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陶淵明開始許多的文人就嚮往隱居的生活,喜歡去到山中找一處安靜之所,然後靜下心來寫作,這種平淡的生活給生活增添了樂趣,也讓詩歌更有靈性。陶淵明作為山水田園詩人的代表人物,筆下的作品清新脫俗,一些經典的詩歌,也是受到了歷代讀者的追捧,而他隱居的生活態度,也被很多人津津樂道。當在生活中不如意時,大部分的詩人都會選擇找一處地方隱居起來,不與世事的生活沆瀣一氣,只願做最真實的自己。
南北朝大詩人吳均就是一位脫離了低級趣味,同時也很有情趣的一位詩人,他也是學陶淵明去到山中隱居,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還寫下了無數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其中他的組詩《山中雜詩》,那就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共是有三首,每一首都別具一格,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也是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那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其中的第一首,在這首詩中作者通過對於山居小屋周圍的環境描寫,從而表達了詩人對於大自然的熱愛。
《山中雜詩.其一》
南北朝: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簷上飛,雲從窗裡出。
這首詩寫得極為巧妙,儘管一共只有四句,短短的二十個字,但是每一句都是一幅對子,非常的工整,前面的兩句突出了「見」和「窺」,後兩句則是「鳥」和「雲」,節奏明快清新脫俗,雖然全詩篇幅短小,看上去內容也比較單一,可是這種簡練的風格,同樣寫出了新意,把山中尋常之景,還有普通的事物描寫得出神入化,從而達到一種獨特的自然之美。
吳均,字叔庠,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詩人,思想家,公元469年生於浙江安吉,從小家境貧寒,但他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奮發圖強,最終成為了一代大師,著有《齊春秋》,另外他的文學上的成就,那也是可圈可點,我們僅僅從這麼一首小詩中就可以感受到詩人過人的才華,還有那種獨特的才情,整首詩只是信手拈來,可是每一句都美得如詩如畫。
第一二句就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寫得很是有趣,把小屋周圍的風景描寫得生動細膩,遠處的山層層疊疊,而且那山與天連接在了一起,在那相接的地方雲霧繚繞,還有陣陣煙霧,看上去非常的唯美,從竹林稀稀疏疏的縫隙裡,落日後的餘暉從中撒下來,使得那地上斑斑駁駁,有一種更自然的美。短短的兩句,寫得極為有趣,同時也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第三四句是重點是突出「鳥」和「雲」,詩人把視線拉向了更遠的地方,「鳥向簷上飛,雲從窗裡出。」,一群鳥兒正從我的小屋的屋簷經過,然後飛向了天空,然而那潔白的雲彩卻從窗子裡飄進了房間,讓我這個地方充滿了仙氣,也有了不一樣的美,對於我來說最是喜愛這山中的美景。
吳均這首詩每一句都是獨立的畫面,而且充滿了勃勃生機,儘管只用了淡淡幾筆,可是每一句連起來,又是一幅簡練的山水畫,清新而自然,可見詩人是真正把自己融入進了大自然,才能夠寫出如此傳神的詩作。那我個人是很喜歡這首詩,雖然看上去好像什麼也沒有寫,可是只要靜下心來一讀再讀,則是會發現這首詩美得令人驚豔,同時也有著一種獨特的自然之美,這也是說明詩人是真正的熱愛生活,熱愛山中的美景,才能夠寫得如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