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沒有天氣預報,只能通過二十四節氣來推測天氣,從而也產生了很多和二十四節氣有關的諺語,一起去看一看吧。
立春
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
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
雨水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節氣南風緊,則回春旱;南風不打緊,會反春。(湘)
白天下雨晚上晴,連續三天不會停。(吉)
驚蟄
未到驚蟄雷先鳴,必有四十五天陰。
冷驚蜇,暖春分。
驚蜇刮北風,從頭另過冬。
春分
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後有好天
春分早報西南風,颱風蟲害有一宗
清明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魯)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南風,夏水較多;清明北風,夏水較少(閩)
穀雨
冰雹打麥不要怕,一棵麥子擴倆杈;加肥加水勤鬆土,十八天上就趕母。
穀雨前後栽地瓜,最好不要過立夏。
谷鋤馬耳豆鋤瓣,苗未出土就鋤棉。
立夏
立夏不下,小滿不滿,芒種不管(豫、湘)。
立夏到夏至,熱必有暴雨(魯)。
立夏後冷生風,熱必有暴雨(魯)。
小滿
小滿大滿江河滿
小滿無雨,芒種無水。
小滿動三車,忙得不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