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巖山 東京夢華

2020-12-12 林sir帶您賞古建

導讀:一座山野小廟,一位宮廷畫師,昏暗的燭光下面壁十年。恢宏的宮殿廟宇,逼真的市井鄉野,這位堪稱「國工」的畫匠在近一百平米的牆壁上立意構圖,再現出昔日故國的風情物貌,這絕世佳作足夠與芮城永樂宮壁畫比肩,被譽為畫在牆壁的「清明上河圖」。他就是北宋翰林畫師、御前承應——王逵。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京都開封城破,欽、徽二宗降金,時年28歲的王逵隨一眾臣子精英被押入金,然而對故土的眷戀無時無刻不在叩擊著他的心房,東京汴梁往昔的繁華成了他心頭永久的痛。68歲的時候,老畫師鬚髮已白,用盡最後的筆力,在幽僻的巖山寺內畫下了記憶中故國的舊時光.....

臻品現世

1938年5月的一天,一名日本軍士誤入晉北憨山腹地的一座破敗廟宇,寺內精美絕倫的宏大壁畫令這位入伍前曾擔任美術教師的兵士極為震驚,乃至回國後的幾十年間,一直令他心馳神往。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日建交,1973年,他設法藉助日本文化部門的外交渠道,想再入那座藏於大山深處的古寺觀賞朝思暮想的東方壁畫。日方講到,在中國晉省境內有一座寺廟壁畫保存的非常好,希望中國文化部門臨摹,但不知曉寺廟的名字,只能提供大致方位。這一系列舉動,引起中方高度重視,並責成有關部門根據日方提供的大致方位摸底排查,最後確認那位日本軍士的魂牽夢縈之地正是位於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的巖山寺。隨後幾年,中央美院和國家文物部門多次派遣專家學者實地考察論證,終在1982年2月23日,巖山寺被列入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錄。我們無從知曉那位日本人是否實現了他再回古寺的願望,如果他真的再次面對這一稀世珍品,不知感慨幾何。但塵封八百餘年的國寶卻是因他拂塵而出,重現於世,對國人來說真不知是玩笑還是諷刺。

故國情思

公元1126年,金兵大舉進攻中原,汴梁陷落,京都夷為廢墟。次年,宋欽、徽二帝降金,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親歷山河破碎的王逵時年28歲,已在翰林圖畫院中學有所成,是一名技法純熟的宮廷畫師,無論宮廷生活還是世俗題材都能信手拈來。金軍滅宋後,為使金帝國迅速崛起,擄掠宋地人才寶物無數,撤軍時一併押運返金。身為宮廷畫師的王逵不幸身處其中,從此開啟了他作為「御前承應」服務金廷的漫長歲月。

「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在金國,王逵目睹了中都(今北京)的營建,這使得他對汴梁城的思念則愈發深厚。恰逢海陵王完顏亮準備重修巖山寺,用以舉辦佛教水陸法會超度亡靈,「僕今追念,回首悵然」,受詔作畫的王逵,遂以此為契機將記憶中汴京的鮮活場景一一復原在大殿牆壁之上。

冬來暑往,王逵在近一百平米的牆壁上立意構圖,面壁近乎十年。昏暗的大殿中,夏季蚊蟲叮咬,冬季寒風刺骨,但他眼前總能浮現出使之凝心聚血的東京汴梁,魏峨的宮殿有他的顏色,繁華的市井有他的嚮往。青春墨跡未乾,夢幻色彩已枯,他嘔心妙思,瀝血成彩,他要在這有限的空間中恢復一個記憶中的汴京城,他要給世人繪出一個瑰麗的和諧世界。這位年過花甲的畫師,用他那犀利的筆鋒和嫻熟的畫技,描繪了一幅極為難得的古代宮廷和社會生活圖卷。十年之後,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亦或是一個月滿星稀的夜晚,他終於在巖山寺文殊殿西壁的一隅署上了自己的名字——「畫匠王逵」。那時的他還並不知曉自己的作品對後世而言具有怎樣的價值,他只知道自己心願已經達成。

一品巖山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畫師王逵瑰麗又孤寂的精神世界深深吸引著我。初冬的晉北,寒意漸濃,巖山寺就位於忻州市繁峙縣城東南四十五公裡處的天巖村。

天巖村,靜謐在憨山北麓的山腳下,一條小溪從村中穿過,彎彎曲曲地流入滹沱河。冬季裡,站在村頭向北望去,只見湛藍的天空下,滹沱河床上霧氣氤氳,北岸富饒的砂河鎮隱約可見。那一團團的雲霧樹木、一層層的黃色梯田、一座座的欄柵小院與趕著羊群高歌信天遊的牧人繪成一幅別具特色的風情畫卷。

山色蒼茫,黃丘合圍,紅牆、翠瓦構成的巖山寺雖竭力調整冬的顏色,卻仍舊掩不住古剎的深沉與低調。寺外一株巨大的枯樹,迎風而立,枝幹直插天際。枯樹旁便是通往山門的小徑,山門為一拱券式門洞,其上有一個單簷歇山頂式的鐘樓,簷角高挑,通體靈動,盡顯俊雅飄逸。

鐘樓

步入寺內,殿宇、垂花門雖均為晚清所建,但眾多碑刻、石香爐、鐵鐘、鐵罄等古物不斷提醒著更久遠的時光。南殿文殊殿,單簷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六椽,牆體墩厚,鬥栱肥碩,從形制上看無疑是金代建築。北殿水陸殿及其內部的《水路圖》壁畫於上世紀被毀,觀其殘存根基,輪廓甚大,不難想像這座消失的大殿曾經是何等宏大輝煌。駐足院中,恍若置身歷史隧道,孤寂百年的巖山寺把濃烈的宋金遺風頑強地帶到了現代。

山門懸匾
水陸殿(北殿)遺址
文殊殿(南殿)

推開文殊殿門,森嚴氣息撲面而來。借著昏暗的光線,周邊牆壁上宏大精美的畫作在眼前徐徐鋪陳開來。四壁王逵真跡,畫風無限接近北宋院體風格,運筆雋麗精細,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筆力剛勁,設色雅致,其藝術之精湛,技法之純熟令人驚嘆。畫中既有壯美的瓊樓玉宇,也有簡陋的農家房舍;既有氣度非凡的將相貴婦,也有質樸的農家婦女;既有騎馬揮旗的鬥士,也有騎驢的林間旅人.....

海市蜃樓圖
宮役巡夜圖
阿斯陀佔相圖
仙女赴祭圖
鍾馗鎮妖圖
擊鼓報喜圖
青衣買蓮圖
水推磨坊圖

縱觀四壁,內容翔實、匠心獨運,山水、庭院、建築布局精巧,各色人物描繪細膩,濃墨重彩與寫意簡描有機結合,北宋京都的風情物貌躍然壁上,令人嘆為觀止。

東京夢華

對於被羈於金的宋人而言,回憶愈是身臨其境般美好,心扉就愈發酸楚痛徹。巖山寺壁畫帶給觀者更多的是一個羈旅之人對故土的懷念與感傷。而絕妙的是,那份羈旅之苦卻是借著美好被傳達,戰爭泯滅了人性,藝術卻能超越時空,使人在血腥殘酷的世界裡,窺見美好。「回首天涯歸夢,幾魂飛西浦,淚灑東州。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立於大殿之內,我似乎看到一位須白消瘦的老者秉燭作畫,那情景有些突兀,又有些讓人心酸。望著滿牆壁畫,恍惚間,猶如置身北宋繁華的東京城,往來如織的漕運商船在汴河上揚起白色風帆;熙攘的人群與熱鬧的街市映照著悠然自得的生活氣息;街中彩樓歡門高聳,車馬轎駝絡繹不絕.....夜幕降臨,明月高升,朦朧月色下搖櫓的划水聲,璀璨燈火裡美食的熱炊煙,如夢似幻的舞榭歌臺,絕美婉約的近水樓閣.....一切都還是那般令人懷思的舊模樣。

高大雄偉的宮門
熙攘繁盛的市井

我們時常懷揣這樣的情愫,去一個地方,不是在意它如今什麼樣,而只因它曾經什麼樣,無論舊時的風情物貌是否依然,不過是借地感懷,給自己一個放開思緒的機會罷了。生活處處瑣繁,可總有先人的慧智在前,或是三兩佳句或是一段逸事,都能在不知不覺間給人以莫大的慰藉。追思往事,恍如夢境,歷史嬗變,千年一瞬。遙想八百多年以前的宋金時期,那是一個怎樣的藝術盛世吸引著無數藝術家去競相綻放自己的才華?一品巖山,東京夢華。我們知道中國歷史記憶中那一抹永恆的印象,還在.....

相關焦點

  • 一品巖山,東京夢華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京都開封城破,欽、徽二宗降金,時年28歲的王逵隨一眾臣子精英被押入金,然而對故土的眷戀無時無刻不在叩擊著他的心房,東京汴梁往昔的繁華成了他心頭永久的痛。68歲的時候,老畫師鬚髮已白,用盡最後的筆力,在幽僻的巖山寺內畫下了記憶中故國的舊時光.....
  • 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完美收官
    本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東偉報導 11月22日晚,清明上河園2020年最後一場《大宋·東京夢華》在清明上河園精彩上演,標誌著這場大型水上實景演出的2020年度公演完美謝幕。6個月,185天,700多名演員,201場演出,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逆勢增長,《大宋·東京夢華》再次創下奇蹟。
  • 愛孩子就帶他看《大宋·東京夢華》
    去清明上河園,不但能帶孩子體驗大宋風情,還能在習習夜風中看一場《大宋·東京夢華》,在宋詞的嫋繞中,品味歷史的風採。  《大宋·東京夢華》是清明上河園投資1.35億元打造的大型水上實景演出,演出把9首著名宋詞和《清明上河圖》串聯、融合在一起,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再現了北宋王朝從建立、發展到鼎盛時期的幕幕場景。
  • 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
    今天看到網上發布的期待已久的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消息,心中激動不已,全新版《大宋·東京夢華》,終於要來了!一定找時間去看一次。我對宋朝的感情很複雜。因為宋朝有著我們屈辱的記憶:它最終是亡於元朝的入侵。但是也給我們留下了燦爛的記憶。
  • 《大宋·東京夢華》加場信息來了!
    本周六(10月24日)《大宋·東京夢華》演出加場!第一場:19:00-20:10第二場:20:30-21:40《大宋·東京夢華》演出簡介《大宋·東京夢華》是由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清明上河園斥巨資打造。整個演出運用大量的科技手段,製造出夢幻的效果,把人們的記憶拉向一千多年前的那個輝煌朝代。
  • 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以特別的方式收官!
    11月22日晚,是《大宋·東京夢華》本年度演出最後一場的日子,清明上河園用一場莊重的儀式完美收官。為《大宋·東京夢華》畫上了一個感嘆號,本年度公演完美謝幕!讓我們一起,用6個感嘆號,回顧2020年的《大宋·東京夢華》。第一個感嘆詞:感慨!2020年年初,我們躊躇滿志!《大宋·東京夢華》演出經過提升、重新編排,還新增了在線選座功能,全新亮相!萬眾期待著,帶給遊客耳目一新的觀演體驗。
  • 清明上河園《大宋·東京夢華》周末雙場演出受歡迎
    本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東偉報導 一陣悅耳的歌聲傳來,一個晶瑩剔透的菊花造型的舞臺緩緩駛來,北宋歷史就這樣以一種悠遠又絢麗的方式打開了……10月31日晚,清明上河園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繼前一個周六雙場演出之後,再次一天演出兩場,讓更多遊客在菊花文化節期間滿足了觀看演出的需求。十月花潮人影亂,香風十裡動菊城。
  • 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震撼首演!
    我們期待已久的——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全新版《大宋·東京夢華》,終!於!來!了!5月22日晚,第二屆全球文旅創作者大會(開封站)啟動儀式暨清明上河園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首演儀式成功舉行。
  • 開封:東京夢華——夜深燈火上樊樓
    北宋時的東京汴梁城,開封府,一提到這個城市,就會想起那些或豪放或婉約或綺麗的宋詞,想起王安石、蘇東坡、歐陽修、範仲淹等一個個在文學史上閃光的名字;想起少年時代聽過的劉蘭芳、單田芳、袁闊成的評書《楊家將》、《三俠五義》、《水滸傳》,眼前閃過影視戲劇裡的八賢王、包拯、寇準、佘太君、穆桂英、楊六郎,宋江、燕青、林衝、宋徽宗、李師師等鮮活的形象。
  • 《大宋·東京夢華》雖暫緩恢復演出,但這裡還有首屆傀儡文化節!
    對於清明上河園的《大宋·東京夢華》大型水上實景演,相信不少小夥伴都是看過的,本來《大宋·東京夢華》於今年4月23日恢復演出,但因為國際疫情的原因,如今暫緩恢復演出,這樣的話,今年的「五一」小長假,大家就無法在這裡看到了。
  • 從英國女王城堡到東京夢華開封府的距離有多遠?
    它就是東京夢華——開封古都!東京夢華·開封古都只有你來的這個城市,接觸到這裡的人,你會發現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態度都、老北京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還可以欣賞《大宋·東京夢華》的實景演出;北宋王朝鼎盛時期的印象畫卷,是《清明上河圖》和《東京夢華錄》的歷史再現。開封府,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曾今「包青天」包拯辦差的府衙。
  • 《大宋宮詞》開封殺青 再現古都「東京夢華」
    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宋都東京的繁華景象,其繁盛可見一斑。而今日以「鹹平之治」與「仁宗盛治」為歷史背景的《大宋宮詞》在此地殺青,猶如一場宋時盛世的古今對話,意義非凡。李少紅導演與曾念平導演 主演劉濤與周渝民 重回宋時都城,再現「東京夢華」劇組不僅在搭建場景上費盡心思,在取景地的選取上也頗為謹慎。最後的殺青地開封,正是歷史上的宋朝都城。
  • 從「東京夢華」到「東京升華」中國(開封)宋代名畫文化創新大展好評如潮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梁姍姍)10月18日,第38屆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正式拉開帷幕,作為菊花文化節一項重要的文化活動,從「東京夢華」到「東京升華」中國
  • 豫劇電影《五巖山》在鶴壁市五巖山景區開機
    9月18日上午,由鶴壁市豫劇牛派藝術研究院創作的豫劇電影《五巖山》在鶴山區五巖山景區舉行開機儀式。副市長李小莉參加開機儀式。她強調,豫劇電影《五巖山》是對牛派藝術的傳承展,也是鶴壁文藝事業發展的又一新突破,各相關縣區和部門要切實搞好服務保障工作,確保電影順利拍攝,助推鶴壁文藝事業再上新臺階。
  • 東京夢華之——山陝會館
    有人說如果把開封比作一個博物館,鐵塔繁塔以及位於徐府街的山陝甘會館則是博物館的三件真品,山陝甘會館的石雕磚雕和木雕尤為珍貴,也正因如此而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出來直接打的來到山陝甘會館。後又有陝西、甘肅兩地的旅汴商賈加入,山西會館遂易名為山陝會館,光緒年間又改為山陝甘會館,至今已經歷了200多年的滄桑光陰,雖然坐落於鬧市中心,卻仍保持著一份寧靜與淡然。此地原屬明代「開國元勳第一家」的中山王徐達府,如今的會館只是留下當年關帝廟的部分,由照壁、戲樓、鐘鼓樓、牌坊、正殿和東西配殿等組成,整個建築布滿了磚雕、石雕、木雕,將佛教故事、傳奇人物雕製得惟妙惟肖,生動逼真。
  • 湘西史記:尖巖山尋仙記
    作者:吳心源 尖巖山,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麻慄場鎮境內,山勢從萬頃良田的平地上突兀而起,高聳入雲,海拔868米,比山腳平地垂直高差360多米,我的父母就長眠在尖巖山旁的這片土地。
  • 窮遊書法家「夢華」的藝術與生活截然相反 著裙賣字、邋裡邋遢
    生於安徽桐城雙港鎮的書法家「夢華」,現如今在合肥城隍面一角賣字為生。與夢華交談獲知、父親潘國風曾是國民黨中央陸軍步兵科畢業,因熱愛故土而未乘蔣機飛臺,解放初被任國語教師,紮根大橫山苦耕為農四十三載。或因夢華的書性有關,才只穿裙子不穿內褲。胴部書法全球第一人「肛陽兩書」「肛、陽」乃男性兩大重要器官。肛陽兩書是夢華用肛門插毛筆書寫,陽具硬挺後順綁毛筆書寫。用這兩禁處來寫書法聞所未聞,詩書得雅致,雖沒了雅,但書到是很精彩!
  • 「東京夢華」三伏天真叫熱,看看北宋人怎麼過
    北宋人怎樣過「三伏」幽蘭居士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是月時物: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以「是月巷陌雜賣」為題,回憶東京汴梁的六月天。在一年十二個月中,唯獨六月沒有傳統節日,炎炎酷暑,更顯得漫長而又平淡。最值得回憶的,是各種消暑美食,羅列於街頭巷尾、橋頭門口的店鋪之中,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 舊巖崎邸庭園位於東京臺東區的本鄉
    由三菱集團創始所留下的舊巖崎邸庭園位於東京臺東區的本鄉,鄰近熱鬧的上野一帶,從不忍池方向前來,隔著大馬路鑽進靜巷內,標示著景點名的入口處不見任何建築,綠蔭茂林下,沿著緩坡長長碎石子路步行至路底後左轉,上野街區那吵嚷人聲連同身上微塵被撢拂,搶在舊邸前,首入眼帘的是巖崎邸家紋「三階菱」的袖塀牆。
  • 「宋」你一段,東京夢華
    「宋」你入夢,夢回東京。暗想當年,人物繁阜,花光滿路,自在風流,不問歸處。只是,當太祖、太宗們克荊南、武平,滅後蜀、後漢,令吳越、南唐俯首稱降,基本結束五代十國戰亂局面、志得於「削平天下」「臥榻旁豈容他人鼾睡」時,恐怕想不到,趙宋後代不肖子孫,竟能將先輩辛苦打下的大好河山拱手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