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留學生寧願在日本「無學可上」,也不願回歐美?|留學戰疫ing

2020-12-14 縱相新聞

東方網·縱相新聞

「此次疫情,中國打上半場,世界打下半場,海外華人打全場。」

海外留學生,承載著「海外」與「華人」的雙重身份。疫情升級,一邊是「建設家鄉你不行,千裡投毒第一名」的冷嘲熱諷。一邊是各國抗疫參差不齊所帶來的未知與恐懼。夾縫中的海外留學生,在一片不解和誤解中,努力尋求著一絲理解。

此前,他們中有人全力籌措物資,為國分憂,盡心盡力;此刻,他們中也依然有人身處他鄉,不為國添亂,全心全意。萬眾抗疫,齊心協力,手足同胞,心手相牽。海外戰疫的故事,值得我們去記錄;海外留學生的聲音,也值得我們去聆聽。

即日起,東方網·縱相新聞推出《留學戰疫ing》專欄,連線多個國家的中國留學生,還原海外疫情的真實面貌,側耳傾聽海外遊子抗擊疫情的心路歷程。

————————

據央視新聞報導,截至3月20日晚9時,日本各地新增5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扣除「鑽石公主」號郵輪病例,日本國內被確認感染以及從武漢包機回國的僑民中被確診的病例共計1016例。

一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讓鄰國日本「文藝抗疫」走紅網絡。疫情持續,日本始終備受病毒煎熬。從最早的海外病例,到漂浮的「監獄」鑽石公主號,再到如今深陷奧運停辦疑雲,日本當下防控情況究竟如何?當地人民如何看待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今天,讓我們來聽聽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在日本慶應大學的交換生胡豐逸,口述日本當地的防疫見聞。

日本口罩的那些事

我在日本的出行方式主要有兩種,一靠電車,二靠走。而我的見聞大抵也是靠這兩種方式所發現的。

日本有著非常獨特的列車文化。我在日本交換的這段時間,每天上學路上的樂趣就是觀察電車裡的上班族,堅持每天拍一張發在自己的IG帳號上。

3月19日,日本政府專家會議表示疫情主要正以都市為中心擴散,感染鏈不明,不知何時會發生爆發性患者數量急增的狀況仍在持續。

如果說讓歐美陷入一片混亂的是大爆發式的急性病,那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這兩個月莫名平穩的增長速度,則更像是溫水煮青蛙般的慢性病。至於現在被煮到了幾分熟?青蛙自己也說不清。

這短短兩個月來無形中積累的精神壓力,讓我現在一踏上人稍多的電車喉嚨就會發癢。一開始我還以為可能自己中招了,後來發現一下電車便恢復正常,一點不誇張。而我的電車人類觀察攝影項目也因此不得不暫時中止。

(後來拍到電車上戴口罩的人也越來越多)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我放棄電車,出門全靠走,每天走在買菜路上,腦子裡總是會情不自禁復盤起這兩個月的事。一些細節或許能體現日本防疫防控的變化。

最大的變化,自然是口罩。

早在1月15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就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了一例武漢輸入的新冠病毒感染者。21日,上海的朋友還來東京找我玩,秋葉原碰到許多中國人,當時幾乎都不戴口罩。

一天後,聽聞國內疫情升級,口罩脫銷,緊張的我特意去附近藥妝店掃蕩了一次。印象很深刻,排隊結帳的日本人手裡拿了一盒65枚裝口罩。而她一臉驚訝地看著我——一個籃子裡裝了7盒65枚裝口罩的人。

(我懷疑店員懷疑我瘋了)

但似乎還有更值得這位日本朋友驚訝的。1月24日深夜,當我回到上海過年時,一位同樣從日本回來的姑娘,帶了滿滿一箱口罩,50枚一盒的口罩,少說也有50盒。

(我懷疑這兩個姑娘是把東京的藥妝店都給搬空了,其中一人離開時甚至漏了一大袋)

1月29日,當我從上海返回日本。當地的檢疫措施似乎和之前沒有什麼兩樣。不同的是,服務人員清一色都戴起了口罩。要知道在日本的服務業,原則上是不允許接待顧客的員工戴口罩的。

而這之後的日本,想買到口罩並不是件易事。我離開日本前,一盒盒口罩多到可以砌牆的藥妝店,回來後,就再也沒看見過口罩的影,甚至連原本擺放口罩的櫃檯都已被撤走。倒是街上有著不少孤零零的口罩。我的電車人類觀察項目,無意中演化成了路邊口罩收集。

「不安倍增」的政府,風平浪靜的民眾

當然,除了口罩等方面的變化,眼下的日本也有許多沒有改變的地方。

當下,日本政府不斷強調奧運會正常舉辦。路上該跑步的還在跑步,該接送幼兒園的媽媽還在奮力騎著腳踏車爬坡,甚至周五下班後的餐廳門口,依舊會排起長龍,就連我們宿舍樓的宿管夫婦至今都還未戴上口罩。

每當別人問起日本情況怎麼樣的時候,我想了半天只能回復一句:「大家日子都還照常過唄。」除了有時搶米搶紙等,現實生活中日本民眾的日常似乎還是那麼風平浪靜。

不過,日本推特和新聞評論區裡倒是每天都「驚濤駭浪」,安倍晉三發表講話後,推特上同時出現了#安倍快辭職#和#安倍別辭職#兩個熱搜話題,看了確實有點讓人「不安倍增」。

(推特上同時出現了#安倍快辭職和 #安倍別辭職兩個熱搜話題)

日本政府確實有出臺一系列政策對抗疫情,但是這些政策只是「建議」,沒有強制性。就連政府提出停課,最終做決定的都還是各地教委。

2月29日的安倍記者會上,安倍說了9次拜託,拜託國民協助抗疫,拜託在野黨通過法案,拜託民眾理解,拜託企業等等(@鳳凰李淼)。落實政策其實很大程度上靠「自覺」,所以安倍也只能不斷「拜託」。

顯然,很多事似乎不是「拜託」就能解決的。

日本確實是一個自覺性很高的國家,有時網購甚至可以收貨後再付錢。但如今,日本要求疫情國入境日本後自我隔離十四天,不允許乘坐包括計程車在內的公共運輸。就在這幾天,我有舍友提前趕回日本,從成田機場到宿舍兩個小時電車的路途。如果沒有私家車,再怎麼自覺,再怎麼有公德心,難道要靠走嗎?

雖然從數據上看,日本當前的疫情並不算嚴重,但媒體和當地百姓的解讀卻是眾說紛紜,有時甚至大相逕庭。信息接收得太多,也發現自己對當地疫情的了解依舊是雲裡霧裡。以防萬一,我這幾天連走路都放棄了,改成了房間裡跳操。

(一個月來日漸減少的步數)

無學可上的留學生

當然,疫情對我們留學生而言,最實際的影響就是學業。

日本大學的學期制和許多國家不同,秋季學期1月底結束,春季學期4月初開始,7月中結束。經常有人問我日本停課,上學怎麼辦?而事實上。我這個寒假,已經從1月底放到現在。

2月底,我所就讀的慶應大學發郵件告知,原定開學時間將有變動,學校內部進行商議後,3月16日表示,將於4月中正常開學,並稱沒有遠程教學的計劃,也不排除有再次延期的可能。也有大學甚至取消了非正規生入學。這也直接導致了一些留學生即便人已在日本,但也沒法上學的尷尬境地。

我現在雖在日本讀書,但學籍仍在美國。不久前,我學籍所在的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表示,如果日本方面不能正常開學,我就需要申請休學。這樣一樣來,我在美國的學籍和籤證都會受到影響。

我這樣的情況其實很普遍。幾天前,幾位在日交換的加拿大朋友被加國學校及政府緊急召回。3月18日,我的隔壁舍友被學校要求當晚返回美國。前兩天剛預定的《動物之森》還沒收到,就得被迫捲鋪蓋走人。我隔著牆都能聽得見她崩潰的哭聲。還有一位原定4月初從加州返回日本繼續學業的美國朋友,她所在的加州學校取消了所有海外交換項目,而她還有許多物品在日本的宿舍裡。

他們為什麼不想離開日本?

我和身邊的交換生聊了聊,大家一致認為,目前留在日本,比起坐飛機回歐美要安全得多。

我認為,留學生該不該回家,除了張文宏教授提出的兩個需要斟酌的問題外,還有其他重要因素——醫療保險以及治療費用。

大家之所以可以安心留在日本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在最壞的情況下,也就是不幸被感染的時候,日本可以提供免費治療。

在日留學生統一加入日本政府提供的國民保險,新冠病毒肺炎也被納入指定感染症,不論國籍一律免費治。歐美醫療保險相對情況比較複雜,並非所有保險都覆蓋新冠病毒肺炎的治療。

與之相對比的是,據我一位在英國交換的朋友稱,她們學校當時統一購買的保險隨著項目取消,也一起被取消了。沒有保險,一旦患病,治療費用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之前因為處在被當作重災區的亞洲,我時不時會收到歐美朋友的關心,現在換成我關心他們了。留學生們面對被學校趕出宿舍,航班一次次被取消,折騰幾十個小時就為回趟家,上個微博,可能還要被指著鼻子責罵一通,其實,我想這場疫情也是心理層面上的。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最後我要講一個故事。

日本疫情還未嚴重時,我曾去九州轉了一圈,由於疫情,景點少了許多中國人。熊本縣因16年的地震損失慘重,電車鐵軌受損嚴重無法通車。

熊本城則是花了兩三年才修復到可以暫時對大眾開放的程度,目前仍在修繕。和熊本阿蘇山裡的酒店前臺爺爺聊天時,他告訴我,這段時間酒店少了很多遊客,往年中國遊客很多。他盼望著中國能快點好起來,因此特意在酒店裡掛起了一個小標語。老爺爺還安慰我說,就像阿蘇的電車今年夏天就能修好——一切都會好起來。

(我沒忍心向這位善良的老爺爺指出那個錯別字)

一個多月後,中國舉國上下花了兩個月的努力,終於迎來了疫情階段性的勝利,好像國內的一切確實都好起來了。

但日本似乎仍在走鋼絲。3月初,日本政府推動新的法案,以便之後隨時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而日本眾議院通過該法案後,安倍晉三表示日本目前沒必要宣布進入緊急狀態。19日,北海道知事也宣布解除緊急狀態。

關於奧運會,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前幾日說奧運每40年就出一次問題,「真是被詛咒的奧運會啊。」但即便如此,日本政府對舉辦奧運會的執著似乎也沒有被近日吹滅聖火的大風給颳走。

如果沒有這場疫情,原本三月有許多朋友要來日本一起賞櫻。現在所有出行計劃全部替換成了每日大掃除等室內活動。日本疫情到底會如何發展,奧運會到底還能不能順利召開,我到底會不會被迫休學,不管哪方面都早已不在我的可控範圍內,只能聽天由命,目前我能做的也只有做好防護照顧好自己,祈禱疫情早日結束。

(宿舍陽臺外的斜陽)

相關焦點

  • 歐美不成轉日本留學?除了英語,日語也應該學起來了
    日本這一留學熱門國度自然而然的受到多數中國留學生的青睞,只不過沒有語言基礎、不了解日本升學機製成了限制他們的因素,畢竟臨時改變目標也很倉促。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給大家分析一波,志在歐美的留學生該如何準備日本留學。
  • 為什麼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會允許中國留學生進入日本的軍校學習?
    確切說,是大清的莘莘學子一撥撥削尖了腦袋往日本跑。1896年,清政府向日本派出了第一批公派留學生,「留學日本」的熱潮這下成了開閘的洪水。從1896年至1911年,僅清政府向日本公派的留學生就有近萬人,自費生更是「公派生」的兩倍以上,甚至還有「步履維艱的纏足女子,老人和小孩……有全家全族同來留學的情景。」為什麼如此狂熱?
  • 西南大學留學中心日本留學預備課程招生簡章
    在日本不僅有聞名世界各個學科綜合發展的七大帝國大學還有專攻理工科類比美國麻省理工的東京工業大學,培養商科精英的一橋大學,導演和藝術大師的搖籃——武藏野美術大學、多摩美術大學。成為繼美國後世界上教育質量最好的大學聚集地。
  • 日本留學生活日記,留學生的一天
    作為一位長期從事日本留學辦理工作的業內人士,作為一位日本留學生的家屬,當下日本的新冠病毒疫情著實讓我擔心。今天就介紹一下疫情下,日本留學生一天的真實生活,以供跟我一樣擔心的各位留學生家長和對日本留學比較關心的諸位參考。
  • 利好政策頻現,日本留學進入2.0新時代,日本留學嘉年華受青睞
    對於留學生,特別是中國留學生,東京入國管理局自2011年以來一直保持較高的籤證通過率,就在一周前,東京入國管理局福岡支局對中國留學生籤證進一步開放,與歐美國家留學生予以相同籤證審查標準,申請流程大幅簡化,這是日本留學籤證政策的巨大變化。10月20日,以「DreamStation」為主題的「2019日本留學嘉年華」在上海成功舉辦。
  • 杭州日本留學生親述:留學日本是一種什麼體驗?
    那麼今天中青留學的小編,就解決一些日本留學的親身經歷和大家聊一聊在日本留學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又會遇見哪些好玩的事情!文章最後有日本留學本科申請流程哦!一 、日本水果、蔬菜價格高在日本留學最關注的就是物價問題。日本物價中的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水果、蔬菜的價格特別高,甚至比肉都貴!
  • 歐美國家那麼火,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選擇了俄羅斯留學
    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條件,越來越多的同學選擇出國留學深造接受海外教育,留學生幾乎遍布世界各個國家。出國留學算得上是一生中一個很重要的選擇,做決定時要理智。歐美國家一直是中國留學生的首選,但實際情況卻是,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願意選擇俄羅斯作為留學的國家。
  • 為什麼留學生的名聲越來越差?因為民族氣節已蕩然無存
    為什麼留學生的名聲越來越差?因為民族氣節已蕩然無存。前天我寫了一篇《槍響之後沒有贏家,致小留學生和雙國籍家庭》,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愛。也知道大家最近都非常關注留學生這個群體。中國留學生是從什麼開始的呢?最初出國留學的目的是什麼呢?為什麼現在留學生的名聲在中國卻越來越差呢?
  • 留學日本消息!中國留學生可正常入境,不受「緊急事態宣言」浸染
    留學日本最新消息公示!近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疫情對策總部會議上,以東京都和埼玉,神奈川,千葉3縣為對象發布了【緊急事態宣言】,持續時間為自1月8日起至2月7日結束。留學日本最新消息公示!這同樣也是日本自去年4月以來,再次進行【緊急事態宣言】的發布。留學日本最新消息公示!除【緊急事態宣言】發布外,留學生們目前最關注的問題便是:是否禁止中韓等國人員入境?留學生還能否前往日本就讀?就在前幾天,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斟酌思量禁止中韓等11國地區及人員入境,並將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期間實施。
  • 唐朝留學指南:一個自信開放的王朝,如何對待留學生?
    一個王朝,是否真的自信、開放,從其如何對待留學生上就可見一斑。1唐代交通遠不及現在方便,不可能搭個飛機就去倫敦餵鴿子,坐火車出國旅行還能一路開到越南。有些地方山高水遠,只能靠人力徵服,一路上長途跋涉、險象環生。與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派遣學生入唐留學時便要經歷驚濤駭浪的考驗,船隊經常沉沒,或被迫折返,可說是一場以生命為賭注的冒險。
  • 無學祖元:從雁蕩高僧到日本國師
    歷史上,雁蕩山曾出現過不少高僧,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在史學上頗負盛名的高僧,在雁蕩山的地方文獻,包括當代各種典籍中卻少有提及,成為滄海遺珠。曾任雁蕩山能仁寺住持,在日本禪宗史上赫赫有名「佛光派」始祖——無學祖元就是其中一個。  無學祖元(1226一 1286),初字子元,後自稱祖元,道號無學,俗姓許,今浙江寧波人。
  • 在華留學生:在中國留學,我們的親人可多了
    原標題 「在中國留學,我們的親人可多了」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學生來到中國留學。他們在中國期間有哪些生動精彩的故事,又與中國締結下怎樣深厚的情誼?本報記者採訪了其中一些留學生,讓我們一同傾聽他們與中國的故事。
  • 日本第一批女留學生,五千日元肖像人物,六歲留學終身未婚
    她是日本第一批女留學生之一,六歲就留學美國,一生未婚,作為日本女子教育的先驅者為女子教育奉獻終身。她是津田塾大學的創始人,是日本新版5000日元紙幣肖像人物。她就是津田梅子。
  • 日本留學費用調查|留學生一個月花費多少錢?
    生活費和學費是留學生在日本留學的主要花費支出,當然也有獎學金、打工等政策貼補家用,根據每個人情況不同略微不同,具體如下:一,生活費方面在日留學生在生活費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住宿費三,學費減免和獎學金赴日留學後可申請的獎學金種類非常多,同時,大學也有學費減免制度(減免30%,50%,100%),可諮詢就讀學校的留學生負責窗口後進行申請。成功申請到獎學金可以充當一部分的學費或者生活費,節省一大部分開支。
  • 日本大學申請研究生需要什麼條件?日本留學總成本比歐美便宜很多
    ▼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畢業後出國留學,日本是僅次於美國和英國的最熱門國家之一。很多同學不太了解日本留學的信息。其實日本留學沒那麼多限制。只要前期準備充分,就更有競爭優勢。
  • ZQ日本留學:日本留學如何考取舞蹈專業的大學
    舞蹈類日本留學熱度攀升隨著留學的開放,有越來越多的莘莘學子選擇出國留學深造。與早年的留學不同,近些年的留學方向除了文理科類的升學留學外,專業領域的留學也越來越多。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日本大學的舞蹈專業報考,舞蹈專業是劃分在藝術學部下的演劇學科裡,分為日本舞蹈專業和歐美舞蹈專業2個專業方向。而大阪藝術大學的舞蹈專業報考,是劃分在藝術學部下的舞臺藝術學科裡的舞蹈專業。留學生們在日本想要考取舞蹈專業其實一開始不是那麼容易能夠搜集到報考的信息。就是因為舞蹈專業在綜合類大學中被劃分在了不同學部下的不同學科裡。
  • 英語國家中國留學生,申請日本SGU項目有優勢嗎?
    我們本期文章,把目光放在正在國外留學的中國留學生身上,尤其是在歐美等國家英語教學的大學系統中。日本留學,留學日本,對中國學生來講並不陌生。對於90後、00後出生的中國學生,對日本文化的喜愛更是不言而喻。
  • 海外中國留學生接受抗疫大考
    【摘要】一場重大疫情讓百萬海外中國留學生身處跌宕起伏的抗疫進程。一些歐美國家的民眾將個人偏見轉嫁到當地華人群體身上,致使一些中國留學生遭受謾罵排斥;少數留學生的不當言行,也一度令留學生群體在國內自媒體上被汙名化、標籤化、邊緣化,令其面臨雙重壓力。
  • 韓國留學為什麼是高性價比呢?
    在韓國大學學習的外國留學生有16,165名,比2018年增加了17,960名。學位課程留學生為100,215名,非學位課程留學生為59,950名。(非學位課程留學生是指以語言學為目的的語言研修生或交換生,而非專業學習。)q:為什麼這麼多人選擇赴韓留學?
  • 窮困日本留學生活日常
    江媽媽,在開庭前夕的記者會上也曾說,不後悔選擇送江歌赴日留學,並且語重心長提醒留學的孩子們,在外注意安全,常和父母聯繫。留學,一個曾經閃亮的詞彙。海歸,曾幾何時是讓人嚮往的稱呼。但是留學的痛苦付出與風險回報,圓夢的期待與成功的機率,孤獨與獨立,壓抑與發洩……比起選擇留在國內闖蕩大城市,或是留學歐美,選擇留學日本,也許是選擇了更多糾葛與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