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吃過早飯,小孩兒要挨家挨戶去給長輩磕頭拜年。 圖片來自微信公號「墨香中華」
□策劃 文體新聞中心執行首席記者姚偉
引子
採寫這篇稿子時,一件偶然遇到的事,讓我對「過大年」有了更深的理解。
2016年1月31日,農曆臘月二十二,鄭州雪花紛飛,街頭溼滑泥濘。30路公交車上擠滿了人。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突然吵了起來,原因很簡單:女人把腳抬起來時,鞋底的泥蹭到了男人的褲腳上。
事兒不大,但大約糟糕的天氣影響了心情,兩個人互不相讓,聲音越來越高、越來越急,情緒漸漸失控,男人開始說髒話,眼看就要動手的節奏。
我突然想起一招,儘量用友好、帶著笑意的聲音說:「過年了,都少說一句吧。」
此話一出,收到奇效!兩個人都不作聲了。
「大過年的」,這幾個字有如此強大的力量,無疑是春節的魅力之一。
人生總有不如意。是陷入不良情緒不能自拔,還是豁然放下重新開始?中國的年,顯然選擇了後者。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春節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物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又要開始,新的生活即將開始。
年頭歲尾,主動向悲傷、不幸、不愉快告別,消除負面情緒,調動一切手段,培植、累積歡樂和溫馨的正能量,爭取新年新氣象,新年好開始。這是一種智慧,是一種自我調節能力,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品格。所以過大年是中華先民的智慧;所以,即使在最艱難、窮困的歲月,春節也總是能帶來喜慶、歡樂和溫馨的氛圍。
從臘八開始,就有了年的氛圍,二十三往後,年味越來越濃鬱,到大年初一,人們的心情調整到了最好的狀態。
「不只小孩兒盼過年,大人也盼過年,把過去一年不高興的事兒、悲傷的事兒衝淡一下。」馬新朝說,「新的一年開始,人們希望把過去一年所有不愉快忘掉。大年初一,再窮的人家也換上新衣服、新鞋子,所有的人都面帶笑容,都有了光彩。遇到平時有矛盾甚至有仇的人,也面帶笑容。」
「慌年」:過大年親人情深深
商丘柘城有個過年專用詞:「慌年」,說的是過年的忙和緊張。
為了過好年,年前家裡各種忙,「慌年」不只說的是這種情況,說的還是大年初一的拜年和其後的走親戚。
慌年是一種態度,以莊重、誠懇和熱情的態度對待族人、親戚、鄉裡鄉親。
「我們村全姓李,沒外姓,大年初一早上四五點就起床了,挨家挨戶給長輩磕頭拜年。」李硯說,「現在也是,所有人都起可早,小孩兒去磕頭,大人不用磕頭了,也要早早起來。」
「『大年初一起個早』,我們也是五更過年。」楊長春說,「不能喊人起床,起得最早的人,在門口放三聲炮,其他人就都起來了。」起來後,大人去祖宗牌位前燒香、磕頭、上供,把準備的最好的東西端過去,隆重地上供。然後下餃子、放炮。餃子下好,先盛出來,給本家、左鄰右舍每家送一碗。「一般小孩兒辦這事,我跑著去送,然後回來才自己吃餃子。」
大年初一不只給本家、至親厚交拜年,也是化解矛盾的好時候。「兩家鬧得再兇,大年初一,弟兄幾個來給對方長輩跪下磕個頭,這邊就知道,啥也別說了,兄弟幾個也排隊過去給對方長輩磕個頭,兩家以後就沒恁大矛盾了。」孟憲明說,以前農村化解矛盾有兩種情況,一是過年,一是家裡有人去世。傳統觀念裡,「一死佔百理」。關係再不好,也要去抬靈,「去了後,事兒就小了;不去,別人會說,『一點兒事兒也不懂』,外交上就孤立完了。」
規矩多多,只為新年好開端
過大年,規矩和禁忌很多。民俗的禁忌,常常是以強制的方式,求得吉祥和喜慶的氣氛。
「年三十包好餃子,要把菜刀和擀麵杖都放起來,這些東西初一不用,求個吉利。」楊長春說,母親告訴他很多忌諱,很多話不能說,不小心說了會被吵。
「年三十要把家裡打掃乾淨,垃圾倒完,大年初一不能把家裡任何東西倒外邊去。」劉紅說,她媽媽的禁忌也很多,有一年大年初一她新衣服上掉了個扣子,母親拿針線給她縫扣子,縫之前拿來一根筷子,讓她咬著,不準說話。她忍不住要說話時,馬上被母親呵斥。
呂進對過大年最深的印象之一,也是禁忌多。「一進臘月,小孩兒不能鬥嘴、吵架、亂說話,快過年了,都要平和一些,營造和諧吉祥的氛圍。」有一年,她和姐姐爭著先洗頭,吵了嘴。「我母親從來沒有打過我們。這一次卻下了狠手,拿個棍兒照我頭上打下來,把我頭上敲了個大包。」
過去一些忌諱,現在看著有點奇怪,但卻是那時生存環境中產生的。農耕文明時代,人們在大自然面前能力有限,時常遭遇無法預料、無法抵抗的事件,比如醫療衛生條件差,得場痢疾就可能要了人命。「一個人沒了,跟老鴰叨去似的,很容易的事兒。」因此會有很多禁忌。
很多過年的要求,其實也是一種程序化的規矩,比如「掃房子」。「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民間認為,「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通過淨化環境,愉悅身心,營造歡樂氣氛。
對聯的作用,最初也是為了闢邪。民俗學家孟憲明介紹說,「過去很多人家不識字,也要買了紅紙請人寫對聯。甚至自己裁了紅紙,找來鍋煤灰,用水研磨了,拿瓶蓋按七個圓圈,就這樣也要貼對聯。不貼個紅紅的對聯,心裡不踏實,貼上了,就覺得能闢邪」。
對聯的形式很多,不只貼門框上,牲口棚貼「槽頭興旺」,水缸上貼「清水滿缸」,院子裡貼「滿院春光」,迎門的樹上或牆上貼「出門見喜」,總之要營造吉祥喜慶的氛圍,讓自己開年有個好心情、好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