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遭暴雨「車輪戰」,北方網友:能不能給我們留點,滅個火……

2020-12-18 環球網

作者:冷昊陽

近日來,「南雨北熱」成為中東部天氣的主題。

其中,遭遇「車輪戰」的南方暴雨將迎來最強時段,並伴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而華北黃淮的高溫範圍也將進一步擴大,局地最高溫度可達39℃。

6月21日,武漢市迎來湖北入梅以來第二輪強降雨。 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面對截然相反的天氣情況,不少網友都在網上「求雨」或者「求晴」,有南方網友表示,希望可以放晴一天曬曬被子;也有北方網友稱,希望南方的雨可以挪到北方下一天,給「火爐」降降溫。

北方求雨派: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南方求晴派: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近日,微博@中央氣象臺 還發布了一則投票,你是「求雨」還是「求晴」?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南方暴雨進入最強時段

自6月20日開始的南方降雨正愈演愈烈,新一輪強降雨來到了雨勢最強時段。

強降雨的同時,也給南方多地帶來洪澇災害。

例如,在貴州是這樣的:

消防員進行救援。廖二攀 攝

圖為消防員展開救援。宋世儒 攝

在湖北:

鹹寧消防供圖

6月21日,武漢市迎來湖北入梅以來第二輪強降雨。 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在重慶:

消防救援人員正在救援被困車輛。周建茗 攝

消防救援人員正在轉移被困民眾。謝俊勇 攝

6月23日6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預計6月23日08時至24日08時,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大部、廣西中南部和東部、廣東大部以及貴州西南部、四川南部、雲南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

其中,廣西東部和南部、廣東北部和南部沿海、福建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100~200毫米),最大小時降水量40~60毫米,局地可達80毫米以上,並伴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下周,新一輪的強降雨過程還將無縫銜接,24-26日,華南北部和西部、江南中東部及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雲南東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降雨將持續到6月26日至27日。

根據中國天氣網報導,28日起,新一輪強降水又會上線,西南地區東部、華南西北部到長江中下遊等地將自西向東出現強降雨。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值得關注的是,相比於強降雨此前主要出現在長江中下遊及以南地區,此次強降雨區繼續南壓。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分析,雖然雨帶有明顯南壓,但前後降雨區仍有重疊之處,產生疊加效應。在其影響下,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廣東北部、廣西等地洪澇及山洪、地質災害和中小河流洪水氣象風險高。

他建議,繼續加強災害監測和防範,做好災害隱患點、病險水庫及城鄉內澇的防範應對,同時要加強江河雨情水情監測、巡查防守,以及危險區域群眾轉移避險工作。

浙江迎連續降雨天氣。 張煜歡 攝

連日來,面對強降雨,各級各地氣象部門迅速行動,用及時可靠的氣象服務降低災害損失。

其中,中國氣象臺已於6月20日18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四級應急響應。目前,湖北、江西、廣西、甘肅、四川、湖南和貴州省氣象局處於四級應急響應狀態。陝西、浙江、福建省氣象局處於三級應急響應狀態。四川省氣象局處於地震災害氣象服務二級應急響應狀態。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宜賓震區位於此次過程降雨範圍內,將會降下中到大雨,四川省氣象局重點針對震區及四川盆地南部地質災害氣象風險展開預警。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北方高溫範圍進一步擴大

和南方不停歇的雨水相比,高溫炙烤則成為華北黃淮等地近日來的天氣關鍵詞。

近日來,華北中南部、黃淮等地,高溫天氣仍然頑固,尤其是23日,高溫範圍將擴大,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西中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最高氣溫都會達到35℃以上,局地38-39℃。

23日-24日,高溫範圍有所擴大,內蒙古東部、遼寧西南部也將有高溫發展。中央氣象臺預計,23至25日,華北中南部、山東北部、河南北部和內蒙古東部等地仍有35℃~37℃的高溫天氣,局地最高溫度可達37℃以上。

在地圖上,鮮豔的紅色可以讓人很直觀地感受到,華北到底有多熱……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其中,6月22日16時30分,北京市氣象臺已發布高溫藍色預警信號:預計6月23日至24日,北京大部分地區日最高氣溫將達35℃以上,紫外線很強。

24日以後,北京「熱情」依舊不減,從七天預報來看,除27日最高氣溫在30℃之外,其他時間最高氣溫達34-35℃。

此外,山東濟南、山東濱州、河南安陽、河南鶴壁、內蒙古呼倫貝爾等多地也於近日發布了高溫預警。

相較於華北的「炙烤」,此前相對溫度較適宜的東北大部也將有望入夏。未來三天,東北多地最高氣溫也將升至30℃以上,不過早晚時段最低氣溫20℃上下,比較涼快。

相關焦點

  • 南方暴雨不斷北方驕陽似火 網友:急需南水北調
    南方上空的「水龍頭」進入6月份以來就沒關上過,暴雨不斷;北方則驕陽似火,最高氣溫不斷刷新歷史記錄。網友形容:「你在南方的暴雨裡漂流,我在北方的驕陽中煉油。」根據國家氣候中心聯合水利部信息中心等相關科研單位的會商結果,今年夏季(6-8月),中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降水總體呈「南北多、中間少」的空間分布,澇重於旱。
  • 芒種節氣北「烤」南「蒸」 江南等地將遭暴雨「車輪戰」
    此時,南方雨水連連,江南一帶開始進入梅雨季。北方天氣乾熱,高溫發展,不時有強對流天氣來擾。「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芒種時節,南方降雨比較頻繁。據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石妍介紹,隨著副熱帶高壓逐漸增強北上,暖溼氣流向北推進,雨帶北移到長江中下遊,並且穩定少動,江南一帶「梅雨」季開啟。氣候統計資料顯示,江南、江淮一帶常年入梅日期為6月8日。
  • 「你在南方的暴雨裡漂流,我在北方的驕陽中煉油」
    作者:郎朗南方上空的「水龍頭」進入6月份以來就沒關上過,暴雨不斷;北方則驕陽似火,最高氣溫不斷刷新歷史記錄。網友形容:「你在南方的暴雨裡漂流,我在北方的驕陽中煉油。」廣東在6月8日升級暴雨應急響應,僅8日上午,就有珠海、汕尾等15個地方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15地中小學校、幼兒園自動停課。7日傍晚,有網友拍到了雷擊廣州塔的全過程,令人嘆為觀止。網友:閃了我的腰。
  • 北方「火烤」南方「水澆 」 全國天氣高溫暴雨成主角
    中國天氣網訊 預計,今(8日)後三天,雨水仍「盤踞」在南方大部地區,江南、華南、長江中下遊等地雨勢強勁,尤其是廣西北部將遭受連續強降水,需注意防範次生災害。氣溫方面,今天,華北、東北等部分地區高溫再衝高,內蒙古、吉林等地或將出現歷史少見的炎熱。
  • 北方風雨沙「超級套餐」上線,南方多地大雨或暴雨
    近日,我國降水序幕拉開,南方多地迎大雨或暴雨。12日,南方降雨範圍繼續擴大,雨勢增強。北方地區,天氣形式更為複雜,大風、沙塵、降雨、降溫,多重組合輪番登場......冷!北方風、雨、沙套餐上線11日,我國降水拉開序幕。監測顯示,內蒙古中東部、華北西部和北部出現小到中雨,河北承德局地大雨或暴雨。12日上午,北京氣象臺發布雷電藍色預警,到當日20時,北京將自西向東出現雷陣雨天氣,局地短時雨強較大並伴有6級以上短時大風。
  • 專家:南方持續暴雨與年初冷空氣頻繁有關
    以下為節目實錄:  南方暴雨為冬季冷空氣頻繁的延續  主持人王瑩:親愛的新浪網友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浪視頻,我是主持人王瑩。對於南方連降暴雨的異常天氣今天特地請到兩位氣象專家為我們解讀,依次是來自中央氣象臺正研級高級工程師晁淑懿老師和中國氣象局氣象觀察員李嘉賓。先請李觀察員跟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最近廣東連降暴雨?
  • 南方暴雨為何延綿不絕-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副主任王遵婭分析,今年以來,我國南方地區已發生了21次強降水天氣過程,尤其是入汛以來,截至6月22日,南方地區已出現13次強降水天氣過程,表現出暴雨過程多、間隔時間短、雨量大且雨帶南北擺動頻繁的特點。
  • 南方的火鍋,到了北方為什麼這麼火?背後的秘密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天冷了,北方的溫度持續走低,晝夜溫差很大,北方氣候屬於寒冷乾燥型,特別生冷,冬天太陽遠離北方,靠近南半球,因為大氣的散射,照射到北半球的光能量比較弱,導致溫度一直不能上升起來,到了夏天太陽靠近北回歸線,能量充足集中,所以比較熱,人類對氣候比較敏感,冷不能冷熱不能熱,在北方這個季節已經是很冷了,但是我們依舊在路上。
  • 社會熱點:六問延綿不絕的南方暴雨-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對南方13次降雨過程進行盤點,探尋今年暴雨為何頻率如此之高、是否會出現全流域大洪水、南澇是否意味著北方會出現旱情?同時,揭示暴雨下的城市病以及暴雨預報難題如何破解。  一問極端性:  為何一個半月13輪?
  • 確定:暴雨要搬家北上!北方要警惕:或許是一年之中最壞的雨
    今年春夏,我國南北方的天氣模式似乎已經成為固定模式——北方要麼是冷渦雨,要麼就是乾熱高溫;而南方要麼是潮溼悶熱,要麼就是暴雨傾盆。這種固定模式其實正是今年我國的環流模式的寫照:副熱帶高壓疲軟,主雨帶長期偏南,在江南華南等地搖擺,而北方的西風帶又頻頻出現劇烈的波動,有的地方陰冷多雨有的地方乾燥炎熱。這樣一來,也導致了我國南北方地區的降雨量差異非常明顯。在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數據來看,我國南方的長江以南出現了比較明顯的降雨偏多,尤其是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四省降雨特別偏多。
  • 中國暴雨100年,我們真的無法阻止洪災嗎?
    從6月1日開始截至今天,南方多省陷入強降雨「車輪戰」,全國連續發布49天暴雨預警,近10年首次。雨量之大、範圍之廣,堪稱大災。 而中國梅雨期一貫持續到7月下旬,南方的雨尚未停歇,北方汛情已悄然開啟,但願98年悲劇不再重演,願你未置身其中。
  • 北方最「火」的5種食物,卻被南方人吐槽,北方人:不懂吃別說
    北方最「火」的5種食物,卻被南方人吐槽,北方人:不懂吃別說雖然在很多人眼中來說,我們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但其實在我們國家,也有很多地方的美食文化都不一樣。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就是南北方的飲食差異。簡單來說,就是南方人在北方吃過,北方人在南方"吃不飽"。今天小編就收集了幾種在北方最「火」的食物,但卻被南方人吐槽了。來看看你有沒有吃過?1,驢肉火燒驢肉火燒是北方的一種傳統特色小吃,主要是用驢肉燉出來,然後再夾著麵餅一起吃,這種吃法和肉夾饃有點像。
  • 廣東人早餐必備的腸粉,為啥在北方賣不火?網友:烤冷麵更好吃
    現在也有很多吃播在網上直播吃東西,在吃的過程中還會介紹自己吃過的美食,或者是比較火的店鋪,我們都知道,廣東人的早餐是非常講究的,而且十分的豐盛,廣東腸粉就是最受歡迎的一個,在南方的市面上經常可以看到
  • 暴雨襲擊南方25萬群眾轉移(圖)
    新華社發  進入5月,罕見暴風雨強勢來襲,南方部分省市連連告急,受災人數之多觸目驚心:湖南169萬,重慶137萬,廣東87萬餘,江西贛南26萬。目前,全國已有25萬群眾安全轉移。  災情  廣東 舊雨未消新雨又至  9日午後,在兩日前剛剛遭受特大暴雨襲擊的廣東多地再降暴雨,局部大暴雨,並伴有雷雨大風。全省多地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肇慶市德慶發布了最高級別的暴雨紅色預警信號。廣東省氣象局已於9日下午4點30分啟動氣象災害(暴雨)Ⅲ級應急響應。  近一周來廣東暴雨呈「舊雨未消新雨又至」之勢。
  • 權威數據:多地暴雨
    而從雷達圖上看,和這道廣闊雨帶對應的是,一道寬闊的回波帶從我國西南地區東部延伸到華東地區和東北地區,在這道回波帶上,無論是江南西南還是東北,雷達回波強度還都不弱,這代表著局地的雨勢還下得不小,綿延大半個中國的回波帶就像一條跨越萬裡的「水龍」。
  • 長江流域暴雨是否強於1998年?北極高溫與南方暴雨是否有關?中國氣象局回應汛期焦點
    宋連春表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北極的創紀錄氣溫和我國南方暴雨有直接聯繫。 宋連春介紹,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評估報告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導致了一些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北極地區是全球增暖速度最快的區域之一。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之下導致很多極端事件發生,比如極端的高溫事件和極端的降水事件。
  • 圖解|南方暴雨成災,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2020年似乎註定不能讓人舒上一口氣,中國南方地區如今又被水災所困。6月7日,廣西桂林陽朔縣日降雨量達327.7毫米,突破當地單日降水紀錄。6月22日,長江上遊支流重慶綦江,8小時內洪水漲幅高達10米。
  • 梅雨季,南方地區為何降水不斷?
    經過短暫停歇後,本周南方還將遭遇三輪密集的強降雨「車輪戰」。專家分析預計,此次強降水屬於典型的梅雨鋒面降水,西南暖溼氣流更為強盛,冷暖空氣交匯明顯,持續時間將更久、強度更大。今年梅雨季,南方地區為何降水不斷?
  • 為什麼古代中國皆以北方統一南方?
    例如西晉滅吳、隨滅南陳、北宋平定五代十國,女真興起吞遼滅宋南徵統一全國比比皆是,而北伐成功的僅有兩例(朱元璋推翻元朝,蔣介石領導北伐戰爭)。那麼本期的重點便來闡述:為什麼南方政權往往不敵北方? 東漢十三洲二、地理因素方面,通過中國地形圖,我們可以看到南北方地理存在巨大差異,南方各城市群,人口稠密區都被山脈丘陵所阻隔,長三角、江漢平原、粵南、四川盆地各自封閉,而華北平原較為整體
  • 南方人人愛吃的腸粉,到了北方卻不被接受,網友一句話道出真相!
    在南方特別廣東沿海城市,腸粉是一道再平常不過的美食,也是很多人的早餐,街邊每走幾步就能看到大大小小的腸粉店,在早高峰時期特別熱鬧,很多人或堂食或打包。可以說大部分生活在廣東人的一天都是從一份腸粉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