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刺客,幹的見不得光的勾當,為什麼司馬遷單獨寫刺客列傳?

2020-12-18 洞鑑五千年歷史

01

引言

無論是金庸,還是古龍等人的小說,都深深的吸引著我們。我們沉淪在古代大俠的刀光劍影、快意人生中,尤其是他們的俠義精神,也是我們追求的人生目標。除了一些蓋世英雄的大俠,我們還會注意到一個特殊的群體,這就是刺客。

雖然在小說中,刺客的地位並不如大俠的地位高。但是,俠義精神的來源正是來源於此。最為著名的當屬荊軻,雖然刺殺行動並沒有取得成功,但還是被列為了四大刺客之首。刺客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你了解真正的刺客嗎?

02

刺客是怎麼產生的?

刺客在古代是一種職業,主要的任務就是幫助自己的主人來殺人。其必備的素質就是要習得一身武藝,而且還要按時完成KPI。這個職業大概是在春秋時期形成,並且當時廣為盛行。司馬遷在《史記》中,專門記載許多知名的刺客。

這些刺客不僅是能夠完成任務,最讓人感到欽佩的還是他們的人格魅力,尤其是是俠義精神的表現。

為什麼會出現刺客,刺客是基於什麼樣的社會背景產生的呢?關於刺客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出現,其實還是值得商榷的。但是關於刺客的文字記載,大概是在春秋戰國這段時間。

春秋時期,諸侯國開始崛起,傳統的分封制逐漸瓦解,社會處於巨大的變革中。當時的君主被暗殺的就有36位,有很多國家亡國,被其他國家兼併。為了發展自己的勢力,保護自己的領土,各個諸侯王開始積極尋求救國道路。而國家與國家之間,明爭暗鬥,刺客這樣的職業和群體就開始誕生。

環境也決定了刺客這樣的群體誕生。先從地理條件上看,在中原地區的北部和和少數民族交界的地區,其俠義精神比較濃厚。像少數民族尚武好鬥的風氣就影響了中原地區,像北邊的國家晉國就產生了像豫讓這樣的刺客。

像鄭國、衛國、趙國這些國家,其民風也是俠氣重。楚國、吳越是在南方,最早也是蠻夷丟棄,其性格也是容易動怒。其地理環境決定了每個地區的人民的性格,這也是俠義風氣所產生的土壤。像著名的刺客專諸是來自南方的吳國。

當然,除了社會環境,這與個人的性格有關。像這些刺客,大多都是性格偏執,心中充滿豪俠之氣。像荊軻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之一,他生在齊國,性格豪邁。長大之後,這種性格表現的越來越明顯。荊軻來過趙國、燕國,不僅喜歡賭徒廝混,但也非常好勝,曾與蓋聶這樣的劍客比武。

和他最要好的當屬高漸離,兩人經常在燕國的大街上縱聲高歌。這種性格,一般的普通人是不會這麼做的。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像荊軻這樣性格,也決定了他能夠成為一名刺客。

03

各種因素對刺客產生的影響

既然有法律,為什麼非要動用武力呢?法律這樣的觀念主要是產生在春秋時期,但是關於復仇的觀念很早就開始出現。國家還未產生,處在氏族社會的時期就出現了復仇思想。當時自己氏族的親人被別的氏族殺死,自己的族人就會替其償命。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這樣的復仇復仇思想依然存在。並且復仇的方式也就多了起來,出現了刺客這樣專門從事復仇的群體。

刺客不僅能替親人復仇,還能幫自己的親人以及復仇。像荊軻刺秦王,就是因為因為受到燕國太子丹的囑託,為國家復仇。刺客專諸奉命刺殺吳王僚,也是為了滿足公子光的需求。這些刺客的經歷,都是體現了原始的復仇思想。

每個地區的人文環境,也為促使了刺客群體的誕生。像一些人口多且流動性比較大的地區,其當地的性格就就比較剛烈,這種風氣蔓延,對當時好鬥、尚武的風氣都一定的影響。像齊國就是這樣的地方。

司馬公在《史記.刺客列傳》中提到的聶政,他是魏國人。像最強刺客荊軻是齊國人。在長大之後,他們並沒有拘泥於一個地方,來到了趙國、燕國這些地方這對於他們的性格以及俠義精神也產生了影響。

04

刺客的俠義精神

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其中像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也對於當時刺客群體精神面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些刺客不僅以殺人為職業,其俠義精神也充滿著魅力。儒家所倡導就是重義輕利等價值觀影響著這些人思想觀念。

吳國的要離奉命來到衛國,奪取慶忌的性命。要離想方設法贏得慶忌的信任,慶忌同樣武藝高強。當要離找到機會刺殺慶忌,慶忌佩服他的勇敢,便沒有反抗。等到要離的任務完成回到楚國之後,吳王對其進行封賞。

但要離堅決不接受。他義正言辭的說自己的刺殺行動,並不是為了榮華富貴,僅僅是為了國家大義。說完之後,要離便拿起了刺殺慶忌的劍,當場自盡了。由此可見,他雖然是一個刺客,但是其俠義精神讓人欽佩。

晉國的君主叫做晉靈公,他可以說是奢侈享樂,非常不靠譜。因為廚子沒有把飯煮熟,就將其殺死了。當時有一位叫做趙盾的官員看到此情此景,就苦口婆心的勸諫。但是晉靈公對其非常不爽,就秘密的讓刺客去刺殺趙盾。

在清晨的黎明時分,來到了趙盾的家中。沒想到趙盾此時已經醒來。梳洗完畢準備上朝。因為距離上朝還要一段時間,趙盾此時正在坐著休息。這時正是應該動手的時候,但是他猶豫了。

麑看到趙盾,認為他如此自律,必定是一位為國家、為社稷著想的臣子,深感慚愧,沒有動手。但沒有完成任務,有辱自己的職業操守,就一頭撞到槐樹下自殺了。麑雖然只是一個刺客,但是能夠深明大義,為民著想,真的是值得傾佩。

05

結語

這樣的刺客也不僅僅是一部分,而是當時整個刺客群體的風貌。刺客這個群體信奉的是捨身取義的情懷以及「士為知己者死」這樣的情懷。雖然到現在,刺客這樣的職業已經消失,但是其俠義精神,塑造了我們的民族性格。像金庸、古龍武俠小說中的所體現的正是古代刺客群體中的俠義精神。

參考文獻:

司馬遷:《史記》

曹繼華:刺客成因初探——以《史記.刺客列傳》中的刺客為例

鄭春元:《俠客史》

作者

錦年,自由撰稿人,歷史學愛好者,致力於研究歷史。期望用歷史垂訓鑑戒,塑造集體記憶,鑑往知來。

相關焦點

  • 司馬遷筆下的刺客精神:朱亥和要離為什麼未能進入刺客榜?
    然而,司馬遷在《刺客列傳》裡寫了戰國五大刺客中卻未把朱亥列入。歷史上對俠累的為人沒有多講,《東周列國志》也沒有講他發達後為什麼不願見嚴仲子,為什麼不願讓嚴仲子出來做官;但從既有記述來看,俠累被殺,我只想送其一個字:該!今人多評司馬遷作《刺客列傳》,是讚揚了「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我認為明顯不對!
  • 最成功的刺客,為什麼《史記.刺客列傳》卻沒有他?
    刺客信條春秋時公子光闔閭殺了吳王僚得到王位後。僚的兒子慶忌逃往衛國,慶忌一直有萬夫不當之勇,被稱為吳國第一勇士。戰爭如果以刺客的特性來看,這無疑是成功的刺殺,隱蔽詭詐,以弱勝強,可是為什麼卻沒有收錄於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呢?
  • 司馬遷的《史記·刺客列傳》五位刺客,最瀟灑的刺客是他?
    所謂刺客,就是用特殊的手段消滅敵人達到自己的目的,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恐怖行為」。司馬遷的《史記。刺客列傳》記載了五位刺客,其中曹沫是刺客列傳中最瀟灑的刺客,不僅兵不血刃地完成了任務,而且,還收到了最好的效果。
  • 司馬遷的「異度侵入」,從刺客列傳,聊聊《史記》的讀法
    在古代,最熱門,也是最貴的學科,無疑就是歷史,而歷史也被稱為「帝王術」。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研讀古代典籍,日本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就大力推崇《孫子兵法》,《資治通鑑》《戰國策》裡的故事,也經常被拿來作為商學院的經典案例。
  • 要離是戰國四大刺客之一,司馬遷為何不讓他進刺客列傳?
    司馬遷老先生在撰寫《史記》的時候,曾經專門為春秋戰國時期幾位著名的刺客寫了《刺客列傳》。但很奇怪,《刺客列傳》中卻並沒有收錄要離的事跡。那麼,司馬遷因何不讓要離進《刺客列傳》呢?這其中又有何隱情呢?要離的行為實在是不仁至極,我想司馬遷老夫子在讀這段史料時,對其唾棄猶恐不及,又怎麼會為其樹碑立傳呢?
  • 司馬遷《刺客列傳》中記載的最強刺客,不是荊軻,也不是豫讓
    可能是受武俠小說或者好萊塢電影的影響,一說到刺客我們多數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一個飛簷走壁的武林高手,或者墨鏡、手槍的形象。李白一句「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可以說是對刺客這一職業非常生動的描述。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中就記載了春秋戰國時期的五位刺客的事跡,魚腹藏劍的專諸、白虹貫日的聶政、士為知己者死的豫讓,也有圖窮匕見的荊軻,還有一位不怎麼有名,事跡也不那麼壯烈卻可以說是「春秋最強刺客」的曹沫。
  • 為什麼《史記》中司馬遷沒有單獨寫「墨子列傳」?
    《史記》這部巨著居然沒有給諸子百家中墨家的創始人墨子單獨地寫一篇列傳,只是在講孟子和荀子時順帶地提了幾句墨子的事情(一共24個字),墨子這麼重要的人物,居然沒有列傳,沒有列傳就算了,居然就只寫了24個字,司馬遷這是為什麼呢?
  • 司馬遷《史記》「隱藏」的另一個刺客,你能把他名字讀對就可以了
    關於刺客這個職業在《史記》中,司馬遷老爺子首次把刺客合在一起寫了一篇列傳,也就是《刺客列傳》。對於這篇傳記,大家非常感興趣,甚至從中衍生出了中國古代四大刺客——分別是專諸、要離、聶政、荊軻。但是,《刺客列傳》裡還有一個刺客,也非常厲害,卻被絕大多數人忽略了。
  • 向死而生:漫談《史記.刺客列傳》
    誠然,荊軻這位《史記》中的刺客,其英雄形象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似乎已成為荊軻悲壯赴義的定調。然而,翻開二十四史,除司馬遷《史記》之外,竟無一設立《刺客列傳》,不少歷代的文人史家甚至對荊軻加以貶抑,例如司馬光批評荊軻刺秦王實為愚行:「燕丹不勝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輕慮淺謀,挑怨速禍,罪孰大焉!而論者或謂之賢,豈不過哉!
  • 刺客列傳:鄭問水墨歷史江湖,石破天驚逗秋雨
    2、當武俠小說沉寂文壇偶有波瀾,香港的武俠玄幻漫畫夕陽西下日漸沒落,遊俠精神在臺灣的漫畫世界被漫畫家鄭問發揚光大,他的早期作品就結合了東方水墨畫法與西方寫實筆法,尤其是產生於八十年代彩墨繪畫《刺客列傳》,將讀者重新帶回到塵封的歷史故事中,尤其是刺客的揮劍拔刀,決絕剛毅,一躍而起,衣袂飄飄,與水墨的揮灑飄逸,汪洋恣肆、留白渲染珠聯璧合
  • 再讀《刺客列傳》,荊軻真的有司馬光說的那麼不堪嗎?
    結合荊軻在刺秦時的表現,他確實不是一位劍術精湛的刺客。比起擊劍,司馬遷在《刺客列傳》中甚至更強調荊軻讀書的愛好,然而荊軻早年遊說衛元君也沒有被接納。荊軻好讀書擊劍。荊軻雖遊於酒人乎,然其為人深沉好書。我覺得司馬遷夾帶了太多個人情感,反而認為司馬光的評價更加合適,荊軻只是一個懷著「豢養之私」,去做一件「愚事」的所謂的「英雄刺客」。我對荊軻的印象就這樣保持了很久,直到現在再看一遍《刺客列傳》,我才明白自己之前有的只是些小聰明,和太史公完全不在一個層次。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說他因為《史記》沒有完成,所以即使受到宮刑也不敢有怒色。
  • 中國歷史上的六大刺客
    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刺客是六大刺客,即曹沫、專諸、要離、豫讓、聶政、荊軻。他們在漢代名氣很大。下面介紹一下:  (一)曹沫  春秋早期人,是魯國的刺客。在六大刺客中,年代最早。古書對他的名字有許多不同寫法,其中一種是曹劌。
  • 《史記·刺客列傳》中最成功的不是四大刺客,嚴格來講都不算刺客
    司馬遷筆下四大刺客:專諸:魚腹藏劍,殺死吳王僚,幫助闔閭串位,刺殺之事成功,然而自己也身死人手。而且,相對於其他三大刺客的「知己者」,他的「知己者」——燕太子丹還對其有所懷疑。除了上面四個聞名於世的四大刺客,在《史記·刺客列傳》 文章之首,是一個叫做曹沫的人。他也是其中最成功的一個(業餘)「刺客」。太史公記載的文字很少,事情脈絡卻相當清楚。
  • 春秋戰國武俠史:刺客列傳中的五位傳奇大俠,你更喜歡哪一位呢?
    司馬遷《史記》中的刺客列傳,便記錄了先秦時期的五位傳奇刺客。第一位刺客曹沫。實際上,曹沫並非是一名刺客,而是其行為與刺客有關。可能是司馬遷為拋磚引玉,做出的鋪墊。曹沫是魯國的大將,被齊桓公打得找不著北,向魯莊公告罪。魯莊公說齊強魯弱,非戰之罪。
  • 春秋戰國武俠史:刺客列傳中的五位傳奇大俠,你更喜歡哪一位呢?
    那麼古時的刺客,是不是個個武藝高超呢?說起刺客,亦有歷史可考,刺客出現的最早時期是春秋。司馬遷《史記》中的刺客列傳,便記錄了先秦時期的五位傳奇刺客。01第一位刺客曹沫。實際上,曹沫並非是一名刺客,而是其行為與刺客有關。可能是司馬遷為拋磚引玉,做出的鋪墊。
  • 士為知己者死,司馬遷刺客列傳第三個刺客「豫讓」為大義千古留名
    古有「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一說,而這句話卻是出自司馬遷刺客列傳的豫讓。刺客一詞單從字面看來更偏向於貶義詞。古往今來刺客的任務也常常是做著殺人越貨,那人錢財替人消災的事情。但是豫讓作為一個刺客的他動機卻令人動容。豫讓是智伯的一個門客,養客之風是春秋戰國時期盛行的一種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的方式。
  • 推上神壇的刺客:荊軻
    一直想寫寫刺客。我又翻閱了下《史記》的刺客列傳,來說說太史公筆下的刺客。刺客神秘而悲壯,不似常人,而結局都註定很悽慘。幾乎刺客的宿命都是一個字:死。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是文天祥的高尚和偉岸。刺客不怕死,也勇於去死,卻遠沒有這樣的殊榮。
  • 刺客列傳五位刺客 荊軻是最失敗卻是最出名的 這是為何
    太史公《刺客列傳》裡寫了五名刺客:曹沫、專諸、聶政、豫讓和荊軻,然而大家都知道荊軻,卻不知道另外四人。下面咱們簡單分析一下為什麼五人中僅荊軻一人著名於世。1 曹沫曹沫,有人認為就是說「肉食者鄙」的那位曹劌。
  • 何為刺客?俠之大者謂之刺客!
    何為刺客?俠之大者謂之刺客!在中國國代,由於皇位交替,皇權過於集中,導致所有百姓的愛恨情仇都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那就是古代帝王,所有的叛亂者都會想到一個方法讓自己的目的很容易達成,那就是暗殺!在古代所謂的暗殺無非是通過各種途徑接近某人,用冷兵器抹脖子,或是放火燒死對方製造成意外假象;我們在現代電影中看到的可以超遠距離暗殺,在古代是是遠遠不能的。古代,人們講究的是氣節,講究的是士為知己者死,這時候刺客便有了另外一層光芒,那就是懂得大是大非,為知己者慷慨赴死,為蒼生請命。那麼此刺客就非彼刺客了。那何為刺客?看我一一道來。
  • 孝子刺客,是平凡人突破階層燃燒生命的絕唱「刺客列傳」之專諸
    >孝子刺客專諸,這也是【史記.刺客列傳】中的第二位刺客。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盛產刺客?而秦漢以後就少了,到了隋唐以後基本消聲絕跡?這就是時代的悲劇。專諸也不例外,這也是為什麼他的孝需要打個雙引號,因為在名利的機會與孝面前他選了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