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盒創始人陳惠魯:無人貨架陣痛,十個月後最多只剩三家

2020-12-18 獵雲網

曾位於風口浪尖的無人貨架行業,近期可謂風波不斷。一個月來,從新晉「領頭羊」猩便利的全線收縮、傳出資金鍊斷裂傳聞,到行業老玩家領蛙被併購,再到七隻考拉裁員、僅留倉儲部門,都使這個半年內的絕對風口行業吸引了足夠的關注。許多觀點認為,無人貨架行業很快將進入洗牌期,整合、離場將是常態;也有人認為泡沫之後,才是行業良性發展的時期。為此,本文作者專門採訪了從2015年開始經歷行業誕生到風口再到泡沫的友盒便利創始人陳惠魯,談談對行業現狀和未來趨勢的看法。(本文轉自:新京報    作者:劉娜)

「在10個月後,排除掉分散各地僅有幾百點位的小團隊,行業裡將最多存活三個頭部玩家。倖存下來的玩家,或者有紮實的供應鏈基礎,或者有很強的成本控制與盈利能力,或者有強大的戰略資源方。」陳惠魯告訴新京報記者。

 「快速擴張導致點位注水嚴重」

新京報:友盒最早從2015年開始做無人貨架至今,可謂業內老牌團隊。行業最近發生了很多突變,許多團隊紛紛發展受挫甚至徹底退出,有人提到這意味著行業泡沫已破,你怎麼看?

陳惠魯:這是資本試圖「催熟」一個行業時,必然要面臨的陣痛。早在猩便利等行業新晉玩家,裹挾著號稱團購鐵軍的「餘威」,高調進入無人貨架行業之時,我就提出過對行業競爭的判斷:無人貨架的本質,是線下零售的邏輯。網際網路所謂快速搶佔市場、短期形成頭部效應的思路行不通。

原因就在於,貨架免費擺進一個公司並不難,難的是必須依靠穩定的服務與精細化運營,維持住客戶信任和點位穩定,這樣才能培養起用戶的良好習慣,控制貨損到最低。唯有這樣,才能體現出無人貨架高粘性、高頻率影響用戶的優勢和良好的財務模型。否則,只看進駐點位數,不看點位留存、單點動銷和用戶復購等基本經營數據,就妄圖達到引流和佔據場景的目的,都是鏡花水月。

新京報:行業裡這些公司遇到陣痛的原因是什麼?

陳惠魯:我們曾回訪服務了一年多的老客戶,了解到在2017下半年行業最瘋狂的時候,他們每天都會遇到各家同行的拜訪「騷擾」。既有承諾直接給數百元甚至上千元現金的,也有承諾開業一個月免費吃的。這些條件我們都無法承諾和實現,但我們客戶流失率卻很低。對於一家公司客戶,真正在意的只是貨架上是否有其想吃的品類,和補貨換品服務是否及時。一些小恩小惠和市場人員的過度承諾,對於一個公司甚至很多行政負責人來說,並非打動他們的核心要素。反過來,有客戶甚至擔心,如果他們持續這樣燒錢,後續是否能持久經營下去——現在一些同行出現的變數恰恰印證了客戶們的擔憂。

所以說,單純的追求點位數量增速,而忽略了零售本質,只寄希望於給資本講數量優勢的故事,在無人貨架這種點位切換成本不高、又有線下地域空間區隔的行業中,肯定行不通。

新京報:運營友盒的兩年多時間,有什麼經驗?

陳惠魯:友盒早在2017年年初,就經歷過一段時期的快速擴張,也吃過虧踩過坑。當時算了一筆帳,如果投入5個億拓點,理想情況能做到20萬個點位、月GMV(成交總額)是3億元。但現實中,一旦擴張過快,點位必然面臨注水虛報嚴重,就會造成真實收入比預期低很多。而如果為了完成承諾投資人的收入目標,後續再想做精細化篩選與運營維護,這些點位需要的投入是前期5個億投入的數倍。所以說,算算目前行業各家的燒錢速度,在經歷跑馬圈地後突然因資金緊張而收縮,並不讓人意外。

至於說泡沫是否破掉,我覺得現在只能算短期回調,還未到真正刺破早期泡沫、回歸商業理性的階段。具體表現就是,行業裡還是有很多玩家的高估值,與其實際經營數據嚴重不匹配。當然,短期內迅速膨脹的估值、「近在眼前」的獨角獸夢,也確實會讓一些投

「有BD承諾免費吃,造成惡性循環」

新京報:從創業者的角度來看,大量資本的注入對賽道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陳惠魯:過去這半年,資本的瘋狂押注,確實給行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跑馬圈地造成了行業從業者普遍的短視心態,市場人員在各家之間倒賣點位比比皆是。最後造成的是各家點位留存率和質量都普遍下降,客戶在各家之間倒騰來倒騰去,最後損失的還是背後投資人的錢。

但遺憾的是,過去半年,很多團隊為了迎合資本成為所謂「頭部玩家」,過快擴張,導致一線市場人員心態浮躁、誇大承諾。「隨意吃」,「免費吃」,「我們公司承擔貨損」已成為很多同行的市場人員標準話術。原本的誠信消費場景,變成「慈善」狂歡,燒的還是資方的錢。關鍵是損人也不利己,很多新進同行,「迫使」他們自己的客戶養成了隨手拿的習慣,最終陷入「承諾免費吃——丟失率極高——不敢再補貨——貨架一直空——各方都共輸」的惡性循環。

雖然這半年無人貨架行業出現了種種負面現象,但我依然對這個幹了兩年多的事業充滿信心和熱情。行業的火熱,恰恰證明了辦公室最後10米消費場景的巨大價值。而貨架依靠其成本優勢、陳列靈活、安裝快捷等特點,依然是最契合全面佔據辦公室場景的零售終端。這也是貨架為什麼引來各大巨頭覬覦的原因。

新京報:是否考慮過布置無人貨櫃點位?

陳惠魯:關於封閉式貨櫃貨機,我認為如果僅考慮控制幾個點的貨損,更替數千甚至數萬元的機器,這個帳是不划算的。智能貨櫃可以作為個別點位的補充,但無法全面替代開放式貨架。比如公司數量佔大多數的100人以下客戶就無法鋪設成本高昂的貨櫃或售賣機。貨架的優勢有很多,當然也有很多人擔心的貨損問題。在這個行業裡大家最諱莫如深又重中之重的指標上,友盒一直是行業中做的最好的。這一點可以從我們每家店的貨損管理歷史數據和貨品出入庫情況對比驗證。

新京報:你認為無人貨架應當如何降低貨損率?

陳惠魯:貨架模型是否成立,貨損率是核心,否則,鋪的越多,虧的就越多。所以我們在2016年就建立並落地了一整套貨損管控制度,並匹配上線了貨損管理系統,將貨損從項目初期的20%多一直壓到5%以內。

雖然最近各城市收到行業惡性競爭導致平均貨損增高了2個點,但欣慰的是,我們也看到,之前有一些客戶因為貪圖「隨便吃」選擇了同行,但後來陷入貨架沒人補貨的尷尬境地,到最後又來找我們尋求合作。我相信,無人貨架的生意能夠達成的基礎,一定是運營方與客戶方的和諧分工共贏。這背後是友盒團隊對經濟規律的尊重和對人性向善的信心。

「10個月後,最多只能活3家頭部公司」

新京報:這個月來,猩便利三四線城市業務全面回撤,七隻考拉裁員,你怎麼看行業內的變化?

陳惠魯:行業最近的風波,我覺得未必是件壞事。既讓從業者更加深刻認清行業本質,也讓投資人更加謹慎和理性。最終當行業穿越泡沫期,價值回歸合理時,才能吸引真正懂零售的戰略投資方和資源方加入賽道,到那時,才意味著行業真正進入了良性發展期。目前有很多玩家,或是因為之前精細化運營成本控制沒有跟上,或是因為融資不順,選擇了業務收縮或退出。

新京報:行業是否已經進入洗牌期?

陳惠魯:我判斷,距離所謂的行業洗牌期還有10個月時間。原因有二:一是市場空間還足夠大——全國總量數百萬個點位,目前各家加起來也只佔了不到十分之一;二是貨架是線下零售生意,短期內很難形成頭部效應。這樣就留給了我們這樣的創業團隊更廣闊的戰略縱深。

新京報:你怎麼看未來競爭態勢?

陳惠魯:在10個月後,排除掉分散各地僅有幾百點位的小團隊,行業裡將最多存活三個頭部玩家。倖存下來的玩家,或者有紮實的供應鏈基礎,或者有很強的成本控制與盈利能力,或者有強大的戰略資源方。否則,隨著資本逐漸冷靜,靠單純燒錢燒數據的打法,很難以為繼,將陸陸續續退出賽道。

新京報:你認為對於現在還在場無人貨架創業公司來說,應當注意哪些?

陳惠魯:盲目追求點位增速的模式,已被驗證為不可行。往下各家會越來越比拼零售基本功。對於友盒來說,我們將更加堅定的走「三駕馬車」模式——市場、供應鏈、運營協同發展之路,控制增速與成本,將開始盈利的城市數量進一步擴大,在無人零售這一激動人心的大事業大賽道長跑中,跑到終點,笑到最後。

新京報:從你的角度看,無人貨架經歷了怎麼樣的發展歷程?

陳惠魯:很多從2016年就開始幹辦公室貨架的老同行,大家一開始都是心懷善意充滿希望的,都想將無人貨架打造成基於國民誠信意識的一種辦公室開放零售場景。完全開放式銷售,挑戰的是人性,但一旦在辦公室這一封閉環境、固定人群中形成誠信購買習慣,受益的是各方。往大了說,貨架的普及,對於國民整體誠信提升都大有裨益。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無人貨架「友盒」獲千萬A輪融資,短兵相接的市場裡下一輪融資還遠麼?
    從去年8月開始嘗試無人貨架,友盒已鋪設3000點位,覆蓋10個城市,擁有數十萬用戶;與此同時,公司也已經完成三輪融資,分別為去年千帆資本投資的種子輪,和天使投資人吳世春投資的天使輪。儘管進入市場較早,但是近幾個月來風口變化,才明顯加快了友盒的布局速度。在產品種類(進口零食、堅果飲料等)和補貨頻率(每周超過兩次補貨)方面,友盒與其他無人貨架競品的差異不大。
  • 為什麼無人貨架公司逃不過A輪死?
    這些找到「下家」的都是無人貨架領域的中型玩家,此前的融資額均在千萬級別。我們在採訪中獲悉,中型玩家的退場只是開始,2018年上半年將有眾多無人貨架創業公司退出市場,能找到接盤的只有少數,更多的是清盤離場。
  • 無人貨架大浪淘沙:豐e足食如何做到單月1個億?
    懂財帝原創 · 作者|唐潮全天便利創始人任雙或許怎麼也沒想到,他兩年前黯然退出的無人貨架賽道,如今正澎湃生長。據艾媒諮詢發布的研究報告,2019年無人貨架市場規模為16.9億元。預計到2020年底,無人貨架市場規模將達到25.4億元,同比增長50.3%。
  • 18家辦公室無人貨架瘋狂融資,兩年後是否一地雞毛?|李成東
    兩個月內30個項目入局,18個項目獲得融資,C輪融資3億美金的生鮮電商每日優鮮轉型辦公室無人貨架/冰櫃,阿里(旗下餓了麼、盒馬鮮生都有涉及)、京東、美團巨頭紛紛入場分食,商務部發聲支持相關業態發展,無人貨架這場遊戲,好像不再是創業者憑空捏造的新概念。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無人貨架項目已有35家,被披露獲得融資的近30家,累計投資金額近30億人民幣。
  • 私蜜便利創始人:我為何最早做無人貨架
    私蜜便利創始人韋三水:建立自己的方法論、根據地和插紅旗戰略     壹  場景真相與私蜜創新論     先定義下「無人便利店」的場景。在我看來,無人便利店並不是有著相同道路的,這主要從場景聚焦和模式特質兩個方面而言的。
  • 暗戰無人貨架 先發制人還是後來居上
    無人貨架領域拉鋸戰持續加劇,不僅創業企業在努力搶佔點位,手握資源的商業巨頭也已經強勢入局。小e微店創始人榮光日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稱,小e微店在北京市場已經實現了盈利,這也成為當前無人貨架領域中實現盈利的首家企業。在業內人士看來,具有靈活性的創業企業能否保持點位優勢,資源加持的商業巨頭能否彎道超車,都讓無人貨架領域的未來充滿變數。
  • 一周融資 | 三家人工智慧公司獲得近5億元融資;四家便利貨架公司...
    同時,作為便利店領域目前融資最多的代表性項目,「小麥鋪」宣布再獲過億元 Pre-A+ 輪融資,投資方為君紫資本(原清控科創董事長秦君創辦)。至此,該項目兩個月內已獲得共計約 3 億元融資。新零售品牌「猩便利」獲超億元天使融資36氪獲悉,原大眾點評COO呂廣渝進軍新零售,首款產品辦公室貨架——猩便利,獲超億元天使融資,是目前新零售領域天使融資規模最大的一家。
  • 無人貨架哀鴻遍野,智能貨櫃浪潮來襲,無人零售終端未來走向如何?
    無人貨櫃風口來的太快,崩盤也如期而至。在無人貨架的一片哀鴻中,智能貨櫃的浪潮隨之而來。商品損耗率高、投放無效、盈利不達預期等問題逐漸浮現之後,無人貨架市場迅速退燒。  2018年12 月 18 日,有消息傳出京東到家無人貨架倒閉,將由餓了麼接手深圳貨架。京東到家相關負責人透露,京東到家暫停無人貨櫃項目「京東到家 Go」,重點回到主營的到家業務和達達業務上。  2018年1月,僅現身4個月的成都無人貨架項目「GOGO小超」被爆停運。
  • 又一家無人貨架宣布倒閉!哪些教訓值得反思?
    這是今年以來有公開報導的第五家出事的無人貨架創業企業。 「盛極而衰」,用這個詞來形容如今的無人貨架再恰當不過了。
  • 小e微店獲2億元B輪融資 近幾個月無人貨架融資近30億
    截止目前,小e已覆蓋 10 餘家城市,運營貨架數量 5000 多個,日銷訂單峰值突破 20 萬。   無人貨架毫無疑問是今年的一大風口,近幾個月公開的融資數額接近30 億元。在線上流量昂貴,線下購物體驗不高的背景下,無人貨架創造了一種顆粒度足夠細、無限接近消費者的新場景,並成為能夠方便獲取用戶數據的埠。
  • 無人貨架之死:從3個月融資5億到大批裁員 果小美生死100天
    但也只有半年,無人貨架收到的懷疑開始多於信任:和同行猩便利、便利蜂、便利購經歷的劇情幾乎一樣,果小美被曝出融資困境,將面臨撤櫃裁員的壓力,有可能轉型,也可能倒閉。進入5月,北京像籠罩在一塊灰白的幕布裡,望不透雲層。同一樓層的另一側是家資產管理公司。那裡的兩個年輕人回憶,前些天還能聽到對面前臺處有人在唱歌呢,上周突然就沒人了。
  • 無人貨架風雲再起:巨頭入場,頭部玩家新一輪困境初顯?
    與共享單車一樣,無人貨架出現不過一兩年,就經歷了從各方混戰到頭部之戰兩個階段。在持續不斷的燒錢點位大戰中,無人貨架實現了野蠻生長,最終卻因為太過「野蠻」導致市場荒涼遍生。滿目瘡痍的無人貨架被眾人高唱涼涼之際,巨頭卻開始強勢入場。面對巨頭強有力的入局,無人貨架市場將發生什麼變化?猩便利、果小美等頭部玩家又將面臨什麼樣的困境?
  • 無人貨架的空中樓閣塌了,紛紛轉型封閉貨櫃,甘來的想像空間更大了嗎?
    無人貨架企業紛紛離場   如今的無人貨架,就像孔子眼中實踐周禮做得太過的學生;而以甘來為代表的智能售貨機,也許又是追求人工智慧漫長道路上的另一個學生。無人貨架也許更接近用戶,也許能獲得更少成本,也許有更大的想像空間,但這一切都建立在開放貨架,最大程度地考察人性的基礎之上。而這一切,如今看來又成了空中樓閣。
  • 你上班的辦公樓有「無人貨架」嗎?
    直擊痛點:為市場需求提供精準服務一臺佔地不大的機器,貨架上面依次陳列著泡麵、薯片、麵包等速食零食,消費者只需掃一掃門上的二維碼,取出心儀的貨品,關上門後手機上就能收到相應的支付訂單。這樣的無人貨架,在許多城市的辦公樓裡並不鮮見。小喬在北京市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工作,平時工作節奏快,便利快捷地購買商品成了他的剛需。
  • 魔盒CITYBOX完成億元B+輪融資 創始人稱從未想過涉足無人貨架
    這是2016年魔盒CITYBOX投入第一臺無人貨櫃以來,獲得的第三次上億規模融資,距離去年12月的2500萬美金B輪融資僅過去了五個月。當下無人貨架賽道遭遇瓶頸之際,魔盒CITYBOX的融資對於無人零售行業來說,意味著更深層次的分類與解釋。
  • B輪融資2億,融資總額超4億,一片唱衰聲中,她卻說無人貨架不會消亡
    然而,在經歷了不到一年的野蠻生長和瘋狂擴張後,無人貨架項目迅速轉冷。目前各玩家發展狀況到底如何?創業邦聚焦該領域,走訪了入場玩家並對其進行了系列分析和報導,這是我們報導的第4篇。2018年2月,便利蜂宣布完成對領蛙的戰略投資並控股,這也是繼猩便利收購51零食、果小美併購番茄便利後,無人貨架領域第三宗收購案;緊接著猩便利就被曝出大範圍內裁員,3月便利蜂也被曝大規模撤站;而從社交平臺脈脈上爆料的果小美融資失敗、連夜裁員的消息,更像是壓死行業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從被資本追逐的風口到超出行業預期的洗牌速度,不到一年,無人貨架玩家們生動演繹著
  • 果小美獲IDG等數千萬投資 「自助便利貨架」瞄準上班族
    其創始人是原阿里聚划算總經理閻利珉(花名:慧空),而公司骨幹成員中,多有阿里巴巴、支付寶的老員工,如阿里金融創始團隊的王畢才、聚划算生活團和特色中國的運營負責人任明陽,以及數名在零售和賣場領域浸淫近十年的資深行業人士。IDG資本和峰瑞資本、雕爺牛腩創始人雕爺、熱電場創始人兼CEO羅西等個人在 6 月底投資了果小美的天使輪,一個月後,IDG資本投資pre A輪。
  • 繽果盒子創始人陳子林:無人店的門檻有多高?
    圍繞做無人便利店的初衷,核心競爭門檻,政府和資本扮演的角色,有人和無人的本質差異,更加篤定和需要改變的等話題,繽果盒子創始人陳子林坦誠地分享了一年來經歷了的種種變化和思考。面向更加激蕩的未來,他最想對新零售的創業者說,「不要焦慮,任何事情發展都有周期性,現在的問題只是周期越來越短」。
  • 無人貨櫃智能化成趨勢,「小萌科技」要用機器視覺技術切入
    2018年,智能貨櫃代替無人貨架成為新的風口。據《2017年無人貨架行業白皮書》統計,17年共有二十多家無人貨架創業企業獲得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30億元。然而高貨損率、差強人意的消費體驗和薄弱的供應鏈讓無人貨架賽道在短短半年內盛極而衰。在跑馬圈地的上半場基本結束後,無人貨架公司共同的趨勢是走向貨櫃化、智能化。京東、蘇寧、全家等大型零售商均開始轉向布局智能貨櫃。每日優鮮便利購、便利蜂、螞蟻等創業公司也開始進行從無人貨架向智能貨櫃的迭代。
  • 義大利封城之後,超市貨架上只剩"難吃的"平滑筆管意面!
    在義大利米蘭省皮奧爾泰洛(Pioltello)的一間超市內,貨架上只剩下一包 Delverde出品的短管面(Mezzi Rigatoni),非當事筆管面。貨架上空空如也,除了penne lisce隨著義大利北部倫巴底大區(Lombardy)的COVID-19疫情延燒,政府除了下令封城外,也取消了各種大型活動,並且呼籲民眾儘量在家少出門。與此同時,當地超市也出現了搶購民生物資和食物的畫面,貨架上空空如也,除了最不受義大利人歡迎的平滑筆管面(penne lis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