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是哪一天』2020年小年各地具體時間 小年傳統習俗有哪些

2020-12-05 廣東華圖

  2020年1月17日和18日分別為我國北方南方的農曆小年。為什麼小年的日子不一樣呢?其中有什麼原因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各地小年夜日期是不一樣的。在歷史上,年前有四個比較有重要意義的日子。冬至、拜灶神(十二月廿四日)、小年夜(除夕前一天)、大年夜(除夕)。在宋代的時候為了節約時間,小年夜和拜灶神合併成小年夜,放在十二月廿四。祭灶之說,先秦有之。

  《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祀後,暴至巨富。」從此,祭灶風俗就流傳下來。唐宋時改為臘月二十四祭灶,元明沿襲舊俗,清朝改為「官三民四船家五」,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後來北方民間逐漸演變為二十三祭灶,南方仍沿舊習。

  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

  而南京地區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區,這是因為在明代朱棣篡奪皇位後,實行了暴政。當時的百姓在永樂元年正月十五舉行燈會,心裡紛紛懷念朱允炆時代的寬政,場面賽過過年。因此在南京地區,元宵成了小年。西南雲貴川地區和部分北方回民地區把正月初一作為大年夜,除夕就成了小年夜。下面總結一下:

  北方地區:臘月廿三

  南方地區:臘月廿四

  江浙滬贛地區:把「臘月廿四」祭祀灶神的那天稱為「祭灶」,而把「除夕前一天」稱為小年夜,與除夕當天「大年夜」相對,這裡的「大年夜」和「小年夜」都是指一整天,並不一定是夜晚,也沒有「小年」這種說法。

  臺灣地區:除夕前一天

  南京地區:正月十五,即上元節(元宵節)

  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除夕(大年是年初一晚上)雲南部分地方:正月十六

  部分地區有臘月二十二送灶神的習俗,這天也成為該地區的小年。

  小年的由來

  小年的由來: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於是,漢族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宋代的範成大在他的《祭灶詩》中說:「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可以說,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古代漢族人民有關祭灶的風俗習慣。當然,這只是漢族民間的傳說而已,是不足為信的。

  小年習俗

  祭灶王

  小年這天,也是漢族民間祭灶的日子。漢族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漢族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掃塵土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几淨。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剪窗花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貼春聯

  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漢族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米麵如山厚,油鹽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漢族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漢族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呂梁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乾淨,不留一點汙穢。漢族民間傳有「臘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腳。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的俗語。

  婚嫁

  過了二十三,漢族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各位讀者,歡迎進入廣東華圖新聞諮詢網!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來源於網際網路,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本文標籤:

(編輯:廣東華圖)

相關焦點

  • 小年是哪一天2020年小年各地具體時間 小年傳統習俗有哪些
    2020年1月17日和18日分別為我國北方南方的農曆小年。為什麼小年的日子不一樣呢?其中有什麼原因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新年剪紙 記者陳薪宇  中國各地小年夜日期是不一樣的。在歷史上,年前有四個比較有重要意義的日子。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
    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過小年」,也同時稱為小年、小年節。過小年雖然不是過年但卻是在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也是十分重要傳統節日。那麼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以及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2020過小年是哪天幾月幾日?
  • 2017年小年是哪一天? 2017年小年時間及傳統習俗盤點(圖)
    2017年小年是哪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2017年1月20日是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星期五。小年有哪些習俗?詳情如下:小年有哪些習俗?小年的由來一般來講,小年是相對於大年而言的。
  • 南方小年是哪一天?南方北方小年時間習俗有什麼不同差異
    2018年小年是哪一天?2018小年是2月8日。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灶等。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小年有哪些旺運習俗和禁忌?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這不,明天,就到了我們傳統小年夜。啥是小年?2020小年在哪一天?小年,是大年的開始。一般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開始。從這一天起,直到大年三十,每一天,古老民俗都安排了為過大年準備的小年習俗。從打掃屋子到準備年貨,每一天都有每一天不同的吉祥事務。2020的小年,就在明天,也就是陽曆的2020年1月17日。
  • 2020年的小年是哪一天?今日小年朋友圈優美文案及小年習俗盤點
    2020年的小年是哪一天?歲尾寒冬,年味漸濃,在甜甜的灶糖香氣裡,我們迎來了傳統佳節——小年。2020年1月17日農曆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傳統節氣——小年夜。小年是除夕前頗為重要的一個節日,習俗有掃塵,祭灶,吃灶糖,年糕等。
  •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為什麼差一天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是哪一天
    春節即將臨近,在過年之前,人們會開始忙年,為了過年做準備。而忙年主要是從小年開始,如今小年即將到來,我們會發現,小年在南北方的時間還是不同的。那麼,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為什麼差一天呢?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又是哪一天呢?一起來看看吧!
  • 2018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什麼時候 2018年小年日期
    如果開一場辯論會,討論小年的時間問題,那麼,北方的同志們堅持認為小年在農曆臘月二十三,而南方的同志們而一直堅稱小年在臘月二十四,不明就裡的朋友就暈了到底2018小年哪一天?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所以萬年曆小年現在就來為您答疑解惑,看看2018小年在幾月幾號的吧![南方小年是哪一天?
  •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分別是哪一天 小年習俗來歷小年祝福語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民間俗稱的小年。小年是春節的序曲,等到小年一過,就完全進入了「春節時間」,直到除夕夜,人們在「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中,迎來火紅中國年。【 小年祝福語 2018年小年創意微信祝福簡訊祝福語盤點】  今日小年,距離除夕夜只剩下7天。看到這一句,來自南方的小夥伴立刻反駁道:我們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
  • 小年是哪一天?農曆小年是什麼意思?
    今天翻過檯曆,看見角標上掛著小年,愣了一下,長這麼大很少關注過小年,隨手翻過一頁,角標上還是掛著小年,前後翻了翻,發現今天的小年下注了北,明天的小年下注了南,腦補了一下,原來小年的時間南北不一樣,相信不少人和小編一樣有疑問,小年是哪一天呢?為什麼南北小年的時間不一樣?農曆裡的小年是什麼意思呢?
  • 南方小年是哪一天?南方小年吃什麼及傳統習俗盤點
    小年是春節的前奏曲,熱鬧僅次於過年。北方地區的臘月二十三,人們稱為「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束。而南方一般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2018南方小年是哪一天?2018南方小年:2018年2月9日,星期五 (臘月廿四)。下面一起來看看南方小年吃什麼及傳統習俗盤點吧。
  • 小年的由來及傳說故事 小年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2019年小年是哪一天?2019年1月28日臘月二十三是北方人的小年,而南方人小年是臘月二十四,為什麼南北方小年夜只差一天?小年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小編整理小年夜來源及傳說故事,過小年有哪些傳統習俗?小年夜節日由來及傳說故事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
  • 2019年小年是哪一天 北方小年飲食習俗及菜譜推薦
    2019年小年是哪一天?2019年1月28日臘月二十三,即民間的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祭拜灶神過小年,也有掃塵的習俗。和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不一樣,北方人的小年多數是在臘月二十三。說到過節,很多時候離不開各種「吃」。那麼北方小年吃什麼呢?  小年是春節的前奏曲,熱鬧僅次於過年。北方地區的臘月二十三,人們稱為「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束。
  • 2017年上海小年夜是哪一天?上海小年吃什麼有哪些習俗
    2017年上海小年夜是哪天?上海小年吃什麼有哪些習俗  農曆臘月二十四(民間祭灶日),也就是1月21日。上海等江南一帶的「小年」通常是指大年夜的前一天,當天並無特別講究;而民間祭灶日是臘月二十四,比北方地區晚一天,但隨著城市生活的加快,上海人如今仍保持祭灶習俗的已不多。
  • 2018年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祝福語簡短微信簡訊溫馨祝福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祝福語簡短微信簡訊溫馨祝福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那麼2018年小年是幾月幾號?2018年小年是哪一天?
  • 2020年小年農曆時間幾月幾日 北方小年飲食習俗小年吃什麼好
    2020年小年是哪一天?2020年1月17日臘月二十三,即民間的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祭拜灶神過小年,也有掃塵的習俗。和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不一樣,北方人的小年多數是在臘月二十三。說到過節,很多時候離不開各種「吃」。那麼北方小年吃什麼呢?  小年是春節的前奏曲,熱鬧僅次於過年。北方地區的臘月二十三,人們稱為「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束。
  • 2017年天津小年是哪一天?天津小年吃什麼習俗盤點
    2017年天津小年是哪一天?天津小年吃什麼習俗盤點  天津人在臘月二十三(1月20日)過小年。小年小年到底是哪天?  由於傳統習俗原因,北方有的地區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南方有的地區則以二十四為小年。
  • 「小年」有哪些習俗?
    小年,各地時間不同,北方是農曆12月23日,南方是農曆12月24日,個別地區小年為除夕,表示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人們準備辭舊迎新,為新年做準備,同時小年也是祭灶日,本文就來聊一聊小年有哪些習俗。配圖小年的習俗主要有以下幾個:1祭灶小年,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 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差一天的原因 小年習俗差異2020小年微信文案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每年這時候,南方和北方的小夥伴就要關於小年的時間進行一次激烈的討論——小年北小年南是哪一天?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民俗,傳統佳節在不同地區也略有區別,一起來看看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原因、小年的由來,以及小年微信朋友圈的文案吧!
  • 2018小年是哪一天,小年的習俗和來歷,小年節日文化,小年飲食
    小年 2018年2月8日 農曆臘月廿三 星期四 距離小年還有3天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為漢族傳統節日祭灶節,民間又稱「交年」、「小年下」、「小年」。這天晚上家家戶戶均行「祭灶神」的儀式,送灶王升天。祭灶神為商周時代五祀之一,初為夏祭,後改為臘祭。古稱「炎帝於火而死為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