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說《查無此人》是流行音樂結合藝術展覽專輯,是因為這張專輯來自於「小花,土地故事與記憶保存計劃」。小花計劃於2015年舉辦了第一次攝影展,直至今年第五年,主題為「查無此人」。可以說,在某種層面上,這張專輯也是藝術展的一部分。
《查無此人》由五月天瑪莎擔任專輯音樂總監,與五月天阿信、魏如萱/鳳小嶽、HUSH、告五人、林強、宇宙人、林英宏、茄子蛋、家家共計9組才華洋溢、充滿情感與溫度的音樂人來打造。更收錄了戲劇界國寶級人物金士傑老師,以及集演員、歌手、導演、編劇、母親等多重身份於一身,充滿知性韻味的劉若英的口白。
從專輯排序來看,五月天瑪莎製作的背景音《空號》《撥接》《下面音響》分別位列於專輯的前中後三個位置,用作開場、轉場、尾聲。而9位歌手單曲穿插其中,就好像是一個個展品,兩段口白既像跟你交流參觀心得,又像是人生的感悟。最後用家家的《回家》作為巧妙的收尾,展覽結束。整張專輯聽下來,聽眾也有一種,像是實地參觀了展覽一樣的感覺。
專輯問了我們一個問題,「不想消失的是什麼」,9位歌手分別作為代表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以五月天阿信為例,這首歌是阿信翻唱的蔡淳佳的《隱形紀念》,不同於原唱的空靈憂傷,阿信演唱的版本是溫柔的,這種溫柔是阿信本身聲音的溫柔細膩,但這種溫柔的訴說中,卻又透露一絲無法忘記,使人漸漸回想起自己的那一年。阿信在翻唱的同時,又把蔡淳佳的聲音加進來作為和聲,這種巧妙的製作手法,無愧於阿信這個名字本身的含金量,而通過這種製作手法,又能感覺出阿信的少年心性。
阿信今年已經44歲了,但從《隱形的紀念》中可以聽出來,他依舊是那個唱著《倔強》,熱血、充滿力量的少年,這很好,很陳信宏。在這首歌曲中,不知道他回憶的是什麼,但我回憶出的是青春,是友情,是曾經的過往,是不想消失的舊時光。
又如魏如萱與鳳小嶽合作的《很難很難》。首先要說的就是,這首歌是可以拆開聽的,如果把伴奏或者是幹聲單獨拿出來聽的話,是慵懶愜意的,但是合在一起聽,卻給人一種無奈的無所謂之感,音樂可以做成這樣,只能感慨,很難很難。歌曲要表達的是很難忘記,很難忘記人,很難忘記事,很難無所畏懼,結尾的「啦啦啦」似乎在嘆息,這種很難,本身就是生活的擰巴,有時候很難忘記,卻不想消失。
這種不想消失的感覺,正是《查無此人》這張專輯、這次展覽想要表達的,想要讓人仔細思考的。「查無此人」,無法查出是具體的哪一個人,但卻是所有人。你呢?你不想消失的是什麼?是雨下的屋簷、是操場的蟲鳴、還是秋天的楓葉、初夏的黎明、又或者是夕陽下奔跑的我們?不知道的話,聽一聽這張專輯或許能夠幫你回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