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胡楊,那種對生命的渴望和堅毅的靈魂突然讓我畏然起敬!

2020-12-07 L追光者J

深秋胡楊,位於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塔克拉瑪幹周邊

每一棵胡楊都經千錘百鍊,但仍然昂然樹立,讓人肅然起敬!

雖然形狀各異,但都是大自然的手藝!

胡楊是世界上最堅韌的樹,能在40多度的烈日下屹立,能在零下40度的嚴寒中挺拔,不怕什麼土地鹽鹼貧瘠,不怕什麼大漠層層風沙。不怕什麼乾旱少雨。胡楊是生命之樹,有著一息尚存,決不放棄的精神,成就了它生長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後千年不朽的佳話。

胡楊一生都在頑強的同惡劣自然環境抗爭,胡楊是沙漠外圍居民生存的忠誠伴侶,胡楊死後還要抵禦風沙,保持水土,真是無愧於「大漠英雄樹」的美稱。

胡楊耐旱耐澇,生命頑強,是自然界稀有的樹種之一。胡楊樹齡可達200年,樹幹通直,高10-15米,稀灌木狀。樹葉奇特,因生長在極旱荒漠區,為適應乾旱環境,生長在幼樹嫩枝上的葉片狹長如柳,大樹老枝條上的葉卻圓潤如楊。

雖然已經死去,但靈魂長存,依舊守衛著自己的領地!

胡楊樹不是很高,樹葉茂盛,它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中頑強地活著。

胡楊從不因自己生活的貧瘠而放棄對生命的渴望和追求。胡楊是戈壁灘的驕傲,是沙漠中的脊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

胡楊樹有著對生命的執著和渴望,胡楊樹的品性,是人們學習的榜樣。我愛胡楊樹,更愛那些具有胡楊樹品格的人們,胡楊他不僅僅是一個樹,他更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胡楊是一種情緒:綠之希望,金之厚重,壯之偉人,立之千鈞。

胡楊是標示物:大漠人頑強生命力的象徵,鯤鵬展翅之見證,駿馬飛奔之原動。

胡楊是萬古不朽之詩篇,萬千植物之王:根是戈壁,身植大漠,枝依漠風,葉浸沙生。

當地百姓說,胡楊生長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後千年不朽。

為大漠生,為大漠亡,在胡楊倒地的那一瞬,我仍能聽到它低聲細數風雨滄桑之後的美麗傳說。

魂牽夢縈的胡楊啊,那些活的、死的、橫臥的、矗立的胡楊用三千年的傳說穿越了多少世紀的輝煌。

如果有一天,就算你面容憔悴,心如枯槁,那麼,你暗流湧動的靈魂仍是值得我將十指合攏用虔誠去膜拜的榜

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忠守貞潔。不華而不實不譁眾取寵,抵禦風沙寒冷,赤誠忠耿,千百年終不悔

楓、楊、柳三葉繫於一身,耐貧瘠耐嚴寒耐乾旱耐寂寞,無水一百年不死,死後一百年不倒,倒後一百年不腐。

身驅蓋世無雙,樹冠造型之美如同園丁修葺,樹葉色澤豔麗多變如畫家染過,樹幹或粗狀或平直,線條清秀潔美。

胡楊是奇蹟,是西部人戰勝惡劣生存環境,千百年奮爭不息的精神。胡楊是希望,是當地牧民生命的組成部分。沒有了胡楊也就沒有了對胡楊的依戀、摯愛與追求。

胡楊的性格猶如我們淳樸、憨厚的人民,不管在任何環境中都能頑強的生活下去!胡楊的性格猶如我們堅毅、剛強的民族,不論是在任何艱苦卓絕的時候都能傲然挺立!

你不捨得那份嫵媚與金黃,你被那份靈魂上充滿的震撼感動著,你被一種說不出的精神所激勵著。仰望高高的胡楊,你禁不住想摘下每一份柔情,送給最能讀懂你的朋友。

我讚美胡楊旺盛的生命;我稱頌胡楊傲然挺立的個性;我褒揚胡楊不屈的品質。胡楊以其"活著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的個性,深深地感動著我的心靈。

站在每一棵胡楊下,你都想輕輕的聽它傾訴著每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神奇與傳說。

胡楊是沙漠中的偉丈夫。人們說,一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腐,這就是胡楊。有些東西死了,很快就腐爛消失,胡楊死了,卻保持生的姿態,他向人們展示著他的不屈與抗爭。

遠遠的望著那片充滿魔力的胡楊,你一定會不由自主的走進它,觸摸它皮幹上的溝溝壑壑,還有飛沙走石和風霜雨雪留下的種種印記。

胡楊在這生命罕至的浩瀚沙漠裡,靜靜的繁衍著。每日與黃沙做伴,靜聽沙粒相互摩娑般的低語。看微風陪伴著沙粒翩翩起舞。遠遠地離開人間的喧囂與繁雜。猶如一位智者在靜思。

胡楊是我在沙漠中最希望看到的樹。在每一個有關沙漠的影片裡只要有胡楊,就有清新悅耳地音樂;只要有胡楊,就不怕主人公迷失方向;只要有胡楊,人們就能最終戰勝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有時也會天真地想,沙漠裡為什麼不長滿胡楊!

相關焦點

  • 胡楊情緣 生命讚歌——張介宇用畫筆謳歌胡楊精神
    不到荒漠不知胡楊之壯美,不見胡楊不知生命之輝煌。他們不像水地的喬木,盡在樹冠上做文章,它們儘量用有限的水分和養料發育軀幹,而堅決收束頂梢,減少枝葉。它巨大的樹樁有三五壯漢不能合抱,粗礪的樹皮是一種鑄鐵的質地,古老的裂縫可以輕易地放進一隻手掌。而瘦枝窄葉難以詮釋它的生命。塞北的砍頭柳有它的形象,卻沒有它的風骨,嶺南的古榕樹有它的氣勢,卻沒有它的堅毅。說是地理的養育,可它的根下有沙而無土。
  • 沙漠的胡楊與海南的椰子樹。
    胡楊非常頑強,他將自己的根伸到十幾米深的地方,那種毅力是中原地區的植物少有的,他拼命的將自己的根扎入到沙漠下面的土壤中,他這樣做是為了把自己固定住,然後吸取地層中的水和養分。我們人類很少去思考這個問題,在茫茫的沙漠上,那一望無垠的白沙,只是一種表象,白沙覆蓋的地層,仍然有植物吸收的營養。
  • 我渴望一個知音,渴望一份靈魂的遇見
    近讀《伯牙鼓琴》,被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深厚情誼深深打動,我很羨慕他們的情誼,我也渴望一個知音,渴望一份靈魂的遇見。我好想好想用無數次的回眸換你入住我心中,我如此的渴望遇見你,我懷著無比虔誠的心等待上天的賜予,等待一份靈魂的遇見。
  • 胡楊——戈壁大漠的靈魂
    文 | 李殿嶺胡楊從一棵小苗一天天熬過熬過了一千年歲月它曾細數著一粒粒石沙它曾經歷過一場場風雪它曾迎接過一千年次的晨光又曾送走一千年次的星月每迎來一場潤雨都是歡天喜地每經歷一場沙暴都是驚心動魄刻劃成一段回憶流傳成一個傳說都是淡淡的無鹽味的水都會平淡成一夜催眠嘮嗑只是這一千年的歲月長成了一棵胡楊滿身的疤痕皺褶和一樹不同形狀的葉
  • 《紅高粱》|對自然生命的渴望與讚美
    這是一種對完美自由的自然生命的渴望與讚美。整個影片由前半部分稍顯輕鬆詼諧的日常生活和後半部分日軍侵華的迫害與鬥爭組成,是由「我爹」的出生為界的。在前半部分,有新嫁,顛轎,野合,釀酒等,其中我最欣賞的一部分是顛轎。
  • 新疆和田 | 和田胡楊!我要用什麼詞來形容你的美
    新疆和田 | 和田胡楊!我要用什麼詞來形容你的美 2020-11-05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胡楊精神,生命禮讚 !
    胡楊精神 生命禮讚 生命豈能空有歲,精華留與知己識。 胡楊在朝日、夕陽的照耀下, 它的千姿百態顯得更加文雅優美! 胡楊立定於沙海之中,深根於戈壁灘上, 不管風雲如何的變幻,永遠屹立。
  • 你可知道那個擁抱是我今生久違的渴望。《胡楊》外一首作者:無言
    《胡楊》外一首作者:無言胡楊.我穿越千年的風沙在戈壁灘上紮根生長讓歲月去訴說我的傳奇讓流年去聆聽我的故事或許有一天你會來到大漠來觀望我對生的渴望來領略我對死的恐慌只要昂起了高傲的身軀我就在歷史的斜陽裡站成了一道永恆的風景線千年不倒千年不死千年默默地等待和守望
  • 原創詩朗誦:大漠胡楊
    大漠胡楊深紮根系不竭地伸展著生命的渴望錚錚鐵骨同霜雪風沙作生死較量眾志成城與"死亡之海"作殊死搏鬥幾千年的堅守幾千年的抗爭幾千年的血淚譜寫了多少感天動地的壯歌吟誦了多少不屈不撓的詩篇奏響了多少生命之歌的合唱那道道靚麗的風景彰顯著生命的頑強和精彩
  • 勾魂胡楊讓人如痴如醉,王照華國畫胡楊作品欣賞
    胡楊在生命罕至的浩瀚沙漠裡,靜靜的繁衍著。每日與黃沙做伴,靜聽沙粒相互摩娑般的低語。胡楊遠遠地離開人間的喧囂與繁雜。猶如一位智者在靜思。胡楊在與惡魔般的狂風進行搏鬥時,更表現出堅毅剛強的個性。漫天的狂沙和狂風沆瀣一氣,撕扯著胡楊的身軀,摧殘著胡楊的精神。
  • 《大漠凝魂》胡楊文化藝術博物館走進南京江寧
    文化價值胡楊在缺水的大漠中頑強地生長,迎著如刀的戈壁風沙,勇敢地抗爭,頑強地生存。在如火的驕陽中不屈地拚搏,在嚴寒的隆冬堅強地屹立。這種不畏艱險,堅毅自強,堅韌不拔,生生不息的頑強生命力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2.
  • 站著等你三千年——胡楊
    今天聽歌聽到王琪的《站著等你三千年》,非常好聽,心裡有所觸動,在此和大家分享一番。歌曲中「哥哥做胡楊等你三千年 生也等你死也等你 等到地老天荒我的心不變」, 為什麼是三千年?你可知道?我最喜歡的歌手刀郎有一首歌叫做《喀什葛爾的胡楊》,非常好聽,裡面有這樣一段:「任我是三千年的成長,人世間中流浪就算我是,喀什葛爾的胡楊我也會仔仔細細,找尋你幾個世紀在生命輪迴中找到你,我不怕雨打風吹日曬被大漠風沙傷害,讓心暴露在陽光下對你表白,我寧願我的身軀被歲月點點風化,也要讓你感覺到我的真愛
  • 胡楊魂·中華情——有感於馬明畫胡楊
    胡楊在中國分布很廣,在各地生長的胡楊,因各地自然環境的不同,其形態差異很大。唯有新疆塔裡木河流域的胡楊最為典型。新疆人對胡楊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在他們的性格之中或多或少的也能使人感到所具有的胡楊的特質。再加之馬明長期以來對中國歷史的濃厚興趣,使得他對胡楊的認識也更為深刻。他所畫的胡楊,多為殘軀斷臂,殘枝朽皮傷痕累累。強烈的質感給人以堅韌的滄桑感和久遠的歷史感。雖是焦枯,卻可以感覺到其中所蘊含著蓬勃的生機。他的畫構圖簡潔,大開大和,大格局,氣勢宏偉。大面積的空白更顯得場景的深遠遼闊。
  • 司曙精選丨沙漠童話——胡楊與額濟納旗(上)
    然而我忽略了,在紅和黃之間其實還有第三種顏色,那些不隨時間和季節改變的本色。它們一直都生猛的存在著,那是兩種極致之間的妥協跟調和。沒有所謂的晝夜短長秋天有秋天的守望渴望擁抱的靈魂大片枯死和垂危的胡楊林,奇異的造型像帶有靈魂卻不朽的生命在與風沙和蒼天抗爭。
  • 中國山水畫論理與技法,技法九《研究胡楊形態和胡楊的創作技法》
    人們頌胡楊這種堅定不移、頑強不屈的精神,比喻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和靈魂,稱之為「胡楊魂」。本文由焦墨大師秦國健,總結創作實踐和經驗,結合自身的創新作品,研究胡楊樹的生長環境和它的形態,及創作胡楊的技法、注意事項等與畫友們交流。
  • 文化名人訪談丨故土是永恆的懷念和講述——訪作家胡楊
    事實上,胡楊這個樹種,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它生存於乾涸的大漠戈壁,民間傳說它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在死亡之海中,它頑強地播撒生命的種子。看見它們,總有一種親情般的熟稔,似乎它的骨子裡就帶著西北人的剛勁、柔美和執拗。我知道,這是一方水土滲入人的精神和血脈的結果。
  • 我心中那悲壯的胡楊
     千年之後,又一個千年……   你依然固守自己的品德,  任滄桑歲月把年輪雕刻,  守望著不朽的靈魂  悲壯的胡楊,  你為悲壯而生,   你為悲壯而長, 
  • 三千年生命中的胡楊,沙漠之魂!(美文)
    這一刻我聽到了一個來自靈魂中的吶喊,那是遠古文化中的一曲悲壯的歌。曾經的繁華,曾經的遍地金黃,在歲月的光影中交織成滄桑,那大漠中行走的駝鈴,那樓蘭中的姑娘,都隨著歷史的長河悄然而逝。有一種生命是用鮮紅的血液澆灌,任沙塵鑽進斷裂的傷口,隱忍著刺骨的痛,依舊挺直身軀,面朝陽光。三千年,你的根在荒漠,你如一尊靜默的守望者,盛開出生命的花,即使,已乾枯,也依然以頑強的姿態傲立蒼穹。
  • 靳文藝―回首丁酉---胡楊寫生(之一 )
    回想起1982年第一次徒步獨自沿黃河考察寫生,歷時一年多的行程,領略到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復回那磅礴雄偉氣勢,勇往直前的精神,也是我對黃河題材的中國畫不斷探索,砥礪前行的最好詮釋。從那以後的幾十年時間裡,反覆不斷的到黃河流域寫生,已經成為我藝術生活的常態。
  • 用水書寫的生命符號:額濟納河水滋養的胡楊,色彩瑰麗
    沒想到只是一個簡單的約定,卻變成了夢中的現實,給了我一次意想不到的心動!金秋十月,正是胡楊披金掛彩的季節,筆者行程2000餘公裡,來到內蒙古的額濟納旗,親眼目睹了這片被稱為居延綠洲的腹地,用水所書寫的生命符號,讓人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