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十地撤縣改區 江蘇或將迎來「撤縣設市」浪潮

2020-12-16 大蘇網

南通如東縣小洋口風景區風光圖

今年7月初,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相關通知,經國務院批准,對淮安市行政區劃作出調整,將淮安市清河區、清浦區合併為全新的淮安市清江浦區。同時,撤銷洪澤縣,設立淮安市洪澤區,行政區域不變。

近幾年,類似淮安這樣的撤縣改區在江蘇並非個案。據記者統計,2009年至今,江蘇範圍內撤縣改區10例,撤併區8例,更名1例,區縣一級的行政區劃調整呈燎原之勢。

接下來,江蘇或將迎來「撤縣設市」的浪潮。

近日,網傳南通市如東縣、海安縣,揚州市寶應縣,宿遷市沭陽縣以及淮安市漣水縣、盱眙縣正在推進「撤縣設市」工作。

有知情的政界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江蘇省內據說有五六個撤縣設市的指標,具體工作各地也都在各自低調推進中。但出于謹慎考慮,目前並不適合對外發布任何細節和進展。

「撤縣設市」浪潮起

6月底以來,在宿遷和沭陽的各大論壇、網上流傳著一則《關於提供撤縣設市材料的通知》,落款為沭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日期為今年6月15日。

《通知》顯示,根據江蘇省民政廳緊急通知,「我縣近期需準備撤縣設市論證評估報告相關材料」,需要相關單位、部門提供。

沭陽縣民政局副局長周永紅在電話中並未回應澎湃新聞記者有關《通知》真偽的求證,只說「目前不適合發布任何消息」。

公開資料顯示,沭陽位於宿遷市區往東50公裡處,是「蘇北第一大縣」,人口193萬(2014年底數據),是江蘇三個試點「省管縣」之一。

宿遷是近幾年來少有的未進行區劃調整的江蘇地級市之一。目前,宿遷下轄2區3縣,最近一次區劃調整為2004年撤銷宿豫縣,設立宿遷市宿豫區。

除了宿遷,南通在2009年撤銷通州市設立南通市通州區後,也已經7年沒有進行行政區劃調整了。

在近期網傳江蘇「撤縣設市」的名單中,南通的如東縣和海安縣均赫然在列。

目前,南通市下轄3區3市2縣,僅有的兩個縣正是如東和海安。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有關如東和海安「撤縣設市」早前已有跡可循。

據人民網2015年1月報導,海安、如東撤縣設市風險評估工作已於2015年元旦前完成,隨後進入審批程序。另據《南通日報》報導,2016年2月24日,南通市民政局在民政工作會議上指出,2016年,在民政公共服務方面,南通將「繼續推進有關地區撤縣設市等區劃工作」。

有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據他了解,江蘇如東、海安等五六個縣的確在積極籌備撤縣設市,但目前不適合透露進展,「競爭激烈,標準嚴格,正在低調穩妥推進」。

此外,淮安市漣水縣和盱眙縣,也被認為正在推進撤縣建市工作。

2015年12月22日,中共淮安市第六次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透露出,淮安將加快盱眙、漣水撤縣設市步伐。位於淮安市區南郊的盱眙,是南京一小時都市圈重要的節點城市;而隨著漣水機場的不斷升級,連淮揚鎮高鐵的開工,漣水縣的城市競爭力也日益凸顯。

記者注意到,江蘇上一次有撤縣設市的動作還是在1996年8月,撤銷鹽城市大豐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大豐市。

據公開報導,1997年,國務院叫停了撤縣設市政策。原因在於,當時許多地方盲目追求「縣改市」,造成了縣級市市區農村人口比重過大、城郊比例失調等現象。

直到2013年2月,吉林省扶餘縣撤縣設市獲得國務院批覆。這標誌著中國撤縣設市政策正式解凍。

然而,解凍是謹慎的。2013年,僅吉林扶餘、雲南彌勒和青海玉樹撤縣設市,2014年僅雲南香格裡拉撤縣設市。2015年以來,撤縣設市的數量有小幅上漲。

與之對應,有撤縣設市需求的縣排成了長隊。據《法治周末》,到2015年底,全國已有165個縣將相關申報材料上報國務院,正排隊等待審批。

中科院院士陸大道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表示,撤縣設市通過率不高,原因可能在於有些申請縣實際的經濟結構和特徵還是以農村地區為主,縣城的經濟力量和城市的第二、三產業不是很強。陸大道認為,能否撤縣設市,主要是看這個縣和縣城的中心政府所在地的經濟實力和全縣範圍內的經濟結構,能否達到城市系統來管理。

「改區」還是「設市」,一個縣城的利弊權衡「撤縣設市」被叫停後,「撤縣改區」並沒有停止。

和撤縣設市一樣,撤縣改區也是一種城市化方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近郊縣。改為市轄區後,便於接受大城市核心區的輻射,也反過來拓展了特大城市的發展空間。

梳理資料發現,自1997年至2004年間,江蘇多個縣完成了改區工作。比如,2000年撤銷江寧縣,設南京市江寧區;2002年撤銷縣級武進市,設立常州市武進區等等。

2005至2008年間,江蘇沒有進行任何撤縣改區的行政區劃調整。

直到2009年,撤銷縣級通州市,設立南通市通州區。此後,江蘇多地進行了撤縣改區工作,比如2013年,撤銷高淳縣、溧水縣,設南京市高淳區、溧水區等等。同時,對各區進行撤併整合也屢見不鮮。比如在2013年,將白下區併入南京市秦淮區;2015年,撤銷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設立無錫市梁溪區等等。

據統計,2009年以來,江蘇共撤縣設區10例,撤併區8例,更名1例,共19例。

縱觀這19例,近十年來,江蘇十三個地級市中只有宿遷和鎮江沒有作出任何撤縣設市或撤縣改區的調整。

經過一波調整,目前,江蘇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和泰州這六座地級市「無縣」。其中,南京是江蘇唯一一個「全區化」的城市。

然而,僅僅撤縣改區無法滿足新的要求。

民政部區劃地名研究所原副所長浦善新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曾表示,撤縣設區是地級市做大城區人口和經濟總量、擴張主城區的迫切要求,不少縣實際上是不願意的。

浦善新表示,從法律上來講,縣和市轄區都是一級政府,但兩者權力並不一樣,市轄區基本上是半政府性質了,很多權力都上收到了地級市政府。

所以,相比撤縣改區,地方對於撤縣設市有更大的衝動。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馮俏彬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表示,在中國,一些大縣、強縣早已是事實上的城市了,需要在行政身份上明確它是城市,而這正是在行政建制上最大的難題。他認為,重啟撤縣改市的重要性和緊迫程度,不亞於放開二胎。

然而,「撤縣設市熱」背後,也有專家學者提出隱憂。

2013年,《新華每日電訊》曾刊發評論文章稱,市比縣的行政管理範圍更寬,權限更大,撤縣改市有利於招商引資,還更容易爭取到更多的項目、資金和政策等等。

然而,很多縣其實還不具備設市條件,比如產業體系的轉型還沒有跟上,領導的管理觀念、管理風格沒跟上,市民基本的「城市意識」沒有跟上等等。

因此,新一輪撤縣設市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保持應有的清醒和謹慎。文章稱,從一些城市化水平極高的發達國家看,縣仍然是固定的行政單位,城市化並不意味著對縣的急切拋棄。

擴展視頻

附錄一:江蘇十三市區劃現狀以及區劃沿革

南京

下轄11個區:

玄武區秦淮區鼓樓區建鄴區雨花臺區浦口區六合區棲霞區江寧區溧水區高淳區

區劃沿革:

2000年12月,撤銷江寧縣,設立江寧區;

2002年,江浦縣併入浦口區;

2013年,白下區併入秦淮區;下關區併入鼓樓區;撤銷溧水縣、設立溧水區;撤銷高淳縣、設立高淳區。

無錫

下轄5區2市

梁溪區錫山區惠山區濱湖區新吳區江陰市宜興市

區劃沿革:

1987年江陰撤縣設市,1988年宜興撤縣設市。

1995年,撤銷無錫縣,設立錫山市;

2000年,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郊區、馬山區、江陰市、宜興市、錫山市。

2000年12月,撤銷錫山市,設立錫山區和惠山區;撤銷馬山區,併入無錫市郊區,將無錫市郊區更名為濱湖區。

2015年10月,撤銷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設立無錫市梁溪區;設立無錫市新吳區。

蘇州

下轄5區4市

姑蘇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吳江區、常熟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太倉市

區劃沿革:

2000年1月,蘇州市郊區更名為虎丘區

2000年12月,撤銷縣級吳縣市,設立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

2012年,撤銷蘇州市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設立蘇州市姑蘇區,

撤銷縣級吳江市,設立蘇州市吳江區。

常州

下轄5區1市

天寧區、鐘樓區、新北區、武進區、金壇區、溧陽市

區劃沿革:

1986年,撤銷廣化區,將原行政區域分別歸到鐘樓區和天寧區。

1990年,撤銷溧陽縣,改設溧陽市;

1993年,撤銷金壇縣,設立金壇市;

1995年,撤銷武進縣,設立武進市;

2002年,撤銷縣級武進市,設立常州市武進區;

常州市郊區更名為新北區(高新區);

2015年,撤銷金壇市,設立金壇區;戚墅堰區併入武進區

鎮江:

下轄3區3市

京口區、潤州區、丹徒區、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

區劃沿革:

1984年10月,原城區更名為京口區,郊區更名為潤州區。

1987年12月,撤銷丹陽縣,改設丹陽市。

1994年撤銷揚中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揚中市。

1995年撤銷句容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句容市。

2002年4月3日,撤銷丹徒縣,設立鎮江市丹徒區。

南通

下轄3區3市2縣

通州區崇川區港閘區海門市啟東市如皋市如東縣海安縣

區劃沿革:

1991年5月,南通市城區更名為崇川區,郊區更名為港閘區。

1989年,啟東撤縣設市,

1991年,如皋撤縣設市,

1993年,南通撤縣設市(通州市),

1994年海門撤縣設市。

2009年,撤銷通州市,設立南通市通州區。

泰州

下轄3區3市

海陵區、高港區、姜堰區、靖江市、泰興市、興化市

區劃沿革:

1987年12月,撤銷興化縣,設立興化市。

1992年9月,撤銷泰興縣,設立泰興市。

1993年8月,撤銷靖江縣,設立靖江市。

1994年7月,撤銷泰縣,設立姜堰市。

1996年,撤銷縣級泰州市,設立地級泰州市,將揚州市代管的泰興、姜堰、靖江、興化4個縣級市劃歸泰州市代管;

原縣級泰州市的行政區域設立海陵區。

1997年,新設高港區;

2012年,撤銷縣級姜堰市,設立泰州市姜堰區。

揚州

下轄3區2市1縣

邗江區、廣陵區、江都區、高郵市、儀徵市、寶應縣

區劃沿革:

1983年,撤銷揚州地區和揚州市,設立地級揚州市。揚州市設廣陵區和郊區。

1986年4月,撤銷儀徵縣,設立儀徵市。

1991年4月,撤銷高郵縣,設立高郵市。

1994年4月,撤銷江都縣,設立江都市。

2000年12月,撤銷邗江縣,設立揚州市邗江區,

2002年11月,揚州市郊區更名為維揚區。

2011年11月,撤銷縣級江都市,設立揚州市江都區,

撤銷揚州市維揚區,將原維揚區的行政區域與劃出5個鎮的邗江區合併。

淮安

下轄4區3縣

清江浦區、淮陰區、淮安區、洪澤區、漣水縣、盱眙縣、金湖縣

區劃沿革:

1983年,清江市更名為淮陰市,改由省直轄;

淮陰市區設清河、清浦2個區。

1987年12月,先後撤銷宿遷、淮安縣,改設宿遷、淮安市。

2000年12月21日,地級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

同時撤銷縣級淮安市,設立淮安市楚州區,

撤銷淮陰縣,設立淮安市淮陰區,

2012年,楚州區更名為淮安區;

2016年6月,撤銷淮安市清河區、清浦區,設立淮安市清江浦區,

同意撤銷洪澤縣,設立淮安市洪澤區。

宿遷

下轄2區3縣

宿城區、宿豫區、泗洪縣、泗陽縣、沭陽縣

區劃沿革:

1996年7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宿遷市,設立地級宿遷市。將淮陰市的沭陽、泗陽、泗洪3縣劃歸宿遷市管轄。宿遷市設立宿豫縣和宿城區。

2004年,撤銷宿豫縣,設立宿遷市宿豫區。

徐州

下轄5區2市3縣

雲龍區鼓樓區賈汪區銅山區泉山區新沂市邳州市睢寧縣豐縣沛縣

區劃沿革:

1970年,徐州專區改稱徐州地區,專署駐徐州市,轄豐縣、沛縣、贛榆、東海、新沂、邳縣、睢寧、銅山8縣。

1983年,撤銷徐州地區,將銅山、豐縣、沛縣、邳縣、睢寧、新沂6縣劃歸徐州市;東海、贛榆兩縣劃歸連雲港市。徐州市區設有鼓樓、雲龍、賈汪、礦區、郊區5個區。

1990年2月,先後撤銷新沂、邳縣,改設新沂、邳州市。

1993年,徐州市郊區更名為泉山區。

1996年,礦區更名為九裡區

2010年,撤銷徐州市九裡區。

撤銷銅山縣,設立徐州市銅山區。

連雲港

下轄3區3縣

連雲區、海州區、贛榆區、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

區劃沿革:

1962年,連雲港市改為省轄市。

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徐州地區的贛榆、東海和淮陰地區的灌雲3縣劃歸連雲港市領導。市區設新海、連雲、雲臺3個市轄區。

1986年4月,新海區劃為新浦、海州2個區。

1996年,灌南縣劃歸連雲港市。

2001年10月,撤銷雲臺區,併入連雲區和新浦區。

2014年,撤銷贛榆縣,設立贛榆區;

撤銷新浦區,併入海州區。

鹽城

下轄3區5縣1市

亭湖區、鹽都區、大豐區、響水縣、濱海縣、阜寧縣、射陽縣、建湖縣、東臺市

區劃沿革:

1983年,撤銷鹽城縣,改設鹽城市,由省直轄。鹽城地區的響水、濱海、射陽、阜寧、建湖、大豐、東臺7個縣劃歸鹽城市領導。市區設城區,原鹽城縣轄區改為郊區。鹽城市共轄7縣2區。

1987年12月撤銷東臺縣,改設東臺市。

1996年7月,撤銷鹽城市郊區,設立鹽都縣。

1996年8月,撤銷大豐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大豐市。

2003年,城區更名為亭湖區;

撤銷鹽都縣,設立鹽城市鹽都區。

2015年7月,同意撤銷縣級大豐市,設立鹽城市大豐區。

附錄二:2009年以來江蘇範圍行政區劃調整情況:

2009年,撤銷通州市,設立南通市通州區。 (撤縣改區)

2010年,撤銷徐州市九裡區。(撤併區)

撤銷銅山縣,設立徐州市銅山區。(撤縣改區)

2011年11月,撤銷縣級江都市,設立揚州市江都區,(撤縣改區)

撤銷揚州市維揚區,將原維揚區的行政區域與劃出5個鎮的邗江區合併。(撤併區)

2012年,楚州區更名為淮安區;(更名)

2012年,撤銷縣級姜堰市,設立泰州市姜堰區。(撤縣改區)

2012年,撤銷蘇州市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設立蘇州市姑蘇區,(撤併區)

撤銷縣級吳江市,設立蘇州市吳江區。(撤縣改區)

2013年,白下區併入秦淮區(撤併區);下關區併入鼓樓區(撤併區);

撤銷溧水縣、設立溧水區;(撤縣改區)

撤銷高淳縣、設立高淳區。(撤縣改區)

2014年,撤銷贛榆縣,設立贛榆區;(撤縣改區)

撤銷新浦區,併入海州區。(撤併區)

2015年7月,撤銷縣級大豐市,設立鹽城市大豐區。(撤縣改區)

2015年10月,撤銷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設立無錫市梁溪區;(撤併區)

設立無錫市新吳區。(撤併區)

2016年6月,撤銷淮安市清河區、清浦區,設立淮安市清江浦區,(撤併區)

同意撤銷洪澤縣,設立淮安市洪澤區。(撤縣改區)

相關焦點

  • 邢臺4縣將撤縣設區(市)
    邢臺市邢臺縣已將撤縣設區(市)規劃提上議事日程。邢臺寧晉縣、清河縣、威縣的撤縣設市籌備申報工作已經列入今年工作計劃。區縣一級區劃調整信息近期通過各種官方渠道密集公布。7月13日、14日兩天內,澎湃新聞等媒體陸續披露了黑龍江伊春、廣西百色、河南周口、山東聊城、江西上饒這5個地級市出現區劃調整的消息。
  • 太谷區、懷仁市……撤縣設區和撤縣設市有啥區別?
    撤縣設區和撤縣設市是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持續推進而出現的必然現象,從行政地位上來說,市轄區和縣級市的級別一致,都屬於縣級行政區。那麼,為什麼有的縣是撤縣改區,而有的縣則是撤縣改市?撤縣設區和撤縣設市有啥區別? 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以下幾點: 一、適用地區不同 縣級市適用於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較快的地區;市轄區適用於城市化程度高,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發達的地區。
  • 蚌埠懷遠縣「撤縣設市」或「撤縣設區」,進展如何?官方回復了!
    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給蚌埠市長留言:懷遠縣未來發展方向?王市長您好!請問懷遠縣未來發展是劃區嗎?如果劃區會不會是整體劃區呢?2020年4月29日,蚌埠市市長熱線服務中心回復,一起來了解一下懷遠縣「撤縣設市」或「撤縣設區」進展如何吧?
  • 安徽又一地撤縣設區!今天正式掛牌!六安舒城要劃入合肥?霍山撤縣設...
    六安舒城、霍山撤縣設市一旦正式獲批,受益的不僅僅是六安這兩地縣域,更大的利益者是六安市。 未來六安的區域變為會變大、擴容,投資環境變好,經濟實力將會猛漲,各方面都會越來越好! 三、安徽3年5地成功撤縣設區 15地在排隊,有你家嗎?
  • 安徽蕪湖兩縣撤縣設區獲批?!真相在這…
    NO.2、安徽2年3地成功撤縣設市,無為市、廣德市、潛山市都來了無為市、潛山市、廣德市都來了! 2019年12月16日,撤銷無為縣設立縣級無為市;2018年8月28日,潛山撤縣設市,成為安徽最年輕的縣級市;2019年8月6日,宣城廣德縣正式撤縣設市。
  • 廣西平果縣撤縣設市!桂林下一個撤縣設市是全州?
    廣西將優化桂林市行政區劃: 支持靈川設區,積極推進全州改市 今年6月21日,桂林生活網發布消息《重磅!自治區發話:支持靈川撤縣設區》披露,「從自治區發改委、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發布的文件獲悉:桂林中心城區行政區劃設置將進一步優化,支持靈川撤縣設區,加快發展荔浦副中心城市,積極推進全州撤縣改市。」
  • 貴州省畢節市:今年力爭完成大方撤縣設區,完成黔西撤縣設市
    張集智作政府工作報告畢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圖2020年1月17日,貴州省畢節市人民政府網站全文發布了畢節市長張集智今年1月7日在畢節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報告在畢節市2020年重點工作部分提到,力爭完成大方撤縣設區,完成黔西撤縣設市。畢節市政府網站介紹稱,畢節市位於貴州省西北部、川滇黔三省交界、烏蒙山腹地,轄七星關區、大方縣、黔西縣、金沙縣、織金縣、納雍縣、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赫章縣8個縣(區、自治縣)。
  • 青海共和縣撤縣設市進展:縣人大召開撤縣設市意見徵求座談會
    青海省民政廳2019年12月31日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共和縣撤縣設市工作之後,共和縣撤縣設市工作正有序展開。共和縣人大常委會網站圖據共和縣人大常委會網站消息,4月15日,共和縣人大組織部分代表召開撤縣設市意見徵求座談會。
  • 四川第二個撤縣設市的城市!2020年還有哪些會撤縣設市(區)呢?
    2.阿壩州九寨溝縣2017年12月23日,中共阿壩州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會議通過《關於撤銷九寨溝縣設立縣級九寨溝市的決議》,會議決定同意撤銷九寨溝縣設立縣級九寨溝市,按相關程序報請審批。2018年1月,阿壩州將九寨溝縣撤縣設市申請上報至省政府和省民政廳。九寨溝也是四川首個「以旅遊為支柱產業」申報撤縣設市的縣。
  • 國務院同意高陵撤縣設區 西安將變「10區3縣」
    戶縣也正在申請「縣改區」  據華商報2004年的報導,高陵縣早在當年就開始謀劃「撤縣設區」,當年有關高陵撤縣設區的請示,便已報西安市政府常務會議審批,隨後開始了漫長的批覆過程。  華商報記者查詢得知,撤縣設區有嚴格的程序,必須經省、市政府同意,最後經過民政部和國務院同意,經實地考察後方能批准。
  • 關於泌陽的「撤縣設市」情況,您了解多少?
    另外,也有人認為,市的名頭更好聽,有利於吸引更多外來資金。 「縣改市」不算新詞,然而上一輪大規模撤縣設市還是二十多年前。1983年,民政部公布「縣改市」標準,隨後10多年,全國新設縣級市300多個。1997年中央發文暫停撤縣設市工作,此後只有極少數縣成功改市。
  • 四川宜賓:今年持續推進江安縣撤縣設區、長寧縣撤縣設市工作
    四川省宜賓市今年將持續推進江安縣撤縣設區、長寧縣撤縣設市工作。6月7日,《宜賓日報》全文刊發了宜賓市市長杜紫平5月16日在宜賓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在「關於2020年重點工作安排建議」部分,報告指出,「全力推進重點改革。推進財稅和投融資體制改革,推動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組建機場集團、川南水務集團。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進農村資產資源『三權分置』。持續推進江安縣撤縣設區、長寧縣撤縣設市工作。
  • 【解局】「撤縣設區」,與老百姓有幾毛錢關係?
    這是山東自2001年以來,第8次「撤縣改區」。據查證,自2001年濟南長清」縣改區」後,山東撤銷了7個縣,同時新設立7個「市轄區」。至此,山東的市轄區增加至53個,縣減少至56個,縣級市28個。  樣哥發現,自2014年以來,山東「縣改區」步伐尤其迅猛。僅2014年一年時間就「撤縣設區」3個。這是否意味著山東要向「無縣時代」發起衝鋒?
  • 陝西省行政區劃調整:鄉鎮撤併 撤縣設市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陝西省政協副主席、民革陝西省委員會主委李曉東提案建議國家支持陝西行政區劃調整,加快陝西撤縣設市、設區步伐,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陝西目前的撤縣設市進展情況如何?有哪些縣在申報撤縣設市?設市後有什麼重大意義?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調查。
  • 海安撤縣設市引關注,行政區劃的這些事你知道嗎?
    江蘇海安撤縣設市;南京溧水區、泰州興化市、宿遷泗洪縣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昨天,一則則密集而來的區劃調整消息刷爆了記者的朋友圈。其中,海安撤縣設市的消息尤其引起諸多關注。我國《憲法》第三十條規定:「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從全國範圍來看,縣歸設區市直管,縣級市則由省政府直管,設區市政府只是代管。從江蘇省內來看,上世紀80、90年代撤縣設市的儀徵市、高郵市、海門市等,也均屬於由省直轄,隸屬設區市代管。
  • 浙江撤縣設區:杭州告一段落,寧波、溫州再次啟航!
    百強縣前四位都來自江蘇,前十名佔到六個,而浙江前十強只入圍了一個。有網友道出真相:浙江的強縣很多都撤縣設區了,而江蘇基本都沒動過!那我們來回顧下浙江撤縣設區的歷史!早在八十年代,寧波的鎮海縣就分拆了鎮海區和北侖區。到了九十年代,台州三個區也是由幾大強縣分拆而來。但浙江真正撤縣設區的時代,是在本世紀初,2001年,杭州的蕭山、餘杭先後設區。
  • 中方、寧鄉等五縣撤縣設市(區)步伐加快 百姓將獲更多實惠
    根據中方縣撤縣設區和寧鄉、邵東、攸縣、桂陽撤縣設市申請,該廳進行了認真考察和可行性論證工作,目前,湖南省人民政府已向國務院呈報了這些單位的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省民政廳也加強了與民政部對接,有力地加快了批覆的進程。    為什麼要撤縣設市(區)?為什麼選擇在寧鄉等縣撤縣設市(區),這對全省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有什麼意義?對老百姓有什麼好處?
  • 7年來江西9地撤縣設區(市) 扒一扒這些縣城的「前世今生」
    導語:9月4日,宜春市委四屆八次全體會議召開,研究審議萬載縣撤縣設區有關事宜。審議通過了《關於同意萬載縣撤縣設區的決議》。這則消息再次引起社會各界對撤縣設區(市)的關注。近年,國家再度放寬了「撤縣設區(市)」的閘門,很多縣都在積極申報撤縣設市。
  • 鎮江有望迎來「新市區」,一縣市有望「撤市設區」,未來可期
    到2019年,這座城市的GDP總量將達到4127.32億元,在江蘇這樣的省份,似乎超過了GDP總量的兩、三個以上,但這座城市的人均GDP非常高,有128979元,接近13萬元,這樣的人均GDP並不多見,但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這裡的繁華,這裡共有三個區。如此繁華的城市,完全可以把所有地方都發展成城區。
  • 江蘇這個縣:已成功撤縣設市,未來前途不可估量!
    江蘇這個縣:已成功撤縣設市,未來前途不可估量!當今,我們的國家變得越來越美好,不斷的帶動著各個省份、縣城往上走,還不斷的扶持,挖掘了不少好地方帶到著富裕。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一直在努力的縣城,都被升上了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