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過後,鐵觀音即將進入採摘季。說到鐵觀音,就不得不提它的原產地——安溪。今年安溪當地春茶採摘情況如何?大家如何看待今年的春茶行情?在疫情影響下,政府、茶企如何破解產銷困局?針對上述問題,「說茶」聯繫了安溪縣政府有關方面、茶企、茶農等多方了解相關情況。
01黃金桂已大批採制,鐵觀音仍需等待
4月17日,《泉州晚報》刊發「春茶採摘第一期預報」,「預報」中提到,「日前,安溪縣早、中芽品種茶葉陸續進入採制期,未來幾天天氣晴好,有利於春茶採摘,請廣大茶農及時關注氣象信息,抓住有利時機,先行搶摘品質較好的茶葉。」
安溪縣自然環境得天獨厚,茶樹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茶樹良種寶庫」。鐵觀音、毛蟹、黃金桂、本山、梅佔、大葉烏龍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六大名茶。近日,安溪縣虎邱鎮的採茶工已經開始忙碌起來,首批新鮮的春茶即將上市。
第二屆安溪鐵觀音大師劉協宗告訴「說茶」,受品種、氣溫、海拔等因素的影響,安溪縣當前採摘的品種以黃金桂、大葉烏龍為主,開採時間分別在4月18日與4月23日左右。
「鐵觀音還未開採,情況尚不明朗。黃金桂與金觀音這兩個品種的茶葉加工已近尾聲,預計銷售價格較去年同期有所上漲。」首屆安溪鐵觀音大師李金登表示,近期安溪當地的天氣情況不錯,茶葉生長情況向好,產量與往年基本持平,黃金桂與金觀音品質整體提升明顯,僅能採用「嫩採」的方式,因此部分搶先採制的春茶價格自然有所上調。
「安溪春茶晚,靜待芽葉長」。鐵觀音作為安溪當地春茶壓軸上市,主要是因為其採摘標準不同於綠茶先採茶芽,而是要等新梢長到3-5葉快要成熟,頂葉六七成開面時採摘,所需時間較長。
「鐵觀音屬於晚生品種,還需一定時日才能採摘,龍涓鄉、虎邱鎮兩地採摘時間通常會早一些,其他高海拔地區預計5月1日左右開採,5月5日-10日將迎來大面積採摘期。」劉協宗說道。
02採摘前期茶園管理忙,品質更有保障
近年來,安溪縣積極探索綠色發展理念,踐行「兩山」理論,選擇以落實「兩留兩禁」為抓手,大力推進茶山生態修復,提升茶園管理水平的茶產業發展之路。
眼下將迎來鐵觀音春茶採摘、生產的黃金時節,對鐵觀音的故鄉安溪來說,亦是茶園管理的重要時節。茶農們正積極搶抓有利時機,陸續上山對春茶進行翻土和施肥。
「春茶採摘前的茶園管理,需要注意三項工作。」劉協宗分享了他在茶園管理上的心得——首先,茶農需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控;其次,需要關注茶葉生長周期與生長速度;最後,針對部分生長較快的頂芽,應及時採摘,以此保證茶樹能均勻、快速地生長。
總之,在茶樹的生長過程中,一定要做好春茶採摘前的管理工作,及時耕作鬆土除草,科學施肥灌水,適當進行修剪,做好防凍保暖工作。另外還要注意病蟲害的預防和管理工作,才能實現茶葉產量和質量的提升。
無論是綠色生態防控還是老舊茶園的改造,安溪茶農茶企通過對茶園種植管理的全面改造和提升,打造了一杯從茶園到茶杯都讓消費者放心的健康好茶。
03發揮「政企優勢」,確保「產銷路」暢通
為更好地保障春茶有序上市,在疫情期間,安溪縣政府出臺《關於支持安溪農業生產復工復產八條措施》,涉及項目資金、職業培訓、招工補助、企業減負、金融支持等方面,給予茶企、茶農多方面的補貼與扶持。
安溪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開展疫情防控政策宣傳和上門服務,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點對點、手把手指導農戶進行茶園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春季茶園管理,實現科技人員到戶、良種良法到田、技術要領到人,確保春耕生產安全有序、疫情防控毫不鬆懈。
「雖然疫情對安溪當地春茶採收影響不大,但我們仍不可忽視疫情之後不容樂觀的茶業市場形勢,這就要求廣大茶行業人士積極採取措施。」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林榮溪說道。
作為安溪鐵觀音的龍頭企業——八馬茶業,早在2月13日就發布了《非常時期:六項硬核措施》,當中明確提到:「對廣大茶農與供應商不壓價、不欠款,有困難提前支付貨款」、「捐資疫情防控,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持續投入7000萬以上資金支持加盟夥伴發展」等內容,直面疫情帶來的各種挑戰和困難,化「危」為「機」,實現逆勢突圍。
林榮溪表示,八馬茶業正在積極落實這些硬核措施,打算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幫助安溪當地茶產業有序進入「復甦」軌道。
第一方面,八馬茶業擬在4月28日舉辦「八馬鐵觀音開茶節暨中印東湖茶敘兩周年」,力求通過開茶節活動掀起疫情後品飲鐵觀音的熱潮;
第二方面,針對鐵觀音茶青的收購計劃,八馬茶業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中,以此提振當地茶農信心、發揮龍頭企業拉動當地春茶採購的作用。據了解,4月起,八馬茶業線上與線下的門店表現較為活躍,且今年安溪當地的氣候正常甚至偏好,在生產與銷售兩端的有利帶動下,可預見八馬茶業今年的收購量與價格是有保障的;
第三方面,加強鐵觀音保健功能的宣傳。八馬茶業將加強線上、線下的推廣力度,結合鐵觀音「高性價比」、「高保健功效」、「高品飲價值」的「三高」特性,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在疫情後產生的新一輪茶葉消費需求。
安溪當地政府與企業通過發揮自身優勢,打好組合拳助推春茶生產,多渠道開闢銷售市場,助力安溪春茶打響自己的名片,賦予品牌更多可能性。
撰文/黃欣 說茶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