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咖啡市場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單品手衝已經逐漸深入到人們日常的生活中,即使你對「單品咖啡」「精品咖啡」可能還有點陌生,但相信你一定聽過「藍山咖啡」「貓屎咖啡」等近幾年有代表性的單品咖啡豆名稱。
相對於普遍流行的意式咖啡(拿鐵、卡布奇諾、摩卡等),單品咖啡一般採用人工手衝的方式,因此對咖啡師和咖啡豆的技術要求更高,省咖啡人才中心來聊聊不同的咖啡廳、不同的咖啡師在手衝咖啡時,該如何選擇合適的咖啡濾杯。
首先為什麼要用濾杯?
咖啡濾杯是萃取、過濾咖啡的器具,主要作用是託住濾紙,讓濾紙可以有效的分離咖啡渣與咖啡液,相當於是個「支架」,當然使用法蘭絨是沒有濾杯也不需要濾紙的,這個我們最後再講。濾杯的主要作用如下:
作用一:支撐作用
咖啡濾杯最主要的作用在於支撐作用,只有法蘭絨不用「濾杯」,金屬濾網本身即支架也是濾器,所以它也不用支撐。
作用二:促進咖啡粉排氣
先簡單了解一下手衝咖啡時濾杯裡發生了什麼:
手衝時磨好的咖啡粉在碰到熱水後,咖啡豆粉裡的二氧化碳會隨著可溶性物質一起被排出豆粉外,而由於濾紙具有不平整的溝槽,使得濾紙與濾杯間形成間隙,氣體得以從側面排出。如果沒有溝槽的話,在衝泡時濾紙與濾杯之間是緊密貼合的,氣體無法從側面排除的話,咖啡粉的表面就成了唯一出口,此時咖啡豆粉的表面就會一直向上冒泡,在氣泡破掉的一瞬間冷空氣就會深入咖啡豆粉內,很容易導致萃取溫度的不均勻,從而影響咖啡風味水平。(當然,烘焙度非常新鮮或者烘焙度較深的咖啡豆裡的二氧化碳含量本身就多,此時手衝是無法避免「大泡泡」的)
關於咖啡濾杯的溝槽,不同品牌有不同的紋路及構造,一般來講:螺旋肋骨型和直線肋骨型比較常見,區別如下:
螺旋肋骨濾杯客觀上延長了水流路徑,有更高的流速,同時排氣性非常好,更容易把咖啡含有果味和酸味明顯的咖啡豆呈現出來。
直線肋骨濾杯的水流路徑較短,使得上部濾紙和濾杯完全貼合,因為大氣壓強的原因,延長了熱水在濾紙內的時間,再通過虹吸作用把咖啡液抽下來,這樣萃取的咖啡味道更加立體,醇厚度高。
我們可以根據不同咖啡豆的特性進行選擇,比如油醇性豆子曼特寧等選直線型突出立體醇度,過酸性豆子如耶加雪啡選螺旋形肋骨突出酸度和果味。具體的需要咖啡師在實踐當中進行嘗試和調整。
如何選擇合適的咖啡濾杯
一看濾孔
世界上第一款咖啡濾杯由德國的一位名叫Mellita的夫人發明,是單孔濾杯。時至今日,濾杯底部的開孔已經大有講究,因為通過濾杯開孔可以調節衝泡咖啡的流速,而流速對水與咖啡粉接觸的市場及方式影響很大。從濾杯對不濾孔數量來分,一般分為:單孔,雙孔,叄孔還有多孔,具體我們來了解一下他們的特性:
1.單孔小孔濾杯
特點:流速慢,鏤空讓空氣水流較容易穿過
缺點:單孔小孔本身下水慢,加上淺烘培細粉多,所以容易造成堵塞,最終導致萃出率過小
2.單孔大孔濾杯
特點:特點是流速快,適用的咖啡豆類型很廣,所以受歡迎度比較高
缺點:因為流速太快,容易造成萃取不足,所以對注水速度和技術要求比較高
3、三孔濾杯
特點:三孔濾杯不易堵塞,水流較穩定,適用於各種烘焙程度的咖啡
缺點:出品穩定性強,硬要說缺點可能是對咖啡師技術要求不高吧,所以星巴克的手衝咖啡基本都使用三孔濾杯,以保證不同的咖啡師、不同的技術水平下的咖啡出品都相對穩定!
此外還有雙孔、四孔和六孔濾杯,目的是與卡麗塔三孔杯相似,適合各種程度的咖啡。但孔數越多,對注水技巧的要求就越高,需要有一定經驗的累積。
4、法蘭絨(無孔、無杯)
特點:絨布濾網是由布所製成的濾網,通常是由法蘭絨製成,法蘭絨在咖啡萃取過程中能讓產生咖啡味道的成分更順暢流出,因為這種特性,由法蘭絨所萃取出的咖啡味道會更豐富且溫和。
缺點:萃取咖啡時,殘渣跟油會累積在濾網的組織間,這會讓萃取速度變慢,每次使用的時候都會溶出一定程度的味道,所以愈用味道會愈差。另外,對咖啡師技術的要求十分高,不建議初學者從法蘭絨入門!
建議咖啡師們如果想要有很穩定衝泡品質,建議選擇流速比較慢的濾器,因為流速慢,可以讓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加水。剛開始建議選擇1~3個小洞的,容易上手,高手請隨意。在掌握一定基礎後可以從一個打孔的濾杯開始加強練習,有助於技術提高。
二選材質
常見的咖啡濾杯材質有塑料、玻璃、陶瓷和金屬、壓克力、AS樹脂等。形狀相同而材質不同的濾器所衝泡的咖啡,其風味稍有差異,材質對咖啡風味的影響不是很大,可根據自我的美感認知以及經濟情況選擇。
三定杯量
通常咖啡濾杯大小從1到10人份不等,可根據飲用人數來確定濾杯大小,一般2人份和4人份濾杯是最常用的。
咖啡濾杯看起來很不起眼,但是研究起來也是大有門道,咖啡師觀察、關注咖啡衝泡中的各個環節。廣東省咖啡人才中心的手衝咖啡專業班、系統咖啡師課程、咖啡創業A級班、職業咖啡師班等系列課程均有涉及手衝咖啡板塊教學內容,以多國精品咖啡豆為教學原料基礎,小班教學,歡迎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