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冬至頭,凍死牛」,冬至這天對於冬天有何大的影響?

2020-12-11 石頭說史

今天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節氣,而冬至的到來也就意味著冬天正式的開始,過了冬至就要進入數九的天氣,也就是說天氣會一天比一天冷,在北方地區,冬至有吃餃子的習慣,而南方則是吃湯圓,對於農村,老人對於冬至的到來還是很在意的,因為依照農村習俗,冬至對於天氣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靠天吃飯的農民,天氣的好壞會影響農民來年的收入。那今天筆者就為大家講講,農村俗語"冬至頭,凍死牛",對於冬天的天氣有啥大的影響吧。

冬至在到了月初的時候,天氣會變得非常的冷,可能連牛這種大型牲畜都會被凍死,而到了月中的話,冬天的天氣會變得很暖和,農民也不用為過冬發愁了,再到了月末的時候,天氣更加暖和,暖和到啥程度呢?有些農民甚至說棉被都用不上了,所以冬至在月尾的時候,冬天也就不冷了。

今天是冬至,按照農村俗語的說法,今天剛好是農曆十一月十七日,也就是說馬上要到月初了,這個冬天很可能會像農村俗語"冬至頭,凍死牛"說的那樣,雖然農村俗語不一定準,的那這卻是老一輩人日積月累下的經驗之談,準確性還是很高的。

還有"冬至晴一天,春節雨雪連",這句俗語說的是冬至這天的天氣對春節天氣的影響,如果冬至這天天氣晴朗的話,那春節就會出現雨雪天氣,而且還會一連下個好幾天,當然這說的是南方的天氣,在北方,有"冬至有雪,九九有雪"的說法,因為北方地區冬天下雪是很常見的,特別是九九天的時候,已經春暖花開了,所以很大可能會下雪。

再說一句"冬至有雪到年關,冬至有風冷半冬",這句俗語說的是冬至節氣的天氣對冬天的影響,意思是冬至有雪的話,一直到年關的時候,下雪的日子會比較多,而如果冬至這天有大風的話,那整個冬天起碼要冷上一陣子,到立春天氣才會暖和,當然了農村俗語和地區是有很大關係的,有些俗語說的是南方天氣,有些則說的是北方,主要是看冬至的天氣如何。

不過更為準確的有天氣預報,那再農村,老農還是喜歡依靠俗語老判斷天氣變化,大家覺得這個有道理嗎?

相關焦點

  • 俗語「冬至頭,凍死牛」,21號冬至的天氣,對春節天氣有啥影響?
    對於普通人,更關心今天吃什麼。但是,對於農村的老人來說,他們則更關注這一天的天氣,因為冬至這天的天氣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到農民來年的莊稼收成。關於冬至天氣,農村有很多俗語,這也是我向很多農村老人請教才知道的,畢竟這些俗語經過幾千年的驗證,還是相當準的。本文給大家分享3條農村俗語,細細品讀,能幫大家長見識。
  • 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吧,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一些對未來的小願望而總結下來的,所以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這些俗語還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它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所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句關於天氣的俗語。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啥意思?
    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做「小年」,它也是我們一年當中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當天在我們北半球是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而冬至當天的天氣變化對於後期天氣來說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農村人們常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這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冷不冷?今年的冬至到來以後,我們就到了數九的日子了。
  • 後天冬至,農村俗語「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今年過年冷不冷
    導讀:後天冬至,農村俗語「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今年過年冷不冷後天也就是2020年12月21日的18:02:12,將會迎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冬至,冬至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農村俗語叫做:冬至夜最長,難得到天光,
  • 冬至俗語:「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啥意思?
    而在冬至這天,農村老人常說「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這是啥意思?冬至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我國重要傳統節日。在北方冬至這天人們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消寒」。而在我們南方地區,冬至的時候就會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製作年糕以及釀製冬至酒以備春節招待遠方而來的客人。
  • 農村俗語:「冬至有雪到年關,冬至有風冷半冬」,今年冬天冷不冷
    農村俗語:「冬至有雪到年關,冬至有風冷半冬」,今年冬天冷不冷今天是冬至,也就是中國的十二節氣之一。冬至這一天意味著什麼呢?但是一些老人還是比較在意的,因為這些節氣對於老人而言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什麼時候勞作,什麼休息都是有所安排的。天氣的好壞直接影響勞作的效果,所以農村酒會有很多關於冬至的俗語,這一句就是:「冬至中,暖烘烘」,不知道大家對冬至了解多少呢?這句俗語的全句是:冬至頭,凍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尾,不要被。
  • 老人常說:「冬至頭,凍死牛」,這句話靠譜嗎?現在仍有指導意義
    :「冬至頭,凍死牛」,在這句俗諺的前後,還有幾句俗諺作為陪襯,所以整句話則為「冬至頭,凍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尾,凍死鬼」。此外,人們也經常用「冬至頭,凍死牛」來判定當年冬天是否會冷?以便提早做好防寒準備。那麼這句話真的靠譜,有道理嗎?對此專家表示,知道了沒壞處,現在仍有指導意義。
  • 老人常說:「冬至頭,凍死牛」,這句話靠譜嗎?現在仍有指導意義
    ,有句老人常說的,跟冬至相關的俗諺廣為流傳:「冬至頭,凍死牛」,在這句俗諺的前後,還有幾句俗諺作為陪襯,所以整句話則為「冬至頭,凍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尾,凍死鬼」。此外,人們也經常用「冬至頭,凍死牛」來判定當年冬天是否會冷?以便提早做好防寒準備。那麼這句話真的靠譜,有道理嗎?對此專家表示,知道了沒壞處,現在仍有指導意義。
  • 冬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啥意思?今冬冷暖已成定局!
    在古時候,冬至對人們的生活非常重要,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一些地方更是把冬至這樣一個節氣,直接當成節日來過。各地在冬至都有很多民俗,直到現在人們還深受影響,比如北方冬至要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等等。 冬至作為一個重要的節氣,在古代被人們綜合多年的生活經驗,加以利用,來預測未來的天氣狀況,以指導農事活動。關於冬至,現在農村還流傳著幾句有關天氣的俗語,例如「冬在頭,凍死牛」等,你知道這是啥意思嗎?
  • 老人說「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是啥意思
    今天是2020年陽曆12月20號,明天就到了今年的冬至節氣。所以今天我們當地很多家庭準備包餃子用的肉餡,傳統上豬肉是主要消費品,也難怪近幾天豬肉價上漲。在過冬至節氣的氛圍中,聽到村裡老人念叨一句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初聽這話讓人有點不解。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啥意思?今冬冷暖已成定局
    如果翻看農曆會發現,我們很快就會迎來一個重要的節氣,即冬至。冬至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也是一年中的第22個節氣。在古時候,冬至對人們的生活非常重要,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一些地方更是把冬至這樣一個節氣,直接當成節日來過。各地在冬至都有很多民俗,直到現在人們還深受影響,比如北方冬至要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等等。
  • 馬上冬至,農諺「冬在頭賣被買頭牛,冬在尾大寒凍死鬼」今年冷嗎
    要說俗語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農民在農村裡生活都是離不開俗語的,因為有的俗語也是農民作為耕種的一種參考,像以前的時候農村並不發達,耕種的時候都是沒有天氣預報來看,那怎麼辦呢?他們只能根據往年的俗語來分析下年的天氣情況,這樣對於耕種來說也是有很大的幫助,就比如這句俗語「冬在頭賣被買頭牛,冬在尾大寒凍死鬼」,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丨冬至不結冰,冬後凍死人,是真的嗎?
    今年的冬至是農曆十二月二十一日,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一過,預示著寒冬來臨。農村俗語「冬至不結冰,冬後凍死人」,從表面理解、說的是冬至這天,如果氣溫不降至零度以下結冰點,那麼整個冬天將會很冷。
  • 冬至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專家:冷暖已定!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冬至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專家:冷暖已定!作為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當然也具備天氣預測的功能,比如說以下這幾句俗語,很多農村老人都知道。1、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這句話說的是通過冬至這一天的天氣,來預測隨後的天氣狀況。如果冬至這一天下雪的話,那麼來年很可能會遇到乾旱天氣。
  • 農村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啥意思?今年冬天還會冷嗎?
    天氣和農民生活息息相關,風霜雨雪切實影響著農民的實際利益。現在每天電視、廣播每天都有天氣預報,在這個沒有廣播和電視的時代,人們是怎麼預測天氣的?其實也不難,勞動人民是最有智慧的,他們會根據天氣變化和自然生長的規律,總結出一套自己的預測系統,也能在指導農民生產生活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農村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什麼意思?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還有指導意義嗎?按照這個俗語推算,今年的冬天到底冷不冷?
  • 冬至將至,農諺「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今年春節冷不冷?
    冬至又叫做日短至、冬節,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在過去冬至是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南方則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啥意思?今年冬天會冷嗎?
    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是國人最傳統的節日,但是在古代,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冬至這一天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儘管現在人們對冬至節氣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視,但是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依然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至是什麼時候呢?今年冬天會冷嗎?
  • 冬至到,農村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若有寒風冷冬半」這話準嗎?
    其實在農村裡有很多的俗語,農村俗語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俗語的由來也是有農村通過經驗總結出來的,在農村裡除了有一些對事物看法,人的思想等都是有俗語,其次就是有的俗語是根據天氣來制定的
  • 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冬至下雪有何說法
    文/訪客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冬至下雪有何說法前兩天冬至剛剛過去,這就意味著位於北半球的中國要正式進入了冬季,很多北方人有在這天吃餃子的習俗,這是為了表達對冬季的敬畏。其實現在對於我們來說,冬天也是很美的一個季節,因為會下雪,但是在幾千年前的古人面前就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了。
  • 冬至:為什麼俗語說「冬至在月頭,寒冷到年底」?
    所以當我看到這句俗語:冬至在月頭,寒冷到年底的說法,體驗尤為深刻。這句俗語完整應該這樣講:冬至在月頭,寒冷到年底,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無霜。這句俗語是民間的人民根據農田耕作的需要,常年累月觀察氣候現象而得出來的物候語言。對於農民來說,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是極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