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研究防影視劇注水政策,今後劇集或將不能超過40集

2020-12-21 網視洞察

網視導讀:劇集注水的背後,其實是利益的驅動,多拍幾集,就能多賺一些錢。如今管理部門開始「注水劇」進行施壓,電視劇「瘦身」勢在必行。但另一方面,集數多並不一定就是注水。

據財新網報導,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研究限制影視劇集數的政策,兩位影視行業高管已證實。針對目前國產劇「注水」嚴重的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研究相關應對措施並向行業徵求意見。廣電總局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做出規定,上限為 40 集。這一規定目前仍在徵求意見中。

那麼,今後我們都看不到40集以上的電視連續劇了嗎?也不一定。騰訊《一線》向廣電總局相關知情人求證,對方稱該規定「正在論證,會限制,但不會一刀切」。

七月份總局已點名注水劇

7月3號,廣電總局黨組書記、局長聶辰席到廣電總局電視劇司開展主題調研,明確將注水劇列為需要治理的亂象之一,要求相關部門深入挖掘瓶頸癥結,始終保持高壓。

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的數據計算發現,2010年至2014年,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平均集數均未超過38集。而2015年以後獲批劇目平均集數都超過40集,2018 年獲準發行的劇集平均集數為42集,較2011年增長10集。

劇集注水的背後,其實是利益的驅動,多拍幾集,無非想多賣幾個錢而已。如今省級管理部門針對「注水劇」進行施壓,電視劇「瘦身」勢在必行,其實效果已經顯而易見。

2019年6月,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58部、2002集,平均每部34.5集,而去年同期平均每部39.7集,平均每部減少了整整5集。

暑期在優酷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從備案初期的60集,變成了如今播出的48集,已經「瘦身」。在2019年6月全國電視劇月報備案通報中,72%的變更電視劇集數在減少,《長安諾》從68集變成了61集,《一路繁花香正濃》從40集變成了36集,《大明風華》從70集變更為62集,《彈孔》從49集變更為39集......

電視劇集數有沒有黃金定律?

就電視劇這一大眾文化產品的敘事策略而言,劇集短一定更好嗎?其長度究竟有沒有「黃金定律」?有的劇拍了5部,將近300集,這樣的長劇,一定是注水劇無疑嗎?長劇與注水劇之間,有時並不完全是等同關係。

《琅琊榜》54集、《延禧攻略》70集、《甄嬛傳》76集、《如懿傳》87集……這幾部劇集數一個比一個長,但大多數觀眾並不會將其歸到注水劇分類中,相反,它們無一例外,均取得良好市場成績,口碑卓然。

這4部劇有很多共通之處,例如都是古裝劇、都是宮鬥劇(包括女性向清宮鬥爭與男性向權謀鬥爭),但從戲劇結構角度分析,它們還有一點重要特徵,都屬於群像戲。

不可否認,4部劇都有一個處於事件中心位置的主人公,但以主人公為敘事結點,不同人物之間構建了錯綜複雜的關係網,極大擴充了故事容量,導致了長劇的出現。

長篇電視劇有足夠的敘事篇幅,可以耐心鋪墊情節,徐徐展開,建構出一個世界。因為播放周期長,播出間隔密集,經常選擇故事節奏緩慢、多個人物、線索分散、情節起伏較平緩的故事模式,觀眾不至於因為漏看了某一集而跟不上劇情發展。

而短劇經常是腦洞大開、離奇波折、戲劇性強的故事,比如驚悚、懸疑等,在短短一集中甚至能安排多個反轉。在短短一集中,觀眾能夠獲得足夠多的信息量、情節點以及懸念,其敘事強度和情節容量,相當於好幾集長篇電視劇。所以說電視劇集的長度和質量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等號。

對於觀眾而言,討厭的並不是長篇電視劇,而是「注水」的情節——反覆的閃回記憶、大量的空鏡頭和毫無意義的支線情節。觀眾們呼籲的「限集」,其實是想借著打擊「注水劇」擰乾水分,提高國產劇內容的可看性。所以說,內容品質的提升仍舊是關鍵,單純壓縮集數,70集都講不明白的事壓縮到30集更別指望能說清楚了。

優質的內容本身就是稀缺資源,對於一部電視劇來說,故事動人、創意新穎、製作精良是其品質的主要評判標準,也是能吸引電視臺和視頻網站爭相購買的關鍵。

限制集數有人歡喜有人愁

此時此刻,電視臺與製作方的心境可能一個在天,一個在地,相差甚大。於製作方而言,每刪一集,收款帳戶都要少掉好幾位數,這感覺就如同活生生割下一塊心頭肉那樣「刺激」;於電視臺而言,版權劇集數越短,需要支出的購劇成本就越有可能控制在合理範圍內,這不是正合我意嗎?

至於各大網絡視頻平臺,心情或許沒有太大起伏,因為它們受到的直接影響並不是最大的。

一則,各大視頻平臺都摸索出了一套比較適合自身調性的自製劇模式,它們其實同時兼具內容生產者屬性與平臺屬性,一正一負影響相互抵消,勉強可以穩住局勢;二則,網絡劇本身即以「小而美」的先天優勢打開局面,積極推廣國劇「瘦身運動」,對於網劇揚長避短是利好的。

文章來源:財新網、網絡大電影、新劇觀察

相關焦點

  • 廣電總局「限集令」,真能擠幹注水劇「水分」?
    9月6日,有媒體報導,針對目前國產劇「注水」嚴重的問題,國家廣電總局正在研究限制影視劇集數的政策,劇集不能超過40集。同時,兩位影視行業高管也向媒體證實,廣電總局確實正在向行業徵求意見,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做出規定,上限為40集。這一規定目前仍在徵求意見中。
  • 電視劇40集封頂是一刀切?廣電總局解讀來了
    近日,廣電總局相關人士接受人民網記者獨家採訪,就《通知》中影視劇集數和演員片酬等問題進行解讀。40集封頂?不會「一刀切」國產劇「注水」問題由來已久、成因複雜。近年來,一些電視劇網絡劇人為拉長集數,客觀上造成敘事拖沓等問題,降低了作品的藝術水準,影響了觀眾的觀看體驗,引發不少觀眾「吐槽」。
  • 廣電總局通知電視劇製作提倡不超過40集,好的電視劇不一定劇集多
    近日,一則「廣電總局發的限集令,劇集製作提倡不超過40集」的消息在各大媒體頭條出現。文章中稱: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為打擊劇集「注水」現象,《通知》提出,電視劇及網劇提倡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短劇創作。
  • 廣電總局將規定電視劇最多40集?業內:的確在調研
    6日,有媒體報導稱,繼嚴厲打擊演員高片酬之後,針對目前國產劇「注水」嚴重的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研究相關應對措施並向行業徵求意見,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做出規定,上限為40集。據廣電總局備案公示,2019年6月,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58部、2002集,平均每部34.5集,而去年同期平均每部39.7集,平均每部減少了整整5集。
  • 廣電總局今年變更集數劇目透露了哪些信息?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2019年40—50集左右的劇目集數成為大部分電視劇常見的體量,整體來看,減少集數的劇目數量明顯多於增加集數的劇目數量,針對注水劇泛濫,政策層面進行相應的管控取得成效。
  • 廣電總局發「限集令」:劇集製作提倡不超過40集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 高凱)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為打擊劇集「注水」現象,《通知》提出,電視劇及網劇提倡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短劇創作。
  • 電視劇集數擬規定不超40集,多家影視公司稱新規正在調研
    9月6日,有媒體報導,繼嚴厲打擊演員高片酬之後,針對目前國產劇「注水」嚴重的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研究相關應對措施並向行業徵求意見,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做出規定,上限為40集。有數家影視劇製作公司人士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證實,這一新規的確正在調研中。
  • 電視劇集數上限擬規定不超40集 業內:的確在調研
    6日,有媒體報導,繼嚴厲打擊演員高片酬之後,針對目前國產劇「注水」嚴重的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研究相關應對措施並向行業徵求意見,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做出規定,上限為40集。有數家影視劇製作公司人士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證實,這一新規的確正在調研中。
  • 廣電總局最新電視劇備案透露了三大風向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大眼綜合 10月14日,廣電總局發布了《關於2019年9月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通知》,通知全文如下: 2019年9月,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73部、2648集。
  • 九家公司發倡議拍短劇,開拍劇集為何近半數仍超40集?
    2020年5月7日,「優愛騰」三大視頻平臺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六家影視公司發布《關於開展團結一心 共克時艱 行業自救行動的倡議書》(以下簡稱《倡議書》),呼籲全行業共降成本、共克時艱,並表態將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提倡影視劇拍攝製作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的短劇創作。
  • 劇集數不超40集、網綜升級審核,廣電新規能否為影視市場「脫水」
    隨後,廣電總局要求重點網絡影視劇(包括網絡劇、網絡電影和網絡動畫片),在填報系統時,必須提交《完成劇本創作承諾書》。疫情背景之下,新規發布透露出哪些訊號?能否為復甦後的市場「脫水」?整個行業又會有何變革?
  • 注水電視劇,我可真是受夠了
    #總局擬規定劇集不能超過40集# 相關媒體紛紛跟進報導,在微博上引起了大面積討論。 報導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研究限制影視劇集數的政策,並向行業徵求意見。 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做出規定,上限為40集。
  • 30集也算短劇,這是我聽過最好笑的笑話
    這份《倡議書》最大亮點在於裡面提出「影視劇拍攝製作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短劇創作」。反對「注水」劇,這次他們是來真的。受不了「水漫金山」之苦,除了白娘子和許仙,還有觀眾。這當然是好事,但在喜悅背後似乎還暗藏著一絲悲涼。
  • 電視劇本來就該十幾集,動輒上百集的注水劇,誰看?
    那個時候只要用小鮮肉搞定那些購片大姨,別說七、八十集的注水劇了,就是一百七、八十集的注水劇也是照單全收。電視臺對商家沒了底氣,同時更買不起大體量的注水劇了。而緊隨收視率整頓之後的,則是電視劇的四十集封頂令。從資本市場監管、收視率亂象整頓到不久前的四十集封頂令。又臭又長的電視劇終於逐漸減少了。即便目前那些在播或將播的大體量電視劇,也是四十集封頂令之前就已經過審的電視劇。
  • 36集抻到63集:《香蜜》「注水」 誰來「背鍋」
    面對各種聲音,8月27日,《香蜜》的執筆編劇張鳶盎在微博發表長文,承認劇集「注水」,否認這是其團隊的責任,並且指出製片方責編和策劃署名在自己之前,製片人則被冠上了「總編劇」之名。張鳶盎表示,2016年8月,接到原著小說的改編委託,合同籤署為36集劇本,在完成分集大綱後,她得知委託方準備將成片拍成50集,擔心36集拉長到50集「可能不太合適」,於是提交了43集的劇本。
  • 廣電總局:電視臺不能播的劇,網絡也不能播
    盜墓筆記已下架 隨著網際網路發展的突飛猛進,廣電總局將加強管理網劇和網絡自製節目。在近日的全國電視劇行業年會上,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羅建輝稱,總局將認真下大力氣進一步對網絡劇進行管理,線上線下統一標準,24小時不間斷地監看。
  • 傳電視劇超過30集央視不播
    有消息稱央視接到指示,今後將不再購買、播出30集以上篇幅電視劇和已經播出過的電視劇續集,並且,對經典改編翻拍劇目也要慎重對待。央視影視部主任汪國輝接受採訪時確認此消息屬實,但尚未接到正式文件。  汪國輝介紹,針對央視影視劇播出的以上三項規定來自觀眾意見反饋。
  • 2020年廣電政策發展研究報告
    2020年,廣電政策主要從機構改革、媒體融合、產業建設、技術創新、視聽內容等五方面著力。《2019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廣播節目製作時間801.87萬小時,與2018年基本持平;播出時間1553.40萬小時,同比增長1.75%。
  • 《長安十二時辰》60集刪減至26集被闢謠!為何對古裝劇如此敏感
    文:三三廣電總局近日公布了全國各電視劇集數的變更通知11月份廣電總局官網的資料顯示,電視劇《大江大河》的集數由80集變更為47集。集數的變更並不是因為刪減,而是在為第二部埋伏筆,在第一部47集播完之後明確暗示了還將有第二部。這本來是一個正常的排播安排,為何網友們卻做出這麼大的反應?
  • A站B站影視劇被大清洗 真實原因恐怕是這樣的
    2014 年,廣電總局推出視頻網站引進劇集要先審後播的政策,搜狐視頻、優酷等一批視頻網站上的包括《生活大爆炸》、《傲骨賢妻》等一批美劇、英劇被下架。2016年初,網劇《上癮》因描述了同性戀相關內容在正熱播時被下架。接著,大量韓劇和韓國娛樂節目從視頻網站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