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傳播校園欺凌視頻說「No」,理由有三,主要是保護傳播者

2020-12-19 阿武教育

對校園欺凌視頻的傳播說「No",理由有三,主要是保護傳播者

文 | 祖山坡人

近日,某小學校園欺凌兩段視頻先後在同城QQ群、微信群、朋友圈等迅速傳播,並使得欺凌事件不斷發酵。當第一段視頻出現後,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自己所在群(圈)裡勸告不要再傳播,並陳述了充分理由。當第二段視頻出現後,他所在群裡不再傳播,僅僅是以文字進行交流。

我們對校園欺凌施暴者深惡痛絕,對拍攝視頻並將之上傳到網絡的人更是咬牙切齒。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一旦看到這樣的視頻,首先是驚訝,其次是痛恨。然後的反映這是哪個學校的?施暴者是誰呢?受害者現在怎麼樣?

一、對校園欺凌視頻的傳播,我們的態度可能是什麼?

正義者總是想讓施暴者早日被揪出來,並受到懲罰,但正義者中又不缺乏許多好事者打著正義的幌子。於是,校園欺凌的視頻不斷地在同地區的各類群(圈)被瘋傳,施暴者在被人肉出來了。

同時他的各類信息也就被公之於眾,而這種信息立馬就會傳其所在社區、村組,父母乃至施暴者將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受害者在被欺凌後,被拍視頻並被上傳到網絡被」軟暴力「。視頻再經諸多正義者(好事者)不斷地傳播, 受害者必將受到二次傷害。

二、對校園欺凌視頻的傳播,我們的態度應該是說」No!"

要對校園欺凌視頻的傳播堅決說:No!",主要是基於事實、未成年人的保護與自我保護三個因素。

1.告訴你一個事實:每當校園欺凌視頻出現在網絡後,公安、教育、學校等多部門立馬已經組成工作組進行調查與處理。

對於預防校園欺凌教育,教育行政部門、公安、學校與班主任老師其實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往往又不能杜絕;正如醫院、醫生想挽救每一個生命,但往往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一些病人走上另一個世界。所以社會不能將教育、學校與老師妖魔化、苛求!

各部門的調查與處理遠甚於我們每一位正義者,無論是從技術還是從法律。校園欺凌視頻一旦出現在網絡,各學校立馬會組織人員進行核查,很短的時間就能查出當事人是誰,並立馬通知雙方家長進行取證調查,進行初步傷害處理。

所以,根本不用我們通過傳播欺凌視頻去查找當事人,除非另有目的!

2.知曉一個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三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所有人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不管是施暴者、幫兇還是受害者。

校園欺凌視頻所呈現的是原始視頻,畫面極為殘忍,甚至很血腥。所有人都暴露無遺,誰也沒有對視頻進行隱私處理。視頻的傳播,再配以各種譴責與同情的話語,都將傷害到當事人。在情感上許多人都是這樣想的:施暴者受到一萬次傷害也不為過,但何必讓受害者受到二次傷害?再說在法理上,施暴者是未成年人,他也受《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

所以,我們都是養孩子的人,理當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如果出現這樣的事件,請以父母的同理心去保護孩子吧!

3.明白一個事理:網絡行走也要守規。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對「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有詳細的規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條規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國家相關網絡信息傳播等安全法律法規都有相關規定。

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尤其要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呵護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在網上隨意轉發涉及未成年人的視頻,將未成年人的隱私曝光,很容易給未成年人造成傷害。所以在網絡上傳播校園欺凌視頻,輕者將受到道德的譴責,重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所以,我們不去傳播校園欺凌視頻,不僅僅是保護欺凌事件中的雙方當事人,更重要是保護傳播者自己。

我是銳武老師,今天與大家分享了「對校園欺凌視頻的傳播說「No",理由有三,主要是保護傳播者」。歡迎您與我共同做一些教育發展方面的探討。

相關焦點

  • 又現校園欺凌視頻:甘肅天水兩女生遭欺凌,分管校長已被停職
    校園欺凌、校園暴力、未成年犯罪,未成年保護等字眼這段時間不時出現在網絡媒體當中,現在網絡又現校園欺凌視頻。針對這兩段發生在甘肅省秦州區皂郊中學的校園欺凌視頻,31日,秦州區教育局發布情況通報稱,網民所反映的情況屬實,對分管校長已停職,相關工作人員已進駐調查。
  • 南安一中現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屬不屬於犯法?
    據7月11日報導,近日,數段有關校園欺凌事件的視頻在網上頻頻流傳,事件中學校直指福建南安某中學,引發各界熱議。南安第一中學10日晚間發布情況說明回應,「對實施欺凌的學生進行嚴肅批評教育,對受害學生進行安撫,對所在班級開展教育疏導。」
  • 亮劍2020 | 敢於向校園欺凌說不!
    亮劍2020 | 敢於向校園欺凌說不!近日,開發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開展了「維護校園安全 杜絕校園欺凌」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期間共懸掛宣傳條幅50餘幅,發放電子版校園欺凌調查問卷3707份,擺放舉報箱6個,覆蓋轄區中心學校、風化店小學、小園小學、劍橋中學、渤海學院、技師學院等6所學校。敢於向欺凌說不!
  • 反校園欺凌,各國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題為《數字背後:結束學校暴力和欺凌》的報告,指出在全球範圍內,有32%的學生近一個月內,被學校的同齡人欺凌至少一次。  根據日本《校園欺凌預防對策推進法》,「校園欺凌」指「學生因為相關人士的心理、物理攻擊而受到的精神上的痛苦」,且不論暴力行為是否發生在校園內,只要參與雙方屬於同一學校、年級和社團,都屬於校園欺凌。
  • 【安全教育】防欺凌篇:對校園欺凌說「不!」
    視頻最後有重點歸納 請拿筆記好 開學第一堂法治課 防範校園欺凌·描繪最美青春 ——安陽中院未成年人法治講座 金色送爽翰墨香,又聞普法聲聲來。
  • 開善鄉:對校園欺凌說「不」,法律與我同行
    ,杜絕校園欺凌,11月5日上,開善鄉邀請到縣司法局法律援助律師袁麗陽為全校師生上了一堂主題為「法潤童心——拒絕校園欺凌,法律與我同行」的法治講座,200餘名師生參加了活動。     講座中,袁麗陽律師通過列舉生活中真實發生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言語向師生們講解什麼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的危害、如何應對校園欺凌等法律知識,讓師生進一步了解什麼是校園欺凌
  • 《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發布 語言欺凌是主要形式
    [摘要]這份報告指出,校園安全事件發生的時間存在明顯的周期性、季節性;中部地區校園欺凌行為發生率最高。按照校園欺凌的方式進行分類,語言欺凌行為發生率明顯高於關係、身體以及網絡欺凌行為,佔23.3%。其中,《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的數據來源由南京大學社會風險與危機管理研究中心和中南大學社會風險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中國應急教育與校園安全發展報告——2017》分析了校園安全事件的特點,揭示了校園安全管理面臨的挑戰與發展趨勢,同時從學校的災害教育和應急準備、校園公共衛生與食品安全、校園欺凌等方面,分析了相關典型案例,並提出相應風險防控建議。
  • 如何防範和治理校園欺凌?|教育熱點20問
    如何防範和治理校園欺凌? [案例] 2016 年 12 月,一段桂林某初中四名身著校服的女生對另一名女生拳打腳踢的視頻在網上傳播開來。記者在調查採訪中了解到,毆打事件造成被打女生身體多處受傷,而毆打的緣由只是很小的矛盾糾紛。
  • 高小玫委員:儘快制定「反校園欺凌法」 向「校園欺凌」說不
    近年來,校園欺凌成為社會熱點,遏制校園欺凌則是全社會的強烈呼聲。2016年李克強總理專門做出批示,各部門密集出臺《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等文件,2017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制定頒布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
  • 杜絕校園欺凌 共建和諧校園
    水母網09月27日訊(通訊員 杜家琳)針對國家相關政策,煙臺開發區第二初級中學召開「杜絕校園欺凌 共建和諧校園」主題班會,對全體學生進行教育工作,並積極宣傳其重要性。主題班會上,班主任從以下五方面對學生進行了宣講:第一、什麼是校園欺凌;第二、校園欺凌的主要表現行為;第三、校園欺凌的危害及後果;第四、校園欺凌需要承擔的後果;第五、如何正確應對校園欺凌。班會期間,學生針對:如何預防;如何應對暴力,臨危不亂;如何及時報告,以法維權等方面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 懲治校園欺凌 有關部門束手無策?只能以暴制暴?
    懲治校園欺凌,只能「以暴制暴」?近年來,不斷有校園欺凌的新聞爆出,引發各界熱議,一些地方也採取措施進行治理。但受各種因素影響,校園欺凌案件依然頻發,被欺凌者面對欺凌時往往束手無策。萬般無奈之下,有部分校園欺凌事件正出現翻轉:近來發生的幾起案件是被欺凌者或其家屬對施暴者「以暴制暴」,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不處理」成慣常做法4月17日,一條戳痛人心的視頻在微信群中瘋傳,視頻中一名小學生捂著受傷的眼睛癱坐在地,面部多處血汙,行兇者是同校的另一名小學生。
  • 「淨網2019」「網警闢謠」「網傳兩段視頻反映隴南某校園發生欺凌...
    昨天,兩段校園欺凌視頻在我市西和、禮縣等地的微信朋友圈、微信群以及微博等網絡平臺大量傳播。視頻顯示2名身著校服的女孩在校園內被罰跪、扇耳光,由於視頻中女孩聲音與隴南徽縣、成縣等地口音相似,於是網民便聲稱這兩段視頻疑似發生在我市某校園,並有網民不斷@隴南網警巡查執法帳號、隴南教育等隴南官方帳號,要求儘快處理。由於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校園欺凌視頻,立刻在我市網上流傳,引起了隴南社會的廣泛關注。
  • 天柱三小:開展「防範校園欺凌,共創和諧校園」主題班會
    為預防和減少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切實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12月8日,天柱縣第三小學開展了「防範校園欺凌,共創和諧校園」主題教育班會。班會課上,各班主任圍繞「什麼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發生的原因和表現」、「如何防範校園欺凌」、「遭遇校園欺凌時,應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求救」等內容。通過製作多媒體課件、播放專題教育視頻、講解校園暴力相關法律法規等形式,引導學生深刻了解校園欺凌的危害,呼籲每一位學生從我做起,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堅決反對校園欺凌,勇敢地向校園欺凌說「不」!
  • 田野調查:誰是校園欺凌的隱形推手
    原標題:誰是校園欺凌的隱形推手 法國著名思想家伏爾泰曾說「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在校園欺凌面前,無論是「魏萊們」為首的霸凌者還是屢遭欺凌的「陳念們」,之所以捲入校園欺凌,都有其背後深刻的因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嗎?何種家庭教育下的孩子更容易捲入校園欺凌?校園環境又會對校園欺凌產生何種影響?
  • 預防校園欺凌,請家長們注意這些知識
    校園欺凌有多種表現形式,除了最常見的毆打、傷害行為之外,辱罵、誹謗、恐嚇、孤立、排擠同學,毀壞、搶劫,勒索同學財物,甚至逼迫對方脫衣服、罰跪等,都屬於校園欺凌。 01 什麼是校園欺凌?
  • 遏制校園欺凌,我們可以這樣做 |...
    園暴力和欺凌說:「建議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修法過程中,認真研究校園欺凌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比如,增設「社會服務令」、改革工讀學校、確立「工讀預備制度」等,並強調監護人追責與司法保護。   「及時有效地矯正校園欺凌,否則有可能會換來更嚴重的報復。」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四中校長馬景林認為,對於校園欺凌還是要分類別討論。像淘氣、惡作劇式的問題,要通過教育的方式來解決;而性質惡劣的,則要通過法律手段去解決。
  • 【民法典在身邊】向校園欺凌說「不」,岷縣法院閭井法庭民法典宣講...
    【民法典在身邊】向校園欺凌說「不」,岷縣法院閭井法庭民法典宣講進校園…… 2020-11-06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開展百色市校園欺凌綜合治理的建議
    經記者了解,此事發生在12月18日下午5時許,地點在百色市和平街小巷,百色市七中的四名女生對百色中學兩名女生進行了毆打,並且把毆打視頻上傳網絡。獲悉情況後,當地公安與教育部門第一時間介入處理。   據調研發現,近年來我市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
  • 校園欺凌,學校如何防治
    「預防」是根本——有共識、育能力、創環境對校園欺凌的正確認識是學校開展防治工作的基本前提,需要全體教職員工都能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可能成為校園欺凌的欺凌者或者被欺凌者。而預防工作的根本,在於構建一個學生有信賴的朋友和老師、能安心安全地學習與活動的班集體與學校。「專門講」「經常談」形成欺凌共識。
  • 人民日報三問校園暴力:頻頻出現是懲罰不夠還是教育不足?
    首都師範大學心理素質教育指導專家楊芷英認為:「除去生理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則是青少年對施暴行為的認知出現了偏差。而偏差的出現與其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包括家庭、社會等諸多方面。」「很大程度上,校園欺凌的根子在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