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氣可壓千林。」成都人愛花,古時成都城內繁花似錦。相傳後蜀皇帝孟昶喜愛芙蓉花,在宮苑城牆上遍種芙蓉樹,花開時節,滿城被芙蓉花所包圍,成都因此得蓉城的雅號,流傳到現在。
宋時成都有十二月市,農曆二月花市、八月桂市、十一月梅市,其中有3個月都跟花有關。二月花市最為繁盛,是成都一年一度最為盛大的春日集會。到八月,滿城金桂飄香時,一年一度的桂市就開始了。
宋代集市一派繁榮景象
成都自古廣植桂樹,八月桂花飄香
桂花,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因諧音「貴」,所以被中華民族賦予了美好的寓意。
古時仕途得志,飛黃騰達者謂之「折桂」。在神話「吳剛伐桂」中,月宮裡就有一顆桂樹。
此外,文人騷客也是對桂花推崇不已。李白在《詠桂》詩中寫道:「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託,何惜植君園。」
桂花不僅清香撲鼻,作為原料製作食物也是不錯的。
古人認為,桂為百藥之長,所以用桂花釀製的酒能達到「飲之壽千歲」的功效。
屈原在《九歌》中熱情謳歌:「援北鬥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
漢代時,桂花酒成為人們用來敬神祭祖的佳品。祭祀完畢,晚輩向長輩敬桂花酒,長輩們喝下,象徵會延年益壽。
明《楊升庵簪花圖》
成都桂花頗為聞名,自古廣植桂樹,所以把八月定為桂市,名副其實。
桂市以花成名,桂花亦因市而盛。
八月桂市,賣桂花、買桂花、賞桂花、吟桂花成為一時盛觀。再加上八月十五逢中秋佳節,月圓的夜晚與家人歡聚,一同品桂花糕、飲桂花酒,共享天倫之樂。
楊慎夢中蟾宮折桂,高中狀元
歷史上,成都與桂花的緣分絕不止於此。
成都市新都區有一桂湖,明代文學家楊慎(楊升庵)在此處廣植桂樹,餞別友人,又作詩《桂湖曲》寫道:「君來桂湖上,湖水生清風。清風如君懷,洒然秋期同。」桂湖由此得名。
新都桂湖
更有傳說流傳,桂湖的桂花是楊慎從月宮中折下種植於此的。
一天晚上,楊慎在書房睡著後,有魁星入夢,問他是否想上月宮折桂。
楊慎說想,魁星命西海龍王載他飛上月宮折桂。到了月宮,楊慎看見一座宮殿和一株很高大的桂花樹,他努力地爬上去折下桂枝,回到書房。
次日醒來,楊慎看見窗外滿園桂花齊放。神奇的是,第二年,他進京趕考,考中了狀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