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刊髮長篇通訊及評論員文章在福鼎市廣大幹部群眾中...

2021-01-11 今日福鼎

福鼎新聞網訊(吳倩雯)極不平凡的一年即將走過,脫貧與發展的故事在閩東大地翻開新篇。12 月 31 日,《光明日報》刊髮長篇通訊《「擺脫貧困」今又是,喜看新篇》及評論員文章《讀寧德 知中國》,反映寧德「滴水穿石三十年」,從脫貧攻堅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巨變。當下,福鼎正值「兩會」期間,看完這兩篇文章,福鼎的代表和委員們心潮澎湃……

「小時候,我上學要走幾個小時的路,現在條條水泥路已經通到了家門口,我回到家鄉只需要半個小時。」福鼎市人大代表、畲族文化講解員雷林清從小在農村長大,作為一名90後,她見證了寧德「滴水穿石三十年」的巨變歷程,為家鄉感到自豪的同時,她也表示,「擺脫貧困」的意義並不在於離開貧困的鄉村,而是在學有所成之後,幫助鄉村擺脫貧困,今後她將繼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福鼎市人大代表、柏洋村非公企業聯合黨支部書記鍾愛雪說,總書記在閩東工作期間,根據閩東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許多適合閩東的精準扶貧思路,時至今日仍是閩東人民的寶貴財富,經過32年的發展,閩東已經擺脫貧困,翻開新篇。「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寧德時代、上汽、鼎盛鋼鐵等『金娃娃』項目的順利推進和投產,進一步堅定了我們走好閩東振興之路的信心和決心。」鍾愛雪表示,作為省、市兩級人大代表,她將緊緊圍繞上級的決策與部署,一如既往地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貢獻力量。

教育扶貧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福鼎市政協委員黃瑩瑩是一名人民教師,對於教育扶貧深有感觸。她用福鼎市深壠民族小學舉例——該小學地處偏遠的自然村,原有的校舍破敗不堪,2002年在福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社會各界的愛心捐助下,學校蓋起了新校舍,配備了電腦室、圖書室、學生食堂等,並開始招收寄宿生,在新的教學環境下,目前有三省五縣的學生在此求學,小小的山村學校培育了數十名成功考取知名高等學府的學子。「我想,這是教育扶貧工作紮實開展的結果,也是『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精神在山區綻放光芒的生動實例。」黃瑩瑩說。

「教育好一個孩子,可以實實在在地挖掉一個家庭的『窮根』。」福鼎市政協委員郭昕榮說,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她深刻地感受到了福鼎教育翻天覆地的變化。近年來,福鼎市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有力推動了城鄉義務教育的均衡化發展。「福鼎的教育事業已經開啟了脫貧攻堅的新篇章,作為人民教師,我們的身上擔負著重任,我們要持續鞏固教育扶貧的成果,努力改變閩東每一個孩子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光明日報長篇通訊《「老阿姨」龔全珍眼科手術記》引起熱烈反響
    「這美好的故事,是用擔當和愛心澆灌出的絢麗鮮花」光明日報長篇通訊《「總書記,我又能看書啦」——「老阿姨」龔全珍眼科手術記》引起熱烈反響   一個月前的一場手術,牽動了浙贛兩省;一個月後,一組報導感動著全國人民
  • 光明日報文章我市引發熱烈反響
    這兩天,光明日報發表的文章:「擺脫貧困」今又是,喜看新篇——福建寧德邁向脫貧後新徵程 和評論員文章:讀寧德 知中國 在我市各界引發熱烈反響。 青拓集團 《光明日報》文章提到,習近平同志囑託「多上幾個大項目,多抱幾個金娃娃,加快跨越式發展」,寧德猶如聽到了急行軍的號角,幹勁激揚,迅速行動。寧德新能源科技、上汽寧德基地、青拓集團等高科技企業被陸續引進,形成四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主導產業集群。
  • 《光明日報》刊發我縣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黃小勇事跡
    12月9號,《光明日報》七版頭條位置刊登長篇通訊《麒麟山下,會走出更多致富帶頭人》,報導我縣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黃小勇事跡。黃小勇是我縣創業致富產業發展「領頭雁」的典型人物,《麒麟山下,會走出更多致富帶頭人》通過黃小勇的自述,從他返鄉興辦旅遊業、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政府扶持幫助與參加縣創業致富帶頭人 「千人鑄造計劃」等方面,講述了我縣脫貧攻堅工作的經驗做法與重大成就。
  • 光明日報2007年大事記
    4月3日  1版頭條刊登記者付小悅、溫慶生、通訊員吳琳的長篇通訊《與真理同行--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教授方永剛的故事》(上),本報配發評論員文章《自覺學習宣傳踐行黨的理論》。  4月4日  1版報眼刊登《與時代同步--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教授方永剛的故事》(下)。  4月5日  成立光明日報社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 河北黨員幹部群眾學習《習近平:新時代的領路人》
    全省黨員幹部群眾認真學習長篇通訊《習近平:新時代的領路人》 學習領袖風範 增強「四個意識」 河北新聞網訊 新華社日前播髮長篇通訊《習近平:新時代的領路人》,在河北省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表示,通過認真學習長篇通訊,進一步深切感受到總書記的領袖風範、卓越才能和人格魅力,我們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新徵程中展現新作為。 「這篇長篇通訊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動教材。」
  • 《光明日報》刊發胡靖理論研究文章
    《光明日報》刊發胡靖理論研究文章 2020-12-30 14:31:48   來源:安青網
  • 光明日報社六十年大事記_慶祝光明日報創刊60周年_光明網
    1955年   1月1日 本報率先在全國報紙中由直排改為橫排。   發表胡愈之的文章《中國文字橫排橫寫是和人民的生活習慣相符合的》。   1月18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改進光明日報工作的問題和關於協助光明日報和大公報在各地的通訊工作問題的通知》。
  • 光明日報社六十年大事記_光明日報網上報史館
    1955年   1月1日 本報率先在全國報紙中由直排改為橫排。   發表胡愈之的文章《中國文字橫排橫寫是和人民的生活習慣相符合的》。   1月18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改進光明日報工作的問題和關於協助光明日報和大公報在各地的通訊工作問題的通知》。
  • 天水日報評論員文章|讓閱讀黨報黨刊成為黨員幹部的政治自覺
    讓閱讀黨報黨刊成為黨員幹部的政治自覺□天水日報評論員隨著2021年度全市黨報黨刊發行工作會議的召開,一年一度的黨報黨刊徵訂工作正式啟動。認真做好黨報黨刊徵訂發行工作,對統一全市黨員幹部群眾思想認識、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黨報黨刊裡有政策方針,也有思想方法;有實踐指南,也有民生指向。黨報黨刊不僅及時刊登權威的時政信息,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而且會圍繞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和幹部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的理論分析和透徹的政策解讀。
  • 【貴州日報評論員文章】決定性勝利 裡程碑意義
    【貴州日報評論員文章】決定性勝利 裡程碑意義 2020-11-24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明日報評論員: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
    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  ——二論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光明日報評論員>  「在新起點上,經濟特區廣大幹部群眾要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 ...幸福的「健心之路」 《光明日報》刊發嘉興市委書記張兵署名文章
    2021-01-11 09:34 |光明日報
  • 讓「扁擔精神」勁放時代光芒-光明日報-光明網
    ……日前,《光明日報》在頭版刊發了通訊《與農為伍 與農共舞》,並配發專家點評,對全國勞動模範武勝耀和山西省汾陽市肖家莊供銷合作社服務「三農」的探索進行了深入報導。文章刊發後,在社會和供銷合作社系統廣大幹部職工中引起了熱烈反響。    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王俠對報導作出批示。
  • 《光明日報》上的錢鍾書足跡
    ●1981年3月4日,刊發郭志剛的文章《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優秀長篇——〈圍城〉》,文章評價說,小說更深刻的意義還在於:它表現了一個特殊的人生領域,這個領域還從來沒有被五四以後的現代作家們深入開掘過。作者借著這個領域裡人物命運的描寫,淋漓盡致地揭露了造成這類人物命運的社會環境,從而宣告了一個時代的即將結束。
  • 光明日報評論員:多理解 多寬容 多包容
    光明日報評論員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時,走進社區,傾聽發生在這裡的一線故事。他叮囑說:「對群眾出現的一些情緒宣洩,我們要多理解、多寬容、多包容,更要做深入細緻的工作,包括心理疏導、解決實際困難。」
  • 新華日報評論員文章|根植大地,積木成林
    糜林就像他心繫的樹,樹有根,深植於大地;他的根,扎在這片沃土之中,更在人民群眾心中。  「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期許,正是糜林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他一生為農、紮實苦幹,一心致力於脫貧攻堅和農民致富。
  • 《天津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論敢打...
    南開融媒 《天津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論敢打敢拼為「十四五」開好局》。文章指出,新時代新徵程,奮鬥是激蕩人心的主旋律。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吹響奮進號角。文章強調,邁好第一步,靠理念、靠方法,也靠勁頭、靠一股子氣。面對艱巨使命,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面對問題挑戰,有攻堅克難、咬緊牙關的硬氣;面對寶貴機遇,有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銳氣。邁好第一步,最終要用實效來說話,以新作為展現新氣象。廣大黨員幹部要拿出膽氣、拿出闖勁,重事功、練事功、善事功,提升發展之能,苦練成事之功。
  • 邢臺日報十篇評論員文章引發強烈反響!評論合集奉上
    邢臺日報十篇評論員文章引發強烈反響!然而,目前的幹部隊伍作風與高質量趕超發展的要求相比,還不盡適應。要形成更加優良的作風,就要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挺在前面,進一步嚴肅紀律規矩。對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行為施以雷霆手段,方是對幹部個人、幹部隊伍和廣大群眾的菩薩心腸。
  • 在省直幹部中引起強烈反響_河南要聞_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在唐莊,當地群眾每次見到吳金印總有說不完的知心話。(記者 史長來 攝)  「我一口氣讀完了全文!」「好文章,讓人愛不釋手!」——9月9日,本報刊發的長篇通訊《一方金印在民心》及評論見報後,在省直幹部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認為這篇文章樸實無華,讀來深感真實可信。
  • 安徽省行知學校師生巨製歙硯進京 《天下光明》祝賀巜光明日報》70...
    耿海軍代表報社感謝安徽省行知學校的深情厚意,表示光明日報一定不負眾望,用心建設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不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耿海軍還代表報社向安徽省行知學校回贈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本報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紀念版中堂掛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