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篇轉自「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
徐建華,「代表《關於餘姚、慈谿撤市設區的建議》(建議編號128號)」
「撤市設區」行政區劃改革是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為了實現某一目標,根據當時或當地政治、經濟現狀,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國家或地方政治結構體系進行的空間性和層次性的調整,是打破行政區經濟、減少行政邊界、實現經濟一體化的重要途徑。
社會發展進入一定階段後,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要素和資源需要進行重新優化和整合,「撤市設區」這一行政區劃改革應運而生。「撤市設區」的前提,自然是縣級市的存在。
民國1927年劃鄞縣城區設寧波市,屬於浙江省,1931年撤寧波市,復入鄞縣
雖然分權使縣域擁有更多的資源,但是在以GDP為核心的「對上負責」考核機制下,縣級政府為在短期快速提升GDP增長而加大財政支出,當支出過大時,地方政府只能通過買賣所管轄區域範圍內的土地、舉債甚至出賣國有資產等方式進行抵債,這就使得地方政治和經濟陷入惡性循環狀態。
另外,「撤縣設市」這一對縣級市的放權措施由於行政區劃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使縣域經濟之間缺乏協調。一方面,出現了「產業同構」「惡性競爭」和「重複建設」現象;另一方面,土地分割亦使整個地區失去吸引更高質量資本的機會,阻礙了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2016年寧波行政區劃調整)
隨著時間推移,代管市這種管理體制矛盾逐漸增多,於整個城市發展而言,已不相適應。截至2019年,寧波市下轄6個區、2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總面積981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54.2萬人。而這其中,單代管的兩個縣級市面積達到了2862平方千米。相比之下,紹興截至2019年,城區面積為2959.3平方千米。
若將兩市全部納入市區,寧波的市區面積將擴大至6594平方公裡,與杭州市區面積的差距縮小到1400平方公裡,是杭州市區面積的82%;寧波市區GDP也將增至9645億,逼近萬億級別,與杭州市區的差距縮小到2861億元,是杭州市區的77%。這樣一來,寧波市區將基本達到杭州市區規模的八成左右,在省內和長三角的城市競爭中將保有更大優勢。
2018年7月公布的《寧波2049城市發展戰略》中,明確提出主動加快推動行政區劃調整,將慈谿市、餘姚市、象山縣、寧海縣撤制設區,推動寧波市域發展模式從過去「板塊經濟」走向「都市區經濟」。規劃視角,形成一體化、統籌型的規劃編制、審查、管理、督查體制,實現規劃的層層傳導、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強化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有效傳導戰略意圖。
(寧波2049城市發展戰略-截圖)
2019年12月10日,中共寧波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寧波市委關於高水平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正式發布。《決定》中第21條明確提出:完善市與區縣(市)管理體制,加快推動撤縣(市)設區,開展強化市級統籌、推進市域一體化改革,促進全域城區化發展。
寧波方面表示,將推動功能區產業大平臺的機制優勢,大力完善寧波前灣新區、南灣新區等重大片區的運行機制,理順平臺與屬地區縣(市)權責關係。
《中共寧波市委關於高水平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的決定》
《決定》中第21條
「撤市設區」一方面通過行政區劃調整將周邊縣(市)的用地納入到中心城區,打破區域分割狀態,有利於資源有效整合,推動要素、資源、服務的均等化配置,從區域分割轉變為聯動機制,使周邊經濟繁榮的區域與中心區合為一體,促進中心城區優勢資源向周邊輻射延伸,為城市營造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撤市設區」可以有效協調中心城市與周邊縣市之間資源及大型基礎設施,實現城區和區域的協調發展,增強城市的整體競爭力。
同時也有利於區域發展模式轉變,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原有區政府的權力上交,項目審批和土地審批權力上交給市政府後,這就使得區政府的新增建設用地審批變得比較困難,區政府為了區域經濟發展和績效評估,在原有土地使用面積上,通過提高新項目引入門檻,外遷低效益、低附加值和低效能的企業,最大限度提高土地使用面積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奉化「撤市設區」已有三年,這三年多來奉化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6年,撤銷寧波市江東區,將原江東區管轄的行政區域劃歸寧波市鄞州區管轄。將鄞州區的集士港鎮、古林鎮、高橋鎮、橫街鎮、鄞江鎮、洞橋鎮、章水鎮、龍觀鄉、石街道劃歸寧波市海曙區管轄。撤銷縣級奉化市,設立寧波市奉化區。
在經濟工作方面,奉化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皆實現較大增長;商貿業提檔升級穩步推進;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固提升;
在行政工作方面,自2016年底,「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首次被提出以來,奉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良好成績,多項工作領跑全省,跑出了奉化加速度;教育方面,奉化中學實現遷建並建成投入使用;交通方面,寧波至奉化城際鐵路正在施工;醫療方面,寧波市第一醫院異地建設一期項目.....
現下,儘管有外貿出口放緩等大環境因素存在,但是寧波自身短板也相對突出。
寧波的經濟主要分布在餘姚、象山等縣域、鄉鎮地區,經濟分布比較分散,沒有形成一個強有力的中心都市區帶動,也影響到了人才、科技等要素的集聚。
餘姚、慈谿兩市皆為2019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其中慈谿排第六,餘姚排第十二,兩地地理位置相鄰,應該當成同一塊區域來統籌規劃。
從區位來看,餘姚、慈谿處於杭紹甬一體化的前沿,也是浙江省四大新區之一的前灣新區所在地,是杭州灣南岸最後兩市,是杭州都市圈和寧波都市圈的交匯之地,兩地北接上海,東向大海(包括舟山),西臨紹興(嵊州、上虞),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撤市設區有利於寧波全域城區化的統籌協調。
餘姚慈谿「撤市設區」勢在必行!首先,這是杭紹甬一體化戰略的需要。行政區兼併還是區域一體化戰略。杭紹甬一體化是杭州灣大灣區建設的重中之重。
隨著2013年紹興縣和上虞市撤市設區,紹興和寧波市區之間出現了明顯的市區斷層,不利於杭紹甬都市連綿區的發展。
其次,這是寧波進一步提高城市競爭力的戰略需要。
城市的發展,既依賴於它對周邊區域人口和經濟因素的集聚,也依賴於它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和擴張。推行全域城區化,構建大都市區,擴大城市面積,增強城市功能,提升自身的輻射能力,將有助於寧波在未來的城市競爭中搶佔優勢。
目前,寧波作為浙江省的第二大城市,市區面積和常住人口僅為杭州的二分之一還不到,想要提升未來城市競爭的話語權,加快撤市設區、擴大市區面積無疑是寧波的必經之路。
關於「餘姚、慈谿」撤市設區的建議,你怎麼看?
推文摘自@西範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