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雙年展 獨家觀點

2021-02-07 美術報


威尼斯三人行



易英:


中國藝術家熱衷於參加威尼斯雙年展與這幾年的市場有關,通過參加雙年展擴大宣傳,獲取身份,目的在於商業性。我認為來這裡參展不好不壞,特別是對於那些藝術經營機構還有自費來的藝術家來說,在這裡並不能夠展示中國藝術真正的面貌,也很難反映策展方自己的主題,中國國家館這幾年也不是很成功。之所以說不壞,是因為它又能讓人了解中國,很多中國人出現在這裡,反映了中國社會發展和文化影響力,所以對於中國來說又不是壞事。


  這兩年偶爾也有傳統的水墨畫在雙年展期間來到威尼斯,這其實是最糟糕的事情,我們以為傳統水墨就是代表中國,其實人家根本看不起,1985年勞申伯格在美院作講座,行程裡安排了去看剪紙,勞申伯格說根本不想去。有人是因為獵奇心態來看這些,和看瓷器是一樣的。我們應該超越他們,比他們更關注當代共同關心的話題,從形式、主題甚至是解決方式上都能夠超越,如此一來意義就大了。為什麼美國一直對它不熱心呢?因為歐洲顯示出他與美國爭奪文化高地的勢態,不管從傳統、當代還是社會各方面,歐洲的文化顯示出很強的規模,而美國從波普藝術以後就沒有壓制住歐洲的方案。



丁亞雷:


我們的展覽都是放在一個相對單一的空間和環境中,比如某一個博物館、美術館,威尼斯雙年展和外圍展除了威尼斯花園和軍械庫,還散落在整個威尼斯內的各個區域。它像是一場藝術的嘉年華,吸引著各個地方的人,除了藝術家,更多的是遊客。


  威尼斯雙年展既是歷史,又是國際。或許大家認為,參加了威尼斯雙年展就進入了歷史,特別是走向了國際。所以,威尼斯的歷史包漿也不排除被中國藝術家刮下來拿去換錢的可能。如果是這樣,隨著國內的更加國際化,隨著國內藝術家對威尼斯更加立體和全面的認識和理解,它的這點塗層刮不了多久。所以,還是應該尊重、學習。



方旭東:


威尼斯雙年展作為有文化積累有品牌效應與功能的大型展覽,歷經百餘年依然生機勃勃,吸引了全世界的藝術家與藝術文化愛好者的關注和參與,國內的藝術家們也不甘落後。然而狂歡過後,有些問題需要沉思:威尼斯雙年展對國內的藝術生態帶來了哪些方面的影響?它是否讓國內的藝術市場更加浮躁和功利?它對國內近年興起的雙年展、三年展潮流起到怎樣推波助瀾的作用?國內需要怎樣經營這類的展覽,才能縮窄自身與國際性展覽之間的距離?


(文/易英 丁亞雷 方旭東 )



威尼斯雙年展
中國的「天龍八部」

文/曹喜蛙(北京)


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參與的藝術家有300人之眾,這讓我想起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天龍八部」。天龍八部的小說主旨是「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呈現的是宋哲宗時代的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江湖恩怨,事實上這次威尼斯雙年展的中國藝術家也跟這有點類似。


  威尼斯雙年展是世界當代藝術的重鎮,尤其隨著中國隊的加入,威尼斯雙年展變得越來越好玩,但是在威尼斯雙年展舞臺上中國隊始終沒有找到自己的感覺,迄今還像段譽公子一樣,所喜所愛都只是孽緣,不管是鍾靈還是木婉清都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姐妹。中國館也罷、平行展也罷都是拾人牙慧、吸人尾氣,至今沒有一件能稱之為中國當代藝術開天闢地的創始,都有點亂倫藝術之嫌。


  中國人在威尼斯雙年展今年給人的整體感覺就是「土豪」,有點像《天龍八部》裡的慕容復一樣,一心想做皇帝,照這樣發展下去估計只有發瘋而死的下場。當代藝術與有錢的金主、媒體是孿生的「三個火槍手」,我私下對「土豪」花錢的任性沒有偏見,藝術永遠離不開金主的支持。只是可惜的是這些金主普遍缺乏慧眼慧根,往往被一些江湖騙子蒙蔽了雙眼,所以才給人土豪的第一印象。最可惜的是媒體的同行,多是沒有水平的「記者」,尤其缺乏有根底的評論員,多是人云亦云沒有自信,行文多是東抄西拼。所以這三個火槍手,都是槍法極差的火槍手,給人留下的印象也主要是一場類似張藝謀《三槍》的鬧劇。


  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時間前後很短,也就是30多年的時間,而且加上外來信息一擁而上的井噴,各種早晚的資訊幾乎同時到中國,所以中國的藝術家對外來藝術的學習,基本都是囫圇吞棗,缺乏一個整體的脈絡,基本就是一鍋粥,中國的當代藝術最多就是個「八寶粥」。所謂「天下武林皆出少林」,中國的當代藝術都與中國傳統文化哲學糾纏個沒完,中國傳統文化哲學就像少林武功一樣對中國的當代藝術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對中國人來說多能明白一二,但外國研究者多是摸不著頭腦。但凡外國人能看上的作品,在中國人自己學者、批評者眼裡都是小兒科,缺乏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相對的美學價值標準。


  300名中國藝術家,不管是哪種路子進入威尼斯,在藝術上都應該是平等的,儘管他們相互之間可能互相瞧不起、看不慣,但未來的藝術史會相對公正給予評說。所謂「無人不冤,有情皆孽」也比較符合當下的中國藝術家的藝術創作觀念,當然這可能也是他們的成熟或不成熟、有新意或沒新意的藝術表達存在的必要。


  (作者系藝術評論人)


本文刊於美術報2015年5月30日總第1123期第17版,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獨家 威尼斯雙年展搶先看(附貼心交通攻略及精美作品大圖)
    1895年4月30日,首屆威尼斯雙年展開幕。威尼斯雙年展一般分為國家館與主題館兩部分。第56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於2015年5月9日至11月22日舉行。本屆展覽的主題為「全世界的未來」(All the World’s Futures)。
  • 陳源初:威尼斯雙年展的反思
    金錢的能量、悲劇和毀滅:在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的鏡頭之下,這個世界看上去冷酷而嚴厲。參與此次威尼斯雙年展的國家館達到了創紀錄的88個,包括首次參加的梵蒂岡。2013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對於深受經濟危機打擊和充滿不和諧的世界採取的是一種整體上心灰意懶的觀點。
  • 威尼斯雙年展小史
    威尼斯雙年展是世界上第一個雙年展,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文化機構之一,奠定了國際藝術展覽的基本模式,被譽為「雙年展之母」和「藝術界的奧林匹克」。20世紀和21世紀最著名的藝術家和作品在這裡出現,威尼斯雙年展見證了現代藝術的發展與20世紀藝術風格的轉變,並預測著當代藝術的走向。因此,威尼斯雙年展作為現代藝術史的促生者,推動著藝術世界的發展。
  • 威尼斯雙年展簡介
    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是一個擁有上百年歷史的藝術節,是歐洲最重要的藝術活動之一。並與德國卡塞爾文獻展(Kassel Documenta)、巴西聖保羅雙年展(The Bienal Internacional de Sao Paulo)並稱為世界三大藝術展,並且其資歷在三大展覽中排行第一。
  • 威尼斯雙年展上的中國面孔
    騰訊文化 楊猛2015年5月9日,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將在義大利威尼斯開幕。中國藝術家徐冰、劉家琨、陸揚、譚盾等人將參與其中。作為最富盛名的世界藝術盛會,威尼斯雙年展創辦於1895年,主要以國家館的形式,展出來自各國的現代藝術作品。中國藝術家自1993年零星參與威尼斯雙年展主展區的展出。
  • 威尼斯副市長蒂奇亞納:成都給威尼斯辦雙年展提供好經驗
    我看了展覽非常喜歡,希望把成都雙年展帶到威尼斯,帶到全世界,讓所有人認識了解中國文化。記者:與歷史悠久的威尼斯雙年展相比,成都雙年展剛剛起步,您覺得成都雙年展的特色在哪裡?蒂奇亞納:威尼斯雙年展已經是非常國際化的藝術展。每個國家都會把自己最重要的藝術家的作品拿到威尼斯參加展覽。而成都雙年展更具有亞洲特色,聚焦於對亞洲文化的推動和發展。
  • 爭議中的威尼斯雙年展
    1999年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哈拉德·澤曼曾對中國藝術家說。誠如其言,威尼斯雙年展作為全世界藝術界關注的盛事,理所當然引發爭議。「雙年展正日益成為奢侈品的陳列室」威尼斯雙年展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影響至今。在1999年的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上,20餘位中國藝術家史無前例地獲得主題展的邀請,佔全部參展藝術家的近五分之一,當年的藝術大獎也由蔡國強奪得。
  • ...塞西莉亞·阿萊馬尼|雙年展|展覽|漢斯·哈克|威尼斯雙年展
    8月,一場探索威尼斯雙年展歷史關鍵時刻的大型檔案展將在綠園城堡(Giardini)中央館舉行,以填補今年建築雙年展取消留下的空白。這場跨領域展覽名為「不安的繆斯:當雙年展遇見歷史」(The Disquieted Muses: When the Biennale Meets History)將匯集雙年展的六大部門:藝術、建築、電影、舞蹈、音樂和戲劇。在總負責人、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藝術總監西莉亞·阿萊馬尼看來,檔案展在當下具有現實意義,歷史塑造了雙年展,而雙年展也接受了時代的信號。
  • 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館開幕
    中國館開幕式第54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館於2011年6月3日15:00正式在水城開幕。展覽持續時間為6月4日至11月27日。這是中國以國家館的形式第四度在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上亮相。本次中國館的策展人、參展藝術家和近500名來自中國國內以及國際的藝術界人士、當代藝術愛好者和媒體記者共同見證了開幕式的盛況。開幕儀式上,中國文化部外聯局副局長項曉煒和本次中國館的策展人、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彭鋒先後致辭。
  • 徐冰新作品《鳳凰-2015》將亮相威尼斯雙年展
    徐冰新作品《鳳凰-2015》將亮相威尼斯雙年展,介紹本屆雙年展的策展情況。中國藝術家徐冰等將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策展人奧奎向媒體透露,徐冰的參展作品為剛創作完成的《鳳凰-2015》。該作品以回收的工業廢料及工人的生活用具創作而成,每隻長達30米,將於今年四月抵達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的空間,懸吊於位於Arsenale的義大利館主入口處的船塢之內,屆時兩隻「鳳凰」將攜帶強烈的中國現場氣息,飛翔於威尼斯的水域之上。
  • 中國藝術家扎堆威尼斯雙年展:是藝術or鍍金
    原標題:中國藝術家扎堆威尼斯雙年展:是藝術or鍍金   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將於5月9日至11月22日期間在義大利威尼斯舉辦,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為「全世界的未來」。中國藝術家徐冰、邱志傑、季大純、曹斐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主題館」展覽。
  • 威尼斯雙年展:城市是最大贏家
    一名外國男子戴著威尼斯傳統面具在雙年展現場進行表演。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正式展覽時間為6月4日至11月27日。2011威尼斯雙年展上,人們在英國國家館裡面拍照。一位參觀者走過雙年展上美國藝術家辛迪·舍曼的作品。
  • 2019威尼斯雙年展預告——中國香港館
    「世界三大藝術展」之首的威尼斯雙年展,是當代藝術的頂級盛會。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將於2019年5月舉行。
  • 威尼斯雙年展:丁託列託(Tintoretto)對當代藝術的啟示
    丁託列託(Tintoretto)是16世紀義大利威尼斯畫派著名藝術家。逝世於1594年的他也被選入了本屆的威尼斯雙年展。在將目光從雙年展花園的舒適地帶移向威尼斯整個城市、及其所有的歷史財富這個角度來看,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在歷史上,威尼斯出現過很多著名傑作,它們中的許多目前仍在這座城市裡,被放置在教堂、宮殿或是博物館中。丁託列託的作品包含了那些已經成為了威尼斯構架部分的原位裝飾品。他最為雄心勃勃的藝術項目要屬裝點聖洛克大會堂了,這完美地表現了一個人熾熱的夢想以及對聖經場景的大膽描繪。
  • 威尼斯雙年展二度改期:建築展延至明年,藝術雙年展延至後年
    澎湃新聞獲悉,威尼斯雙年展主辦方昨天宣布建築雙年展與藝術雙年展的新日期:原定於2020年的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延遲至2021年5月22日至11月21日。而原定於2021年5月舉辦的第59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被延遲之2022年4月23日至11月27日,展期7個月。
  • 中國藝術家扎堆威尼斯雙年展:是藝術or鍍金【2】
    原標題:中國藝術家扎堆威尼斯雙年展:是藝術or鍍金   今年的中國館有什麼不同?   根據之前公布的展覽相關情況,徐冰、邱志傑、季大純、曹斐4位中國藝術家將參與雙年展主題館的展覽,這也是歷年來主題館展覽中國藝術家參與人數較多的一次。
  • 獲威尼斯雙年展唯一「策劃獎」
    本報訊(記者蔣太旭)日前,「《對望》中意當代國際藝術作品展」獲得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唯一一項以上獎項由威尼斯雙年展組委會、義大利外交部、文化部聯合頒發。《對望》由此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同時獲得兩項大獎的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湖北藝術家群體首次在國際藝術大展上獲獎。據參展藝術家張展介紹,威尼斯雙年展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由組委會任命的主題展、由各參加國構成的國家館,以及由各獨立藝術機構策劃的平行展。
  • 威尼斯雙年展:走近多彩的現代藝術(組圖)
    這是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的匈牙利國家館(攝於7月5日)。第56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於5月9日正式向公眾開放,至11月22日結束,今年的主題是「全世界的未來」。已有120年歷史的威尼斯雙年展每兩年舉辦一次,與德國卡塞爾文獻展、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並稱為世界三大藝術展,被視為映射世界當代藝術的萬花筒。
  • 2018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舉行預展
    當地時間5月23日.義大利威尼斯.2018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預展舉行.2018年威尼斯雙年展將於2018年5月26日至11月25日面向公眾開放.(來源:視覺中國)(來源:視覺中國)當地時間5月23日.義大利威尼斯.2018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預展舉行.2018年威尼斯雙年展將於2018年5月26日至11月25日面向公眾開放.(來源:視覺中國)當地時間5月23日.義大利威尼斯.2018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預展舉行.2018年威尼斯雙年展將於2018年5月26日至11月25日面向公眾開放.
  • UCCA 論壇:2011威尼斯藝術雙年展
    鳳凰網文化訊:2011威尼斯藝術雙年展—UCCA 論壇活動介紹:嘉賓盧迎華(2011威尼斯雙年展評審團成員)彭鋒(中國館策展人)主持舒可文(三聯生活周刊副主編,中國館顧問)一個擁有上百年歷史的藝術節,藝術界不可錯過的盛事,2011威尼斯雙年展迎來了她的第54屆,而她今年的亮相引發了國內外諸多業內人士的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