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尼採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我們生來孤獨,靈魂深處中也只有孤獨。或許很多人對於孤獨的理解是錯誤的,認為孤獨是一種折磨,其實對於優秀的人而言,真正的孤獨是一種享受,只有當你孤獨的時候,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這樣你的人生才會顯得與眾不同。每個人都會孤獨,正如尼採所言,孤獨來自於靈魂深處。
我其實也是一個很孤獨的人,生活中沒有多少朋友,也很少出門,對於孤獨的理解,生活中的孤獨是一種常態,每個人都應該要去承受這種孤獨。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喜歡讀那些孤獨的作品。特別是唐詩裡面一些描寫孤獨的作品,令我為之傾倒,以高蟾這首《金陵晚望》來說,那就是一首令人傷感,同時也最能夠品讀出孤獨韻味的詩。
《金陵晚望》唐代:高蟾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這是一首題畫詩,當時高蟾看到了四幅描繪金陵秋色美景的作品,被作品裡那種孤獨之感所打動,為此結合自己當時的心境,寫下了這麼一首感傷之作,表面上看這首詩有點像打油詩,甚至有很多的名家認為是二流之作,我不這麼認為,好的作品其實很有去區分一流,或者是二流,只能說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讀後的感受自然不同。
描繪金陵的畫作陰暗,畫面感很強,高蟾從中感受到了那種孤獨之感,於是提筆寫下了這麼一首感感傷之作,無非是在訴說自己的孤獨;儘管沒有過多的表現出來,可是整首詩還是流露出了淡淡的憂傷,讓我們從中感受到了詩人的無奈,還有對於孤獨的理解。
高蟾,生卒年均不詳,只有幾首詩流傳於世,這首《金陵晚望》正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篇用一種很傷感的口吻描寫了當時的心境,還有看畫作時的心情,而且寫得很巧妙,把那種孤獨之感,全部寫進了這首詩中,也就使得這首詩處處充滿了憂愁,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那整首詩還是比較好理解,詩人寫得也是通俗易懂,它大致的意思是:每當夜幕來臨之時,金陵城的上空出現了浮雲的雲彩,看到這種獨特的奇觀,也是讓人流連忘返,同時金陵城也在秋聲中陪著落日。這世間有無數的繪畫高手,他們的能夠畫出世間最美的風景,可是難以描繪出我內心的孤獨,畢竟我太過於了孤獨了,沒有人能夠畫得出來,看到這些畫作我就傷心不已。
高蟾看似像在講一個故事,其實更多的還是表達了一種無奈之感,以及骨子裡的悲痛之苦,生活中要經歷無數的挫折和磨難,有的時候難免會感動孤獨,可能很多人難以表達出來,但是詩人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可是卻道盡了人生的悲痛之苦,還有骨子裡的憂愁,也就使得整首詩顯得很孤獨。
孤獨的人往往靈魂上也孤獨,即使是身處鬧市也同樣孤獨,有的時候感動孤獨並非壞事,至少從孤獨的生活中,才能夠明白自己想要什麼,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高蟾在這首《金陵晚望》一詩中,更多的是還是表達了自身的悲痛之苦,還有對於未來的擔憂,通過幾幅畫由此展開,回想到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以及靈魂深處的孤獨,所以也就使得這整首詩顯得與眾不同,每一句都很傷感,每一句都很孤獨,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什麼才是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