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世銖:打造全省人才服務平臺 助推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2020-12-19 東南網

中國海峽人才市場黨組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 廖世銖

中國海峽人才市場作為國家級人才市場和全省最大的綜合性政府人才服務機構,要把貫徹中央和省委關於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部署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大力打造和提升面向全省的若干人才服務平臺,發揮在全省人才服務及行業發展中的示範、帶動和主渠道作用,更好為「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是建設高層次人才引進服務大平臺。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創業、創新服務,是人才強省和創新驅動戰略的中心任務,是人才服務機構必須承擔的優先功能。人才市場在11個主要國家和地區設立海外引才聯絡站,配備海外遠程視頻洽談系統,與泛珠「9+2」人才服務機構合作、搭建閩臺人才交流合作和全國人才交流協會的合作網絡,具有較好的引才基礎和通道。同時將大力參與海外人才聯絡站建設、拓展人才供給側和需求側戰略合作、加強與境內外知名人力資源機構的合作,以建設福建省人才科技資本運營平臺為契機,建造招才引智流水線、一站式對接服務窗口、打造人才科技資本快速流入我省的「高速公路」。

二是建設兩岸人才交流合作服務大平臺。開展和服務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合作,是人才市場作為在福建布局國家級人才市場、體現「海峽」字號所承擔的特色功能。人才市場有「6·18」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合作大會、海峽兩岸閩臺人才交流合作年會、福建省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合作協會等多個重要平臺,與臺灣眾多知名人力資源機構、高校、同業公會、專業協會學會建立合作關係,在臺灣設立臺北分部和人才聯絡站,長期開展常態化服務,為我省和全國構建了兩岸人才交流合作前沿平臺。同時,將繼續認真貫徹省委深化閩臺人才交流合作部署,結合省人才科技金融平臺的建設,大力參與臺灣人才智力引進、臺資企業人才高地打造、臺灣專才選聘、臺灣青年來閩就業創業、閩臺產業人才培養合作、兩地互設人力資源機構等項目,更好發揮平臺效應。

三是建設人力資源服務產業聚集發展平臺。發揮龍頭作用、發展壯大人力資源服務產業,促進產業培育、帶動產業聚集、構建產業生態,是人才市場作為省內行業龍頭所應擔當的重要職責。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是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新模式,通過集聚眾多國內外優秀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形成規模效應,可有效助推當地人力資源服務市場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目前,人才市場正在主導建設「中國海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成為全國第5個、我省唯一的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已篩選預約入駐人力資源機構28家,涵蓋人才招聘、培訓教育、人才測評、管理諮詢、高級人才尋訪、人力資源服務外包、人力資源信息軟體服務、創業諮詢指導、創業資金扶持等領域,將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四是建設全省流動人才公共服務大平臺。流動人才在整個人才隊伍中體量大,是人才市場的主要管理服務對象。人事檔案管理基本公共服務和畢業生就業接收、人事代理、流動人才黨員管理、集體戶管理等公益性服務是政府人才服務機構的基礎功能,是黨管人才和服務人才的重要抓手。僅人才市場目前直接管理服務的流動人才檔案就有43萬多份,流動人才黨員1萬多名,集體戶口人才3萬多人,年接收就業畢業生2萬多人,年開展職稱評審0.8萬人。同時已與部分設區市合作協同開展服務,大力帶動全省人才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一體化服務。

五是建設全省招聘求職服務大平臺。優化配置人才資源,服務公共就業、促進人才發展、滿足單位用人,是人才市場的核心功能。人才市場有全省最大人才招聘網站中國海峽人才網(有全省最大的流動人才信息庫、年更新100多萬份簡歷的求職人才信息庫),有全省大中畢業生供需見面會、省外巡迴招聘會、福建省中高級人才招聘會、海峽日常招聘會等眾多平臺,每年在全省各地舉辦200多場招聘會,還有高級人才尋訪、人才測評、資信認證、招聘外包等鏈條,年服務求職人才100多萬人次、用人單位10多萬家次。將繼續積極增加舉辦公益招聘會、行業特色招聘會,大力推動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的網際網路招聘平臺建設,大力發展高端專業化個性化精準化招聘求職服務,大力推動省市人才信息合作和招聘聯動,建設全省招聘求職服務大平臺,以更好服務人才合理流動,促進人才資源優化配置和深度開發。

相關焦點

  • 雲南省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激發人才活力動力...
    核心速讀:  ◆配套完善100多項制度文件,以品牌整合、統籌聯動、政策銜接、活力激發為抓手,推動雲南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向深水區挺進  ◆建成5個「雲南省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基地」、與9家海外機構籤訂「海外引智工作站」協議  ◆以27項服務為重點,打造「一站式」服務保障措施,對引進人才按條件給予工作生活補助、對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家屬給予貼心政策
  • 《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 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
    近日,中共雲南省委辦公廳、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全文如下: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通知》精神,進一步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促進我省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 改革弄潮 | 市委組織部:深化人才體制改革 營造近悅遠來的發展環境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公務員局局長丁耀偉做客聊城新聞網演播室,圍繞我市人才制度改革攻堅行動,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  在訪談中,丁耀偉從出臺人才引進新政、搭建人才發展平臺、完善人才激勵機制等多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我市人才制度改革攻堅行動的進展情況,系統梳理了人才改革的舉措與成效,介紹了今後工作的方向和打算。
  • 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若干措施
    本報訊 近日,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若干措施》,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市、縣黨委和人民政府,自治區黨委各部委,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人民團體,各高等學校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若干措施》全文如下。
  • 白銀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升人才管理服務水平
    中國甘肅網7月25日訊 據白銀日報報導 (記者 馬曉微 通訊員 王軍)我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始終把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作為增強人才工作整體效能的主要動力,加快政策創新,優化服務保障,全面提升人才管理服務水平。
  • 開封市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推進會在蘭考縣召開
    11月25號,全市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推進會在我縣召開,主要目的是分析形勢任務,研究思路舉措,總結交流經驗,進一步推動各項改革措施落地見效,為全市發展高質量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市縣領導劉漢徵、王秋傑、付新禧等參加會議。
  • 媒體融合的兩個抓手:機制體制與人才是關鍵
    會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媒體融合發展專家庫專家、中國教育電視臺總編輯胡正榮表示,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大全媒體人才培養力度是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兩個抓手,二者的實現是打通媒體深度融合的「任督二脈」。其中,一個要求是推動媒體融合縱深發展;兩個抓手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大全媒體人才培養力度;三個任務是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加快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四個目標是牢牢佔據輿論引導、思想引導、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胡正榮具體分析了兩個抓手的重要性。
  • 金融助推+科技引領+人才支撐 即墨三大服務平臺助推創新驅動
    這是即墨區藉助金融、科技、人才三大創新服務平臺,實現資本招商的成功典範。   近年來,即墨區堅持用平臺化思維做科技創新的乘法,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資金鍊,規劃建設了金融、科技、人才三大創新服務平臺,對新舊動能轉換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
  • 江門搭建人才交流平臺 種好「梧桐樹」誠引人才棲
    原標題 我市加快載體建設,搭建交流平臺,深化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改革……  種好「梧桐樹」 誠引人才棲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傅雅蓉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體制機制順,則人才聚、事業興。
  • 【理論超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充分激發創新發展動能
    【理論超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充分激發創新發展動能 2020-12-04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省委書記諶貽琴對全省人才工作推進會作批示
    11月30日,全省人才工作推進會在貴陽召開。省委書記諶貽琴作批示。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捷出席會議並講話。副省長譚炯主持會議。諶貽琴在批示中指出,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貴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一支強有力的人才隊伍。
  • 關於聚力創新深化改革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人才發展環境的意見
    各市、縣(市、區)黨委,省委各部委,省各委辦廳局黨組(黨委),省各直屬單位黨委:  《關於聚力創新深化改革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人才發展環境的意見》已經省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入推進中醫藥人才評價體制機制改革
    北京中醫藥大學以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中醫藥拔尖人才為目標,著眼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風向標」作用,著力破除「五唯」頑瘴痼疾,大力實施中醫藥人才評價體制機制改革,努力營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格局,推進學校各項事業改革發展。  加強頂層設計,構建系統完備的人才評價體系。
  • 湖北麻城全力打造人才集聚「窪地」
    近年來,該市相繼出臺了《麻城市引進創新創業人才辦法》(試行)、《麻城人回歸創業計劃》、《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人才激勵「大禮包」,不斷加大人才引才力度,人才集聚的效應逐漸形成。該市優化創新創業平臺,增強高層次人才承載力。
  • 湖北麻城:全力打造人才集聚「窪地」
    近年來,麻城市相繼出臺了《麻城市引進創新創業人才辦法》(試行)、《麻城人回歸創業計劃》、《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人才激勵「大禮包」,不斷加大以才引才力度,人才集聚的效應逐漸形成。該市優化創新創業平臺,增強高層次人才承載力。
  • ...推進「四個集聚」和體制機制創新 打造面向世界引領未來輻射...
    袁家軍調研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工作 推進「四個集聚」和體制機制創新 打造面向世界引領未來輻射全省的創新策源地 2020年03月11日 18:37:54來源:浙江在線記者 餘勤   袁家軍調研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工作  推進「四個集聚」和體制機制創新  打造面向世界引領未來輻射全省的創新策源地
  • 山東昌樂經濟開發區以體制機制改革集聚蝶變勢能
    今年以來,山東昌樂經濟開發區按照省市縣委部署要求,以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為契機,聚焦經濟發展、「雙招雙引」、科技創新、改革開放等主責主業,全力推進黨建引領、布局優化、產業集聚、動能轉換、管委會瘦身強體,不斷積蓄轉型蝶變、浴火重生的強大勢能。  聚焦黨建引領,凝聚企業向心力。
  • 中辦、國辦印發《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意見》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構建合理、公正、暢通、有序的社會性流動格局,引導個人發展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進程,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公平正義、國家長治久安。《意見》要求,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築牢社會性流動基礎。
  • 人才陝軍:激活追趕超越「動力源」
    為更好地讓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幹事創業中,由省委組織部牽頭,整合全省服務資源,成立高層次人才服務平臺,對住、醫、行等服務事項實行「一窗辦理、專員服務、部門聯辦、限時辦結」,目前已為全省1800多名高層次人才發放「三秦優才卡」。同時,人才評價制度改革的推行,也打通了陝西人才「窪地」的活水源。
  • 發改委印發2017年18個國家級新區體制機制創新工作要點
    1、建設電子市民中心,探索構建新型「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體系、電子證照等政務數據跨部門共享機制和智能監管體系,努力打造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新平臺。2、加快建設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和「雙創」示範基地,全力推進京津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探索,率先形成個性化定製、服務型製造等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