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中華書法遭質疑?軟筆寫法搬到硬筆書法上,專家:看著有點彆扭
書法文化,是我國特有的文化形式。龐中華硬筆書法,在國內相當長一段時間相當受歡迎。時隔多年,龐中華書法遭到了一些質疑。當然,這些質疑只是人們的一些看法,因而要加上一個「?」。有人提出質疑,龐中華將軟筆書法搬到了硬筆書法上,有專家指出看著有點彆扭。專家為何這麼說呢?龐中華遭受的質疑之聲冤嗎?
龐中華書法經歷了一個比較曲折的歷程,人家早年幹的是地質隊的行當。在地質隊,找到了人生的追求:寫詩與書法。大家可能知道龐中華是一個書法大家,卻不知道他也是一位詩人。他的人生是豐富多彩的,真正讓他人生發生變化的是20世紀80年代。他在那一文化相對處於荒漠的時期,抓住了一個良好的機遇,用硬筆書法積累了相當多的粉絲。由此,龐中華頻頻上電視,成為了一個文化名人。
龐中華的硬筆書法,取材於魏碑楷書,又臨摹各代碑帖。他獨創的「龐氏硬筆書法」,在當時被稱為「硬筆書法第一人」。確實是,龐中華之前沒有硬筆書法家,他的出現讓書壇多了幾分生機。隨著時代的變遷,龐中華的硬筆書法不再吃香,相反遭受了不少質疑。龐中華的硬筆書法,遭受最多的質疑,就是不夠靈動,過於呆板。甚至於,還有一種說法龐中華的硬筆書法不適合初學者。
那麼,龐中華的書法遭受的質疑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在小編看來,龐中華書法主要是將軟筆書法搬到了硬筆書法上。龐中華的書法由軟筆到硬筆,轉換的不夠自然,顯得有點唐突。龐中華的硬筆書法,將軟筆寫法套用在了硬筆之上。硬筆不同於軟筆,本身缺乏變化。這點大家深有體會,硬筆以鋼筆和原子筆為例,筆尖就那麼小那麼細,無法施展開來。這一點不像軟筆,富有多變性。
軟筆與硬筆的本質區別,這就決定了硬筆書法必須有自己的行書方式。將軟筆寫法搬到硬筆書法上,看起來挺好看,只不過拿著硬筆當軟筆寫書法。硬筆的特性決定了硬筆書法,要發揮其本身特性,走出硬筆書法的特色。這也難怪專家會說「看著有點彆扭」,原因正在於此。龐中華的硬筆書法,沒有發揮硬筆的特性,這恐怕是其硬筆書法遭受質疑的原因所在。
龐中華的硬筆書法,在文化傳承的長河中,對普及書法教育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他的硬筆書法在於開創性,可以說是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當然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在現今看來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不足。龐中華硬筆書法,貴在開創性,這在書壇的地位是無法撼動的。當然,這也是龐中華對於中國硬筆書法的一大功勞。
龐中華書法遭質疑?這是人們書法審美的一大進步。軟筆寫法搬到硬筆書法上,就當是而言,是一種偉大的嘗試。至於專家所說「看著有點彆扭」,在小編看來,彆扭是有的。畢竟,一樣東西不可能永遠的完美無瑕。瑕不掩瑜,龐中華書法依舊是美不勝收。
啟功、齊白石受其影響,一副對聯說盡半世滄桑,一幅書法賣414萬
王菲女兒一幅書法26萬,農村大媽苦練書法20年,專家卻說毫無美感
「東北王」張作霖:識墨不多,書法卻下筆不俗,匪氣不足霸氣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