開謎團

穆桂英內地版劇照

「九米堌堆」,當地人又稱「九女堌堆」,這是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另一個版本。

破陣時,9名楊家女將陣亡。穆桂英悲痛萬分,親自築墳,將9女隆重下葬了,這才有了9女堌堆——9座大墓。當年,9座墳相距700-1400米不等,依次排開,十分壯觀,1949年後仍在。

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門9女陣亡9座大墓,自籌10萬發掘解開謎團

遊戲中的「天門陣」

地方志的對「九米堌堆」的來歷,有不同的記載。

民國《濟寧縣誌》認為,九米堌堆與楊家將和穆桂英無關,故事發生的更早,是南朝大將檀道濟與北朝魏軍打仗時,用黃沙築的九個假米堆,即所謂「以為檀道濟唱籌量沙所築」的記載。

這些大土堆到底是什麼?

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門9女陣亡9座大墓,自籌10萬發掘解開謎團

山東境內的堌堆,即大墓封土堆

1970年代初山東省第一次文物普查時,考古人員特對九堌堆進行了一番勘查,發現是古代大墓,遂定名為「肖王莊墓群」。

遺憾的是,由於風雨剝蝕、人工取土,特是那個特殊年代的人為破壞,到考古調查時,9個堌堆中的5個已消失,被夷為平地,有的甚至露出了磚石。

餘下的4個堌堆高7-12米,40-60米見方不等,仍可想像出當年封土堆的高大和氣派。

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門9女陣亡9座大墓,自籌10萬發掘解開謎團

山東境內的堌堆

一號堌堆因為堆頭最大,當地人稱為「大堌堆」,附近曾有駐軍,濟寧市傳染病醫院也放在這裡。由於過去位置偏僻,堆上荊棘雜草叢生,蛇獸出沒,很少有人到這裡來。

1969年「深挖洞」備戰年代,和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一樣,駐軍在大堌堆挖防空洞。土堆南側被挖出數道防空洞,縱橫交織,直達墓室,兩側耳室、封門均都打穿。

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門9女陣亡9座大墓,自籌10萬發掘解開謎團

被人為破壞挖開的堌堆

1981年,濟寧文物普查隊又對墓群進行了複查,詳細勘探,確認為大型漢墓。根據記載,極可能是東漢任城國貴族墓葬,後來發掘出土的刻石銘文,證實這一判斷是有道理的。

到1980年代後,這裡被盜墓者盯上了,僅1990年就發現數起盜掘事件,盜墓者直接鑽進防空洞裡盜挖

鑑於大墓被破壞太嚴重,經上級批准同意,濟寧市文物局自籌經費10萬元,於1992年發掘大堌堆,為了文物安全,還與附近駐軍取得了聯繫。

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門9女陣亡9座大墓,自籌10萬發掘解開謎團

堌堆上取土、建房

這次發掘揭開了大堌堆的真相,原來真是東漢王侯大墓,應是任城王墓,而非北宋楊門9女的墓葬。

大墓封土非常堅硬,一層層夯築。隨著掘進的加速,墓道和耳室相繼被發掘,但由於挖防空洞時破將室壁打破,加上多次盜墓活動的破壞,情況非常糟糕。

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門9女陣亡9座大墓,自籌10萬發掘解開謎團

漢墓石室

從西耳室內殘剩銅明器車吉和鎏金車飾分析,當初應該放置車馬器等隨葬品的「車房」。東耳室內殘存銅豬、石案、陶碗、圈廁、盤等文物,當為「廚庫」。特別的發現是,東耳室底夯打後,鋪一層土和牲血拌和物。

清理墓室封牆時,發現內面充滿封土,原來室頂早期坍塌,坍塌時間估計就在東漢,後築土填平。

在清理大墓封土過程中,發現大墓早被古代盜墓光顧了。

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門9女陣亡9座大墓,自籌10萬發掘解開謎團

漢墓發掘現場

封土下挖3米時,在東南部發現一圓坑,從中出土漆器片、玉片、五銖錢,原來這是古代圓形盜洞。

隨後,又從盜洞中清理出了五銖錢和一件小銅器。這小銅器是大件器物上的飾件,顯然是盜墓者所為。從土層中,還發現了玉衣片,證明墓主是穿玉衣下葬的,暴露出其王侯級貴族身份。

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門9女陣亡9座大墓,自籌10萬發掘解開謎團

玉衣片

讓考古人員大為意外的是,大墓不僅被盜過,還被焚燒過,很嚴重,後室的棺槨都燒燒成了木炭和灰燼。

後室東壁中部被扒開,後壁大都被拆除。這些跡象的存在,一表明大墓並非一次被盜,且可能是公開盜掘;二不排除是報復行為,墓室頂部短時間內坍塌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應該是人為所致。

結合東漢末年盜墓高發期,大堌堆很可能就是在這個時間被盜的。

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門9女陣亡9座大墓,自籌10萬發掘解開謎團

山東漢墓發掘現場

這次發掘不只破解了在當地流傳多年的「穆桂英大破天門陣」之謎團,在葬制還有非常罕見的重大發現。

秦漢時,高等級貴族死後流行使用「黃腸題湊」這一最高等級葬式,槨室是大量的黃腸木堆圍出來的。但大堌堆卻是「石題湊」,槨室四周用一層層石塊堆起來的。

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門9女陣亡9座大墓,自籌10萬發掘解開謎團

黃腸題湊槨室

這些石塊無法經過人工加工,每塊在1米見方。

其中有近700塊石頭側面都有字,大多上刻在石頭上的,也有少數墨書,皆為隸書,單字近4000個,可以說是漢代書法文字的集成,內容都是石工和送石者的籍貫和、姓名,這在漢墓中非常罕見。

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門9女陣亡9座大墓,自籌10萬發掘解開謎團

山西廣武漢墓群

相關焦點

  • 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建九座楊門女將大墓?自籌10萬發掘揭開謎團
    穆桂英掛帥西徵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時的戰場舊址,就在今時今日的山東濟寧地區。濟寧的一天門街,相傳便當年是穆桂英破陣之處。天門陣是按奇門遁甲所擺設,在破陣的時候穆桂英卻意外早產誕下了一名男嬰,這名男嬰就是北宋名將楊文廣。
  • 濟寧有9個大土堆,傳說是穆桂英留下的,專家自籌10萬發掘
    穆桂英的故事我們都聽過,而穆桂英最著名的戰役就是大破天門陣,當初天門陣的戰場就在山東濟寧境內,當初穆桂英的時候已經是身懷六甲,所以她意外早產了一個男孩,而他就是北宋名將楊文廣,之前在濟寧城北郊的肖王莊一帶
  • 楊門女將 穆桂英的歷史原型與民間傳說
    主要成就: 穆桂英等十二名楊門女將出徵西夏簡介  穆桂英  北宋名將。座駕:桃花馬;兵器:梨花槍;經典之戰:大破天門陣。  戲曲及小說《楊家將》中人物;明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將通俗演義》中人物;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 濟寧一天門: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地方,你進去迷嗎?
    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又名《楊家將傳》、《楊家將演義》)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府演義》中的人物,後來楊家將相關小說被改編成戲劇和電視劇
  • 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文玩神器,不用來做手串實在說不過去
    【關注文玩古董寶貝,做個識貨人】降龍木,家喻戶曉的「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此木是破陣的關鍵。在古評書《楊家將》有記載,降龍木是楊門女將中武藝超群、機智勇敢的穆柯寨穆羽之女穆桂英當年在大破天門陣的108陣之時,所使用的趨吉闢邪與遇難呈祥的神器,也是穆柯寨的鎮寨之寶,因驅散了陣中的毒氣而破陣聞名。
  • 京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長春精彩上演
    3月30日晚,傳統京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在大眾劇場鳴鑼開演,為廣大戲迷帶來了一臺精彩的傳統京劇演出。京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講述了巾幗英雄穆桂英與丈夫楊宗保相識相知並帶領宋軍成功破解遼軍天門陣的故事。
  • 穆桂英大破天門陣之後降龍木哪兒去了(上)
    穆桂英大破天門陣,都是什麼陣?各種毒陣都是怎麼破的?中國鄉村旅遊網消息:網站主編近期研讀《楊家將》發現了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奧秘,今日分享給網友們:穆桂英遠掛帥之後立即與眾將商議攻破天門陣的方法,八千王、寇大人、佘太君、楊六郎等重臣首先聚在帥帳之內。聽穆桂英講解戰法。穆桂英說道,她在跟師傅黎山聖母學藝時,聖母講過天門陣的陣法。
  • 穆桂英大破天門陣之文玩神器——六道木
    據家喻戶曉的古評書《楊家將》記載,降龍木是楊門女將中武藝超群、機智勇敢的穆柯寨穆羽之女穆桂英當年在大破天門陣的108陣之時,所使用的趨吉闢邪與遇難呈祥的神器,也是穆柯寨的鎮寨之寶,因驅散了陣中的毒氣而破陣聞名。由於其生長在穆柯寨海拔2600米高的深山巖縫之中,故這種灌木的長勢較慢,且木質細膩堅韌觸感脫滑,紋理清晰。
  • 太丘發現了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降龍木」
    記者  李丹丹:但凡聽說過楊家將的,都知道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故事,穆桂英之所以能夠大破天門陣,除了她自小習讀兵書之外,更有賴於她有一件神奇的法寶,那就是降龍木。在歷史劇《穆桂英掛帥》中有一情節,就是講述了楊家將攻打天門陣時,被遼軍放出毒氣所困,穆桂英將「降龍木」顯露於遼軍陣前,驅散陣中毒氣,大破敵軍陣勢。
  • 9個穆桂英扮演者,苗圃經典,張栢芝霸氣,寧靜的最醜?
    在中國古代出現許多的女英雄(巾幗英雄),諸如樊梨花、花木蘭、梁紅玉和穆桂英等等。那我們今天就講講穆桂英。穆桂英是楊門女將,是大宋的巾幗英雄。人們後來將楊家將相關小說被改編成戲劇和電視劇,穆桂英也因此變得家喻戶曉。那我們那些演員扮演過巾幗英雄穆桂英吧。
  • 92年,山東發現9個土堆,百姓:埋的楊門女將,專家:東漢王陵
    1992年,在山東發現了9座土堆。普通人被埋葬在楊門的女將軍和專家是東漢時期的王陵。在中國戲曲中,有一個經久不衰的軌跡,那就是楊將軍的故事。其中,楊門女將軍的事跡最為眾多,流傳最為廣泛。在濟寧, 山東,一個叫肖王莊,的地方,也有一個關於楊門女將軍穆桂英,的傳說。在肖王莊,有一個地方有九個大土堆。據當地村民介紹,這是穆桂英九個貼身女人侍衛的墳墓,為什么九個穆桂英貼身女人侍衛的墳墓會在這裡?他們的死因是什麼?
  • 佘太君、穆桂英等「楊門女將」你了解嗎?她們是真實存在的嗎
    宋朝民間藝人把楊家將的故事進一步豐富,編成劇本,走向大舞臺。還同時也編成了小說、評書如《楊家將演義》、《楊家將傳》。在這些劇本或小說中出現了佘太君、穆桂英等楊門女將,其中穆桂英掛帥、血戰金沙灘、十二女將徵西、佘太君百歲掛帥的故事膾炙人口,每個英雄形象都栩栩如生,且至今仍然在民間廣泛傳播。 可是根據歷史考證,楊門女將中絕大部分人物並不真實存在,都是杜撰出來的。 楊繼業的妻子佘賽花,別名折太君、佘太君,和傳說中的其他楊門女將不同,確有其人。
  • 山西離石西崖底村還有穆桂英墓在,她的傳說和遺事遍及雁門關南北
    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又名《楊家將傳》、《楊家將演義》)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府演義》中的人物,後來楊家將相關小說被改編成戲劇和電視劇,穆桂英也因此變得家喻戶曉。穆桂英原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
  • 穆桂英,一個傳說中的巾幗英雄
    根據民間傳說,穆桂英是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藝超群、深諳兵法,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穆桂英生擒楊宗保並招親,加入了楊家將這個大家庭,為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佘太君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徵;穆桂英五十三歲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穆桂英等十二名楊門女將曾奉命出徵西夏等,成為了中國通俗文學中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當然,穆桂英最耳熟能詳故事是大破天門陣,每次聽起仍然是激動人心。楊家將個個都是英雄,為保衛國家不惜付出一切代價,特別是楊門女將,可說是中國歷史上在民間得到最多敬意的傳說中的女性。
  • 1992年,山東疑似發現穆桂英侍衛墓,專家:瞎說,這是劉秀的孫子
    說起來中國古代的女英雄,我們就會想到了代父從軍的花木蘭、楊門女將中的穆桂英,還有女將軍婦好等,這些都是我們古代中國最為著名的女英雄,在山東一個小村裡,千百年裡這裡的村民都在說村子邊上的9座土堆下面埋葬的是穆桂英的9個侍女,當然這是很早就有的傳說,不過當地村民也都是這麼認為的,所以大家都對
  • 楊門12名女將:她們都是誰?佘太君最有威望,穆桂英最有帥才!
    後來人們根據楊家將的歷史記載演義出了許多動人的情節和故事,楊門女將的傳說就是其中的閃光點! 後來先後培養了楊家八個好兒郎,個個都是智勇過人,為大宋江山浴血奮戰,也殺出了楊家將的威名,後來被封為鄭國君太君夫人,「佘太君」叫法也因此廣為流傳,可以說婦孺皆知,是楊家最有威望之人,連皇上都要賣她幾分面子。
  • 楊門女將中的八位女將排行榜,楊排風排名第七,楊八妹排名第六
    初期誤以為楊四郎戰死沙場,及至隨楊門女將出徵,始知四郎未死,並娶遼國銀鏡公主為妻,並育有一子,大受打擊,但無奈一切為戰亂所致,讓夫妻分離,異地情緣出現。幾經折騰,終於放下四郎,放下自己,並得到銀鏡公主衷心的叫一聲姊姊,楊四娘已感心滿意足,對二人不但接受包容,並默默祝福二人,成為真正的偉大女人,胸襟讓人敬服。
  • 又見「神婺俠侶」|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白蛇傳
    穆桂英:楊霞雲、楊宗保:樓勝
  • 穆桂英死於誰手?
    穆桂英是穆柯寨寨主穆羽的女兒,穆羽原是北漢的一個寨主頭領。宋太宗北伐,遼軍擺下天門陣,想破此陣,必須要藉助穆柯寨的降龍木,楊宗保攻打穆柯寨卻被穆桂英生擒,兩人至此相識並互生好感,最後成親成就一段佳話。北宋與北漢是宿敵,楊宗保卻與敵方寨主之女成親,把他父親楊延昭氣的差點親手斬了他,最後還是穆桂英主動獻上降龍木才救下了楊宗保。
  • 楊宗保和穆桂英,既然正史說是虛構人物,為何又發掘了穆桂英墓?
    不論是《楊家府演義》,還是《楊家將傳》,亦或是《北宋志》,均彰顯了楊家將的忠肝義膽。其中楊宗保和穆桂英這對伉儷對國家的英勇無畏以及對愛情的矢志不渝得到了世人的讚譽與嚮往。不過遺憾的是現有的正史資料中顯示他們乃虛構人物。這個「事實」已經被證實了很久,但近些年在山西竟發掘出穆桂英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虛構之說從何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