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是毛澤東豪情壯志的坦白,作為中國的一代領袖,詩詞是他獨具一格的生存方式。毛澤東的詩詞與他的一生緊密相連,在詩詞中去感受偉人的心路風景與人格魅力。
青春篇
1910年,青年的他懷揣著夢想,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抄了一首詩夾在父親的 帳薄裡:
孩兒立志出鄉關,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1925年踩著國共合作的大革命洪流,遭到反動軍閥的追鋪來到長沙,故地重遊,在橘子洲看著自然秋景,寫下了這首詩: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形式驟變,一場腥風血雨的岔路口,毛澤東登上黃鶴樓,心情凝重,寫下了:
《菩薩蠻·黃鶴樓》
茫茫九派流中國,
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
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
剩有遊人處。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馬背上的吟誦
1935年,襲取婁山關一戰,雖然指揮了長徵以來第一個勝仗,但心情卻非常沉重,登上山頂,看著夕陽西下,吟出了這首詩:
《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1949年,為了紀念南京解放,慶祝革命勝利,為表達解放全中國的必勝信念,寫下了這首詩:
《人名解放軍佔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新中國時的豪邁與晚年的憂思
1954年,一五計劃進行著,新中國如火如荼的發展,毛澤東心情舒暢,他來到曹操觀海賦詩的地方,寫下了: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1961年,毛澤東來到杭州,由於中蘇關係惡化,國內經濟的困難,好像一片寒冬,當他看到傲冬的梅花,便寫下了:
《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縱觀毛澤東的詩,每一首都有獨特的魅力,串起來便是毛澤東人生最深刻的精神自傳。他的一生為了中國的復興而奮鬥,我們需從他的詩中感受那份對中國深深的愛,去指引我們更好的建造美麗中國,為中國的發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