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刊】「河長制」治出河暢水清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12月9日,俯瞰四川巴中市玉堂水庫。四川水資源豐富,號稱「千河之省」,這裡水系發達、河湖眾多,是長江、黃河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目前,四川省已全面建立起河湖體系、河長體系、制度體系、推進體系、信息管理體系等河長制湖長制工作「五大體系」,並紮實全面開展清河、護岸、淨水、保水「四項行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12月10日,四川巴中市,雪後的光霧山銀裝素裹。四川水資源豐富,號稱「千河之省」,這裡水系發達、河湖眾多,是長江、黃河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目前,四川省已全面建立起河湖體系、河長體系、制度體系、推進體系、信息管理體系等河長制湖長制工作「五大體系」,並紮實全面開展清河、護岸、淨水、保水「四項行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12月9日,四川巴中市南江縣,冬泳愛好者在養生潭溼地公園冬泳健身。冬泳愛好者嶽先生說:「我從小一直生活在南江城郊一個小河邊,經常下河遊泳。以前這兒的河邊是荒山沼澤地,南江溼地公園是前幾年國家投資修建的,現在的水質比前幾年好多了,明顯得到改善,冬泳愛好者也經常來此地遊泳。」自2017年巴中市全面實施河長制湖長制以來,各項制度全面建立,3574名四級河(湖)長上崗履職,「綠色衛士」對標一河(庫)一策管理保護方案和年度目標任務,既管好「盆中的水」,又管好「盛水的盆」。

12月9日,遊客在四川巴中市玉堂水庫欣賞美景。自2017年巴中市全面實施河長制湖長制以來,各項制度全面建立,3574名四級河(湖)長上崗履職,「綠色衛士」對標一河(庫)一策管理保護方案和年度目標任務,既管好「盆中的水」,又管好「盛水的盆」。

12月10日,四川巴中市光霧山,溪水清澈見底。四川水資源豐富,號稱「千河之省」,這裡水系發達、河湖眾多,是長江、黃河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目前,四川省已全面建立起河湖體系、河長體系、制度體系、推進體系、信息管理體系等河長制湖長制工作「五大體系」,並紮實全面開展清河、護岸、淨水、保水「四項行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12月12日,人們在四川黑龍灘水庫景區觀看巨幅水系地圖。四川水資源豐富,號稱「千河之省」,這裡水系發達、河湖眾多,是長江、黃河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目前,四川省已全面建立起河湖體系、河長體系、制度體系、推進體系、信息管理體系等河長制湖長制工作「五大體系」,並紮實全面開展清河、護岸、淨水、保水「四項行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12月11日,四川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古鎮碼頭,船夫載著遊客順錦江遊覽。黃龍溪古鎮建鎮至今已1700多年,歷史底蘊深厚,古名「赤水」,又名永興場。四川水資源豐富,號稱「千河之省」,這裡水系發達、河湖眾多,是長江、黃河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目前,四川省已全面建立起河湖體系、河長體系、制度體系、推進體系、信息管理體系等河長制湖長制工作「五大體系」,並紮實全面開展清河、護岸、淨水、保水「四項行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12月11日,遊客在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古鎮遊覽。黃龍溪古鎮建鎮至今已1700多年,歷史底蘊深厚,古名「赤水」,又名永興場。四川水資源豐富,號稱「千河之省」,這裡水系發達、河湖眾多,是長江、黃河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目前,四川省已全面建立起河湖體系、河長體系、制度體系、推進體系、信息管理體系等河長制湖長制工作「五大體系」,並紮實全面開展清河、護岸、淨水、保水「四項行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12月11日,白鷺在四川成都的河道上飛翔,生態環境的改善吸引了多種水鳥前來安家繁衍。成都自2017年全面實行河長制以來,全市江河湖庫實現河長制管理工作全覆蓋,有效地改善了城鄉水生態環境,黑臭河變成了景觀河、風景河,向「宜居水岸、活水成都」水生態體系更進一步。

12月11日,市民在四川成都浣花溪公園小憩。公園由萬樹山、滄浪湖和白鷺洲三大景點組成,園內山水交融,浣花溪和幹河兩條河流穿園而過,是成都最大的開放式城市森林公園。成都自2017年全面實行河長制以來,全市江河湖庫實現河長制管理工作全覆蓋,有效地改善了城鄉水生態環境,黑臭河變成了景觀河、風景河,向「宜居水岸、活水成都」水生態體系更進一步。

12月11日,市民在四川成都浣花溪公園觀賞錦鯉。成都自2017年全面實行河長制以來,全市江河湖庫實現河長制管理工作全覆蓋,有效地改善了城鄉水生態環境,黑臭河變成了景觀河、風景河,向「宜居水岸、活水成都」水生態體系更進一步。

12月11日,成都錦城公園內草木蔥鬱,湖水蕩漾。公園佔地2400畝,其中水面1000畝,綠地和園區建築1400畝,是成都市環市區六個溼地公園之一。成都自2017年全面實行河長制以來,全市江河湖庫實現河長制管理工作全覆蓋,有效地改善了城鄉水生態環境,黑臭河變成了景觀河、風景河,向「宜居水岸、活水成都」水生態體系更進一步。

12月11日,市民在成都活水公園裡休閒娛樂。活水公園位於成都市內的府河邊,是一座城市綜合性環境教育公園。成都自2017年全面實行河長制以來,全市江河湖庫實現河長制管理工作全覆蓋,有效地改善了城鄉水生態環境,黑臭河變成了景觀河、風景河,向「宜居水岸、活水成都」水生態體系更進一步。

12月11日,四川成都活水公園裡的水流雕塑。活水公園位於成都市內的府河邊,是一座城市綜合性環境教育公園。公園佔地24000多平方米。取自府河的水,依次流經厭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養魚塘等水淨化系統,向人們演示了水由「濁」變「清」、由「死」變「活」的變化過程。

12月11日,成都市民韓女士(右)和媽媽在成都活水公園休閒交談。家住成都活水公園附近的韓女士說:「這裡沒有治理以前亂七八糟的,而且還有臭味,沒有辦法靠近,現在明顯感覺乾淨了,水流動起來了。」成都自2017年全面實行河長制以來,全市江河湖庫實現河長制管理工作全覆蓋,有效地改善了城鄉水生態環境,黑臭河變成了景觀河、風景河,向「宜居水岸、活水成都」水生態體系更進一步。

12月12日,工作人員在四川黑龍灘水庫巡查。黑龍灘水庫建於1970年,最大庫容3.6億立方米,位於四川盆地中南部的仁壽縣,是川西最大的人工湖,被譽為「西蜀第一湖」。目前,四川省7415條河流、7817座水庫、2458條常年流水渠道和12個溼地、瀘沽湖等29個重要天然湖泊全部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所有河流湖泊均編制「一河一策」管理保護方案。

12月12日,民眾在四川仁壽縣黑龍灘水庫大壩上遊覽。目前,四川省7415條河流、7817座水庫、2458條常年流水渠道和12個溼地、瀘沽湖等29個重要天然湖泊全部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所有河流湖泊均編制「一河一策」管理保護方案。

12月12日,小販在四川黑龍灘水庫大壩上販賣橙子。黑龍灘水庫建於1970年,最大庫容3.6億立方米,位於四川盆地中南部的仁壽縣,是川西最大的人工湖,被譽為「西蜀第一湖」。目前,四川省7415條河流、7817座水庫、2458條常年流水渠道和12個溼地、瀘沽湖等29個重要天然湖泊全部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所有河流湖泊均編制「一河一策」管理保護方案。

12月12日,四川黑龍灘水庫風景區的餐飲店家在水庫邊晾曬水庫魚。黑龍灘水庫建於1970年,最大庫容3.6億立方米,位於四川盆地中南部的仁壽縣,是川西最大的人工湖,被譽為「西蜀第一湖」。目前,四川省7415條河流、7817座水庫、2458條常年流水渠道和12個溼地、瀘沽湖等29個重要天然湖泊全部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所有河流湖泊均編制「一河一策」管理保護方案。

12月12日,生活在四川省仁壽縣黑龍灘風景區的居民在休閒垂釣。目前,四川省7415條河流、7817座水庫、2458條常年流水渠道和12個溼地、瀘沽湖等29個重要天然湖泊全部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所有河流湖泊均編制「一河一策」管理保護方案。(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相關焦點

  • 「圖刊」「河長制」治出河暢水清
    成都自2017年全面實行河長制以來,全市江河湖庫實現河長制管理工作全覆蓋,有效地改善了城鄉水生態環境,黑臭河變成了景觀河、風景河,向「宜居水岸、活水成都」水生態體系更進一步。12月11日,市民在四川成都浣花溪公園小憩。公園由萬樹山、滄浪湖和白鷺洲三大景點組成,園內山水交融,浣花溪和幹河兩條河流穿園而過,是成都最大的開放式城市森林公園。
  • 銅梁推進河長制 治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水生態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6日6時5分訊(特約通訊員  趙武強)近日上午,在重慶市銅梁區河長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正在銅梁河庫水系圖前討論明年河長制工作新方案。「近3年來,銅梁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把『河長制』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重大發展問題和重大民生工程落實抓好,有力有效把河長制推向了綜深發展。」區水利局、區河長辦負責人李瓊說,在河長制工作中,區領導親力親為,高位推動,靠前指揮,使河長制工作得以有效推進。
  • 重慶銅梁:「河長制」治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水生態
    封面新聞記者 楊渝12月14日上午,在重慶銅梁區河長制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正在銅梁河庫水系圖前研討新一年的河長制工作方案。「近三年來,銅梁區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始終堅持把『河長制』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重大發展問題和重大民生工程落地落實,有力有效地把河長制向縱深推進。」銅梁區水利局局長李瓊說,銅梁區委高位推動,靠前指揮,讓實施河長製得以有效推進。
  • 一江清水向東流——安徽休寧縣以「河長制」實現「河常治」
    休寧縣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黃山7月22日電 (劉鴻鶴 黃俊軍 谷慶江)洪災過後,橫江兩岸多處淤泥沉積,部分河段枯枝雜草、塑膠袋等垃圾遍地;短短幾天後,數十公裡長的橫江清潔依舊、美麗如初,這一切得益於黃山市休寧縣「河長制」的推行與落實。
  • 王國生在全省河長制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 守河有責 護河擔責 治...
    全面推進河長制,是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的內在要求,是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舉措,是完善水安全治理體系的制度創新,是貫徹落實「四個扎紮實實」的重要實踐,既是工作任務,也是政治責任。各級河長要在思想上重視起來,把責任牢牢地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做到守河有責、護河擔責、治河盡責,切實當好河湖的「守護神」。水利、環保部門要切實發揮牽頭抓總的作用,相關部門要主動參與,依法履行好責任。
  • 貴州:五級「河長制」推動「河長治」
    貴州省水利廳供圖如今在貴州,有不少像龍溪河這樣的河湖,其水質與周邊生態,通過河長制的推行「失而復得」。在畢節市白甫河,由於利用與保護失衡,汙水直排、岸線亂佔亂用、河道生態流量不足等問題,讓河流部分河段水質長期保持在劣V類左右,甚至有河道出現黑臭水體,成為群眾眼中的「臭水河」。
  • 重慶銅梁:縱深推進河長制治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水生態
    中國網12月15日訊   12月14日上午,在銅梁區河長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正在銅梁河庫水系圖前討論明年河長制工作新方案。據來自區河長辦的一組數據,到今年11月底,全區涪江、瓊江、小安溪、會龍河等16條區級河流斷面水質均達到三類標準,達標率為94.4%,比較去年同期提升44.4個百分點。
  • 廣德「三位一體」河長制讓河暢水清
    廣德「三位一體」河長制讓河暢水清 2018-04-18 10:49:00來源:央廣網
  • 「長三角理想圖」走讀│三省之河太浦河:聯合河長制治汙前後的推與幫
    聯合河長制借鑑一省首創,三方聯手搶治2016年11月,大家看著隨它漂來漂去的水葫蘆們很快集聚,繼而遍布大半個河道。到了2017年,河道汙染問題更是全面爆發。河道水質也嚴重下降,無法達到相關標準。「毫不誇張地說,那時河水是五顏六色的,看顏色能分辨是哪一類工廠排放的汙水。」吳江區高新區汾湖灣村黨支部書記沈曉華記憶猶新。情況已經嚴重到光靠一家難以整治的地步。
  • 北湖區安和街道:以「河長制」促進「河常治」
    這是北湖區安和街道狠抓「河長制」工作的一個縮影。為進一步加強河道管理,切實改善水域整體環境和水質狀況,安和街道認真落實上級精神,明確責任、統籌力量,立好「責任狀」、打好「組合拳」、練好「基本功」,紮實有效推進「河長制」工作。
  • 什麼是河長制 怎麼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工作 四川省水利廳副廳長王華...
    (圖片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近日,四川省召開多個河長制、湖長制相關會議,河長制、湖長制相關話題引起網友關注。那什麼是河長制?為什麼要推進它?10月16日下午15點,四川省河長制辦公室副主任、四川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華做客省政府網站,為網友解讀河長制的相關內容。「河長制和湖長制是什麼?
  • 河長制推行半年河湖管理有了4大變化
    圖為7月9日,志願者們打撈河中漂浮物和清理河邊的垃圾。記者李向雨攝  對話  四川素有「千河之省」的美譽,如何守護一江清水是各級政府面臨的「生態大考」之一。  根據此前省委省政府要求,年底前,我省將全面落實河長制。河長制將通過哪些措施強化河湖管理與保護?
  • 【長沙】滿河清水心間流——長沙市全面推行河長制紀實
    數據顯示,2017年全市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91.7%,比2016年提高12個百分點,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湘江長沙段水質全年穩定達到三類以上;基本實現消除黑臭水體的整治目標,河長制促「河長治」,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美好圖景正變為現實。
  • 讓每一條河都歡快流淌——安徽省全面推行河長制觀察
    治河是惠及百姓的最大民生  暮春時節,皖南大地草木蔥蘢、水清河暢。正在洗衣服的村民謝國英告訴記者,「河道整治以後,水變清了、河變寬了,大家洗菜洗衣服也方便了。」  眾川河是新安江上遊豐樂河的主要支流之一。2013年,徽州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對眾川河開展了以河道疏通清淤為主的綜合治理。如今,「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眾川河已初步形成。
  • 2018推行河長制 什麼是河長制怎麼讀?(內容全文)
    2018推行河長制內容有哪些?什麼是河長制?據報導: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全文如下。  河湖管理保護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上下遊、左右岸、不同行政區域和行業。
  • 「河長制」做活「水文章」ll黔西南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自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黔西南州率先推動「河長制」化為「河長治」,每條河流都有河長看護,全州做活水文章,實現了水資源的經濟、社會、民生和生態效益同步提升。5月26日,記者走進興義市馬嶺河溼地公園,河面碧波蕩漾,白鷺翔飛;岸邊綠樹成蔭,花草芳香。
  • 通川區:全面落實「河長制」,著力推動「河長治」
    2020年聚焦管好「盛水的盆」和護好「盆中的水」兩大目標,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守護長江上遊生態屏障的責任感,堅決打好打贏河湖管理保護持久戰,奮力推進全區河長制工作走深走實,全區河湖面貌大幅改觀,加快向「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轉變,主要河流水質達標率保持在百分之95以上。
  • 發揮基層「河長制」作用 寧波健全「五水共治」長效機制
    浙江在線8月9日訊 發揮基層「河長制」作用、積極傾聽沿河群眾意見、全面排查「清三河」反彈隱患,正成為寧波市下階段「五水共治」治汙水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  記者昨日從市五水共治辦獲悉,寧波市按照省治水辦統一部署,強勢推進「清三河」治理,創建汙水「零直排」區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深化「河長制」 共繪碧水圖
    立冬過後,天氣漸冷,但陳珊珊依舊會起得很早,趕在上班之前去塘溝河看上幾眼。作為當塗縣湖陽鎮河長辦副主任、塘溝河巡河員,她對這片水域瞭然於心。汛期時保衛會昌圩,禁漁期幫助35戶漁民退捕轉產,整治非法碼頭,發動群防群治……為了這條河,陳珊珊付出了很多心力和汗水。
  • 李鎮江、熊檢華、林恆求、蔣世傑在各自責任河段開展河長制巡河工作
    4月26日,縣領導李鎮江、熊檢華、林恆求、蔣世傑在各自責任河段開展河長制巡河工作。研究落實「河長制」工作責任和相關措施,加快推進全縣九河十四湖「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現代河湖水系建設。自中央、省市部署推進河長制工作以來,我縣對9河14湖建立了「一河一檔」「一湖一檔」「一庫一檔」,列出了每條河湖的問題整改清單,同時通過開展「十大清湖行動」,全縣河湖生態得到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