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網上發布的期待已久的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消息,心中激動不已,全新版《大宋·東京夢華》,終於要來了!一定找時間去看一次。
我對宋朝的感情很複雜。因為宋朝有著我們屈辱的記憶:它最終是亡於元朝的入侵。但是也給我們留下了燦爛的記憶。
專心研究隋唐史的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對宋朝的評價:「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這是客觀持平之論。
著名宋史學家鄧廣銘對宋代文化的一系列論述,是對陳寅恪經典論斷的進一步發揮。他先是認為:「兩宋期內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歷史時期之內,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這一評價與陳寅恪的「造極說」的表述基本一致。但他後來對宋代文化空前 絕後的評價略有修正:「宋代的文化,在中國封建 社會歷史時期之內,截至明清之際的西學東漸的時期為止,可以說,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宋代文化的發展,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時 期之內達於頂峰,不但超越了前代,也為其後的元、明之所不能及」。他似乎有意把明清之際西學東漸以後的中國文化劃出了比較的時段。實際上,陳寅恪的「造極說」,主要著眼於宋代文化的總體精神,而鄧廣銘後來的修正主要著眼於西學東漸 以後中國文化添加進前所未有的新成分。但無論如何,正如鄧廣銘所說:「宋代文化發展所達到的高度,在從十世紀後半期到十三世紀中葉這一歷史時期內,是居於全世界的領先地位的」。
當代中國著名學者餘秋雨說:(中國歷代王朝中)我最嚮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我在2008看過以前那一版的《大宋·東京夢華》大型實景水上演出。用時髦的戲劇術語叫做「浸入式」表演。2020版想必會有大的改動進步。十分期待……
自己感覺上一版就已經是一生裡面看過的所有演出,燈光秀,旅遊點等裡面最震撼的了!沒有之一!
起因是這樣的:
畢業後離開母校以後好久沒有回去過。多少次,夢回外語系,夢回河大,夢回鐵塔,夢回龍亭,夢回開封,夢回東京汴梁,清明上河。可又總是覺得來日方長,不在一時,故久久引而不發。2016年莎翁逝世400年之際,曾於五月十二號率劇社回母校奉上《莎士比亞之夜》,因隨團行動,又受老同學們熱情招待,竟然沒能自己找時間品嘗逝去的青春,往日的情懷。情緒一經引起,竟然耿耿於懷,無法放下。到2818年春節過後,若有所思,終於按捺不住,說走就走,竟然搶在開學前悍然成行,三天兩夜,馬不停蹄,竟然重訪了延慶觀,大相國寺,包公祠,宋城,鐵塔公園,河大,宋都御河,品味了清明上河園,及首屆國際燈籠節,放舟汴河,又觀看東京夢華,身臨其境,感動不已,久久不能忘懷。又觀看了大宋上元燈會,徜徉於龍亭公園、天波楊府、鼓樓夜市、丁角街夜市等著名小吃點,大快朵頤,吃遍了年輕時想吃而不忍花錢去吃過癮的種種美食。忙裡偷閒,還去河大西門淘了幾十本書,又帶回了一些開封特產……
這就是一個人旅遊的好處,一,可以沉思感受回味;二,可以行動迅速,像打仗一樣爭分奪秒,以最少的時間精力感受最多的收穫……
很知足!
最最感動的還是《大宋·東京夢華》。繞著方圓幾裡的燈光閃爍的湖面,既有真人真馬逼真表演的金戈鐵馬,浴血奮戰,衝鋒陷陣,戰火連天,攻城掠地,歷史懷古,尋根問祖,氣勢雄偉,讓您熱淚盈眶,熱血沸騰,又有和平年代的生活樂趣,群臣早朝,皇帝出巡,最動人的是現場版的清明上河,還有細膩入微,詩情畫意,一葉扁舟,一湖蓮花,強大的迷幻燈光烘託出唐詩宋詞意境,咿咿呀呀唱出古韻古味,也頗有些蘇州滄浪亭的園林版的《浮生六記》的雅趣…配以絢麗的焰火,倒映在湖面上,與湖四周的城門,城牆,山峰,棧道構成立體夢幻仙境,帶您夢回東京……
2018版就已經那麼震撼了!那麼
2020版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呢?
疫情真正結束後,一定再去感動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