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美國大學跟中國大學有什麼區別,「美國大學4年到底教什麼?」相信這些問題,會讓不少有興趣赴美留學的準留學生家庭思考一段時間,特別是孩子將來會成為家族第一代海歸大學生的家庭,更是有可能會困惑很久。今天,美國英文學院(AAE)為你分享如下:
以耶魯大學為代表的優質研究型大學
任期滿20年的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校長理察·萊文(Richard Charles Levin),這位享譽全球的教育家,曾表示,「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因為,他認為,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是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在大學畢業後才需要去學習和掌握的東西,那不是耶魯大學教育的任務。
以耶魯大學為代表的優質研究型大學,是美國高等教育體制的特色之一,它們致力於領袖人物的培養。其教職工、校友中,不乏舉世矚目的諾貝爾獎得主。不少來自各個行業的精英,都是畢業於這類大學,比如: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碩士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法學院,本科畢業於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
全球最大的網上書店Amazon(亞馬遜),其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
香港科技大學第三任校長、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陳繁昌,博士畢業於史丹福大學(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以加州州大為代表的教學型大學
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也稱加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簡稱加州州大(CSU或Cal State),是全美最大的高等教育系統(不含社區大學)。
跟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簡稱UC)的不同之處在於,UC更注重高等研究領域,屬於研究型大學(research university);而CSU屬於教學型大學,共20多個校區。
以CSU為代表的優質教學型大學,也是美國高等教育體制的特色之一,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各種應用型/實用型人才,可以說是這類大學的特色之一。
為了方便你更容易理解,我們來做個比較:
從學生群體來看, 以UC為代表的科研型大學專注於培養科研性人才,錄取的多半是美國高中GPA3.5以上的學生,以及很多想要接受最好教育的外國留學生。
而CSU這樣的教學型大學,稍微帶點近似美國職業培訓性質的色彩,錄取的是GPA 3.0-3.5這個檔次的高中生以及從社區大學的轉學生,專業設置也有很多以專科職業培訓為主的實踐性專業,比如,護士、物理治療、語言治療等。
從學校的考試風格來看,也是有差異的,比如在UC的期末考試常常要花上兩三個小時,所有知識點全部是大段的筆答;而在CSU,你能看到通篇ABCD選擇題,還有老師給考試前給準備好的study guide,可以直接照著背。
在矽谷就業市場上,比如軟體工程師、硬體工程師等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崗位,非常青睞畢業於聖何塞州立大學(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簡稱SJSU)電腦工程專業的學生,理由是能實打實地解決一些應用型實際問題。
以加州社區大學為代表的2年制大學
以肯亞達學院(Caada College)為代表的優質加州社區大學(California Community College,簡稱CCC),同樣是美國高等教育體制的特色之一,這類2年制大學,有很多獨特的豐厚資源和有趣的學生群體:
課程設置上,既有連結名校的轉學課程,也有方便就業的「接地氣」的職業課程,因此,它兼容並包著不同學習目標的學生,比如:
一方面,不少心懷名夢想的留學生和本地生,因著更為廉價的學費,很多課程都可以往UC這樣的科研型大學和CSU這樣的教學型大學轉課,因此每年暑假都要回到社區大學繼續修課。拿必修課,是他們在這裡的求學目標。
另一方面,部分有趣的群體,單純只是想修完兩年制的文憑,比如醫師助理(medical assistant)、牙醫助理(dental assistant)、按摩師(massage therapist),甚至還有電氣焊和建築畫圖等等,這些只需要副學士學位(不同於4年制大學的學士學位)就可以考取資格執照就業的。
用Adobe Photoshop做圖的課和用Adobe Lightroom的攝影課,還有按摩、網球、保齡球、空手道……
很多課程是科研型大學和教學型大學完全無法提供的,比如,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用課程(相對於工業應用),或者「興趣課」,但卻讓70歲的退休老夫妻有機會跟年輕學生一樣坐在課堂裡,學習怎麼用自己單眼相機;讓一個經常因為長期用電腦容易脖子痛肩痛的學生,知道怎麼做全身放鬆按摩,知道怎樣正確地通過幾個range of motion的拉伸來舒緩疲勞。
在這裡,你能看到最職業化的美國大學教育的那一面。在這裡你能看到與UC、CSU不一樣的教育,讓任何一個平民有接受「職業性」高等教育的資格,如此真實又貼近生活。
在這樣的大學,學生群體極富多元化,比如:
一些本地學生,有的已經結婚生子有了家庭,有的在校外打三四份part-time(兼職工作)自己賺每一分學費,還有的活了半輩子想換新的職業體驗人生。這些學生沒有覺得自己在這裡學習而自以為恥,他們對成績沒有過分苛求,對自己發揮的那點光和作熱很滿足。
當然,也有不少留學生,也在這裡逆襲了名校夢想,比如,畢業於伯克利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在U.S.News 世界大學排名榜上位居第4)的美國英文學院(AAE)學生,何同學、劉同學、李同學、許同學等……,當年,都是從社區大學潛心提升後轉學成功的。
結束語
不少準留學生家庭,父母送孩子去留學美國非常不易,比如,掏空存款或是賣房賣地等,是舉全家之力去支持!願以上分享能供你們參考,也願你們成為美國大學教育的終身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