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不知道您留意了沒有,在海南的許多河湖邊,醒目位置都能看到一塊河長公示牌,姓名、職責、整治目標和監督電話,一目了然,每條河湖都成為實實在在的「責任田」。原來,針對城鎮內河(湖)水環境汙染問題,2015年9月,海南省政府印發實施《海南省城鎮內河(湖)水汙染治理三年行動方案》,提出推行「河長制」。今年3月30日,海南發布《海南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明確2017年底將全面建立河長制。
即日起,南海網聚焦海南的河湖,講述「河長制的故事」。一件事,一個人,一群人……點點滴滴一切與河長制有關的人與事,都在這裡精彩呈現。
馮明祥蹲在河邊查看水質。南海網記者葉俊一攝
東方市一封信引來七旬「候鳥」 匠心呵護一片河湖
小區門口貼著的一封信,讓已經規劃好安逸晚年生活的七旬「候鳥」老人馮明祥,心中泛起漣漪。
兩年前的那一天,看著海南省東方市委市政府發出的《致廣大「候鳥」人才的一封信》,幹了一輩子水利工作的東北老人馮明祥,決定接住這支招才納賢「橄欖枝」。72歲的他受聘成為東方市水務局的技術顧問。
這一幹,就與海南的一篇河湖結下一片深情……
「馮老,您還是別去了,這天實在太熱啦!」今年春節前一天的正午時分,陽光炙烤大地,一支隊伍正朝著東方市感恩河中段步行前進。一名年輕小夥緊跑了幾步,追到了隊伍前面。「沒事,這點路不算啥! 」馮明祥轉過頭笑笑。
小夥見勸說無效,繼續前行。地面凹凸不平,路遇陡峭之處,甚至需手足並用才能翻越過去。經過近一個多小時步行,終於到達目的地。馮明祥顧不上休息來到河流邊,用手舀起了一些水,仔細觀察。「河湖調查是一項基礎工作,只有拿到第一手資料才能科學確定河湖名錄,為海南全面推行河長制提供有力支撐。」
兩年來,這位享受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水利專家,用匠心呵護東方的一片河湖。
今年3月,東方市被設為海南省河長制推行工作的唯一試點,馮明祥更忙了。
馮明祥的辦公室內掛著一幅東方市小型水利工程的分布圖。南海網記者葉俊一攝
「候鳥」老人主動請纓 發揮餘熱擔任水利技術顧問
4月14日清晨7時30分,東方市一「候鳥」老人聚居的小區還十分安靜。此時,馮明祥已吃過早餐,推著電瓶車出門,準備前往6公裡外的東方市水務局。
馮明祥,瀋陽人,1966年從大連工學院(現名大連理工大學)水利系畢業後,便一直從事水利事業。退休前,擔任水利部松遼水利委員會副主任、松遼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局長,是廳級幹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11年,馮明祥曾到過東方市,這座城市的簡單靜逸、樸實無華,還有魚鱗洲美得不可方物的大海與落日,讓他立即喜歡上了這裡。2012年,他和妻子從東北來到東方,決定享受「一日兩餐、早晚漫步」的晚年生活。
「幹了大半輩子的水利工作,老了還真閒不住,既來之則幫之,也想為水利事業發揮點餘熱。」在東方市向「候鳥」老人拋出橄欖枝後,馮明祥主動請纓加入水務系統。2015年,東方市水務局正式聘請馮明祥擔任技術顧問。
由於馮明祥的資歷較高,年齡較大。起初,東方市水務局的工作人員並未安排過多工作給他。「沒想到馮老不高興了,經常找我們要活幹,主動要求增加工作量,給了很多建議和幫助。」說起馮老,東方市水務局副局長鄭獻華笑言這個顧問很不一般。
事實證明,這個顧問確實不一般。他每天按時上班,從不遲到;積極參加東方市水利工程建設「百日大會戰」、水網建設「十三五」規劃項目修訂,參與起草水務局建設管理規章制度,為東方市水務局開展各項工作理清思路、定下規矩。辦公室右側牆壁掛著的那張《東方市小型水利工程2006至2020規劃建設分布圖》早已爛熟於心,近期主要任務是協助東方市水務局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
2012年,馮明祥和老伴曲麗媛來到東方養老。南海網記者葉俊一攝
跋山涉水獲取一手資料 彰顯老「水利人」責任
我國江河湖泊眾多,水系發達。伴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河流開發利用超載、廢汙水排放量居高不下等水生態水環境問題備受關注。解決新時期複雜的水問題,整體改善水生態水環境,亟須在河湖管理的頂層設計上取得突破,河長制便是有力措施。
2016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對全面推行河長製作出了總體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2017年3月30日,海南省委辦公廳、海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海南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要求各市縣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東方市2017年2月成立東方市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市委書記主動擔任組長及總河長。領導小組經多次研究認為,要如期建立河長制,首要任務是儘快確定河湖名錄。
馮明祥深知,只有通過摸底調查拿到第一手資料,了解河湖數量、名稱、長度、流域面積,尤其是河湖水汙染及非法採砂等情況,才能科學確定河湖名錄,為全面推行河長制提供有力支撐。74歲的他不畏艱險、不辭辛勞,和年輕技術人員一起走遍了感恩河等11條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以及相當數量的小河溪和小湖泊。
東方市河湖水系眾多,有列為海南第二大河流的界河昌化江,境內羅帶河、北黎河等11條重點河流,還有市區內中心溝、竹金溝等4條防洪排澇溝及西湖溼地等。「有些河流存在水汙染嚴重、防洪排澇標準低、灌溉保證率不高、補水能力不強、管理不善等問題,亟待解決。」馮明祥神色有些凝重:」水利人不就應該為百姓解決好水的問題嗎?」
擔任技術顧問以來,馮明祥走遍了東方市近20條河流、近30座水庫,圖為東方市北黎河。南海網記者葉俊一攝
北黎河上設置的翻板閘,起到調節水量的作用。南海網記者葉俊一攝
為高效推動東方市河長制工作 延遲北歸時間
在拿到第一手資料後,馮明祥帶著調查組依據河湖自然屬性、健康狀況、跨行政區域(轄區)、管護目標、治理任務以及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影響的重要性等因素,科學確定了東方市首批河湖分級名錄,河長名單、河湖(段)所在地及樁號一目了然,為推行河長制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馮明祥參與起草了《東方市城鎮汙水排放管理辦法》,日前獲東方市政府批准、印發,成為東方市推廣落實河長制工作的又一項重要措施。
「東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河長制推行工作,及早成立工作小組,提前開展河湖摸底調查,科學規範確定首批河湖分級名錄等,起到很好的示範指導作用。」海南省水務廳河長制辦公室主任秦艾斌表示,在這其中,候鳥專家馮明祥所展現出「水利人」的工匠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
晚7時,馮明祥結束了一天的忙碌回到家中。原本,吃完晚飯後會和老伴到小區散散步,可這樣的閒適自從他擔任技術顧問後就很少有了。最近,為了更高標準、更早時間完成東方市河長制的各項工作,他說服妻子,將計劃的北歸時間推遲了兩個月,並約定在老家只待一個月,待辦完事後就立即返回東方。
趁著電腦啟動的空隙,馮明祥看了看窗外,對樓房間透出的燈光照亮了夜色,樓下泳池裡孩童的戲水聲譜出一首歡快的小夜曲。「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讓東方真正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電腦屏幕變得更亮了,馮明祥回過頭,戴上老花鏡,上網查起了資料。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東方4月19日消息 南海網記者葉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