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是中國臺灣的一家「晶圓廠」,目前依靠美國設備為華為的內部晶片部門海思半導體製造半導體。而華為被認為是臺積電僅次於iPhone製造商蘋果的第二大客戶,約佔其收入的15%。然而最近的報導說,臺積電已停止接受華為的訂單。
前些天台積電還在擔心,減少了華為的訂單,他們今年的業績會不會受影響,會不會因為訂單不足而讓他們生產不飽和,畢竟人家一臺EUV設備就9000多萬歐元,約合人民幣7億多,放一個月那利息就100多萬了,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但是這幾天他們就放心,因為蘋果、高通、聯發科等等都向臺積電追加了大量的四季度的七納米晶片,共計追加七納米晶片高達26萬片!
在美國經濟還在持續不濟的情況下,全球經濟都持續衰退的情況下,這些公司憑什麼有這麼大的手筆,難道他們就不怕砸在他們手上嗎?
永遠都不用擔心這樣的事兒,其實這個道理不難理解。因為華為拿不到七納米晶片,那麼他勢必會騰出來一部分市場,那這個時候正是各個品牌佔有這一部分市場的機會。蘋果追加7納米晶片就是用在iPhone11、iPhone12、iphoneseSE上面的,而這些型號正好承接華為高端手機留下的市場。iPhone12之所以要提前上市,就是為了瓜分華為留下來的這一部分空白。
高通、聯發科也都一樣,就不用說了。
所以說,限制向華為銷售晶片,不會減少晶片企業的訂單,因為市場對高端手機的需求總量那是沒有變化的。華為少了,那麼其他品牌的佔有份額一定會多,對臺積電的業績基本不會有什麼影響,所以臺積電才敢不接華為的訂單。反而是如果華為在臺積電訂不到半導體,其他一系列的生產運作可能會受到影響。如果華為最終脫離臺積電,無法保證華為是否有其他的選擇。
不得不說,臺積電的這招釜底抽薪突然不接受華為訂單,著實有點狠,會讓華為陷入一定的困境。但被美國限制這麼久以來,華為有哪一次被打倒過?華為總是能一次又一次地走出困境,相信華為這次一定能找到解決的辦法,至於華為怎樣應對,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