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湘財Plus·財經圈
去年年中,養豬大亨正邦集團在湖南臨武兩個母豬繁殖場項目開始投產,1年實現經濟效益超過4億元。這瘋狂的豬價極大刺激了養豬大戶的熱情,規模化養殖成為風口。正邦科技近日與湖南湘潭籤約母豬規模養殖場項目,這次的投資規模更大。
一頭豬淨賺近2000塊,豬價上行的空間還有多大?湖南最大養豬戶唐人神董事長陶一山認為拐點在明年初,新一輪的豬周期將導致生豬產能過剩,甚至悲觀到認為肉價跌到4元也是可能的。但各大養豬戶相繼公布養豬計劃,總規模將達20億頭。對他們而言,養豬場建設和運營的時間仍有可調控的空間,他們盯著的或許是下一輪豬周期。
湘潭投資7.5億布局母豬養殖
9月4日,湘潭市母豬規模養殖場項目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當地盤龍山莊酒店進行,籤訂四方框架協議,籤約方是湘潭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潭產業集團」)、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湖南潤瀾貿易有限公司及正邦集團有限公司,而此次籤約的目標是全力打造湘潭市生豬規模養殖標杆企業。

據湘潭產業集團透露,湘潭市母豬規模養殖場項目分兩期開發,總投資7.5億元,建成後可實現年存欄母豬7.5萬頭、年產仔豬150萬頭。其中,一期項目預計投資2.5億元,總佔地面積達1104畝,4處規模養殖場分布在湘潭縣射埠鎮、河口鎮、易俗河鎮,年存欄母豬2.52萬頭、年產仔豬50.4萬頭;二期項目預計投資5億元,養豬場將建在湘潭縣花石鎮、青山橋鎮、易俗河鎮等地。
產業集團還表示,受非洲豬瘟等因素帶來的市場波動影響,生豬產業從養殖到銷售的整個產業鏈發生了根本改變,產品標準化、養殖規模化的企業將引領產業的發展,此次四強聯手將打造一個生產規範、管理現代、服務優質的大型生豬養殖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或並非由正邦集團主導,公司直至目前仍未對外發布公告。處於牽頭地位的是有著當地國資背景的湘潭產業集團,另外兩家企業分別是工程建設公司、肉製品銷售公司。
養豬大亨1年實現4億多效益
早在2012年,正邦集團就進入湖南臨武縣。當時的公開報導顯示,正邦集團擬投資30億元,在臨武打造100萬頭商品豬出欄項目、建設國際現代化空氣過濾公豬站、全自動化種豬場,10000畝大型農業種養基地等。
不過,這宏大的版圖並未實現。正邦科技的年報顯示,目前在臨武落地的養豬項目有兩個,臨武汾市存欄8800頭母豬繁殖場、臨武茶場存欄5000頭母豬繁殖場,均於去年年中才開始投產。

這兩個母豬繁殖項目的規模均有不同程度的縮減。其中汾市10000 頭自繁自養場項目規模變更為存欄8800頭母豬繁殖場,投資進度超過100%,茶場5000頭自繁自養場項目規模變更為存欄5000頭母豬繁殖場,投資進度僅為26.54%,其募集資金轉投新的養殖項目。
儘管如此,去年投產的臨武項目已為正邦帶來實際經濟效益。去年下半年,汾市和茶場項目分別實現效益1.42億元、8000萬元,今年上半年,兩項目再次分別實現經濟效益1.55億元、5772萬元,合計超過4億元,而兩項目目前累計投入資金不到2億元。
從養豬大省轉為生豬強省
儘管湖南最大養豬戶唐人神董事長陶一山認為豬價即將進入拐點,甚至悲觀到認為豬肉價格可能會跌倒4-5元,但這並未妨礙養豬大戶的擴張。在此前的文章中,湘財Plus統計了湖南頭部養豬大戶的擴張計劃,其中就以唐人神80億激進計劃為首,連養雞大戶也開始進場。
湖南作為養豬大省,今年上半年生豬出欄達到2204.2萬頭,在全國省市中排名首位。去年,網上流傳一份通知,湖南對各市州最低生豬出欄任務予以明確,並將納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及今明兩年省府督查考核。這份通知也被戲稱為市長養豬任務。

根據去年底湖南發布的優質產業發展規劃,到2023年,全省生豬綜合產值要達到2000億元,培育10個知名企業品牌,引進和培育20家國家級生豬產業化龍頭企業,由養豬大省向生豬強省轉變、由生豬調出大省向豬肉調出大省轉變。
該規劃還提出,要以市縣政府為主導,以市州或產業區域為單位,培育3-5家年產值100億元的生豬產業集團,引進10家屠宰、冷鏈、加工產業化龍頭骨幹企業,打造長株潭肉類交易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