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剛睡醒,突然接到電話說他是清華/北大招生組的,告知你被錄取了,你會怎樣辦?
就在今年6月23日——廣東高考成績公布前的一晚,茂名高考生蘇亮的媽媽分別收到清華、北大的電話,這位媽媽以為是詐騙電話,很機智地掛掉了,掛!掉!了!
6月24日,是廣東高考成績開放查詢的日子。而在23日,就有部分高分考生陸續收到大學招辦處的電話,告知考生的成績以及徵詢考生、家長的報考意願。
23日晚上,廣東茂名高考生蘇亮的媽媽接到了清華大學的電話,媽媽對這通電話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是不是有人詐騙呢?」「是不是騙子」。隨後,北京大學又給蘇亮的媽媽打來電話,媽媽這才相信自己的兒子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績。
蘇亮媽媽稱:「給我100萬元,我也沒有那麼開心!」
隨即,這件事還上了微博熱搜,引來了眾多網友的圍觀。
對於「學霸媽媽把清北來電當詐騙」這件事,網友們是怎麼看的?
@楊二珂_:我收到的才是詐騙電話
@瘋子ZSF:來清華北大詐騙我一會
@BJ丶Jimmy:誰來騙一下我爸媽,我好和他們二老說,清北我看不上,還不如早入社會做貢獻
@thisea:還是我孝順,從來不給我爸媽招這類的詐騙電話。關愛老年人,從我做起
@yyysp__:清北想騙我也騙不到,我就是他們永遠得不到的學生
高考出分後,因為要填報高考志願,各地紛紛組織召開高招諮詢會。但是,在高招諮詢會上,網友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戳視頻了解
招生諮詢會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異常「孤獨冷清」,學子們三過清北而不入…瞬間登上熱搜。
網友:「不是我不想去諮詢,實在是我的分數不允許啊!看過圖片,竟然聽到了背景音樂!無敵是多麼,多麼寂寞……」
還有網友說:弱弱地問一下,都這樣子了還不考慮降低分數線嗎?好替他們發愁
清華招生辦連線回應:諮詢人數沒有具體統計,還是有一些的。
那麼,清華北大到底是怎麼招到學生的呢?有位網友的總結,一語道破真諦:能考上的不用去問,考不上的問不起……
學習哥只能告訴你,清北招生的"戰場"不在這裡,而在——
「某校招生組給文理科前十選擇北大的考生挨個電話,稱北大欺騙了他們,不會滿足他們的專業志願。從近5年的歷史看,恰恰是某校多次毀約,沒有兌現其承諾。請不要繼續騷擾北大準新生。」
「兄弟,給考生介紹北大情況讓學生更好的選擇,你誇張一點也沒問題,但非要超越政策,拿錢誘惑考生,就不怕教壞小孩子嗎?」
「兄弟,過去五年你們砸錢買走的唐某、郭某,需要我講嗎?我們也再次說明,拿分來跟北大談錢的,門兒都沒有!」
......
上面這幾段對話,你能想到是中國兩所頂尖大學某省招生組官方微博的「互撕」嗎?
上面這幅照片,你能想到是某年在廣東某重點高中,兩所頂尖大學招生老師為「爭搶」一名全省理科前十的女生,將人擠到了牆角嗎?
其實,這兩幕不過是高考成績公布後,高校搶生源大戰的冰山一角。北大清華也只是「掐尖大戰」的一個縮影,它們在考生金字塔的塔尖上搶;其他無法與其比較的二流、三流、四流、末流高校,也分別在自己的段位上、用自己的方式爭搶。
就是此刻,清華北大各省招生組已拿到了各省高考高分考生名單,已開啟了新一年的「搶生源大戰」,各省高分考生不用去問,自有清北招生組主動聯繫你。梳理之前的媒體報導可以發現,清北兩校為「搶」生源,曾上演了一幕幕活劇。
劇情1:提前報喜,派專人貼身跟蹤
某年高考,在西南某地高考查分系統未開啟前,當地高考文科第一名劉某楓就接到了喜報。報喜的人不是他的班主任,而是北京大學在當地的招生負責人。劉某楓說,聽到消息後,他蒙了好幾秒。
這些高校如何「神通廣大」地提前拿到考生分數,不得而知。接下來的比拼手段,更讓人跌破眼鏡。
據媒體報導,當時接到電話的劉某楓還在成都遊玩,原本可以早一點坐動車回去。由於北大與清華招生方爭搶劉某楓,北大方面為表達誠意,執意派專車去成都接他。
不僅僅是專車接送,為搶第一名,清華北大還派專人貼身跟蹤、遊說。
據《羊城晚報》報導,在廣東省,北京大學招生辦派出了一支專門的蹲點團隊,被分配到廣州不同的名牌中學,聯繫高分生,向其推薦學校的專業。而從報導中也可以發現,清華採用的也是類似的專人負責模式。
劇情2:當面互掐,為搶到談話優先權不惜爭吵、出手
專車迎接、專人負責可以說是最「溫柔」的競爭,流傳在網絡上的當面互掐,則讓競爭充滿了「火藥味」。
據報導,在廣州某省重點中學,全省理科前十名的葉某遭到北大清華的面對面爭搶。媒體採訪一結束,兩個北大招生負責人和一名清華招生人員迅速上前。原來葉某之前已經跟清華大學有接觸。見北大招生人員也來接觸葉同學,清華的人趕緊說:「你們這樣來搶人,不行的噢!」「你們這樣開車把人接走更不安全。」北大的人回應道。後來,在北大的堅持下,獲得了與葉某面談15分鐘的機會。
還有北大招生人員曾爆料稱,有一名考生已經上了他們的車,清華的人不肯放棄,最後造成交通堵塞。在此過程中還發生了肢體接觸。
劇情3:暗中互黑,冒充對手勸考生調換學校
互黑也是清華北大爭搶高分考生的必備「暗器」。
2014年,清華大學福建招生組曾發布微博提醒報考清華的考生:福建有部分考生接到不實電話,要求他們取消談妥的專業。如果接到這類電話,考生們應立刻打電話給之前聯繫自己的清華老師核實情況。隨後曬出了部分微信聯繫的內容。
消息一出,有人將矛頭直指北大,而另有人認為清華在自導自演,真相至今不明。
劇情4:「利誘」考生,優惠條件不斷加碼
利誘也是清華北大「搶」生源的招法之一。
獎學金的誘惑。在清華北大某省招生組官微「口水仗」中,其焦點就在獎學金上。高額獎學金,不僅對考生,對家長也是一種誘惑。還有的家長,乾脆拿孩子的分數為籌碼,向北大清華兩邊要價、抬價。
專業的誘惑。據媒體報導,清華北大在招生時,都會在推薦自己學校的同時,推介自己的專業。為了表達誠意,他們會拿一些熱門的專業來搶生源。
情感的誘惑。除了硬碰硬的比拼,清華北大還打出家長牌、校友牌。在招生過程中,北大清華的招生老師為了搶生源,甚至直接跑到考生家裡找考生家長,通過說服家長搞定考生。
此外還利用校友,說服考生報自己的學校。在青島2中,為了增加親切感,北大負責招生的老師甚至還搬出來當年「校長推薦上北大」的師哥。
怪相5:分數至上,不看考生怎麼樣,只看分數夠不夠高
據《華西都市報》報導,2015年四川省高考理科第一名是來自綿陽中學的高某華,語文123分,數學142分,英語142分,綜合282分,總分689分。但清華和北大的招生老師介紹,該考生在此前的清華和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試中,連筆試都沒過,高考卻考出了689的高分。
儘管自招成績不咋地,但高考成了第一名的高某華還是成了清華和北大的「爭奪」對象。因此,有輿論就此調侃:「真是分數至上,不看考生怎麼樣只看分數夠不夠高!」這讓自主招生情何以堪?
2019年清北總錄取人數還沒有公布,2018年北京大學招生3047名(不含國際學生),清華大學招生3500餘名(不含國際學生),清北合計錄取6547人,預計今年不會有太大變化。而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是1031萬,那麼清北的錄取率將是0.0635%,每一萬名考生中清華北大約錄取6人,每1600多人才出一個清華北大。
@苗加加
根據我的觀察,所有能考上清華北大的人,都是有天賦上清華北大的人。
大概分為兩種:
一種人天生聰明過人,可以毫不費力的理解任何知識,任意省任意科目的任意壓軸題,在他手裡都不費很大力氣,那些不是壓軸的題,基本都是不費吹灰之力。他們每次考試扣分都僅僅是個別小錯誤扣分,最後近乎滿分。
另一種人的大腦有超常的耐受力。可以穩定高效長時間高強度工作,以至於每一種題型大概做過多少遍,都是什麼時候做的,哪裡錯過,哪裡沒錯過,哪裡是難點都一清二楚。在高考前已經順利的刷完了能找到的所有練習冊、試卷。並且全部訂正、整理錯題、分析完成,並深刻的記憶在大腦中。
想成為這兩種人,是需要天賦的。尤其是第二種,很多人誤以為自己努力了也是第二種人,實際上你只會把自己累死。
有人反對我,說可以刷題刷出空明的狀態,我至少沒見過,哪位仁兄刷題刷飛升了,刷徹悟了記得帶上我。。。
另外我說的是平均情況,某些省的確會容易很多,也不需要滿足上列條件。但是在全國範圍內,平均起來,還是滿足以上條件的居多。你非要說你是人大附中的,一個重點班20個清華北大的,另外20個出國了。那不是廢話嗎?人大附中在北京,還是最好的高中,還是在重點班。你還想怎麼樣?
@史二蛋
我們高中那屆上了60+的清北,而我上了浙大,所以得從反面答這個題。
我相信對於很多學生而言,最需要的是克服厭學的心理。
沒錯,即使是優等生大部分也是厭學的。
我就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高二腦洞開了以後就不想和人拼成績了,不想浪費時間做白痴卷子,不想學討厭的英語。只願意做難題偏題,數學課出勤率最高,因為比較認可數學老師的能力,但是堅決不寫作業;物理課必翹,因為我覺得老師已經教不了我什麼了,更別提作業了;化學課必翹,老師公認的挫,我化學又不好,只好自學了;生物硬著頭皮上,因為老師是號稱教出了一個國際生物競賽金牌得主(雖然明顯是人家自身努力),發現有人翹課真的會去告訴班主任啊;語文課必須上,班主任的課,而且人還比較nice;英語課?我都不想聽到這三個字,直到最後我都沒有下過力氣完整的理順好課本上的單詞表。
翹課的時間先用來去網吧遊戲廳放鬆,然後假裝提前放學回家自己找題做。那段時間估計老師們都覺得一個好苗子毀了吧,開始還去找陪我翹課的同學談話,可老師不知道翹課這事明明是我牽頭的...
後來高考正常發揮,離清北分數線差了10分出頭。我媽說我當初要是不那麼放縱你你就能讀清華了,她哪裡知道不翹課放風可能我一本都讀不了了。高考結束後我發誓今生再也不會好好學習了。
考不上清北,一是智商問題,10分看著不多但卻是一個永遠都無法逾越的鴻溝,那些考上的同學別的方面不說,記憶力和接受能力就是比我強;
二是性格問題,非常討厭隨大流,尤其是看到討厭的同學拼命學習想靠成績歧視別人我就噁心,我想我絕不要和他們一樣low。學習雖然是自己的事,但就是有人想靠這個找優越感,而我很早就發現一些差生在某些方面很值得學習,那幫貨在他們擅長的領域也是天才。所以我拒絕同想靠成績博出位的人為伍;
三就是我缺乏出色的總結能力,不太注重回顧過去,其實大量事實證明在應試方面總結極為重要,當時我身邊的學霸,就是後來去了清北的那一批貨,依靠總結的能力彌補了自己相對弱的學科,憑這一點就把偏科的我甩開了。
想努力搏一下清北的同學,不管你們自身的資質有多高,我都認為應該嘗試一下,目標定的高一點總是好的。
最關鍵的是,高考可能是你們人生中最後一次公平競爭的機會了,過完這一關你會發現競爭的目標變了,緯度多了,機會也不均等了。我當初對成績對學習的看法都比較偏激,不要學我。我把學習和應試弄混淆了,你可以鄙棄應試,但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祝大家好運!
@貓咪沒睡醒
很難。
不僅要全面,還要穩定,到那種無懈可擊的狀態,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心理。
而且還需要那麼一些運氣。
對於大多數人,不偏科都已經很難了。
750*0.9=675,你們感受一下。也就是說,哪怕你是個門門90分(按100滿分說)的標準優秀不偏科學生,還是懸,除了不偏科,還必須有拔尖。
我當年手握20分競賽加分,高考出來不禁感慨:辛虧保送了!
給我帶來20分加分的數學,高考的時候又給我吃回去了,比估分少了整20,終於是沒夠著清華線。
不過後來知道保送北大那群傢伙都考多少,心裡一下釋懷了。
@陳才源
我是11級清華自動化本科。
上清華有多難?老實說在高考完之前我都沒有想過自己會考上清華,上清華是小學時候包子鋪老闆娘隨口一謅的戲言,是高三同桌打雞血立的豪言壯語,是我看招生簡章裡最漂亮的大學。
我的高中母校和題主的學校差不多,也是省重點,是個縣一中,在我考上之前,一般是兩年有一個學生考上清北,10年沒有,11年就我一個,之後到現在為止,我也一直沒有等來學弟學妹,我們縣58萬人。
2011年四川高考報名人數五十多萬,我考了651分,全省第48名,只比清華錄取線高兩分。
如果光是看我中學一路走來的成績變化,也可以算得上一碗雞湯,因為常年我們縣能上清北的只能是全縣第一,所以大家都是把目光瞄向全縣前三,最多前五。初中的時候我一直是鎮初中的第一名,然並卵,就算是第一放在全縣也就一二百名,中考的時候是最好的吧,全縣67名,為了離家近,沒有去市一中,去了縣一中。和其他中學一樣,分快慢班,一共12個班,4個快班,分別是一個火箭班三個飛機班,聽這名字也知道火箭班更牛逼,對,全縣高考前60進火箭班,最好的師資,而且不能靠關係進去,其他三個飛機班就都差不多了,中上的學生,中上的老師,還有一堆各種路徑進來的同學,我就理所應當地去了一個飛機班。
高一結束的時候全年級30名,高二結束的全年級第十名,高三期間一直在年級前十,但從未進過前三,最後高考才考了第一次第一名。
光看上面的描述都能臆想出滿滿一大碗雞湯:在一個普通學校的普通班裡,班上學習氛圍也不是特別好,依靠三年來堅韌不拔地刻苦學習,迎難而上,成績逐漸提高,最終一舉奪魁,笑到最後,多虧了晚睡早起,別人睡覺我做題,別人吃飯我做題,別人拉屎我做題,依靠勤奮,最終上了夢寐以求的清華。
然而現實並不是這樣的,我算得上努力學習,但也沒有虧待睡眠,早睡早起,加上午休每天至少睡8小說,每周都花時間去跑步和打遊戲,一直在追鬥破蒼穹,作為調劑。勤奮很重要,堅持也很重要,但是勤奮的作用並不能放大到忽略其他因素,比如智商,比如運氣,上了清華之後越發地覺得人和人之間智商差別的跨度很大的,小時候覺得別人成績差是不好好學,不努力,其實可能真的是學習能力、理解能力、自控能力、主觀能動性和堅持的能力中一項或者幾項不夠好。
重要的話說三遍:
勤奮不是不重要,而是勤奮的作用並不能放大到忽略其他因素。
勤奮不是不重要,而是勤奮的作用並不能放大到忽略其他因素。
勤奮不是不重要,而是勤奮的作用並不能放大到忽略其他因素。
我就是個好運的人而已,恰好高考的內容絕大部分我都會,恰好考試的時候心態把握地很好,恰好高考那兩天身體狀態也不錯(雖然晚上還是興奮緊張睡不著,但是第二天考試的時候依然精神很好),沒有發生意外出車禍,沒有掉筆掉準考證,這一切地一切加起來才讓我五年前來到了帝都。
我很感激。
@魏鑫宇
高考當年差幾分沒進清華,於是來了港中大,來說說我對考清華的看法。
作為一個清華落榜生,最大的感受就是,運氣大於實力。
這裡涉及的群體是除去實力很強和實力很弱的人,說的是實力在清北附近的人。
實力很強的人早早拿到校推或者競賽保送或者一路碾壓拿下省內前十,不提。實力很弱的人,都不會考慮清北。而我就屬於不尷不尬的那批人,實力在清北上下,且這批人往往是極多的,這批人無需討論學習方法或者天賦,因為都是特別優秀的一批人。
我的高中是省最好的高中,每年清北大概在60到70之間,除去保送的估計有30多人。
我高三上時候校綜排大概20名左右,高三最後幾次模擬考試全校十名上下,然而偏科語文和英語,所以就屬於那種不太穩定的選手吧,不過看平時排名的話,感覺是肯定能考進了吧。
然而那年高考也不知怎麼,很多人發揮失常。平時排得靠後的人厲害了,平時相對靠前的人有些就萎了。看似奇怪,卻也正常,實力是固定的,但是考場上能發揮出多少就不一定了,而這個真的是運氣決定的。說不定有人那天突然感冒,發燒,突然情緒低落,考試時候突然莫名其妙地分心,太多太多。
你能說這些落榜清北的人沒實力麼?平時成績擺在那,如果他們都沒實力的話,能進清華的人更加少了。
有人會說,發揮不好,還是你的實力不夠強。我承認,我肯定不是最優秀的那批人。但我敢說,如果只錄最優秀的那批人的話,每年清北一半人都招不進去。
真的不是我自怨自艾,多數能通過高考考進的,實力絕對夠強,但是運氣一般也不差。
@匿名
我是16年黑龍江的考生。作為一個沒能考上清北的學生,我或許更明白那有多難。
一二三模的成績都不錯,老師說以往教出那麼多的清北,沒有像我這麼穩定而高分的。
考後,曾經反覆考慮清北哪家物理更好,還就此私信過前輩。
成績出來之後,既不穩定,也不是高分。幾番掙扎後,放棄了物理,報了哈工大的焊接。
當然有激烈豐富的內心戲,還要微笑挺過別人的花式吊打。
現在我已平靜,這個回答,也算個總結吧。
要知道多難,不如說清楚需要哪些條件:
一個好學校!
學校不能代替你個人的努力,但好學校會讓你的努力更有意義。學校好的人,其實相當於遊戲的一開始,就選擇了Easy難度。環境對人的影響之可怕,在於潛移默化。
我的學校雖然是省重點,但要知道,省重點和省重點的差距,可以比省重點和非重點的差距還大。學校不輔導競賽,也不支持競賽,自主招生都嫌影響學習。老師上課可以不備課,第一考場也可以作弊。這樣的環境,出一大幫清北才是怪事。
個人天賦!
天賦包含兩個部分,一是智力,二是勤奮。是的,能夠勤奮是一種天賦。有人無論如何都不能focus很長時間,其實也可算作缺少勤奮這種天賦。
運氣!
不要相信幸運留給有準備的人。幸運從來都是隨機分布的,只是有準備的人能利用幸運而已。很多時候,高考成功與失敗都找的出無數合乎邏輯的解釋,但它本身卻可以來的毫無邏輯。只是事後成功的人,會強調其他的方面,選擇性無視運氣的作用。
所以合起來來看,好的學校更多的取決於上一代的積累,天賦的提升艱難而漫長,運氣可遇而不可求。
考上清北,大概就是這麼難。
@匿名
初中的時候老師告訴我,中考只要考個好附中,上對應大學跟玩似的。
我現在在清華附中,整個年級500人只有50人能上清華,其中大半是美術體育特長生。
高考結束了,我們是普通班,班裡成績最好的同學上了北師大。
清華真不是人上的啊。。。
我呢…全市3800名上了北京某普通211。今年北京高考分數爆炸了,原本能上北郵或者武大的。準備好好考研去國科大了(做夢),而且去過清華再看其他大學都覺得好小啊。
說到這些學霸的具體學習方法,無外乎以下幾個寶貝:
都有一個錯題本
都有一個好題本
新課一定先預習
先溫習後做作業
做作業要計時
只有改造了自己的學習過程,才會有好的學習結果。
三個要素
1、規範的學習行為;
2、良好的學習習慣;
3、有效的學習方法。
七個環節
1、計劃治理
計劃治理,就是學習時間上要有通盤的計劃,要遵照計劃運行。
高中生學習(gzsxuexige)
2、預習治理
很多高中生聽課為什麼累?初中老師一節課傳達的內容,其實只有二十分鐘有效,高中也不超過三十五分鐘。剩下的時間是可以讓自己放鬆的,所以一定要有效預習。凡是高考狀元、成績好的、名校的都是很會預習的,所以聽課輕鬆了、自信了。
學習知識是溫故而知新,預習就是要獲得不懂的地方,知道聽課的時候特別要留意的地方。預習是找到思維的斷點、重點,聽課有側重了,懂的地方聽課的時候就可以不聽,閉著眼睛就可以了,不懂的地方就警醒了,以後造做作業的時間也就縮短了。凡是增加了預習環節的,排名莫不往上升。
學習成績衡量指標是位次,要提升位次必須預習。不看總分,要看位次,幾個月的時間就足以改變了。
預習要有三個要素,讀、寫、練,就是閱讀、書寫、練習。兩三分鐘讀一遍教材,記錄不懂的地方;第二天聽課遇到不懂的地方,老師講的時候要迅速記錄下來。有效預習最後就是練,不要做多,做一道就夠了,會做了就說明懂了,不需要重複,經過這樣的過程,預習就變得有效了。
這是三個層次,要逐漸的形成,要強化自己,每門新課的預習,五到八分鐘就夠了,時間不用長,不要弄倦怠了,記錄下來,預習能力進步後,水平也進步了。
高中生學習(gzsxuexige)
3、聽課治理
聽課是主業,跟老師,抓重點,當堂懂,跟老師思路走,預習了才能真正的跟上老師的思路。跟上思路了才能抓重點,首先是抓公共重點,所有學生都要把握的重點就是公共重點,但重要的是要捉住自己個性化的重點。每個人的知識點是不一樣的,各有各的需求,自己缺什麼就抓什麼重點,一定要有個性化,要聽懂個性化的重點,當堂消化掉。
據統計,不預習當堂懂的只有百分之五十,預習的達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另外很多同學有愛屋及烏的思想,喜歡的老師就學得好,不喜歡的老師就學不好,這時候要溝通,不要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同學們是學知識的,不是找明星老師的。
4、溫習治理
核心是想、查、說,就是回想,查閱,複述。回想是在腦子裡放電影,回想的過程就是「閉目養神」放電影,回想今天老師講的內容課程是什麼,這是最好的溫習方法,四十五分鐘的課程完了後,要及時的回想知識,能想起來的部分,就會終身不忘,想不起來的就是要留意或者重頭再學了。這叫查漏補缺,漏在哪裡,缺在哪裡,學生不知道,老師也不知道,但回想就能把這些補上了。
回想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認的最好的溫習方法,比如閉上眼說,蘋果,***,飛機,睜開眼後,***呈現畫像,蘋果是蘋果的樣子,飛機也是這樣,人類的大腦在記憶的時候是以圖片的方式出現的,大腦的儲存方式是以圖片的方式記憶的,所以回想,知識都是用圖片來記憶的,圓周率記憶打破記錄者也是圖片記憶的結果,周婷婷就是這樣的,編成故事就記憶下來了,一定要留意大腦記憶的秘訣,是圖片的記憶哦!。
溫習不是翻開書走馬觀花,要找到自己不會的地方,增強記憶。說,也就是複述,找一個影子或者鏡子來對著自己複述,記憶力好使了,表達能力進步了,寫作能力進步了,成績就上往了,上往就下不來了,學習就簡單輕鬆了,閉著眼睛說說就出成績了。
高中生學習(gzsxuexige)
5、作業治理
同學們回家要寫作業,要記錄學習的時間,要限時學習,否則就是超量,不要超過規定的時間。知識吸收得怎麼樣就看作業時間了,小升初、中考、高考是淘汰式考試,所以要平時練習有素,每次越快越好,快而又準,學生要坐得住,家長別打攪,學習專心,別打岔。
限時要記錄開始的時間,結束的時間,至少要四十五分鐘別動地方,多數學到半夜是由於學習效率太低,沒預習,聽不懂,翻資料,問別人,抄答案,寫答案,花費時間長的原因還是不懂。假如開始的時候同學們學習時間超長,家長要坐在旁邊,不要說話,這樣下來,時間會越來越短,效率越來越高。作業之前不溫習不作業這很重要,不計時不做作業,不檢查不做作業,不小結不做作業,作業完了要告訴家長得到什麼,有什麼經驗。
6、錯題治理
有了錯題本,就會很好的回納和總結,考試之前溫習就會有目的性了,有了這部分題握在手裡就是高分握在手裡了,錯題治理本,用橫隔本,從上往下五部分:
(1)原題目;
(2)錯因;
(3)正確的舉一反三更進一步查找原因;
(4)題型點回納題型有統計的功能,
(5)溫習的次數,每隔一段時間要溫習一下。
有的同學每次作業都對,但考試都錯,原因是做作業時用電話互相通報答案,不動腦子,不會做了別盲目問別人。要會治理錯題,盲點,不放棄錯題、難題。
7、考試治理
丟分統計表要把考試治理起來,什麼題型上有題目,要起這樣的作業,哪些是審題,哪些是運算出了錯誤,還是預習頭等的重要,用紙把錯題抄下來,每隔二十天,自己再做一遍,尤其是考試之前,找出考點。
聲明本文素材來源於高中生學習(ID:gzsxuexige),梨視頻,微博熱搜,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由高中學習資料精選(ID:gzxuexiziliao)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