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評論員文章|根植大地,積木成林

2020-12-21 新華報業網

  果香溢滿園,新味正當時。可惜,曾在園子裡往來奔波,為果樹精心育苗、修剪、澆灌的人已經遠去。糜林就像他心繫的樹,樹有根,深植於大地;他的根,扎在這片沃土之中,更在人民群眾心中。

  「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期許,正是糜林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他一生為農、紮實苦幹,一心致力於脫貧攻堅和農民致富。他以平凡而偉大、短暫而光輝的一生,默默踐行著科技工作者的責任使命,生動詮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豐富內涵和實現路徑, 是當之無愧的時代楷模。

  糜林是一位傑出的農業科技人員,更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對自己極為苛刻,對農民卻從不吝嗇。自己的事,總是抽不出時間;農民的事,只要一個電話,他有求必應。他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交給了農民,獻給了土地。即便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惦記最多的仍然是果農的事情。每天超12小時的工作量,上門指導1000多戶農戶,面對面培訓農民5000多人次……這些用腳步丈量出來的數字,點滴聚積成他短暫生命的重量和分量;這些數字背後的感人故事,無不凝聚著一位共產黨員在時代答卷中書寫的忠誠和擔當。

  作為全國「時代楷模」趙亞夫的學生和戰友,糜林一直在踐行「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助農民銷,實現農民富」的諾言。他把科技興農、科技富農作為畢生奮鬥目標,積極開展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服務,幫助茅山老區和我國中西部地區的農民通過栽培果樹實現脫貧致富。他始終堅持「農民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創新草莓、梨、桃、葡萄等應時鮮果技術50多項,把一顆顆希望的種子播撒到尋常百姓家。他勇於創新、勤奮進取的科研精神,不懈奮鬥、孜孜以求的工作激情,傳遞出強大正能量,彈奏出時代強音。

  斯人已遠去,精神永留存。糜林是新時代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優秀代表,是廣大基層黨員幹部的模範榜樣,是忠實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先進典型。向糜林學習,就要學習他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心繫群眾、情系「三農」的為民情懷,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向糜林學習,就要在全社會營造崇尚先進、比學趕超的良好風氣,不斷激發黨員幹部履職盡責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是尊崇英雄、致敬英雄的應有之義,也是銘記英雄、告慰英雄的最好方式。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偉大事業需要榜樣引領。當前,脫貧攻堅進入衝刺階段,從中央到地方,正在全力克服疫情影響,決戰「收官大考」,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越到最後時刻,越要堅定信心、響鼓重錘,越需要更多像糜林這樣有擔當、有責任、有情懷的共產黨員和知識分子。全省上下要把學習糜林先進事跡轉化為敢於擔當、不辱使命的自覺行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積極投身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凝聚磅礴力量。

  新華日報評論員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新華日報評論員文章 | 在追憶中匯聚復興圓夢的強大力量
    83載冬去春來,世界形勢已經迥異於當年,中國大地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歷史不容淡忘,更不容篡改。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我們緬懷這段歷史,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和平的可貴,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世界各國人民休戚與共、命運相連。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南京大屠殺慘案已經過去了83年,但刻在心口的傷痕仍在。以國家之名祭奠同胞,就是要重溫歷史、銘記歷史,以史為鑑、開闢未來。
  • 新華日報評論員文章 | 力破「重化圍江」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 湖北日報發表新華日報評論員文章:「蘇」寫患難與共的壯麗戰歌
    打開大年初四的新華日報,焦點版「馳援武漢,江蘇在行動」通欄刊載:江蘇臺商攜手助力共抗疫情、恆力集團捐贈1億元馳援武漢、徐工設備馳援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捐出全校醫療防護專用物資……這樣的消息還有很多、很多。  連日來,因為武漢天河機場關閉,許多湖北旅客轉場南京。
  • 新華日報評論員文章 | 「強擔當」才能「強安全」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 新華日報評論員文章 | 讓殘疾人共享全面小康的暖陽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 新華日報評論員文章 | 築牢安全生產最嚴防線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 【貴州日報評論員文章】決定性勝利 裡程碑意義
    【貴州日報評論員文章】決定性勝利 裡程碑意義 2020-11-24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檢察日報評論員文章:把牢黨的絕對領導這一「定盤星」
    檢察日報評論員文章:把牢黨的絕對領導這一「定盤星」 2020-12-17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明日報》刊髮長篇通訊及評論員文章在福鼎市廣大幹部群眾中...
    福鼎新聞網訊(吳倩雯)極不平凡的一年即將走過,脫貧與發展的故事在閩東大地翻開新篇。12 月 31 日,《光明日報》刊髮長篇通訊《「擺脫貧困」今又是,喜看新篇》及評論員文章《讀寧德 知中國》,反映寧德「滴水穿石三十年」,從脫貧攻堅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巨變。
  • 《新華日報》在南京復生
    4月30日,《新華日報》重新出版。僅僅8天,《新華日報》在南京復生,這在國內外新聞史上都是罕見的。  南京解放後,中共中央華東局致電中共中央,請示上海、南京兩市解放後的黨報命名問題,提出可否命名為解放日報或人民日報上海版、南京版,或用其它名稱,並請毛澤東主席為兩報題寫報頭。中共中央於24日電復華東局,指示:「上海黨報決定命名為解放日報,南京黨報決定命名為新華日報。
  • 《天津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論敢打...
    南開融媒 《天津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論敢打敢拼為「十四五」開好局》。文章指出,新時代新徵程,奮鬥是激蕩人心的主旋律。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吹響奮進號角。文章強調,邁好第一步,靠理念、靠方法,也靠勁頭、靠一股子氣。面對艱巨使命,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面對問題挑戰,有攻堅克難、咬緊牙關的硬氣;面對寶貴機遇,有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銳氣。邁好第一步,最終要用實效來說話,以新作為展現新氣象。廣大黨員幹部要拿出膽氣、拿出闖勁,重事功、練事功、善事功,提升發展之能,苦練成事之功。
  • 檢察日報評論員文章:以紮實工作推動全面依法治國落地生根
    原標題:檢察日報評論員文章:以紮實工作推動全面依法治國落地生根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系列評論之四  以紮實工作推動全面依法治國落地生根
  • 滄州日報評論員文章:奮力打造沿海經濟帶重要增長極和改革開放新高地
    滄州日報評論員文章:奮力打造沿海經濟帶重要增長極和改革開放新高地 2020-11-19 2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日報評論員文章:一步跨千年的壯闊遷徙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評論員編輯 胡銳編審 王璐瑤 李劼
  • 楹聯家「嵌名聯」賀《新華日報》80華誕
    1938年1月11日,《新華日報》創刊,從硝煙中浴血而來,在信仰中淬鍊而生!今天,我們迎來了《新華日報》的80歲生日!80年歲月如歌,《新華日報》見證了中國報業走過「鉛與火」激情燃燒的歲月,如今正邁向「數與網」全媒體融合的歷史性跨越。
  • 【甘肅日報評論員文章】波瀾壯闊七十載 共同奮鬥新時代——慶祝...
    波瀾壯闊七十載 共同奮鬥新時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甘肅日報評論員  (一)201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70周年華誕。  (二)70年來,伴隨新中國從落後時代到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具有深厚紅色基因的隴原大地,同樣迎來翻天覆地的滄桑巨變。  1949年8月26日,蘭州戰役的勝利號角吹響,這是解放大西北進程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決戰。同年12月15日,甘肅全境宣告解放。
  • 「貴州日報評論員文章」以偉大抗疫精神凝聚幹事創業強大動力
    一刻不停、奮力衝刺,最強力度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兌現了「打贏兩場戰役、奪取兩個勝利」的莊嚴承諾,在貴州大地上書寫了中國減貧奇蹟的精彩篇章。統籌兼顧、精準施策,最快速度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經濟增速繼續位居全國前列。聞令而動、傾力而為,最大努力完成貴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對口支援的重大政治任務,勝利完成了黨中央、國務院賦予貴州的光榮使命。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 ...發表評論員文章:穩中求進是必須牢牢把握的工作總基調 四論學習...
    [青海新聞聯播]《青海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穩中求進是必須牢牢把握的工作總基調 四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精神 《青海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穩中求進是必須牢牢把握的工作總基調
  • 南方日報評論員:做好深化機構改革的「後半篇文章」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總結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要求全省各級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總書記、黨中央部署要求,進一步鞏固發展機構改革成果,紮實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做好「下半篇文章」。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
  • 湖南日報評論員文章:賦予湖湘文化 新的時代內涵
    賦予湖湘文化 新的時代內涵 ——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四 湖南日報評論員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民族的魂。文化,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支撐,提供著最持久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