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春恨
宋: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無情不似多情苦,無情不知多情苦。許是當年有一段情,令他至今不能忘。許是他見過許多情,唯此種最噬心。
他一生平步青雲,官拜宰相,識人善用,舉賢不避親。他擅小令,詞風清麗,開創了北宋婉約派。他,就是晏殊。
晏殊自小聰慧,五歲便能作詩習文,因此有「神童」之稱。他一生雖也有起落,但總的來說還是較為順遂。
只是,於朝堂上步步高升的他,卻嘗盡了人間離別。他的弟弟、父母先後去世。他曾有過三個妻子,卻因各種原因不幸去世。年少時,他也曾真誠地愛戀過一個身份卑微的歌女,但因二人身份地位懸殊,因所謂的門風不得不分離。
許是他的經歷,許是他見慣了別離,連帶他的詞也有剪不斷的愁緒,也有些許禪意。
我信每個人都有禪心。一枝花、一株草裡都含大千世界,何況人呢?
他的詞裡藏有他的過往,他愛過的人,他看過的景,他走過的路。
也許那日的別離也是這麼一個春天,草長鶯飛,青草茵茵,楊柳依依。他遇見她,不過是一個意外。這世間難過之事頗多。此刻的他在心中嘆息,於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他們終究有緣無分。
人說得不到的難忘。於是,他記了她許多年。
只不過這詞寫的是他又不是他。他不是詞中年少拋人容易去的少年,他是北宋的少年官員。
她亦不是綠楊芳草長亭路上的少女,她只是淪落風塵的可憐人。
對於詞中的劇情,我們早已熟悉。一個許下他日高中,回鄉娶伊人的誓言。一個做到閨閣守候,日日想念的等待。只不過眼瞧著快到了大團圓的結局,那才子總會被出身高貴的佳人看上,此後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負了在家守候的伊人。
在這場愛情中,最動人心弦的是那深情,是那無盡處的相思。
於是,他感嘆春日裡來生春恨,只因當年種相思。
而似晏殊的愛情,就像一棵不會開花的樹,永遠只能這樣繁茂,卻不會花開滿枝。
他也只能偶爾回想當年,在春日裡遇見她的情形。
於是,他感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所以,這詞寫得不是他自己,卻又是他自己。
他同詞中女子一樣,相思一寸卻有千萬縷。
他同詞中女子一樣,能將天涯海角走盡,卻無法填滿心中的相思。
說到相思,說到閨怨,歷來佳作頗多。
如最後一句「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亦有前人感嘆「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有窮時」與「有時盡」,這「無盡處」與「無絕期」,都道出了天高地遠唯相思無盡頭。
而無情不似多情苦,卻又總被多情擾。倒不知是誰無情,是誰多情了。
這人世間的情愛,總逃不過相思。於是,這一片相思樹連綿不絕,永不衰。回首一看,竟是只有相思,相思無盡處。
本文乃原創,請勿抄襲。
圖片來自網絡,若無意間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讚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