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消息,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在非洲國家剛果(金)爆發的伊波拉疫情為全球衛生緊急事件。
根據WHO的定義,「全球衛生緊急事件」為可能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並需要國際協作加以應對的「特殊情況」。
據了解,這是WHO第五次宣布全球衛生緊急事件。
自去年八月以來,已經有超過1600人死於此次疫情,嚴重程度僅次於2014年至2016年期間在西非爆發的大規模伊波拉疫情,那次有上萬人死亡。
最近的數據顯示,5歲以下兒童中,伊波拉的死亡率高達77%,在受感染的750名兒童中,五歲以下群體佔40%。
什麼是伊波拉?
它有哪些症狀?
如何預防?
死亡率極高的病毒,必須了解!
轉發擴散!
什麼是伊波拉出血熱?
伊波拉出血熱是有伊波拉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死亡率極高,可在流行地區迅速傳播,發病後短時間內即可死亡,至今無治療特效藥。
這些地區為高發區
今天2月以來,非洲幾內亞、奈及利亞、賴比瑞亞、獅子山等國家出現過上千感染者,其中大部分患者都已死亡。近期赴非洲國家的人員應當注意。
傳播途徑
主要的傳播途徑是接觸傳播,可通過病人或被感染動物的各種體液、分泌物及其汙染物感染等。其他還包括注射傳播、性傳播等方式。
主要症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伊波拉病毒發作的典型症狀和體徵包括突起發熱、極度乏力、肌肉疼痛、頭痛和咽喉痛。隨後會出現嘔吐、腹瀉、皮疹、腎臟和肝臟功能受損,某些病例會同時有內出血和外出血。
臨床檢驗結果包括血液白細胞計數和血小板計數降低,肝酶升高。
伊波拉病毒潛伏期2-21天。病人一旦開始出現症狀,就具有傳染性。病人在潛伏期內沒有傳染性。該病毒感染只有通過實驗室檢測才可確認。
應當何時就醫
若去過已知存在伊波拉病毒病的地區,或與已知或疑似患有伊波拉病毒病的人元接觸過,並且開始出現症狀時,應立即就醫。
當懷疑病人患有該病時,應當立即向最近衛生機構報告。
出行建議
1、應避免與病人發生任何接觸。
2、前往受影響地區的醫務人員應嚴格遵守WHO推薦的感染控制指南。
3、曾在疫情區停留過的任何人,均應關注自身相關的症狀,並及時就醫。
4、如無特殊必要,儘量避免前往疫情區的活動。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