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鎮亭頭村文化禮堂

2021-02-07 三合鎮亭頭村

「禮堂」一詞,早在《後漢書·鄭玄傳》裡就有文字記載,作為古代習禮的講堂,實際的存在追溯起來更為久遠。

打造文化禮堂,是建設「兩富」「兩美」浙江的題中之義、創新舉措。近年來,三合鎮將農村文化禮堂建設與當地特色有機融合,堅持以人為本,突出文化靈魂,以農村文化禮堂為基層文化載體,為百姓構築精神家園,讓其在「身有所棲」後「心有所寄」。


本期「我的禮堂我讚美」,讓我們一起走進亭頭村文化禮堂。


我是亭頭村文化禮堂,我的主人亭頭村建村一千二百多年,是一個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文化特色耀眼的古村落。這裡有尚書侍郎、榜眼及第的榮耀,亦有勤耕苦讀、興家創業的艱辛;有深井聞仙語、老公拜老婆的傳說,亦有大麥堆假山、平地起崗橋的勝跡;有亂世顯傲骨、齊心修祠堂的壯志,亦有捐資助建學校、協力修祠堂的義舉;有千秋劇團、詞調娛樂的豪情,亦有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的骨氣。


我是亭頭村的村莊地標,我不一定是村裡最好最靚的房子,但一定是村裡最具人氣的地方。2017年的冬月,我終於建成與世人見面。我存在的意義,是為了更好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承祖訓、傳家規,樹村風之典範,凝聚立身正氣。



要問我最大的特色是什麼?那便是台州市非遺——亭頭詞調的前世傳奇與今生演繹。亭頭詞調凝聚著村中藝人崇文的心願,耕耘的辛勞,「亦農亦文展才藝,自娛自樂樂他人」,它是亭頭村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展現了亭頭人對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求。


亭頭詞調特色展廳



相關焦點

  • 天台6家上榜2018年度全省五星級農村文化禮堂
    其中天台縣有6家文化禮堂被評為五星級農村文化禮堂,分別是始豐街道安科村文化禮堂、三合鎮峇崷村文化禮堂、平橋鎮茅垟村文化禮堂、雷峰鄉黃家塘村文化禮堂、南屏鄉前楊村文化禮堂、雷峰鄉潘岙楊村文化禮堂。三合鎮峇崷村文化禮堂峇崷村文化禮堂以新建的4層7間大樓為硬體載體,總面積達500平方米。禮堂創建有機結合當地特色文化,已然成為了該村的一張金名片。
  • 龍井:松茸之鄉—三合鎮
    這就是龍井市三合鎮。三合鎮位於龍井市區東南部50公裡處,幅員328平方公裡,人口4791人,其中農業人口達4276人,朝鮮族佔98%。近年來,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改善人居環境,三合鎮充分發揮資源、區位、行業和產品特色優勢,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畜牧養殖、蘋果梨種植等三大特色農業和以松茸產業、蘋果梨產業為代表的特產業,促進了農民增收,先後榮獲「國家級衛生鄉鎮」、「省級生態鎮」、全省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全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2012年,三合鎮農民人均收入達6829元。
  • 孫存坤到三合鎮開展調研
    1月9日,區委副書記孫存坤到三合鎮就疫情防控、信訪維穩、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當前重點工作開展調研。  孫存坤首先聽取了三合鎮主要負責同志關於近期重點工作開展情況的匯報,對三合鎮各項重點工作落實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
  • 三合鎮召開疫情防控緊急會
    1月9日,三合鎮全體機關幹部、駐村幹部迅速下沉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和排查工作。與此同時,該鎮黨員幹部、全鎮23個村(社區)也正在開展著嚴密的排查、宣傳等防疫工作,確保防疫工作不漏一人。該鎮迅速召開三合鎮疫情防控緊急會議,制定下發《關於調整三合鎮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方案的通知》、《三合鎮村(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三合鎮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要點》及《關於加強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提示》,全鎮機關幹部、各村(社區)負責人、鎮直部門按照會議精神和要求立即開展防疫工作。
  • 僑鄉江門三合鎮:全力打造溫泉旅遊特色小鎮
    過去5年,三合鎮真抓實幹,鎮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布局逐步優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今後5年,三合鎮將緊緊圍繞「廣東省溫泉旅遊名鎮、臺山市宜居城鎮、城郊生態休閒基地」的發展定位,加大城鎮建設力度,壯大全鎮旅遊業實力,全力打造以溫泉旅遊為主、農業生態旅遊為副的溫泉旅遊特色小鎮。
  • 播州區三合鎮:五彩先鋒創文明,五彩家園同心建
    夏季的傍晚,播州區三合鎮的雄師廣場上歌聲不斷,廣場的一角,三合社區藍色文化先鋒隊為大家準備了一臺卡拉OK播放機,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可以拿著話筒來一曲卡拉OK。幾乎每晚開展的卡拉OK娛樂活動,不僅豐富了社區群眾的文化生活,又給市民們的生活增添了無限樂趣。
  • 文化禮堂裡「哺育新人」
    把德育教育作為「文化禮堂+」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深入挖掘文化禮堂中的德育資源,拓寬學生德育實踐渠道,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一是推進千萬學生「進禮堂」。以春節、元宵、端午、清明、重陽、中秋等傳統節日為抓手,以農村文化禮堂為主陣地,以開蒙禮、尊師禮、成人禮、敬老禮等一系列禮儀活動為載體,打造中小學德育實踐基地,做到「一堂一特色,月月有活動」,切實消除中小學德育工作中理論與實踐的「兩張皮」現象;二是推進禮堂文化「進課堂」。挖掘各農村文化禮堂文化內涵、特色背景、歷史名人、先進事跡,編輯成農村禮堂文化德育教材進學校、進課堂。
  • 粽葉飄香端午情,文化禮堂暖人心!蒼南縣文化禮堂開展「端午節...
    帶領村民體驗包粽子的樂趣、為村內老人送去節日的暖心問候……為進一步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溫馨濃厚的節日氣氛。連日來,蒼南縣各鄉鎮文化禮堂粽葉飄香,洋溢著濃鬱中國味的端午節系列活動陸續上演,讓廣大群眾感受傳統節日魅力的同時豐富了村民們的文化節日生活。
  • 淳安縣文化禮堂的「華麗轉身」
    走在淳安縣汾口鎮赤川口村的文化禮堂大門口,就聽見禮堂裡傳來陣陣的睦劇音樂,伴隨著音樂,走進禮堂就能看到村裡的大姐們有模有樣的學著省級非遺名錄中的「竹馬」傳統民間舞蹈。村裡的文化員餘彩娟感慨道:「文化管家送培訓到村裡來大家都很喜歡,以前文化員管的是文化禮堂的村民棋牌桌,現在管的是文化禮堂的大舞臺,這才是名副其實的文化員。」
  • 廟後周村文化禮堂榮膺市四星級文化禮堂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通訊員 劉潔芳)近日,廟後周村文化禮堂榮膺寧波市四星級文化禮堂稱號。    廟後周村位於西塢街道東南側,甬臺溫鐵路、楓溪河貫穿村莊,甬新河依村北而過,全村區域面積5平方公裡,共有村民1024戶,人口2768人,黨員67人。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近40萬元。
  • 文化禮堂 農民自己的「精神家園」
    近年來,我縣文化禮堂建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先後獲得「2014年度溫州市文化禮堂建設工作積極縣」「2015年度溫州市文化禮堂建設工作先進縣」「2016年度浙江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先進縣」榮譽稱號,「開辦公益國學班傳承傳統文化」「喜慶慈善樹新風」「市場+公益」等一批經驗做法更是相繼入選省市農村文化禮堂工作創新案例。
  • 農村文化禮堂:浙江鄉村文化精神新地標
    自2013年啟動農村文化禮堂建設以來,浙江以「文化禮堂、精神家園」為主題,注重與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相結合,加強傳統民俗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融合創新,打造了集文體娛樂活動、思想道德建設、知識普及為一體的農村文化服務綜合體。目前,農村文化禮堂已成為浙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基層黨組織溝通聯繫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也是彰顯浙江文化特色的「文化地標」。
  • 文化禮堂構築美好精神家園
    民俗風情在這裡搖曳生姿,家風家訓在這裡落地生根,傳統文化在這裡續寫歷史……一個個別具特色的農村文化禮堂出現在新河的村頭鄉間。「堅持做好『以文引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文化禮堂建設文章,聚焦農村文化禮堂的長效發展。」談起文化禮堂的發展之路,新河鎮黨委書記王振翔信心十足。
  • 加強農村文化禮堂的隊伍建設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葛慧君在2015年全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現場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目前農村文化禮堂還存在內容比較單一、利用率不高、發展不平衡等問題,離「精神家園」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筆者以為,這與一些農村文化禮堂隊伍建設的脫節和薄弱不無關係。
  • 充分發揮農村 文化禮堂作用
    昨天下午,省政協召開民生協商論壇,圍繞「充分發揮農村文化禮堂作用
  • 文化禮堂:文化浸潤生活 禮儀詮釋內涵
    近年來,我縣文化禮堂聲名鵲起,建設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從上而下勠力同心,漸漸地一個又一個村子擁有了自己的文化禮堂,這些禮堂也逐漸融入了百姓的生活,成為他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村裡的晚會表演、黨建活動大多「棲息」於此,每到年俗節慶便很是熱鬧,其中不乏獨具新意的亮點活動,富含了當地的文化元素和風俗習慣,成為了該村乃至全縣的特色特點。
  • 長街鎮:文化禮堂活水澆灌百姓文化心田
    近年來,該鎮深耕文化禮堂建設,從送文化到種文化,攪動了這一泓文化「活水」,精準澆灌百姓的文化「心田」。  按照「一村一品」、「一堂一色」的思路,以突出各村特色的主題為創建方向,充分挖掘本村特色傳統文化。如對岙洞的知青文化、總浦塘的圍墾文化、西岙的南宋古村文化(抬龍文化)、向陽村的曬鹽文化等。同時,文化禮堂數量逐步增加,成為一座座新文化地標。
  • 縉雲:農耕文化傳承 這個文化禮堂「獨領風騷」
    日前,走進新建鎮筧川村的書香文化禮堂,竹元素以及農耕文化融入的翰墨書香令人流連忘返。  新建鎮筧川村的書香文化禮堂作為麗水市兩家2020年書香文化禮堂建設試點之一,由縣委宣傳部高質量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和農家書屋提檔升級,立足地方特色,以竹元素為脈絡來布局,將書香文化禮堂分為竹之始、竹之韻、竹之歌三個篇章。
  • 阜陽市潁州區第二屆鄉村旅遊節暨三合鎮第三屆掩龍 牡丹文化節盛大...
    牡丹花開四月天,雍容華貴聞天下阜陽市潁州區第二屆鄉村旅遊節暨三合鎮第三屆掩龍牡丹文化節由潁州區旅遊局、三合鎮人民政府主辦,潁州區農委、潁州區林業局、潁州區城鄉管理執法局、潁州區婦聯據三合鎮黨委書記梁峰介紹,此次以「花卉潁州、多彩牡丹」為主題,通過鄉村旅遊暨掩龍牡丹文化節的舉辦,以花為媒,廣交朋友,展示三合新形象,加快三合新發展,讓沉睡的田野變成豐收的果園,讓豐收的果園變成美麗的公園,讓清幽的農家庭院變成城市居民休閒度假的第二家園,讓希望的田野真正成為美麗田園、幸福家園、致富搖籃。
  • 普陀:「紅色旋律」奏響文化禮堂
    文化地標 精神家園9月28日-9月29日,由普陀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中心、區文廣旅體局主辦,區文化館承辦的「紅色旋律」奏響文化禮堂活動走進南岙村、螺門村文化禮堂。9月29日下午2時,隨著音樂響起,燈光閃耀,一場「精彩華誕 禮堂同慶」普陀區漁農村文化禮堂與你有約演出在螺門文化禮堂內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