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ncet:中國2008年5歲以下兒童死因研究

2020-12-06 生物谷

在過去二十年裡,中國在降低兒童死亡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1990-2008年,中國新生兒、新生兒後期、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降低了70%、72%、71%,提前實現了千年發展目標。其中1990-1995年與2002-2007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速度尤為顯著,分別為31%和48%。但是國際上關於中國兒童死亡的研究文章較少。

來自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學系,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的文章稱早產併發症致死或將成為中國兒童死亡的首要死因,先天性異常、意外傷害和嬰兒猝死症候群等所佔死因比重將繼續增加。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著名雜誌Lancet上。文章的通訊作者之一是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學系的郭巖教授,他1982年獲得北京醫學院醫學學士學位,之後留學美國圖蘭大學獲得碩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衛生管理學教授, 北京大學醫學部黨委書記。

這個研究是兒童疾病負擔的全球研究的一部分。作者對有關中國兒童死亡公開發表的數據進行系統檢索,在對1990-2008年新生兒、新生兒後期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分析中,選取出206個高質量的以社區為基礎縱向研究並提取信息。通過構建統計模型,按照省份、年齡組和主要死因後發現「早產併發症致死或將成為中國兒童死亡的首要死因,先天性異常、意外傷害和嬰兒猝死症候群等所佔死因比重將繼續增加」。

各省數據指標顯示,除免疫和其他衛生幹預手段之外,如基礎設施的完善、衛生系統的發展、人群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均和家庭收入的增加、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以及幹預覆蓋面的擴大等措施至關重要。在降低兒童死亡率同時,中國提供一個全新的研究模式,即將與衛生系統相關的社會、經濟、人口政策、兒童存活的決定因素等納入進來,並比較其重要性,這對以後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多年來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專家合作,對中低收入國家兒童死亡進行流行病學估計,但涉及中國較少。通過此次研究作者看到,國內目前關於兒童死亡的研究的數量和質量之高已令人側目。國際社會沒有理由在疾病負擔的全球性研究中忽視中國,況且中國人口數量之大也不容忽視。

同期刊登的對這篇文章的專家評論文章指出:「作者對迄今未加以利用的中文出版的文章中的數據加以綜合分析,充分挖掘了中文出版物這一被忽視的寶貴資源,經過標準的方法分析,從而得出中國新生兒和兒童死亡率的趨勢和原因。他們的研究成果非常突出,為國際社會提供了有關兒童死亡率估計、趨勢和差異性方面的重要信息和方法。這個新的分析報告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文出處:

The Lancet doi:10.1016/S0140-6736(10)60060-8

Causes of deaths in children younger than 5 years in China in 2008
Prof Igor Rudan MD a b *, Kit Yee Chan PhD c d *, Jian SF Zhang MSc c, Evropi Theodoratou PhD a, Xing Lin Feng PhD d, Joshua A Salomon PhD e, Joy E Lawn PhD f, Prof Simon Cousens MA g, Prof Robert E Black MD h, Prof Yan Guo PhD d ?, Prof Harry Campbell MD a  ?, on behalf of WHO/UNICEF's Child Health Epidemiology Reference Group (CHERG)

Background
Previous estimate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for children have not included much information from China, leading to a large gap in data. We identified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s in neonates (<1 month), postneonatal infants (1—11 months), and children (<5 years) in China using information that was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Methods
The Child Health Epidemiology Reference Group in collaboration with colleagues from Peking University systematically searched Chinese databases that were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from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Bureau of Statistics websites, 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database, and Chinese Health Statistics yearbooks for 1990—2008. We also obtained information from 206 high-quality community-based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different causes of deaths in children (<5 years) that were written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A statist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total number of deaths in children according to provinces, age groups, and main causes.
Findings
During 1990—2008, the mortality rates in neonates, postneonatal infants, and children were reduced by 70% (from 34·0 to 10·2 per 1000 livebirths), 72% (from 53·5 to 14·9 per 1000 livebirths), and 71% (from 64·6 to 18·5 per 1000 livebirths), respectively, meeting the targets set in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 4.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s in 2008 were pneumonia, birth asphyxia, and preterm birth complications, each accounting for 15—17% of all deaths.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and accidents increased in importance during this period, contributing to 11% and 10% of child deaths, respectively.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contributed to 5% of deaths in children.
Interpretation
Publically available Chinese databases contain much important information that has been underused in the estimation of global and regional burden of disease. On the basis of trends, preterm birth complications are expected to become the leading cause of child mortality in China, whereas deaths from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accidents, and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are predicted to continue increasing in importance in the long term.

相關焦點

  • 5歲以下兒童死亡要報告 加強對死因分析
    為了掌握全市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工作的現狀,今年起深圳市衛生局將首次對5歲兒童死亡進行報告和評審,以達到降低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  市衛生局基層衛生與婦幼保健處負責人介紹,此次調查主要是為了掌握全市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工作的現狀,加強死因分析與監測,研究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中主要死因的分布及主要社會、醫學問題。據此,衛生部門將向政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降低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衛生部門要求,發生在深圳的所有5歲以下兒童死亡事件,有關醫療保健機構都應及時按上報流程報告。
  • 5歲以下兒童死因構成中,這個病最致命!
    記者今天(5月11日)從省疾控中心獲悉:我省3歲以下兒童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體是肺炎球菌,5歲以下兒童死因構成中肺炎佔16%,遠超過季節性流感、手足口等疾病。專家呼籲,重視肺炎球菌性疾病對嬰幼兒的危害!  肺炎球菌也稱肺炎鏈球菌,是一種可引發兒童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見病菌。
  • 5歲以下兒童死亡要報告
    深圳市衛生局下發了《深圳市5歲以下兒童死亡報告、評審制度》,今後凡是在深圳發生的5歲以下兒童死亡個案,接診的醫療機構都必須上報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將組織專家進行死亡評審。這是我市降低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保障兒童健康的一項重要舉措。
  • 深圳5歲以下兒童死亡實行報告評審制度-
    據深圳商報今日消息為降低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保障兒童健康,深圳市衛生局昨日出臺《深圳市5歲以下兒童死亡報告、評審制度》,從即日開始,市內發生的5歲以下兒童死亡均應及時上報;同時,衛生行政部門以及婦幼保健機構將對其死亡進行監測與死因分析,研究5歲以下兒童主要死因的分布及主要社會、醫學問題。
  • 深圳5歲以下兒童死亡要報告 專家死亡評審
    5歲以下兒童死亡要報告  衛生部門將組織專家進行死亡評審保障兒童健康  本報訊(記者餘海蓉)昨天,市衛生局下發了《深圳市5歲以下兒童死亡報告、評審制度》,今後凡是在深圳發生的5歲以下兒童死亡個案,接診的醫療機構都必須上報衛生行政部門
  • 河北對死亡孕產婦及5歲以下兒童進行死因評審
    長城網11月10日訊(劉延麗)近日,河北省衛生廳、省婦幼保健中心對河北省2010年度死亡孕產婦和5歲以下兒童進行死亡原因評審。來自省直有關醫療保健機構的省級孕產婦、5歲以下兒童死亡評審專家組成員及全省十一個地市婦幼保健院主管院長、保健部主任參加會議。
  • 道路交通傷害成中國14歲以下兒童第二殺手
    「我國1~14歲兒童死因排序中,道路交通傷害排在第二。我國每年有2.2萬名0~17歲未成年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致傷。也就是說,每個小時約有3名未成年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受傷。」8月27日,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舉行的兒童乘車安全媒體研討會上,介紹了道路交通傷害對我國兒童生命安全的威脅。
  • 每天,全球仍有16000多名5歲以下兒童離開這個世界
    1990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約為1270萬,平均每天有3.5萬人去世;2015年,這個數字下降到590萬,這是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首次降至600萬以下。然而,從1990年到2015年,53%的死亡率下降幅度並沒有達到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降低三分之二」的要求,每天,全球仍有16000多名5歲以下兒童離開這個世界。
  • 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穩步下降
    聯合國兒童死亡率測算機構間工作組發布《2017年兒童死亡率水平與趨勢》最新報告顯示,雖然5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降至新低,與2000年接近990萬人相比,2016年減少至560萬人,但幼兒期的5歲以下兒童死亡比例同期從41%上升至46%。該機構由聯合國兒基會、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和聯合國經社部組成。
  • 中國嬰兒、5歲以下兒童、孕產婦死亡率均下降
    中新網6月10日電 國家衛生計生委婦幼司司長秦耕今日表示,2014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21.7/10萬,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到8.9‰和11.7‰,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均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國家衛生計生委今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婦幼健康工作發展狀況。秦耕指出,20年來,婦女兒童健康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 道路交通傷害是我國14歲以下兒童第二殺手
    「我國1~14歲兒童死因排序中,道路交通傷害排在第二。我國每年有2.2萬名0~17歲未成年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致傷。也就是說,每個小時約有3名未成年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受傷。」8月27日,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舉行的兒童乘車安全媒體研討會上,介紹了道路交通傷害對我國兒童生命安全的威脅。
  • 段琦: 2008年中國基督教現狀及研究
    這一系列規章的通過及基督教第八次代表會議的召開為中國基督教會帶來一些重大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領導班子年輕化 自2002年起中國教會制定了教牧人員75歲退休的制度以來,中國教會各級領導班子已呈年輕化的趨勢,而2008年新一屆領導班子則比上一屆更進一步年輕化。
  • 瓜地馬拉近半5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 比例拉美最高
    【南美僑報網編譯門凌霄報導】12月2日,聯合國在題為《2020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糧食和營養安全狀況》的報告中指出,在拉美地區,瓜地馬拉是5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比例最高的國家,平均為46.7%。該研究顯示,在拉美地區,5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比例超過20%的國家有4個,除瓜地馬拉外分別是厄瓜多(23.9%)、宏都拉斯(22.6%)和海地(21.9%),而瓜地馬拉的比例遠遠高於這3個國家。
  • 我國5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良致死率為13%(圖)
    新華社發衛生部昨天發布的《中國0至6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2012)》稱,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歸因於營養不良的比例達35%。而在我國,截至2010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歸因於營養不良的比例為13%,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 國家統計局:2018年全國嬰兒死亡率6.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8.4‰
    12月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8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統計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全國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繼續穩步下降(見圖1)。2018年,全國嬰兒死亡率為6.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8.4‰,均比上年下降0.7個千分點。
  • 海南省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降至個位數
    近日,海南省婦幼保健院獲得全國實施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先進集體獎,成為我省唯一獲此殊榮的醫療保健機構。據悉,截至2015年底,全省在落實2011年-2020年的婦女發展綱要和兒童發展綱要方面,婦女發展綱要衛生指標已達標15個,預期可達標1個。兒童發展綱要衛生指標已達標19個,預期可達標1個。
  • 何景琳:2030年交通傷害或上升為第五大死因
    ,從目前發展趨勢看,如果不採取緊急行動,到2030年,道路交通傷害將上升為全球第五大死因。因此,2010-2020年"道路安全行動十年行動計劃"呼籲各國從道路安全管理、車輛安全和道路使用者安全以及交通事故後的應對和救助等方面開展活動。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一直致力於中國道路安全方面的工作,在中國道路安全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世界衛生組織期待著和相關機構合作,將中國的成功經驗與他國分享。
  • 我國5歲以下兒童、嬰兒和孕產婦死亡率均有所下降
    原標題:我國5歲以下兒童、嬰兒和孕產婦死亡率均有所下降   5月22日,國家衛健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發布了《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其中,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梳理注意到,我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均有所下降。
  • ...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召開2019年上半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評審會
    近日,吉林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召開了2019年上半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評審會議,旨在進一步降低我市嬰兒死亡率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圖為會議現場 會議對我市2019年上半年的5例5歲以下兒童死亡病例進行評審,從死亡診斷及診斷依據、影響死亡的主要因素、三個延誤情況和評審結果等幾個方面對每例死亡病例進行了詳細分析
  • 我市兒科專家召開5歲以下兒童死亡評審會議
    我市兒科專家召開5歲以下兒童死亡評審會議時間:2016-11-11 23:18   來源:萊蕪日報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本報訊(記者郭延冉通訊員郭學勝)11月4日,全市5歲以下兒童死亡評審會議在市婦幼保健院召開。市直醫療衛生系統、萊鋼醫院、新礦醫院兒科專家及相關工作人員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