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格局」助推亞洲文明之花萬紫千紅

2020-12-21 國際在線

首屆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來自亞洲47個國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賓齊聚中國北京,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鑑來讀懂歷史,把握現在,守望未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發表了主旨演講,對加強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互鑑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要論述,在國際社會產生了積極反響,演講高屋建瓴,立意深遠,謀篇布局,激蕩人心,金句頻出,暖人心懷!大會平行分論壇主題鮮明,內涵豐富,成果豐碩;舉辦規模盛大的亞洲文化嘉年華,展示了亞洲文明的獨有魅力和中國文明的博大瑰麗,促進了亞洲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融互動;亞洲文明周活動正陸續展開,類別繁多,如火如荼,多姿多彩!

由習近平主席多次倡議召開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是多國多方參與、多元文明對話、多彩文化交流和多姿文化體驗的集中反映,具有標誌性意義和前瞻性影響。首次的舉辦,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特殊的條件環境和特別的時代背景下,以思想性、創造性、針對性、實踐性等特點,解答了時代之問,廓清了發展之要,兌現了應責之義,開闢了共融之路,在人類文明交流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彰顯了宏大格局的一划!

推動亞洲文明對話與交流的思維大格局,以壯闊視野開創性識局,讓文明之光奪目增輝!5年前習近平主席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時,對文明的論述不僅精闢揭示了人類文明的本質特徵,還深刻闡述了「文明交流互鑑」的內涵,勾勒出各國文明兼容並蓄、和諧共生的美好藍圖;隨後在2014年上海亞信峰會和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他先後兩次倡議召開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時至今日,世界範圍內關於不同文明間是衝突還是對話、是對抗還是合作依然存在著疑惑和困擾,人類文明何去何從的「時代之問」依然沒有明確的行動答案,當今世界治理、信任、和平、發展「四大赤字」的破解依然難以達成共識……超前的眼光、系統的思維、壯闊的視野就促成了此次大會的深入探討和共商大計,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應運而生,不能不說這是一份開創性的識局。明方略,才能謀大局;視野寬,才能格局大。這與當前有自我意識膨脹、整天琢磨著自己的如意小算盤、只顧自家一畝三分地、只掃自家門前雪的小格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並且格格不入!

亞洲對話大會進一步架構溝通各國人民民心相通的橋梁,順應當前合作發展大勢,承載亞洲各國人民對文明交流的願望,因勢而動,順勢而為。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深情地回顧了亞洲文明的起源衍變、發展壯大、輝煌成果和光輝成就等,同時也極富遠見地為激活亞洲古老多彩文明活力指出了努力與奮進的方向。「各種文明在這片土地上交相輝映,譜寫了亞洲文明發展史詩」「絲綢之路、茶葉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記錄著亞洲先人們交往交流、互通有無的文明對話」……打開歷史視野,才能更好地對話與交流;把握歷史規律,才能更好地辨別前行的方向;承載歷史成果,才能更好地繼承與發揚。推動亞洲文明對話與交流的思維大格局,不敢不說這是亞洲文明發展與進步的契機和幸事,文明之光必將耀眼奪目,文明之花必將絢麗多姿,在人類文明星空中熠熠生輝!

深化亞洲文明互學與互鑑的理念大格局,以博大智慧創造性立局,使文明之樹欣欣向榮!由於亞洲歷史上文化緊密相連,發展到今天經濟上高度依存,這個「大家庭」在整個「地球村」中已成為維護國際秩序的強大力量。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亞洲各國不同程度參與博鰲亞洲論壇、亞信會議、上海合作組織、東協系列會議、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文明對話締造著亞洲的新希望;與此同時,「一帶一路」行穩致遠的路線圖和「亞投行」爆發式增長的時間表,讓全世界對亞洲邁向新未來充滿了期望。「讓文明交流互鑑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先謀於局,後謀於略,略從局出!尤其是此次亞洲文化嘉年華活動反響熱烈,儼然成為了一場中外文明大交流、文化界大匯聚、人民大聯歡人文盛事的經典範例,其以亞洲青年為代表所展現的多元之美與活力四射,讓「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理念變成了亞洲各國人民實現新時代多種文明和諧共生心願的生動實踐。與之相反的是,世界範圍內,格局渺小、局限、狹隘者只會在多樣文明中表露出傲慢和偏見,甚至出現了執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的可笑行為與行動。

此次大會立足亞洲、面向世界,覆蓋了亞洲的各個國家,又向世界各文明開放,既兼收並蓄,又互利共贏。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提出了亞洲人民「和平安寧的亞洲」「共同繁榮的亞洲」「開放融通的亞洲」的三個「期待」,充分體現了中國促進亞洲文明發展的責任擔當,也展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使命追求。這迫切需要亞洲乃至世界各國深化文明互學互鑑,激發文化共鳴、維護文明多樣;迫切需要推動從文明間的對話、交流和互鑑,到進一步推動文明間的尊重、包容和互助,生發出文明間大家庭式的同呼吸共命運的精神和價值觀。準確把握大勢,才會更好地凝結共識;勇立時代潮頭,才會更好地感召力量;凝聚時代智慧,才會更好地引領發展。無疑,亞洲對話大會的創造性立局,是亞洲現有合作機制的重要補充、豐富和完善。秉承互學互鑑的理念,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沿著文明進步的足跡,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中國正同亞洲各國一道,在彼此互信和相互交融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涵養格局,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新視角、新路徑和新方案。深化亞洲文明互學與互鑑的理念大格局,不可不說這是亞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間的共生與互融的良策和善謀,文明之樹必將枝繁葉茂,文明之花必將奼紫嫣紅,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烙下深印!

秉承亞洲文明弘揚與繁榮的情懷大格局,以寬廣胸懷開拓性創局,盼文明之花芬芳馥鬱!亞洲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在對話大會期間,豐富多樣、源遠流長的亞洲文明充分地展現了「各美其美」,不論是大會平行分論壇暢所欲言和盡情展望,還是亞洲文明周活動風情萬種和情感體驗,都富有時代特色,引發強烈共鳴,喚起奮鬥激情。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亞洲每一種文明,只有在充分對話和互鑑中,才能更好展示內在魅力和外在特質,才能更好發現血脈傳承和價值內涵,在弘揚與繁榮的未來徵程中,才會找到薪火相傳、代代守護的新使命,找準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的新擔當,從而推動形成和合共生、共同發展的共識。文明對話日益成為新時代構造新型國際關係重要範式,這是潮流;文明互鑑逐步成為新紀元開創有序治國理政遵循支點,這是趨勢!沒有寬廣遼闊的胸懷、格局與作為,就不可能推進各種文明的共存、共生與共融,「對待不同文明,我們需要比天空更寬闊的胸懷。」「要了解各種文明的真諦,必須秉持平等、謙虛的態度。」習近平主席的強調之聲響徹耳邊。顯而易見的是,此次對話大會進一步增強了亞洲文明共同發展的信心,對促進世界文明交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起到先行示範的作用。這給當前民粹主義和有關文明衝突論調予以了強有力的回應與反擊。

「謀大事者首重格局」,召開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體現著中國促進亞洲文明發展的擔當敢為,也展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博大胸懷,推進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鑑」「堅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四點主張,以及從國與國的命運共同體,區域內命運共同體,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在國際舞臺和場合中一次次深入闡述新時代文明觀,倡導了「和而不同」「和合共生」中華民族對不同文明相處之道的獨到理解,表達了中國追求和平發展願望的情懷與渴求,強調了中國與各國合作共贏的主張和理念,格局之廣,人所共曉;情懷之深,眾所皆知。「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擁抱亞洲,融入世界;把握大勢、順應潮流,格局之大,令人嘆服!秉承亞洲文明弘揚與繁榮的情懷大格局,不能不說這是亞洲文明甚至世界文明間正以勃勃生機宣告大有可為之勢的胸襟和境界,文明之行必將恪守正道,文明之花必將萬紫千紅,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上守正出新!

「你的心有多寬,你的舞臺就有多大;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寬!」亞洲各國百千文明心連著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共話未來,協力創造出屬於亞洲的無限動力與可能,這都源自於「中國格局」的助推與鋪展。大格局既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情懷;既是一種品行,也是一種姿態。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中華文明的處世之道、價值導向、精神氣質、生存理念等屹然聳立與歷久彌新,在此感召和牽引下,亞洲文明的對話與互鑑會力推亞洲各國凝聚起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共識,「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相信有了如此好的開端與開局,亞洲各國攜手一道,今後定會共同開創亞洲美好未來之歌奏響最強音符,共同開闢世界文明進步之花綻放最美芬芳!(凌曉明 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相關焦點

  • 五月,文明之花盛放北京
    五月,文明之花盛放北京 2019-04-26 12:30:00來源:光明網
  • 亞洲文明的「回歸」
    亞洲的草原和沙漠孕育了草原文明和遊牧文明,這些文明與農耕世界的交流和互動,曾一次又一次震撼世界,改變了世界的歷史進程。商業也是亞洲的驕傲,數千年中,中國的商業、印度的商業、波斯的商業、阿拉伯的商業、中亞的商業都很發達。正是這些商業編織了古代最重要的世界商業網絡,其標誌就是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把當時人們所知道的世界,即亞洲、非洲和歐洲連接在一起。
  • 你好,亞洲!你好,世界!亞洲文明對話大會15日上午在京開幕
    對於亞洲與歐洲文明的交融與碰撞,他有著切身體悟。「希臘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頭之一,而中國也是東方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兩個文明古國在很多方面都有著相通之處,相信兩國今後會有更加廣泛的合作。」喬治斯介紹,自己非常喜歡中國,覺得和這裡心靈相通。他說,自己曾來北京旅遊過好幾次,北京的胡同街巷曾讓童年的他記憶深刻,而現在,看到中國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和高度發展的科技水平,中國的發展速度之快令人讚嘆。
  • 亞洲熱情「點燃」孟夏之夜 文化之花盡情絢麗綻放——亞洲文化...
    (亞洲文明對話)亞洲熱情「點燃」孟夏之夜 文化之花盡情絢麗綻放——亞洲文化嘉年華側記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電 題:亞洲熱情「點燃」孟夏之夜 文化之花盡情絢麗綻放——亞洲文化嘉年華側記  中新社記者 尹力 冉文娟 吳旭  「陽光灑滿的亞細亞,每一天溫暖我的家,山水相連,親密的亞細亞,美麗亞細亞
  • 推動亞洲文明對話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
    我們需要把習總書記提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倡議,放到當今整個世界的思想格局和黨中央的戰略部署當中來看。從第一臺蒸汽紡織機啟用到現在的250年裡,馳騁於全世界的經濟、政治、軍事,更重要的是思想、價值和哲學,覆蓋整個地球的就是文藝復興後所形成的現代主義。如果說工業革命之前人類遭到的最大災難是大自然給予的,那麼工業革命以後,人類最大的威脅是人類自身所造成的。
  • 中國工業化的崛起,拉平東西方差距,顛覆人類工業文明的格局
    人類的工業化進程,率先從英國崛起,然後迅速影響整個西歐、美國、俄羅斯和亞洲的日本。正是仰慕西方的工業文明,開始工業化後的日本徹底了拋棄亞洲,在文明上自認為是西方文明。作為東方文明代表的中國,幾千年農耕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導致在工業文明到來之時不知所措,甚至愚蠢的拒絕工業化,拒絕學習西方的先進生產技術,導致西方工業國家的入侵,蒙受了百年的恥辱。
  • 以亞洲智慧推動文明互鑑
    真正的文明尊重多樣性正在北京展出的「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上,一隻中國唐代的單把陶杯吸引眾人駐足觀賞、嘖嘖稱奇——它是迄今為止在拉脫維亞境內發現的唯一一件中國文物。黃綠色的釉體,散發著千年以前的文明之光,見證著古絲綢之路如何跨越時空,聯通世界。
  • 從亞洲文明到「文明亞洲」
    回到「亞洲文明」的概念上來,我們可以從西亞、南亞、東亞幾個區域來認識亞洲的文明。西亞文明大體指今日中東地區的文明,古代則是兩河流域的文明。這裡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祥地,今日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均發源於這一地區。南亞是今日的印度、孟加拉國等國家地區,東亞則是今天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而東南亞則主要是島嶼國家,當然也有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越南等。
  • 究竟是什麼花,能在故宮開出「萬紫千紅」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中國傳統繪畫將對花木的描繪稱之為「寫生」。但「寫生」絕非僅僅做自然輪廓的描摹,更是寫照花木的生機氣韻。在故宮午門上舉辦的「萬紫千紅——中國古代花木題材文物特展」中我們能看到古代藝術家對花木形象和氣韻兼顧的藝術創作。這次特展陣容強大,精品頻出,其中既有流傳有序的宋元書畫珍品,也有明清宮廷御用的工藝品。
  • 「亞洲文明博物館」展示亞洲文明演變的軌跡
    亞洲文明博物館位於新加坡河畔的一棟古老建築內,通過永久收藏品向世人展示亞洲文明演變的軌跡。新加坡這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的社會名正言順地成為不同文化融合的大熔爐。亞洲文明博物館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展示了兩個世紀以來周邊區域的人民勇於探索並在我們的土地上安居樂業的景象。亞洲文明博物館是本地區唯一專門探索亞洲藝術傳統的博物館,尤其是新加坡的祖先文化。博物館創建於 1993 年,在 2003 年遷至新加坡河岸邊的當前建築內,2015 年底在兩個新建翼樓開設了新的展館。
  • 亞洲文明,和合之美
    原標題:亞洲文明,和合之美 ,形同一幅文明版圖,把亞洲不同文化無縫聯結在一起。   它位於國家圖書館「文明匠心——亞洲非遺大展」的入口處,既形同張開懷抱迎接來訪者,又若指引眾人深入展廳探尋亞洲文明的路徑,去尋找分布在展廳中的泰國的五彩瓷杯、尼泊爾的木雕、土耳其的瓷器、斯裡蘭卡的木偶和面具、越南的漆器、馬來西亞的藤編、印尼的皮影、伊朗的銀器,以及器物和匠心背面的東西……   凝結時間 器物有度   每一件傳統工藝器物背後
  • 共商亞洲文明發展之道,共話亞洲合作共贏大計
    今天,以「亞洲文明交流互鑑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習近平主席出席大會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並出席有關活動。大會期間,北京還將舉辦多項文化活動,展示亞洲各國璀璨輝煌的文明成果,搭建文明互學互鑑平臺。對於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國際社會充滿期待。  「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和發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
  • 亞洲文明 和而不同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聆聽亞洲和聲。和而不同,美美與共。2分鐘聽遍10種亞洲古老樂器戳視頻,悠悠樂曲帶你感受亞洲和聲(演奏:方錦龍)「賈湖骨笛」、「中國古琴」這些中國的有聲記憶,流淌在中華民族血液裡。「古琴」古琴,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南宋以後位列「琴棋書畫」四藝之首。在烈日蒸曬下的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孕育了人類最早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來自中亞的聲音,源遠流長。
  • 輝煌的亞洲文明與絲路文明共同體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特稿之一_新聞...
    >五大支柱託起絲路之花的燦爛絲路作為文明思想共同體在漢代以後繼續凸顯12.大漢文明:崑崙山作為絲綢之路的文明標識崑崙山系綿延2500公裡,橫亙中亞,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四川西北部,曾經被西方地理學界稱為「亞洲脊椎」。
  • 亞洲文明展:穿越千山萬水的文明之約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由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共同承辦的「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自5月13日開展,目前已經有大批公眾前往參觀這400多件展現亞洲不同文明的珍貴文物,既有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時又有很多細節相互影響,相互借鑑,下面我們就跟隨記者的鏡頭,去看看這些文物帶給我們怎樣的文化啟迪。本次展覽匯集了來自亞洲47國以及希臘、埃及兩個文明古國的文物,共451件組。其中,來自希臘雅典衛城博物館的珍貴文物,是一尊石雕亞歷山大大帝頭像。
  • 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絲綢之路、茶葉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絲綢、茶葉、陶瓷、香料、繪畫雕塑等風靡亞洲各國,記錄著亞洲先人們交往交流、互通有無的文明對話。現在,「一帶一路」、「兩廊一圈」、「歐亞經濟聯盟」等拓展了文明交流互鑑的途徑,各國在科技、教育、文化、衛生、民間交往等領域的合作蓬勃開展,亞洲文明也在自身內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鑑中發展壯大。
  • 中國市政華北院:在祖國大江南北譜寫文明之歌
    強化文化建設,加強道德宣傳,圍繞品牌建設,中國市政華北院一路前行。引領文明新風尚,展現文明新面貌,中國市政華北院勇往直前。注重踐行誠信理念,是中國市政華北院的使命與擔當,公司連續多年榮獲國家和天津市「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稱號。誠信、專業的中國市政華北院人不忘初心、深耕細作,譜寫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樂章,唱響了一曲又一曲文明之歌!
  • 萬紫千紅之桃花朵朵,春華秋實的妙趣
    清乾隆 粉彩像生果品高足盤故宮博物院藏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天的明媚和煦,已化成了秋高氣爽的晴朗,經歷了春夏辛勤的耕耘,才得金秋的收穫,此刻好好回味,一起品嘗。桃花與桃子是同時出現的,這其實違背了自然規律,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更側重主觀表達,這與西方相對客觀的出發點不同,所謂文明趨同,文化求異,正是妙趣所在。
  • 文明交流互鑑的亞洲故事
    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亞洲文明,從來都是在對話中前進。
  • 「廣東元素」驚豔亮相亞洲文明周
    16日,亞洲文明巡遊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開幕,來自中國、印度、俄羅斯等17個國家的近30支表演團隊一一亮相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重磅環節」亞洲文明周系列活動陸續展開文/羊城晚報特派北京記者 豐西西 張璐瑤 宋金峪