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盜墓題材影視劇可謂是大放異彩,從《龍嶺迷窟》到《盜墓筆記之重啟》部部大受好評讓人回味無窮。緊湊的劇情,逼真的視覺效果,琳琅滿目的陪葬品和精妙絕倫的墓室建築及裝飾,讓人不禁想去了解真實古墓,當然還有其中的珠寶首飾。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古人之壕,真是讓我驚掉了下巴。
2001年,湖北省鍾祥市長灘鎮大洪村附近發掘了明朝王爺朱瞻垍和王妃魏妃的合葬墓,這座明朝王爺墓出土了1400件金銀玉器,光金器的重量已經達到了10公斤,更有700顆稀世寶石,其中還出土了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一顆約200克拉藍寶石。
金累絲鑲寶石青玉鏤空雙鸞鳥牡丹簪
存鑲17顆寶石,戴於正中,俗稱"挑心",為明代已婚婦女挽髮髻之後的配飾。
金花絲鑲寶石帶
由24件金花絲鑲寶帶銙和兩件金帶扣及一件脫落的金插銷組成。該帶"排方"9件、"小方"4件,較定製多2件。全帶共鑲嵌紅藍寶石、祖母綠、東陵石、長石等寶石84顆。
金鑲寶石帽頂
由金鑲寶石蓮花底座和一顆200克拉無色藍寶石頂飾組成,整件首飾上現存10顆寶石。
經過專家鑑定梁莊王墓珠寶均來自西洋,是由鄭和帶回,不得不感嘆,厲害了我的王爺,你這是要了多少珠寶回家[鼓掌][靈光一閃]。
看完了中國王爺及其王妃的壕,我們再來感受下外國古人的壕吧,開館的那一刻,我猜考古隊員的眼睛應該會被閃瞎。
2014年,義大利羅馬一古代墓穴被發現,每具屍體上都只剩下骸骨,但是全身上下披滿金銀珠寶,而且經過鑑定,被證實這些全部是真貨。
有資料顯示,這些穿著衣服,裝飾著珍貴珠寶、皇冠、盔甲等骷髏是堅定的信奉基督教的聖徒,他們有些會被展示在一些教堂內,以誘惑那些參觀的人,死後等待他們的是財富。
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紅藍寶石、祖母綠等金鑲彩色寶石被裝飾在這些骷髏上,這些彩色寶石大多採用簡單枕形切割方式,使用包鑲技術鑲嵌,反映了當時寶石加工工藝及審美藝術,除此之外,設計者運用大量的白色珍珠圍繞寶石鑲嵌或是拼接成相應的圖案,增加對比度。
從這些陪葬品不難看出,人類對於彩寶的使用已經有很長一段歷史,相較於古人,現如今的切割加工工藝更加成熟及多樣,設計上也是百花齊放,但也有部分消費者沉迷於收集古董珠寶,因為在他們看來,古董珠寶不僅具有商業價值,更是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埃及法老坦卡蒙墓葬中出土的聖甲蟲飾品護身符
在埃及,聖甲蟲代表著"創造"和"重生"。埃及人在方方面面展示他們對於聖甲蟲的崇拜,圖中聖甲蟲飾品便是作為護身符給法老陪葬。
印度王公和莫臥兒帝國珍藏飾品
這枚頭飾於1875-1900年間製作完成,用polki鑽石(仍是原始形式,但是刻面經過打磨)和紅色尖晶石點綴出一隻展翅飛翔的鳥,10顆紅色尖晶石垂掛於翅膀和鳥喙之下。
同樣造型的印度王公和莫臥兒帝國珍藏飾品
印度莫臥兒王朝男性貴族中流行的頭飾—Sarpech
這種造型的首飾在印度高級珠寶展覽中十分常見,這種類型的飾品是從波斯傳入印度,最早是使用鳥類的羽毛插在頭巾的前方作為裝飾,被稱為Kalgi。
同樣華麗的印度高級珠寶
看了這麼多華麗的古董珠寶,大家有什麼想法麼?自己逛市場或是看展的時候,你被什麼樣的珠寶首飾驚豔過呢?歡迎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