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安徽黃山休寧縣清潔依舊、美麗如初數十公裡長的橫江。休寧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黃山7月22日電 (劉鴻鶴 黃俊軍 谷慶江)洪災過後,橫江兩岸多處淤泥沉積,部分河段枯枝雜草、塑膠袋等垃圾遍地;短短幾天後,數十公裡長的橫江清潔依舊、美麗如初,這一切得益於黃山市休寧縣「河長制」的推行與落實。
2020年,受「7·7」洪澇災害影響,休寧縣部分鄉鎮農房、農田、基礎設施、工礦企業等不同程度受到影響、遭受損失,但同樣遭受重創的還有流淌在休寧大地的各條河道。洪災過後,流經縣城的橫江河道及沿岸淤泥淤積,塑膠袋、生活廢棄物以及一些漂浮物掛滿河道兩側的樹枝或灌木上,讓原本景美水美的橫江兩岸滿目瘡痍。
7月20日,黃山市休寧縣誌願者在清理橫江河道及沿岸淤泥淤積,塑膠袋、生活廢棄物以及一些漂浮物。休寧縣委宣傳部供圖
7月20日,家住橫江公園附近的居民汪玉芳,看著志願者們在清理河道時說:「災後的橫江公園的確環境破壞較大,這些天縣裡的城管執法隊員天天來清理,還有很多慕名而來的志願者幫助清理,垃圾清理得挺徹底。」
讓當地群眾感到「快」的正是河長制常態化治理作用的發揮。「7·7」洪澇災害以來,休寧縣縣、鄉、村三級河長迅速落實河道的清理整治工作,統籌開展河道清淤、垃圾打撈、護岸及景觀修復等各項工作,改變以往無人願管、「多頭治水」的不足。「原來洪水肆虐後的河道沒有部門牽頭治理,一些基礎設施的損壞也只能通過後期水務部門一些項目來修復,推行河長制後,各個部門都承擔了相應的責任,河道的治理也更加順暢了。」在橫江上遊帶頭清理河道的齊雲山鎮黨委書記、鎮級河長張文興說。
為全力保護好新安江源頭水,2020年上半年以來,休寧縣全力推動落實河長制,切實加強河湖水質保護,加強水功能區水質監測,探索建立了水質監測預警與河湖長問題排查聯動機制,推進水環境問題快速排查、快速發現、快速整治。加強入河排汙口監管及養殖和種植業汙染防治,完善分類、收集、轉運、處置體系,全面推進生活垃圾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工作,確保了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千工程」,完成了2100戶戶廁改造任務,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全縣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覆蓋率達到90%以上,改善和修復水生生物生態環境,投放魚苗魚種200萬尾以上,全縣禁漁面積達6萬畝以上。
7月20日,黃山市休寧縣誌願者正在把清理出來的塑膠袋、生活廢棄物以及漂浮物搬運出來統一處理。休寧縣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我們加快了河長制信息化建設,推進基層河長應用手機APP巡河率,目前巡河1855人次,發現問題14次,已經解決12起。」休寧縣河長辦負責人方文東介紹,面對洪災的影響,今年還加大資金投入到河道清理整治中,爭取儘早全面恢復新安江源頭「水清、岸綠、河暢、景美、人和」的休寧風景。另外,從環保部門的各個斷面監測數據來看,今年來,新安江源頭各條幹、支流水質總體上達到或優於Ⅲ類,部分支流常年保持Ⅱ類以上,且逐年向好,真正讓河長制從「有名」到「有實」,以「河長制」實現了「河常治」,有效守護了新安源頭綠色美好家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