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文明和她消失的故事,同樣讓人著迷。瑪雅文明所處的時代,很遠古,新石器時代,就現存下來的遺存來看,當時的瑪雅文明高度發達,不但有自己的文字,還有讓人至今驚嘆的天文曆法。只是,這個文明突然於公元9世紀迅速走向沒落,再過100年,就成了那叢林中的遺蹟。
很多考古學者,一直沒有放棄對此文明的探究,但凡能有點關聯的,都會好好研究一番。在貝裡斯外海大概96.5公裡處的大藍洞,就有研究團隊發現,瑪雅文明為何會消失,和它有關係。
那就先來了解下這個大藍洞,這個海中的石灰巖洞,是潛水愛好者的必去的一處地方。它的成因,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在200萬年前的冰河時代,大地是一片冰川,海平面急劇下降。而這裡屬於石灰巖地帶,在淡水和海水的相互作用下,就形成了很多巖洞,包括藍洞。
再加上各種原因,比如:地震或者重力影響,洞口坍塌成了如今相當完美的圓形開口。後來,氣溫回暖,海平面又上升了,造就了如今的大藍洞。
那麼,研究者有怎樣的發現,得出瑪雅文明的消亡和藍洞有關?
研究者在對藍洞海域附近的沉積物分析時,居然發現在公元8-10世紀這段時間內,其中的鈦和鋁的比例有較大的改變。根據研究者的說法,鈦含量的變化,預示著這段時間降雨量非常少。因為雨水會將當地火山巖的鈦元素衝刷出,最後會匯入海中,然後會匯集於這個大藍洞中。
而他們的發現就是,這段時間內,大藍洞的巖層中鈦元素和鋁元素的含量,幾乎一致。由此可以推斷出,當時此地正經歷著乾旱,而這段時間和瑪雅文明的衰弱恰好吻合。根據現在的發現,瑪雅文明的農業技術相當發達,研究團隊指出,這場乾旱雖然給瑪雅文明帶來重創,但他們依舊挨過100年,而這段乾旱時間持續的太久,最終導致該文明的消亡。
瑪雅文明的消亡是經歷過一段時間,如今在南美多處的叢林中,可見很多廢棄的當年的城邦遺蹟。沉寂幾百年後,於1939年,一位探險家又發現了她。曾經輝煌一時的文明,就剩下一些古怪的文字,以及矗立多年的金字塔和宮殿。
按照這個研究團隊的說法,乾旱就是導致這個偉大文明沒落的罪魁禍首。之前,也有人提出過自然災害導致瑪雅文明消亡,這個最新的研究成果,在考古界只能說是再一次提供了新的證據。更多的說法是,由於發展過快,導致資源不能滿足人口的需要,自然會引發爭端,導致部分人口出走。再加上,自然災害就會有更多的人放棄原有的居住地,另尋合適的生存地方。
根據現在的研究結果,瑪雅文明鼎盛時,人口可能超過1000萬,這是需要龐大的農業支撐。再看瑪雅文明農業情況,的確很是發達,這也可以側面驗證其人口繁榮。不過,當自然災害來臨時,這就成了極大的負擔,持續超過100年的乾旱,最終讓這個文明不復存在。
而伴隨著自然災害,自然少不了疾病肆虐,這些都能導致人口銳減。但是究竟是什麼讓他們放棄了自己的家園,至今還沒達成一致的認識。還有一種說法,消失的只是文明,她的後人至今還在,還會說瑪雅語系的語言。這當然也產生一個問題,既然瑪雅人還在,為何沒能將這個文明傳承下來?
這可能和很多文明消亡的原因一樣了,真正掌握該文明的人,只是少數人。不懂文字,又怎麼傳承文明呢?就在公元9世紀時,一場突如其來的乾旱,加劇了民眾之間的矛盾,為了爭奪資源,各種極端事情都會發生,生存下來的人,卻是不再掌握這些高超的文明,他們在時間流逝中,慢慢融合於其他文明中。
瑪雅文明的消亡,是讓人可惜,他們測算的地球年和用現代方法測算的結果,只差0.0002。這得需要多麼高深的數學知識,再加上其它一些超出想像的發現,很多人就會聯想他們的知識是由外星人所傳授。當然,這些更多的只是猜測,更多的答案只能在一些文字或者那些遺存中,考古工作人員依舊還會繼續追尋這個答案。
參考資料:
【《光學雷達揭秘瑪雅文明「特大都市」》、《瑪雅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